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T.S.艾略特《荒原》國內研究現(xiàn)狀綜述

2016-05-14 03:27劉琳慧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6年9期
關鍵詞:艾略特荒原研究綜述

摘 要:英國詩人T.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是西方文學史上的杰出作品,被譽為“現(xiàn)代派詩歌的里程碑”,開拓了英語詩歌發(fā)展的新方向。自《荒原》被介紹到中國以來,中國學者對它的研究熱情一直未減。許多評論家都認為艾略特意欲透過詩中支離破碎的、毫不相關的意象表達戰(zhàn)后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和西方文明的荒廢。筆者試圖綜合評述國內關于《荒原》的研究現(xiàn)狀,為學者進一步研究該詩提供借鑒。

關鍵詞:T.S.艾略特 《荒原》 研究綜述

一、引言

T.S.艾略特(1888~1965)是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領軍人物,開創(chuàng)現(xiàn)代英美詩歌一代詩風,是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派詩人、文學評論家和戲劇家。1922年,艾略特出版了西方現(xiàn)代主義經典詩歌《荒原》(The Waste Land),該詩引起西方文學界強烈的震動,艾略特也因此成為“世界詩歌漫長歷史中一個新階段的帶領人”[1]。1948年,艾略特因《四個四重奏》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標志著世界文學對現(xiàn)代主義的接受和認可,也肯定了艾略特在整個20世紀英美現(xiàn)代派文學中的重要地位。他也是英國的“榮譽勛章”、德國的“歌德·汗薩獎章”和意大利的“但丁金獎”獲得者。創(chuàng)作于1919至1921年間的《荒原》是英美現(xiàn)代詩歌史上的里程碑,是歐美象征主義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托馬斯·艾略特的成名作和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部作品。大部分學者認為“《荒原》是西方人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枯竭,……詩歌的主題是荒原的拯救……”[2]《荒原》主要由《死者葬儀》《對弈》《火誡》《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話》五個章節(jié)組成。全詩共434行,其中用典故近100處,它們分別引自35位知名或不知名作家的作品,上下跨度幾千年,從遠古洪荒直到現(xiàn)當代,地域從西歐延展到印度。詩中的語言涉及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希臘語、拉丁語和梵文,共7種。[3]《荒原》中采用的文體形式是對話體,其對話由近100個不同的語境片斷構成。從這些方面來看,《荒原》開啟了新一代詩風的先河,從而也成為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一直以來,國內的研究者對艾略特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21世紀以來,國內學者對《荒原》的研究熱情一直有增無減。特別是近幾年,國內對該詩的研究無論在數(shù)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筆者主要通過整理T.S.艾略特《荒原》在國內的研究現(xiàn)狀,分析該詩的研究視角,找出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展望《荒原》的研究空間,以期推動國內研究者對這首詩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國內《荒原》的譯介現(xiàn)狀

《荒原》自1922年發(fā)表后,不僅在西方學界引起巨大轟動,而且贏得了廣大中國詩人和譯界名家的厚愛。國內對于T.S.艾略特《荒原》的譯介始于20世紀30年代。從20世紀30年代至今,《荒原》的中譯本已出了不下十種,其中廣泛傳播的中文譯本主要有六種。第一位真正把艾略特介紹到中國來的是著名學者葉公超先生。他說:“我在英國時,常和他(艾略特——引者)見面, 跟他很熟。大概第一個介紹艾氏的詩與詩論給中國的就是我?!比~公超對艾略特很有研究,被徐志摩稱為“T.S.Eliot的信徒”。[4]如果說葉公超把“艾略特”帶到了中國的門前,讓中國部分學者知道其人,那么趙蘿蕤1937年的《荒原》第一本譯本可謂是打開了艾略特走進中國的大門。葉公超先生為弟子趙蘿蕤的第一個中譯本《荒原》寫的譯序首先發(fā)表在《北平晨報·文藝》(1937年4月5日)上。這篇文章可能是國內最早研究艾略特詩歌的有深度的論文中的一篇。大部分學者認為趙先生譯的《荒原》不僅是國內第一個漢譯本,而且也是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重要作品在中國的第一個漢譯本,意義非同尋常。

新文學時期,著名學者馮至、卞之琳、梁宗岱和當時的青年詩人與學者穆旦、杜運燮、鄭敏、袁可嘉、陳敬容、王佐良都對包括艾略特在內的英美現(xiàn)代派詩歌進行過介紹、評論。這使得艾略特在中國的譯介在三、四十年代達到了一個高潮。然而,由于歷史原因,艾略特及整個西方現(xiàn)代派在中國的譯介從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幾乎是中斷了。進入新時期,艾略特譯介工作迎來了第二次高潮,而且其成就遠遠超過第一次,特別是艾略特代表作《荒原》有了六個影響較大的中文譯本。這些譯本分別是:譯本一,趙蘿蕤譯,載《外國現(xiàn)代派作品選》第一冊(上),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此譯本1937年初版);譯本二,裘小龍譯,載《外國詩》,外國文學出版社,1983年9月;譯本三,趙毅衡譯,載《美國現(xiàn)代詩選》,外國文學出版社,1985年5月;譯本四,查良錚譯,載《英國現(xiàn)代詩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此譯本完成于70年代后期);譯本五,湯永寬譯,載《情歌·荒原·四重奏》,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3月;譯本六,葉維廉譯,載《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第24冊,臺灣遠景出版事業(yè)公司,1983年(此譯本完成于1981年,但較晚見于大陸)。[5]這些譯本出自名家之手,各具特色。傅浩認為:趙蘿蕤的譯本流利暢達、不失為佳譯;趙毅衡和裘小龍的譯本顯然受到了趙蘿蕤譯本的影響,但未能過之;查良錚的譯本文字樸實自然,也堪稱佳譯;葉維廉的譯本措辭有佶屈聱牙之處,但也不失為一種風格;湯永寬的譯本雖然晚出,但俚語與雅語混雜,行文不夠簡練。除此之外,李俊清,宋穎豪,杜若洲等人也出版了《荒原》的中譯版。

綜上所述,艾略特《荒原》在中國的譯介格外豐富,引人注目。其中趙譯對《荒原》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產生了巨大作用。同時《荒原》的傳播對中國現(xiàn)當代幾代詩人的創(chuàng)作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6]因此,研究艾略特《荒原》譯介現(xiàn)狀對正確認識中國現(xiàn)代文學特別是詩歌的生成和發(fā)展具有比較重要的理論價值。

三、國內《荒原》研究狀況綜述

相對國外而言,國內對T.S.艾略特《荒原》的研究起步較晚,相關研究也比較滯后。但近十幾年以來,國內對《荒原》的研究呈上升的趨勢,主要表現(xiàn)為期刊論文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國內研究成果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是研究《荒原》的專著,其次是研究論文,包括博士、碩士論文以及期刊論文。

目前為止,國內以《荒原》為研究對象的專著有兩部,分別為《艾略特的荒原》(周昭明等編,臺北:學生英文雜志社,1976),《“荒原”上的“城堡”——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研究》(張沁文著,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碩博士論文共有20余篇,其余的都是期刊論文,大概有130多篇。這些論文分別從作家生平,女性主義,生態(tài)批評,詩學觀,時空和宗教觀等方面對《荒原》進行了闡述。大部分研究者關注的是《荒原》的文本分析,他們運用不同的理論視角從不同方面對該詩進行了解讀。張劍在《T·S·艾略特內心深處的<荒原>》中節(jié)選了五個章節(jié)里的幾句詩對艾略特生平經歷以及內心的不滿和憂郁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劉立輝在《變形的魚王:艾略特<荒原>的身體敘述》表達了“《荒原》的身體敘述不僅反映了新英格蘭清教思想的原罪意識,也是艾略特夫婦身體狀況、婚姻狀況的投射,同時還是詩人的‘非個人化詩學主張的成功實踐?!盵7]陳淑儀的《個人與文化的雙重迷惘:艾略特創(chuàng)作<荒原>之根源》則是“從艾略特本人的生活狀態(tài)、婚姻狀態(tài)和宗教思想等方面入手,在對《荒原》所折射出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社會狀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挖掘出艾略特創(chuàng)作《荒原》的根源”[8]。這些文章可以讓讀者更好的了解作品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另外一類文章主要關注《荒原》里的女性人物及其反映的一些問題。這些代表文章有:《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視野中的<荒原>解讀》(王桂琴),《<荒原>的框架結構—解讀T.S.艾略特筆下的女性話語》(聶漣濤)等。針對《荒原》中展現(xiàn)的荒原世界,不少研究者試圖從生態(tài)批評的角度發(fā)掘出詩歌中生態(tài)荒原、精神荒原下更深層次的思想與內容。如:《<荒原>一個生態(tài)失衡的荒漠世界》(曹山柯),《生態(tài)批評視域下的<荒原>》(周姝),《論<荒原>的生態(tài)思想》(何江勝)等。這里也有不少研究者關注《荒原》中的時空主題與時空觀。如:《艾略特<荒原>的時空主題研究》(林玉蓉)、《談<荒原>中時間觀的嬗變》(陳蕾)、《艾略特詩歌中時間觀念的嬗變》(劉立輝)等,都是從這一角度進行的研究。不少研究者從作家本身的創(chuàng)作觀點出發(fā)來對文本進行更深層次的闡述。如:《從<荒原>看艾略特的詩藝》鄭敏,《論艾略特的文藝理論在<荒原>中的實踐》(瓦庫迪),《從<荒原>看T.S.艾略特的詩學傳統(tǒng)觀》王敬民等。還有一些研究者著重分析詩歌中的絕望意象,積極意象,重生意象,女性形象等的象征意義。如徐幔的《淺析<荒原>中的絕望意象》揭示了西方社會精神荒蕪的景象。此外,《荒原》中有著明顯的對宗教意識的呼喚,這是艾略特宗教觀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許多研究者在研究《荒原》時選擇的一個切入點。這一類的論文相對較多,在此僅舉幾例:《艾略特與印度:<荒原>和<四個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張劍)、《精神荒原,終極救贖:基督教視角下的<荒原>解讀》(林菊芳)等。還有一些文章在此基礎上表達了對死亡與重生以及救贖的解讀。

總之,國內對艾略特《荒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論文和碩士論文。博士論文中對該詩的研究有涉及但不是很詳細。研究范圍比較窄,主要集中在主題和寫作特征的研究。實際上,國內關于《荒原》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

四、國內《荒原》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國內對T.S.艾略特《荒原》的研究已經近百年,這些研究促進了《荒原》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但現(xiàn)有的一些研究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偨Y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荒原》的論文研究數(shù)量不均衡,國內對《荒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論文,碩博士論文數(shù)量所占比例小。另一方面,研究范圍、焦點過于集中,甚至重復。無論是期刊論文還是學術論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其創(chuàng)作手法、結構特征、詩歌的主題等方面。如:《<荒原>中陌生化手法之透視》湯金霞,《文體學視角下<荒原>中的傳統(tǒng)與非個性化》(雷文)等大量的文章來研究該詩的寫作特征。還有一類文章主要集中在描寫《荒原》的神話原型批評。此外還有一類文章是關于《荒原》的主題研究,這一類文章主要集中描寫《荒原》的死亡與復活意識。研究的焦點過于集中,研究的范圍比較窄。因此,今后研究者可以擴大研究范圍,或者從其它學科比如語言學領域對《荒原》進行各方面的解讀。

其次,研究的深度不夠,不少研究流于表面,或者只是一些簡單介紹類的文章。這些文章缺乏理論的支撐,沒有具體的文本分析。因為艾略特也是一位值得認真研究的文學理論家,他的創(chuàng)作與理論是緊密聯(lián)系的,所以研究他的詩歌要與他的詩學觀相結合。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鳳毛麟角。今后的研究者應加大對這方面的研究力度。另外,從《荒原》的譯介發(fā)展可以看出,國內現(xiàn)在已有大量《荒原》的中譯本,但是對于《荒原》譯介研究方法及研究背景的介紹比較少。并且,《荒原》在對比與翻譯這兩個方面的研究也比較少。今后可以從這兩個方面著手對《荒原》進行相應的研究。

總體來說,國內《荒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在這些問題的背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更多可研究的空間。該詩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和研究。

五、結語

作為公認的英美現(xiàn)代派詩歌大師,T.S.艾略特在英美詩壇引領潮流幾十年,影響波及全球。他的作品《荒原》表達了西方戰(zhàn)后一代人在精神上的幻滅,被學界公認為西方現(xiàn)代文學中最具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之一。筆者通過介紹艾略特《荒原》譯介在中國的傳播,《荒原》的國內研究現(xiàn)狀以及研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看出該詩在中國還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和意義。

注釋:

[1]董洪川:《趙蘿蕤與<荒原>在中國的譯介與研究》,中國比較文學,2006年,第4期,第111-125頁。

[2]江玉嬌:《T.S.艾略特走出<荒原>》,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第61-64頁。

[3]聶漣濤:《<荒原>的框架結構——解讀T.S.艾略特筆下的女性話語》,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第28-32頁。

[4]董洪川:《<荒原>之風:T .S .艾略特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重慶師院學報,2003年,第3期,第30-37頁。

[5]傅浩:《<荒原>六種中譯本比較》,外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2期,第36-43頁。

[6]董洪川:《“荒原”之風:T.S.艾略特在中國》,成都: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7]劉立輝:《變形的魚王 :艾略特<荒原>的身體敘述》,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1期,第51-58頁。

[8]陳淑儀:《個人與文化的雙重迷惘:艾略特創(chuàng)作<荒原>之根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第97-108頁。

(劉琳慧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411201)

猜你喜歡
艾略特荒原研究綜述
章魚心
荒原童話
如何不寫
在荒原上
上市公司環(huán)境信息披露文獻綜述
生態(tài)翻譯學研究簡述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關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綜述
艾略特的蜜月
致冬末的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