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華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給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帶來了很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之下,作為初中美術教師,也應當以全新的姿態(tài)面對當前的美術課堂教學,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初中美術教學改革的又好又快發(fā)展。當前,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實施。本文就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美術教學中有效教學理念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新課改;有效教學理念;運用策略
有效教學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之后的產(chǎn)物,尤其是“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之爭的產(chǎn)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之下,我國的教育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但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有效教學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以分數(shù)衡量學生的教學標準,改變傳統(tǒng)的只重視教師講解知識的多少,忽視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水平。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將學生所接受知識的程度作為衡量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之下,初中美術的教學也應當滲透有效教學理念,重視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重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水平,全面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當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體制都是傳統(tǒng)落后的應試教育模式。應試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美術課程作為一門陶冶情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課程,在應試教育背景之下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當前,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美術教學缺乏情感和人文元素的滲透
美術的課程原本就是一個創(chuàng)造美和欣賞美的過程。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美術教學長期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將追求學生的美術技能提升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忽視了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情感需求,美術課堂教學缺乏人文的因素。作為初中美術教學所關注的核心,將基礎訓練轉變了純技術技能的訓練或者是純客觀方面的再現(xiàn),這嚴重地忽略了學生們情感的感受能力,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從根本上缺失了對人類生命存在與發(fā)展整體層面的關懷,失去了對人們自身的關照,讓自我認識與主觀情緒難以和諧發(fā)展,使學生情感方面的品質缺少,讓心靈世界出現(xiàn)荒蕪的景象,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2.忽視學生對美術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學生正值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具有特殊的生理、心理與情感特征。在自身學習過程中,初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出發(fā)點就是自己的興趣,對自己偏愛做的事情,表現(xiàn)出熱情、熱衷、敬佩甚至是狂熱,而對于不喜歡的事物卻表現(xiàn)出十分冷淡的態(tài)度。初中學生們當前處在一個理性思想不夠完善,充滿想象力,過于注重感性情感體驗的時期,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十分注意自己的感性體會。因此,對于這個理性思考欠缺的學生群體,教師的課堂教學應當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上,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培養(yǎng),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差異,不利于美術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美術的教學有效性策略
以上,筆者分析了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面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初中美術教師應當立足于時代發(fā)展的前沿,立足于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標準,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提高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主要策略如下:
1.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根本上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將美術課堂變成一門創(chuàng)造美和欣賞美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通過和學生思想的溝通和交流,讓師生之間形成和諧的默契的關系,對于一些美術思想、美術作品有共同的認識。在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目標引導下,初中美術課堂不能實行滿堂灌,想要多用啟發(fā)式、引導式的教學方式。我們要盡可能多地讓初中學生主動去動手操作,讓課堂中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獲得成功,進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增強主體意識。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初中美術有效教學課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
2.重視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情感需求
美術本就是一門陶冶情操的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們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激發(fā)出學生熱愛環(huán)境的主觀情感。在初中時期的賞析等活動,是由初中學生自身特征來決定的,主要是通過學生感受、賞析與溝通等形式讓學生們實現(xiàn)內化知識,形成獨特的審美心理結構。教師進行初中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們對于美術作品多角度的賞析,進而對美術作品呈現(xiàn)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與文化環(huán)境形成了特殊而深刻的感受與理解。
3.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主體地位的強化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亮點和精華。傳統(tǒng)的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教師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和傳授,卻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和愛好。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美術教師的課堂教學應當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欣賞的興趣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主體地位的強化,對于改變傳統(tǒng)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格局,實現(xiàn)初中美術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和影響。
總而言之,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從根本上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理念,形成有效的初中美術教學課堂,通過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學生美術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面對當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如美術課程不被重視,教師的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認為,只要教師堅持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不斷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初中美術的課堂教學將會迎來改革和發(fā)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胡景元.初中美術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07)
[2]馮兵.試論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2)
[3]張敏,李海明.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