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萍
摘 要:現(xiàn)今初中教學中,有些教師只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而忽略了體育的學習,其實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體育學習也是很重要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在體育學習中增強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還能塑造學生堅強的人格,也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鑒于體育鍛煉對學生如此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對體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初中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多種教學方法;初中體育;教學策略
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發(fā)展個性;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熱愛體育,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局限于教師教、學生練,這種單一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過時,只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課程要求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初中體育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角色是課堂的設計者和指導者,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進行各種教學活動,設置比賽,讓學生參與其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任務,增強師生雙方的協(xié)作性,在比賽過程中,學生你追我趕,相互競爭,營造了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氛圍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更容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練習籃球運動時,教師可以設置比賽情境,讓學生比賽投籃,看哪個學生投籃姿勢標準,投中的個數(shù)多,教師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并讓他做示范動作。對于動作不標準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指導,爭取讓每個學生的動作都達到標準,那么這堂體育課就是一堂成功的體育課。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已經(jīng)非常廣泛,在文化課中的使用也比較常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于教師身體、年齡的局限性,有些動作不能做得太標準,多媒體這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教師把體育動作演示得更標準。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變向跑”這個項目,這個項目的重點在于合理的身體傾斜角度和正確的擺臂動作,教師對身體傾斜角度可能掌握不太好,通過多媒體方式,學生可以直觀、形象地看到動作要領,以更好地完成課堂任務。
三、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組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中進步
現(xiàn)在一味地讓學生獨立學習的方式已經(jīng)過時了,教師可以實施分組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中進步,讓他們在組內(nèi)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共同進步、共同競爭。教師可以安排教學任務,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高效地完成,只有整個小組成員的任務全部完成了,才算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有一個拖后腿的學生都會影響整個小組的成績。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給學生任何指導,而是要讓小組中的成員互幫互助、齊心協(xié)力地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
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接力,看哪組用的時間短。分組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圓滿而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充分發(fā)揮了每個小組成員的潛力,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享受。
四、初中體育教學中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個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教師要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能對所有學生都采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對于性格比較浮躁的學生,教師要教授給他們以平和的心態(tài)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心無旁騖,讓他們參加舞蹈運動;對于不自信的學生,教師要教授他們鍛煉身體的爆發(fā)力,積蓄力量,讓他們參加短跑項目;對于耐力不足的學生,教師要教授他們鍛煉耐力,堅持就是勝利,不要輕言放棄,讓他們參加長跑項目。對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讓他們充分了解教學目標,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因材施教是教師必須做到的,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個性都是不一樣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只會阻礙學生的發(fā)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讓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得到提高,才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本文從四個方面介紹了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教學方法,分別是:初中體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分組教學,讓學生在合作中進步;初中體育教學中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個性。體育教學的教學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不斷總結、不斷實踐,找出更多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
參考文獻:
[1]張健.初中體育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的應用[J].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2015.
[2]蔡斌.淺談初中體育課教學方法的應用[J].讀與寫,2014.
編輯 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