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海
摘 要:在教學中,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而傳統(tǒng)的教學卻是采取統(tǒng)一的形式,長此以往,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被逐漸放大。介紹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它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學生分為幾個群體,對每個群體的學生進行單獨教學。然而在具體應用的過程中,要考慮兩種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教師需要制定具體的教學模式。從初中語文的教學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應用分層教學。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分層教學;教學方法
一、對學生進行評估,合理劃分學生情況
在教師進行分層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整體情況有一個了解。學生的情況是教師進行分層教學的重要依據(jù),教師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從學生的情況來看,他們對語文學習的不同掌握情況,是由于他們對語文教學的理解程度存在差異。為了促進教學的多元化,教師還可以制定多種形式的標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眾所周知,學生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是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和缺點,學生的差異只是存在于某一個具體的方面。為了更好地對學生群體進行輔導,教師可以將同一水平的學生劃入一個小組,用這種形式進行分層教學。除此之外,由于學生的情況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此,教師還要時常更新對學生的了解,以便調(diào)整教學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掌握獲取學生反饋的方法,用這種形式促進教學的進行。
二、根據(jù)學生之間的差距,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
從某種程度來看,分層教學也是一種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它是根據(jù)學生群體之間的不同進行不同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在某個方面上的不同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教師只有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考慮學生自身的適應性問題。對學生來說,可能會因為傳統(tǒng)模式的影響,而無法適應這種改變,這對分層教學的應用會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影響。筆者認為,這種形式的教學比較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可以作為一個學習的單位,教師的教學計劃便是小組的學習綱領(lǐng)。這是考慮學生自身的感受,教師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分層教學雖然是根據(jù)學生之間差異而采取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分層教學,應當建立在一定的基礎上。這意味著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慮,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綜合了解,而后根據(jù)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不同反饋進行分組。這是一個臨時的分層教學,經(jīng)過多次的教學嘗試,教師便可以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這樣在今后的學習中,分層教學的效率便會提高。在分層教學中,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情緒問題。分層意味著放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這或許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些負面的情緒。
三、正確分配兩種教學的比重,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分層教學無法成為唯一的教學形式。因此,教師需要在分層與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中取得一個平衡點,達到教學的最大效率。筆者認為,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分配兩種教學形式的比重。首先,教師應該對兩種教學形式的特點進行了解。分層教學主要是彌補學生之間的差距,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則是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從本質(zhì)上看,兩種教學形式是不沖突的,因此,他們之間會產(chǎn)生良好的化學反應。無論是學生還是今后的教學方法,教師都應該制定一些帶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在如今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shù)販p少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比重,并著手應用分層教學法。此外,在不同的教學時期,兩種教學形式的比重也是不同的。在備考時期,教師應該多使用傳統(tǒng)教學形式,這是從學生的整體情況考慮,傳統(tǒng)形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整體進步。若是在新課學習階段,教師便要增加綜合教學模式的比重,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時期獲得不同的教學感悟。對學生來說,應當及時適應教學改變,恰當?shù)卣{(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跟隨教學的轉(zhuǎn)變,在教學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初中時期,語文是一個重要的學科。因此,教師應該重視這門學科的教學,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在這種教學需求中,教師應該積極轉(zhuǎn)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獲得不同的教學感悟。分層教學的出現(xiàn),改變了語文課堂的現(xiàn)狀,教師應該合理利用。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做到合理劃分,制定綜合教學方法。其次,教師還要制定相應的教學改進。對學生來說,只有針對性較高的教學,才能真正得到鍛煉,語文學習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最后,教師還要為兩種教學形式制訂一個計劃,利用教學目的的不同,合理分配兩種教學的比重,以達到最大化的教學改進。從學生的情況來看,無論是自身的學習還是今后的學習方法,學生的需求永遠是教學的第一出發(fā)點。
參考文獻:
[1]陳倩.初中語文教育的特點和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2):149.
[2]杜彩霞.淺談初中語文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性[J].基礎教,2008(3):58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