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雍
摘要:數學學科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抓住學科知識與社會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潛能,促使學生從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出發(fā),解決問題,內化知識,掌握知識,提高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聯系社會;激發(fā)興趣;潛能;內化知識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222-01初中數學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督虒W大綱》指出:"初中數學是義務教育的一門主要學科,它是學習物理、化學、計算機等學科以及參加社會生活、生產和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對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形成有積極作用。"筆者從事數學教育有十多年了,每次與學生、家長交流的時候,他們都反應初中數學太難了,怕學數學了。原來被譽為"思維的體操"怎么成了學生及家長眼中的"攔路虎"呢?通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要學好初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孩子各種創(chuàng)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fā)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fā)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入手,使學生有機械、被動學習轉變?yōu)閯?chuàng)造、主動的學習。數學教學就是要點燃學生對數學學習熱情的火把,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動力,才能積極地游弋于數學知識的海洋,才能品味學習數學的情趣,使學生表現出高度的學習積極性,認真聽講,積極思維,并具有克服學習活動中各種困難的毅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1.1以"愛"去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師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要以一顆火熱的心愛護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對學生要一視同仁,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
1.2以"境"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巧設導語,引發(fā)學生興趣。萬事開頭難,一個好的開頭,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課堂導入,往往會直接影響到整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效果。因此,選擇導語十分重要,導語的內容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而且形式可多種多樣。
1.3以"動"增進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在立足課堂教學這個主戰(zhàn)場的同時,建立一個開放的課程體系,從學生出發(fā)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數學的興趣。打造幽默詼諧的生動的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數學課在很多人得思想意識中很難學,因此,教學效果很低。
2.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
任何平凡的人,只要經過潛能開發(fā)訓練,將潛能得到適當的發(fā)揮,都可干出一番驚人的事業(yè),對于學生來說,最直觀的提高學習成績。人具有巨大的潛能,心理學家們研究發(fā)現,人的潛能與潛意識有關。而且人的潛能就存在于潛意識之中。由此可見,要開發(fā)人的潛能,須對人的潛意識有所了解。
2.1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想的習慣。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于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2.2培養(yǎng)學生仔細審的習慣。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注、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
2.3培養(yǎng)學生獨立做的習慣。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xù),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后作業(yè)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2.4培養(yǎng)學生善問的習慣。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3.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促使其對知識的有效內化
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別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后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應盡量回憶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于有些題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4.利用各種資源,體現數學知識生活化,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實際,數學知識在工農業(yè)生產、科學技術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極廣泛的應用,無論將來升學,還是走向社會從事生產勞動,都必須掌握好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這既能體現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又能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通過測旗桿的高度使學生加深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通過測本班學生的身高并繪出頻率分布直方圖,使其掌握頻率分布的有關知識等。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大膽實踐,而且可使學生領悟數學源于實踐,反過來又作用于生活實踐的道理,學生也因此對數學學習興趣大增。
因此,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伴,以學生為友。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提高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