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梁飛
語文能力是在語言活動中習得的。語文教學要在一定“語言活動訓練場”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感受、語言鑒賞、語言評價等語感能力。因此,語文課堂首先要做的是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語言訓練場”,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而疑問具有強大的課堂驅(qū)動力。
一、疑問是語文課堂的導向驅(qū)動力
頭腦中有了疑問,就擁有了解決疑問的天然動力;課堂中有了疑問,就獲得了語文教學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不管這疑問是經(jīng)由教師設疑激發(fā)產(chǎn)生,還是通過學生自主思考產(chǎn)生,都能在學生心中設置一個懸念、引發(fā)一個興趣。疑問驅(qū)使學生沿著一定的方向有所行動,疑問引導學生沿著一定的路徑參與活動,語文課堂在疑問的激發(fā)下活力四射。
比如張溥《五人墓碑記》,這是一篇碑記,而且又是文言文,讓學生對這樣的文章感興趣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往往困難重重。新授課之初,我便從解題入手設計了一個疑問:這五人是蘇州非常普通的市民,而作家張溥卻是聞名遐邇的文學家,為什么一個大文學家會為幾個普通的市民寫碑記?這一疑問一出便吊足了學生的胃口,頓時激起了學生深入學習的欲望。疑問激發(fā)并引導著學生參與到一系列枯燥的文言學習活動中,誦讀文言段落,梳理文言詞句,概述五人故事,評析對比效果,感悟五人的生死。學生在“文”與“言”相互交織的學習活動中,領悟到課文圍繞著“義”所闡明的深刻的生死觀與價值觀:“亦以明死生之在,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學生帶著疑問學習課文,到課文結(jié)束才恍然大悟:本文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明代作家為“激于義而死”的蘇州普通市民所作的碑記。
疑問不僅能夠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還能夠引導思考方向和活動方式。疑問既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語言訓練的興趣,又能引導學生參與語言活動的方式。
二、去偽存真有效設疑
發(fā)揮疑問在語文課堂中的驅(qū)動作用,最大難點在于設計有效的疑問。
1.做好鋪墊,在有疑處設疑
學生終究是學習的主人,設計疑問應始終考慮學情,在學生的有疑處設疑,將問題設在學生的心坎上,對學生的問題適當引導,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但是,學生的疑點可能千奇百怪,學生的接受能力也可能各有不同,我們除了考慮學情,還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一定的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適當適度地鋪墊,在學生心中種下疑問的種子,在學生心中激發(fā)疑問的靈光。
比如勞倫斯的《鳥啼》,描寫“鳥啼”由微弱到萌發(fā)、由吃力到悅耳的形象,蘊含豐厚的象征意義。如果我們僅僅讓學生說說課文“哪些語詞形容鳥啼的特點”,“鳥啼在怎樣的背景下出現(xiàn)”,學生可能更多的只是了解了“鳥啼”的特征,也會隱約理解“鳥啼”的象征意義。但如果我們事先讓學生了解中國古典詩文中的“鳥啼”形象,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等等,讓學生事先感受到古典詩詞中“鳥啼”所代表的春暖花開、歡樂愉快的美好形象,做好一定的背景鋪墊,然后再讓學生感受勞倫斯筆的“鳥啼”形象,在強烈的形象對比中,學生可能就會生發(fā)疑問,“為什么勞倫斯筆下的‘鳥啼形象會如此陰暗、痛苦、艱難、死亡、血淋淋”,老師再順勢提出疑問,“本文描寫‘鳥啼形象為何會如此不同?”這正是學生心中迫切要解決的疑問,在進一步探討文本過程中不但深切理解“生命和死亡”的哲理,感悟到“向死而生”的主題,更深入理解到作家通過“鳥啼”形象所反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背景,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面對人類如此慘烈的死亡陰影,作者希望人類能像鳥兒一樣向死而生”。
2.前后勾連,有系統(tǒng)地設疑
語文課堂中的疑問是相互聯(lián)系的,前一疑問是下一疑問的鋪墊,后一疑問是前一疑問的深化,前后勾連,疑疑相扣,形成一個有機體系。
比如伯爾《在橋邊》,小說以“我”為線索敘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我”在受傷后被他們派到一座橋邊數(shù)人數(shù),“我”愛上了一位姑娘,沒有把他計算在內(nèi),主任統(tǒng)計員檢查工作時夸獎“我”忠實、可靠,最后“我”被派去數(shù)馬車。不管“故事”如何簡單,卻是理解一篇小說的最初入口,教學時應該從故事設疑:“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但是,如果一來就介紹“廢墟文學”,然后設疑:“‘我在小說中是個怎樣的形象”,且不說“廢墟文學”與小說人物有什么必然聯(lián)系,單單開篇便設疑讓學生分析人物形象卻顯得突兀、不符合學生認知的規(guī)律。如果能夠前后勾連地去設疑,先設疑理清故事情節(jié),使學生對人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設疑分析人物形象,讓學生認識到“我”這個人物什么都沒有,只是一個物質(zhì)層面的單調(diào)“計數(shù)器”,而“姑娘”只是他枯燥單調(diào)的計數(shù)生活中美好的精神寄托,學生就能深入理解伯爾在文中反映的戰(zhàn)后“精神廢墟”的主題。
3.直指核心,在思維深處設疑
語文課堂應該重視主問題設計,直接指向核心教學內(nèi)容和思維深度。疑問如果能夠指向?qū)W生的思維深度和人生體悟,語文課堂便會方向明確,主題突出,就能使學生在對主問題的思考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思維品質(zhì)。
例如歐·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葉》,我們可以這樣設計主問題:(1)從小說故事來看,你認為小說主人公是老貝爾曼還是瓊珊,為什么?(2)作者把貝爾曼設計成一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的老畫家,其用意是什么?(3)貝爾曼畫常春藤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jié),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小說通過貝爾曼的形象表現(xiàn)什么主題?
這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梳理故事情節(jié),整體感受貝爾曼形象;第二個問題感知人物細節(jié),旨在深入感受老貝爾曼真實豐滿的形象;第三個問題理解情節(jié)構(gòu)思,旨在進一步領會“留白”藝術(shù)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第四個問題把握小說整體,旨在探究小說的主題。這四個問題分別從人物、情節(jié)、主題等維度設疑,每一問題都富含思維深度,共同指向?qū)θ宋锢县悹柭慕庾x,共同指向?qū)π≌f主題的解讀,將語文課堂導向深入。
★作者單位:浙江玉環(huán)縣玉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