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杰
摘 要 網球運動是一項具有深厚文化底蘊、高雅、適宜人們追求時尚和關注健康需求的運動項目。而大眾網球則是網球的另一個代名詞,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加快,以體力勞動為主的生活方式逐漸被腦力勞動所代替,閑暇時間也隨之充裕,但盲目的閑暇選擇,導致“消遣”逐漸被奢靡代替,貪婪過后的代價則是以人類健康作為賭注。當身體的賭注高于奢靡代價時,人們開始回歸對于物質生活的重新審視,這也使得網球運動從專業(yè)體育項目走進大眾的視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網球運動中,普及率越來越高并逐漸融入社會文化之中,可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大眾網球運動的社會價值也逐漸被認可。
關鍵詞 大眾網球 運動意識 社會價值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06-040-01
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高度繁榮,以勞動力為主的生存方式被腦力勞動代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以腦力勞動為主的生存方式之中,不斷地開發(fā)著更為便捷高效的生存方式,閑暇享受成為工作之后的“消遣”。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物質資源豐富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進入生活的主流,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出現,讓人類重新審視生活的價值,由此,體育運動進入人們的視角,在競爭中體現自我,在汗水中收獲健康。本文就是貼近大眾,以網球為研究的主題具有潛在的價值。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由于研究的需要,查閱圖書資料、圖書館文獻、萬方數據庫、知網等各大數據庫,有針對性的查閱了關于大眾網球發(fā)展現狀以及帶來的社會價值的相關資料,為本文的有利闡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歸納演繹法
以大眾網球運動的現狀以及所帶來的社會價值為前提,將查閱到的相關資料進行概括語分析,從中提取有價值的、前瞻性的觀點。
二、大眾網球運動的策略分析
(一)如何培養(yǎng)大眾網球運動意識
所謂的大眾網球運動意識是指參與網球運動的動機,這個動機受到生活環(huán)境、經濟狀況、運動意識等多方面的影響。生活環(huán)境方面,大多數人群無法接觸網球這項運動,首先,自身情況的限制,比如疾病,自己很想親身實踐,但卻因身體的原因無法實現;其次,周圍的環(huán)境條件不允許,比如,設施的缺乏、無力構建場地,對網球運動沒有深刻的了解、社會的認可度不高、場地的限制、師資力量的匱乏無法開展,自身的興趣愛好。由此,要培養(yǎng)大眾的網球運動意識首先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努力做好宣傳,讓政府重視網球事業(yè)的發(fā)展,努力擴建設施場地,吸引人們積極加入。經濟方面,在體育娛樂方面已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的支柱,網球項目是一項高消費的運動,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收入較為穩(wěn)定或較高的條件下開展的,部分發(fā)展城市才具備這樣的條件。
(二)大眾網球運動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1.大眾網球運動促進大眾身、心健康
網球運動作為一項重要的健身手段,適合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群,它有利于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品質,大眾網球運動能根據參加者的身體狀況來適當的選擇運動量的強度,參加網球活動有助于睡眠、食欲、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有助于體重減輕,形體的改善,增強心血管系統對疾病的抵御能力。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也逐步提高,在追求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網球運動幫助人們增強信心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
2.大眾網球運動培養(yǎng)大眾生活方式
大眾網球也可以稱為“休閑網球”在很大程度上不像競技網球那樣競爭激勵,但也是給予時尚、文明、交際、健身、娛樂于一體的健身休閑運動。在社會活動方面,直接或間接性的為社會經濟、發(fā)展注入活力,直接性,如網球比賽時的贊助商,門票,網球產品,電視媒體的轉播,間接性,如場地開發(fā)商,旅游,運輸,酒店,餐飲,使社會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公眾的生活品位,素質不斷加強;在經濟方面,大眾網球運動的開展涉及到體育器材消費的擴大,如服裝,球拍,網球,這就給市場空間注入新的活力,另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網球健身的行列中,需要有專門的教練指導練習,所以俱樂部成為體育市場上熱門行業(yè);在政治方面,網球運動在國際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四大滿貫,上海大師賽,ITF等等屬于國際上頂尖賽事,各國的優(yōu)秀選手齊聚于此,加強了對外的交流,推動了各種文化的交融,進一步穩(wěn)固社會秩序;在精神文化方面,還涉及到網球禮儀的規(guī)范、網球比賽的欣賞。這些方面都給社會帶來了客觀的效益,由此建設更加完善的、推進全民健身的休閑娛樂氛圍,讓大眾的生活方式更加充實,對網球運動了解更加透徹。
三、結論
大眾網球運動作為一項比較新穎的運動項目,已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但是總體發(fā)展情況并不理想,受到多方面的制約,首先,群眾對大眾網球的接受程度不高,部分受到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認為簡單的鍛煉身體,消磨時間,沒有必要浪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學習;另外與籃球,羽毛球比較起來,簡單易學的動作人們更愿意接受。其次,最主要的一方面,網球場地的缺乏,沒有足夠的場地進行教授,嚴重制約大眾參與的積極性,與廣場舞相比,不收場地的限制,對場地質量要求不高,只要地方寬敞就可以進行,而網球場地則不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質量的好壞也是主要。最后,優(yōu)秀網球專業(yè)教師數量的缺乏,就算具備一定網球水平的教師也寧愿選擇經濟發(fā)達的城市發(fā)展,因此,嚴重影響了大眾網球運動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楊永奇.關于武漢市青少年業(yè)余足球俱樂部現狀的調查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5,(3):22-23.
[2] 朱軍凱.我國青少年足球教練員職業(yè)能力的現狀調查[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