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
摘要:目的 分析真菌性陰道炎應用心理護理及健康護理的效果。方法 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200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106例)與研究組(94例),前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后者予以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對比兩組治療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變化情況及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且護理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 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應用于真菌性陰道炎患者,可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提高護理效果。
關鍵詞:真菌性陰道炎;心理護理;健康護理
真菌性陰道炎屬于臨床婦科多發(fā)病與常見病,白色念珠菌是造成此病患者發(fā)病最為常見的一種病原菌,針對病原菌予以抗感染治療為臨床治療真菌性陰道炎患者的主要方案,且于治療同時予以其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治療效果具重要意義[1]。本文分析了真菌性陰道炎應用心理護理及健康護理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200例真菌性陰道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案分為對照組(106例)與研究組(94例);前者年齡22~45歲,平均(25.24±0.13)歲,病程6~24d,平均(12.13±4.67)d,其中已婚62例,未婚44例;后者年齡20~47歲,平均(23.53±0.07)歲,病程5~22d,平均(12.38±3.97)d,其中已婚51例,未婚43例;兩組上述各項基本資料對比未顯示高度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針對患者實際病情予以口服藥物,發(fā)放疾病健康知識相關手冊,保持病室環(huán)境干凈、衛(wèi)生;研究組于對照組基礎上予以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針對患者性格愛好等基本資料進行心理溝通,并囑其家屬予以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②健康護理:向患者耐心介紹疾病感染途徑、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及相關注意事項。③衛(wèi)生護理: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常換內(nèi)褲與毛巾,并予以沸水消毒;勤剪指甲,切務用手抓瘙癢部,以防止感染;治療期間避免和男性同房。④飲食護理:囑患者日常飲食營養(yǎng)應均衡,減少攝取高含糖量食物,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心理狀態(tài)評定:①焦慮心理: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②抑郁心理: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值均介于30~80分,焦慮、抑郁程度與分數(shù)呈正比[2]。護理效果判定標準:患者癥狀均消失,無不適感,且檢查顯示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癥狀顯著改善,偶存不適感,且陰道檢查顯示假菌絲與白色念珠菌較小為有效;患者癥狀與檢查均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3]。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均用SPSS21.0軟件分析,均數(shù)標準差(x±s)計量資料,t行組間、組內(nèi)比較;百分比(%)計數(shù)資料,?字2行組間比較,P<0.05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前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 兩組護理后心理狀態(tài)評分均顯著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3.62%顯著高于對照組71.70%(P<0.05),見表2。
3討論
真菌性陰道炎為婦科常見病,臨床大多以藥物治療為主,此病患者就診后需其自行用藥,而患者易發(fā)生錯用等問題。加之大部分患者因涉及其個人隱私,不愿予以臨床治療,極易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負面心理應激,從而嚴重影響其康復[4]。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顯著降低,但研究組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提示真菌性陰道炎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可顯著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旨在幫助患者全面了解真菌性陰道炎相關知識,并明確感染途徑、發(fā)病原因、治療相關注意事宜等,從而減輕其因疾病而產(chǎn)生的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加之護理人員予以的針對性心理護理,詳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從而提高患者對疾病健康知識的掌握度,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3.62%比對照組71.70%高[6]。護理人員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常換內(nèi)褲與毛巾;勤剪指甲,勿用手抓瘙癢部,以防止感染;治療期間避免和男性同房[7]。此外,囑患者日常飲食均衡營養(yǎng),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且減少攝取高含糖量食物,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8]。
綜上所述,真菌性陰道炎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與健康護理,不僅可有效緩解其負面心理,而且有效改善其臨床癥狀,提高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魏玉梅.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2015,2(26):5491,5494.
[2]樂杰.婦產(chǎn)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281-322,447-450.
[3]趙靜.心理健康教育應用于鄉(xiāng)鎮(zhèn)醫(yī)院陰道炎患者中的效果觀察與系統(tǒng)評價[J].實用婦科內(nèi)分泌雜志,2015,2(02):121-122.
[4]程江英.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12(30):52.
[5]金生.真菌性陰道炎應用心理護理和健康護理的效果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5,6(09):116-117.
[6]王紅亞.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4,36(19):3026-3027.
[7]柳青梅,白永霞.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36(12):2641-2642.
[8]黃月紅,黃月桂.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3,35(02):78-79.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