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舜娟
小組合作學習起源于70年代的美國,是指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yè)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小組(每組3-6人),為完成某種學習任務而一起分工合作。這種學習形式有利于取長補短團結互助,共同提高學習效率。當前,的新課改也倡導這種學習方式,已經(jīng)成為課堂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策略。筆者發(fā)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不但可以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而且建立課外學習小組,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依據(jù)學習水平、性格、家庭等因素科學合理組合,讓學生互相督促互相學習,利用學校里的碎片時間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一、合理組建課外學習小組,明確角色,各司其職
1.分組時間及依據(jù)。根據(jù)合作小組的分組依據(jù),合理組建課外學習小組。筆者一般會從一年級第一學期期中過后開始分組。有了半個學期的接觸,對學生的學業(yè)水平和性格脾氣以及家庭背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時進行分組能夠更加科學合理。一般以6人為一組,每組基本以2:2:2的比例安排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視總體情況稍作調整。
2.組內成員角色確定。分組完成后,最重要的任務是給每個學生明確自己在組內的角色,明確自己在組內的學習及工作任務。通常選擇英語基礎好、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活潑的學生為小組長,主要負責組織組員開展各項學習活動或自發(fā)設計一些學習活動;選擇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積極認真的學生為副組長,主要任務是協(xié)助組長;組織委員負責召集小組成員,通知時間地點;紀律委員負責維護每次活動的紀律;選擇學習成績較弱,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為后勤委員,負責每次活動點名工作;書記員負責記錄小組活動的時間和內容(非常簡單的數(shù)字,內容記錄英語書第幾頁或第幾課即可)。這樣的分工既能助活動的順利開展,也能發(fā)揮每個同學的作用,更讓每個組員體會到自己在組內的存在感,提升小組凝聚力。當然這樣的崗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半個學期,學生可以向老師自由申請崗位輪換。
二、合理運用課外學習小組,正確引導,各顯所長
課外學習小組的活動和任務是在課外完成的,這就更加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幫助。在“五嚴”背景下,學校要求嚴格控制各年級回家作業(yè)的布置量。低年級更是不允許布置筆頭作業(yè)。那么,課外學校小組的活動開展又將以怎樣的形式,在什么時間進行呢?筆者是這樣操作的。
1.利用在校的碎片時間。何為碎片時間?就是午休、活動、自習等短暫的沒有教師進班授課的時間。筆者多年任教一年級,一年級雖然沒有筆頭作業(yè),但人人過關的口頭任務也是極為耗時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教師有空了,可學生沒時間,學生來找老師了,老師又有其他任務去忙了。那是因為老師和學生在學校的作息時間是不完全一致的。而同班的學生活動和休息的時間相對來說更加同步。利用學習小組,更有效地利用在校時間,讓碎片時間也能出效率。
2.整合課堂的學習任務。低年級英語的學習內容并不多,但任務還是很艱巨。由于課時的減少,每周2課時的設置,要在課堂上完成各種過關、拓展、實踐活動非常困難。有了課外學習小組,筆者就能將課堂上一些學習任務遷移到課余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與課堂銜接,助力課堂教學。如:我們在學習了rhyme time后,經(jīng)常會讓學生改編兒歌,如果在課堂上進行一一展示,太浪費時間,我會讓學生先課后小組內展示,每組推薦下一節(jié)課前作為熱身復習環(huán)節(jié)展示。再如:人人過關的任務會消耗大量的課堂和課外時間,原因是每班45人輪流讀給1個老師聽,我們經(jīng)常因為要聽其他同學過關而沒有精力輔導學困生。到下一課時前,才匆匆讓他們過關,而效果也不盡人意?,F(xiàn)在把這個任務也分解到學習小組,由每組的組長負責完成組內大多數(shù)同學的過關。對于個別學困生或不自覺的學生,教師還是要親力親為。同時,教師對于每課的過關任務也必須進行抽測。這樣一來,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讓老師有更多的精力來輔導學困生,而且也能讓班級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得以緩解。
三、合理評價課外學習小組,公正公平,各有所獲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由于小組內有優(yōu)等生有后進生,老師的評價要客觀公正。應該基于每位學生的小組表現(xiàn)和自身水平的進步為評價依據(jù),同時對表現(xiàn)優(yōu)異,進步明顯,凝聚力強的小組也要進行獎勵。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多為教師對學生的單項評價,評價的主導在教師,而我們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力,他們有意識,有思想,所以不能忽視學生主體對自己和對同伴的評價。筆者的做法是,每學期評選最佳課外學習小組以及優(yōu)秀學員獎若干。分別設計小組評價表和學員評價表。小組評價表主要從組內成員過關情況、兒歌創(chuàng)編情況、課外活動開展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主要由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為主。學員評價表主要從參與情況、完成情況、優(yōu)秀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評價,評價主要由組員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構成。綜合各級評價結果,教師對課外學習小組的活動情況有了更細致的了解,也便于老師在新的學期中調整小組活動內容、微調各小組學員。這樣的小組評價不僅是組員對自己一學期的學習總結,也能在互評過程中,了解其他同學的學習經(jīng)驗,反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能促進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提高。
總之,利用課外學習小組,讓學生們在組內通過和同學的交流合作,不僅能夠增添學習興趣,還能取長補短,提高學習效率,更能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團結互助等良好的品質。對于英語教學來說,課外學習小組,不僅能夠完成課堂上來不及完成的學習任務,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有更多的機會運用英語。對英語學習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