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俊
一起由債券交易引發(fā)的涉嫌職務侵占犯罪的刑事案件,因有關(guān)問題需請示上級,在中止審理一年多后終于審理終結(jié)。讀完《合肥中院為何將“請示上級法院”寫進判決書?》(載于2015年第31期《民主與法制》)一文.不禁拍案驚奇??磥?,哭笑不得的不僅僅是案件的辯護律師。司法公信的流失,怕是其中最大的悲哀。
我們常常把司法看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當事人自然期盼在這個說理講法的地方,求得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裁判。古人云:“頭上三尺有神明”,強調(diào)的也是心中應該有所敬畏。司法者心中敬畏權(quán)力、敬畏法律,可謂其法律信仰的題中應有之義。
裁判文書作為司法機關(guān)為社會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是其法治形象的一種載體,更是接受當事人、社會各界監(jiān)督的一扇窗口。從當事人一方而言,面前的每一份裁判文書,既是司法者對他們司法訴求的回應結(jié)晶,也是司法者自身行為的集中展示。因此,每一份裁判文書的形成,都應該是合乎法理、情法交融的精神產(chǎn)品。而該產(chǎn)品質(zhì)量上的瑕疵,看似判案者個體的過錯,其實板子還是要打在司法機關(guān)的身上。
把“請示上級法院”寫進判決書的事例,只是“看得見”的“找轍”,與其說它違反獨立審判的法律常識,倒不如說它有意無意的“琵琶反彈”,揭開了不規(guī)范司法行為之一角。“己不正,焉能正人”的道理,說起來誰都懂,可有些人做起來偏偏會忘掉,原因究竟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月朦朧,鳥朦朧”,顯然不能解決這類問題。
司法公信是建立在對每一個案件裁判的公平正義之上的,任重道遠而義無反顧。中央要求建立司法責任制,以此為龍頭的司法改革正在緊鑼密鼓進行。規(guī)范司法行為,對司法者從嚴要求,向一切不規(guī)范的司法行為開炮,須有壯士斷腕的勇氣與魄力,無論怎樣強調(diào)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