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秀娟
摘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式存在著一些誤區(qū),必須加以改進。要構建完整的評價體系,實現(xiàn)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互評自評與師評相結合,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評價;誤區(qū);改進
一、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模式存在的誤區(qū)
1、過于追求評價的甄別功能和選拔功能:在傳統(tǒng)的模式中,教師往往在評價前就設定好評價的目標是讓極個別學生成為優(yōu)秀,一部分成為良好,大多數(shù)屬于一般。這種建立在培養(yǎng)少數(shù)“尖子生”教學觀念上的選拔性的評價觀,忽視了學生的層次性和教學目標的整體性,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基本準則。
2、漠視個體差異,導致評價標準的單一化:一部分老師,處于體現(xiàn)自身權威的需要,而忽視了學生個體間的多樣化差異。而教師在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指導下??偸强床坏綄W生的優(yōu)點,對于達不到評價標準或偏離標準的行為往往給予不合適的批評、指責。
3、評價主體的單一化和單向化:現(xiàn)有的教學評價體系中,評價主體包括了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教師。而最重要的評價主體——學生卻被排斥于評價主題范圍之外,這種由上而下的不可逆轉的,單方面、直線式、鼓勵的評價模式存在極大的弊端。評價往往成為權威人士片面性、獨斷性的活動。
4、評價內(nèi)容的簡單化:音樂教學評價的傳統(tǒng)方式往往只重音樂課程知識技能的傳授和訓練,忽視音樂最重要功能的考核辦法,嚴重破壞了音樂課程的本質屬性(審美性、藝術性),降低了音樂課程的地位。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以音樂課程標準為準繩,以音樂基礎能力為基點,在審美情感與審美態(tài)度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
二、新課程下音樂教學評價的改進
1、構建完整的評價體系,實現(xiàn)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⑴在學期之初,我就布置好每堂課前5分鐘是學生的“才藝斗秀場”時間。按學號順序安排1~2個學生進行才藝表演:表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提倡多種角度多種才藝:如演奏一首最拿手的樂曲,演唱一首自己最喜愛的歌曲,甚至可以展示自己原創(chuàng)的音樂作品,說一段最熟悉的相聲等等。對于個別認為自己在表演上沒有才華的學生,我還允許他們可以就課本中的或社會上流行的一首音樂作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我的目的是能從不同角度關注學生。評價采取自評、互評和師評三結合的方式。我和選出來的學生評委會對每個學生的表演內(nèi)容與表演水平都用描述性的語言進行了詳細的記載,并給予了等級(優(yōu)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的評定。結合學生個人的自評成績得到學生的才藝成績。這個成績在最終的學期成績評定當中占30%的比例。這樣的評價模式將關注的重點落在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給予了每一個學生平等的機會。使音樂課的評價不再是以往的“一蹴而就”型。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而且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歡樂激勵的氣氛中,每一位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⑵音樂課堂的紀律往往是最令老師頭疼的問題。在設計評價項目時,我還將課堂學生的表現(xiàn)列為評價的一個模塊,在期末成績評定中也要占30%的比例。評價內(nèi)容包括學生的出勤、上課的參與積極性、是否遵守課堂常規(guī)紀律和能否保持教室衛(wèi)生等等。這種評價模式對比較調皮的初中學生最為有效。(3)學期末的樂理考試同樣在期末成績評定中占30%的比例。在命題中,我注意考查了學生的基本音樂素養(yǎng)和在學習中對音樂的領悟能力。如:①聽三個音樂片斷,辨別其樂器的名稱:A二胡B小提琴C鋼琴;②為下面這首詩歌片斷配上恰當?shù)臉非篈第一曲B第二曲C第三曲。這樣的題目既考查了學生對音樂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同時將音樂課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貫穿其中,還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學生在答題時有足夠的思維空間,不需要去死記硬背。這樣的考試有效果,受到學生喜歡。
2、互評自評與師評相結合。音樂課程評價學生自身也要開展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在檢驗學生自我評價時,我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讓每個學生對自己一個學期以來的音樂課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采取互評、自評和師評三種評價方式相結合,教師可以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對階段學習進行總結、回顧。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的點滴進步,使學生具有成就感。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能公正、準確的評價他人。再次,教師也要根據(jù)平時的記載與期中、期末的考試進行綜合評價。
3、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因為個體的差異,科學的評價觀要求我們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評價標準。比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可以依據(jù)學生自身的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層次。對平時接受了特長培訓的學生,就不能僅僅滿足于唱好一首歌,而是要讓他們在展示自己特長的同時,將一首音樂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表達出來。普通學生只要他能唱準一首歌就可以給他很高的評價。如果他能展示自己在音樂課中所學的特長,比如豎笛,哪怕他吹得不是很流暢,都應給予加分的鼓勵性評價。對于平常比較內(nèi)向,或確實是能力較差的學生,只要其學習態(tài)度端正,就不應當完全否定他三年的學習過程。
當然,關于音樂教學可以評價的內(nèi)容以及評價的方式、方法很多,關鍵是要予以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促使他們能自覺的運用音樂課中所學的音樂知識去參與課外的音樂實踐活動,提高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促進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國富.音樂課堂教學中的評價[J].中學外語教與學,2012.10.
[2] 李森吉.師生對話的特點及意義[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4.4.
[3] 黃國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誤區(qū)及對策[J].語文教學研究,2000.1.
[4] 武振東.音樂教學改革的策略研究[J].北方論叢,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