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青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漢語熱”的盛行,來華學習漢語的日本留學生越來越多,日本的漢語教學發(fā)展很快,在研究和教學方面都取得顯著的成果。語氣詞是語氣范疇研究中極為重要的對象,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文從漢日語氣表達的對比分析入手,研究漢語語氣詞與日語終助詞在語法特征、語氣意義、語用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提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期為漢語語氣詞教學研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 漢語語氣詞 日語終助詞 對比分析 教學策略
一、漢語語氣詞與日語終助詞的語法特征
(一)漢語語氣詞的一般特征
語氣詞是表示語氣的虛詞,通常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頓處,常見的語氣詞有吧、嗎、啊、呀、呢、嘛等,表示說話人對某一行為或事情的看法和態(tài)度,語氣詞的使用加大了語言交際的感情力度。
漢語語氣詞的語法特征有三:
1.附著性強。漢語的語氣詞附著在句子或別的詞語后面,起一定的語法作用。
2.常跟語調一起表達語氣。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實詞和短語加上不同的語調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句子。但有時必須加上相應的語氣詞,這樣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才完整。
3.語氣詞的連用有若干制約條件。
(1)位于句末的語氣詞能夠連用,而位于句中停頓處和分句句末的語氣詞一般不能連用。
(2)“吧、嗎、啊、呢、的、了”等單音節(jié)語氣詞通??梢赃B用,而“不成、也罷、來著”等雙音節(jié)語氣詞通常不能連用。
(二)日語終助詞的一般特征
日語的終助詞主要接在句子末尾,表示說話人的各種情緒和語氣,常用的日語終助詞主要有か、よ、ね、わ、もの等。
日語終助詞的語法特征有四:
1.一般接在句子的末了,表示感嘆、疑問、愿望、強調、反語、禁止、命令等語氣。
2.在使用上有男性用語和女性用語之別,男女在同一句話的表達上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終助詞“わ(wa)”、“わね(wa ne)”、“もんね(mon ne)”為女性用語,表示親昵語氣;而終助詞“ぞ(zo)”、“よね(yo ne)”為男性用語,表示斷定或確認語氣。
3.敬語的使用。有的終助詞只能用在關系親密的人之間,或者和同輩、晚輩的談話中,如果對上級或長輩等尊敬的人使用這類終助詞就顯得不尊重、沒有禮貌。例如:終助詞“さ(sa)”表示無奈、反問、傳聞等語氣,“よ(yo)”強調自我主張,都只能用于關系親密的同輩或晚輩的對話中。
4.日語中單音節(jié)的終助詞可以連用,雙音節(jié)的終助詞也可以連用。例如:單音節(jié)的終助詞“て(te)”可以和“よ(yo)”連用,構成“てよ(teyo)”表示強調自己的意見、判斷等語氣。雙音節(jié)的終助詞“もの(mono)”、“もん(mon)”常與“ね(ne)”連用,構成“ものね(monone)”、“もんね(monne)”的形式表示輕微的感嘆。
二、漢語語氣詞與日語終助詞的語用功能對比
(一)語氣表達功能
漢語的語氣詞具有表露某種情緒、感受等功能,用在不同的句式中表達不同的語氣。例如:用于陳述句句末的“吧”表示推測、不確定的語氣等,可以削弱敘述的肯定語氣,降低句子“信”的程度;用于疑問句句末的“吧”表示疑問、要求確認的語氣,其疑惑程度低于“嗎”問句,表示說話人希望對方對自己的看法或建議給予確認。
日語的終助詞同樣可以表示說話人的情感觀念、語氣態(tài)度,可以用不同的句類中表示不同的語氣,如用于感嘆句,表示感嘆、期盼;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命令等。
(二)完句功能
漢語的語氣詞往往帶有感情因素,在交際中具有完句功能,能夠幫助完成句子。例如:“他做完作業(yè)”這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就不完整,必須在句末加上語氣詞“了”,即變成“他做完作業(yè)了”,這樣句子才能夠成立,可見語氣詞“了”依附在句子后面作為整個句子的一個組成部分,影響到整個句子意思的表達和意義的完整性。
日語的終助詞同樣依附在句子末尾具有表達各種語氣的其特征,如:今日は寒いですね。句末“ね”表示感嘆,如果去掉,句子的意思不完整,而且對方感受不到說話人當時的語氣和想表達的情緒。
(三)篇章功能
漢語的語氣詞可以和其他語氣成分,如:語氣副詞、嘆詞、助動詞、時態(tài)、語調成分等替換使用,也可以聯(lián)合使用。如:
1.明年他應該會去留學吧。(語氣副詞和語氣詞的替換使用。)
2.也許是你記錯了吧。(語氣副詞和語氣詞的聯(lián)合使用。)
日語的終助詞具有篇章功能。日語中除了語調外,表示語氣的語法成分還有:①提示助詞、副助詞、間投助詞(さ、は、ばかり);②陳述副詞、評價副詞或詞組(もちろん、もっと);③感嘆詞(おい、まあ)等。這些語法成分通常出現(xiàn)在句首或句中,一般與句末的語氣成分形式呼應。例如:
3.明日 ?搖も ?搖雨ですね。(明天也會下雨吧。)
4.まあ?搖、とても素晴らしいですね。(哇,實在太漂亮了!)
(四)交際功能
漢語的語氣詞大多具有語法意義,而日語的終助詞除了承擔語法功能外,還具有語言的交際功能。如:
5.今天我想吃四川菜。
今日は四川料理が食べたいですね。
以上例子中,漢語表達里并沒有使用語氣詞,而對應的日語表達卻使用終助詞“ね”,這時“ね”體現(xiàn)的是交際功能。想吃四川菜是說話人的主觀意見,在日本人看來,如果在交談過程中過多強調自己的主張,會損害到對方的面子,他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時,往往會考慮他人的想法,終助詞的使用可以緩和信息過于直接的傳遞,使說話人自己的意見、想法和聽話人盡可能保持一致,體現(xiàn)的是日本人“委婉曖昧”的性格特征。
三、語氣詞的教學策略
根據漢日語氣表達的特點,語氣詞的教學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不同的階段對教學內容的側重應當有所不同。同時,重視語境的設置,將語氣詞的教學融入具體的情境交際中,通過固定結構的搭配記憶,讓學生學會更好地掌握語氣詞的各種用法。最后,精講多練,語氣詞的學習必須通過學生的模仿和實踐最終轉化為語言能力。
(一)從易到難的原則
語氣詞的教學應當循序漸進,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教學側重點應有所不同。例如:我們走吧。語氣詞“吧”表示建議。但“建議”是句子本身含有的意思,去掉“吧”句子仍表示建議,只是語氣更加生硬。在初級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語氣詞,教師只需要告訴學生這是一個語氣詞,去掉后句子意思并沒發(fā)生改變,只是聽起來沒有那么有禮貌。
到了中級階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漢語基礎,學會了語氣詞的基本意義和用法,能夠明白語氣詞表達的是說話人的主觀情態(tài)。此時,教師可以把語氣詞的意義和用法進行歸納,讓學生做辨別練習,如:祈使句中“吧”用來表達命令、請求、建議等語氣;疑問句末加“吧”則表示揣測或不肯定等語氣。再結合學生容易混淆出錯的部分加以解釋,以加深印象。
高級階段,學生的漢語水平較高,在教學中應該更注重固定結構的語塊教學。在教學內容上,可以教授一些固定結構中的語氣詞,讓學生學會搭配記憶。比如:“就拿……來說吧”、“V就V”等結構,通過替換練習、模仿造句等方式進行講解,學生接受速度快,易于理解。
(二)重視語境的原則
語氣和語境的關系十分密切,漢語的語氣詞意義比較抽象,用法靈活復雜,在講解語氣詞時,僅作描述性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言語片段,通過具體語境的例子,告訴學生語氣詞的使用條件、使用場合,在什么語境下可以使用。教師可以通過上下文來設置語境,也可以通過各種生動形象的圖片、實物教具等向學生展示具體的語言情境。設置語境可以使教師的講解更形象生動,富有趣味性,學生也可以根據語境揣測句子所表達的語氣、情感,有利于學生進行模仿和運用,從而更好地掌握語氣詞的意義和用法。
(三)精講多練的原則
對外漢語教學中,學生必須通過反復不斷的模仿和大量的練習,才能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課堂上關于語氣詞的練習形式,可以有替換練習、對比練習、課堂活動、情景會話和角色扮演等。課后練習可以布置選詞填空、改寫句子、選擇正確的答案、給句子加上語氣詞、判斷句子的使用是否正確、模仿完成會話、漢日翻譯等相關的作業(yè),這些都是練習語氣詞很有效的形式,科學有效的練習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語言點。另外,充足且靈活多樣化的練習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高學生的練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氣詞的各種用法,從而在實際交際中準確使用。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漢語語氣詞和日語終助詞的語法特點、語氣意義和語用功能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兩者語氣表達方面的差異,并將對比分析出來的結果運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提出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氣詞并運用。
參考文獻:
[1]吳英花.漢韓日語氣表達手段對比[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1).
[2]熊鶯.日漢語氣助詞對比研究及其對教學的啟示[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1,(3).
[3]徐巧妹.漢日語氣副詞在句中位置分布的對比研究[J].現(xiàn)代語文,2013,(11).
[4]陳葉.高級水平日本留學生漢語語氣助詞“吧”、“嗎”、“呢”習得研究[D].北京大學,2013.
[5]劉雅文.對外漢語教學中語氣詞“呢”“吧”“嗎”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2.
[6]蘇霖坤.終助詞和語氣助詞“吧”的中日對比研究[D].天津外國語大學,2014.
[7]小林真實.日本留學生學習漢語語氣詞的偏誤分析及其教學建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8]徐黃榮.日韓留學生漢語語氣詞習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9]楊艷.漢語語氣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