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古代皇室祝壽圖像的主題與意象構成

2016-05-31 04:01:18程波濤
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構成皇室應用

程波濤

(安徽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

中國古代皇室祝壽圖像的主題與意象構成

程波濤

(安徽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祝壽圖像是一種應用性極強的傳統(tǒng)民俗藝術形式,長期以來,它應用于不同社會階層,積淀著中國傳統(tǒng)社會禮制下諸多的文化內(nèi)容。然而,人們對于祝壽圖像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常見民間普通祝壽圖像的應用與構成,而就社會分層來看,學界對于傳統(tǒng)社會中最高統(tǒng)治階層的祝壽圖像創(chuàng)作的規(guī)制等關注卻不足,使得對于祝壽研究較為單薄而難以細化。本文著眼于壽君王的圖像創(chuàng)用和意象構成,剖析其俗信主題及其內(nèi)在要因,探尋應用制式與基本規(guī)律。

關鍵詞:民俗藝術;祝壽圖像;等級社會;皇室;應用;構成

祝壽為社會禮俗的構成部分,在中國封建專制制度下,祝壽的禮俗當然也多視等級而定。而且,很多禮儀制度規(guī)定嚴格、不容僭越,尤其是用于宮廷壽慶所制作的祝壽圖像,其規(guī)格、制式和題材選擇等方面,顯然都有相應禮儀規(guī)制的標準。包括某些祝壽意象中圖像符號的象征意義與特殊文化的指代,都顯示出皇權時代下的某些特有“印痕”。從祝壽禮俗濫觴的文獻資料中可以得知,祝壽文化與古代君王“祭星”習俗直接相關,它首先是由上層社會發(fā)起,并且是自上而下推衍開去的文化行為?!对娊?jīng)·大雅》中“天子萬壽”的頌辭就是對國君福壽的至高祝頌,并且和“壽國”之意一起,成為其后漫長封建社會中君主祝壽圖像中的慣常寓意表達方式。從祝壽文化的發(fā)展和文化分層來看,關于君王的祝壽風俗,盡管時代不同,但不變的是隱含于其中的統(tǒng)治者意志,以及臣民們壽君兼壽國的祝愿。周代的諸侯受到周王封賞時頌道:“天子其萬年眉壽黃耉?!保?]《詩經(jīng)·魯頌·閟宮》中有奚斯獻給魯僖公的頌辭:“俾爾熾而昌,俾爾壽而臧。保彼東方,魯邦是常。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俾爾昌而熾,俾爾壽而富。黃發(fā)臺背,壽胥與試。俾爾昌而大,俾爾耆而艾。萬有千歲,眉壽無有害!”[2]類似的文獻記述還有很多,而且,和庶民階層相比,壽君王的祝壽禮俗規(guī)格和祝壽圖像形制皆有等級的規(guī)定性。用于壽祝最高統(tǒng)治階層的圖像元素,如龍、鳳無疑是皇權的象征,更是祝壽圖像中一種極權階層的標志符號,庶民階層是萬萬不得隨意應用的。而鷹、萬年青等則與祝頌國運的長久有關,這些意象元素皆為君王祝壽圖像中帶有等級象征色彩的符號式標識,這其實是皇權、君權意識對民俗藝術影響和滲透的結(jié)果。

一、皇室祝壽圖像中的文化表現(xiàn)與鋪張之風

在圣壽為主題的祝壽習俗中,“壽君”與“壽國”基本上是一體,甚至是不可切割的“統(tǒng)一體”。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币簿褪钦f,在等級社會中,為君王壽慶所創(chuàng)作的祝壽圖,除了祈祝統(tǒng)治者個人長壽的寓意外,還含有壽國(江山永固、社稷長存)之意。據(jù)趙曄:《吳越春秋》中的《勾踐人臣外傳》記載,越王被吳王打敗后被抓到吳國,有一次在吳王闔閭的壽慶上,作為敗亡之君的勾踐聽從貼身舊臣僚范蠡的“勸說”,在向吳王祝壽時所獻的祝辭是:“大王延壽萬歲,長保吳國,四海咸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承萬福?!笨梢韵胍?,當時作為吳國的階下囚和亡國之君的勾踐,是懷著何等酸楚和屈辱之心道出此番“獻媚”之語。在后來用于壽君王的祝辭中,一定要隱含著對君主壽齡無邊和國運昌盛的祝頌,在用于統(tǒng)治階級的祝壽圖像中,這幾乎成為一種帶有規(guī)律性的表達模式被長期沿襲。

在封建社會中,很多君王都是要過壽的,而且場面鋪張奢靡。僅以宋代為例,兩宋時期皇室的祝壽現(xiàn)象很普遍?!八纬匾暯o皇帝、皇后、太后祝壽,皇帝、垂簾聽政的太后的生日都立為節(jié)日,屆時要舉行祝壽活動?!保?]就祝壽的隆重場面和盛大規(guī)模來看,君主和皇室的祝壽禮俗是奢靡華貴的,而且大有舉國歡慶之勢。據(jù)《宋史·禮志》記載:“諸慶節(jié),古無是也。又以七月一日圣祖降日為先天節(jié),十月二十四日降延恩殿日為降圣節(jié)休假、宴樂并如天慶節(jié)。中書、親王、節(jié)度、樞密、三司以下至駙馬都尉,詣長春殿進金縷延壽帶、金絲續(xù)命縷、上保生壽酒。改御崇德殿,賜百官飲,如圣節(jié)儀。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金涂銀結(jié)續(xù)命縷、緋彩羅延壽帶、彩絲續(xù)命縷分賜百官,節(jié)日戴以入?!保?]皇室慶壽盛典的繁縟和奢靡程度是普通平民階層難以想象的。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了南宋孝宗為高宗慶壽盛典的情形:“壽皇圣孝,冠絕古今,承顏古今,承顏兩宮,以天下養(yǎng),一時盛事,莫大于慶壽之典?!保?]1“四方萬姓,不遠千里,快睹盛事,都民垂發(fā)之老,喜極有泣下者……都人傾城,盡出觀瞻,贊嘆圣孝?!保?]121萬圣節(jié)在宋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皇帝七十、八十大壽時,鋪張奢靡之風有時甚至是嚴重到與國力不相匹配的程度。由此可見當時祝壽風氣之盛,而上行下效,民間祝壽風氣也會隨之增多,宋代的壽慶活動豐富,不僅有祝壽圖像、祝壽詩詞、壽文壽序,許多壽筵中必唱“生朝曲”,如此豪奢的祝壽活動可謂綜合、立體而豐富。

相比宋代而言,唐代的圣壽要簡單的多,其祝壽圖像的制作亦是如此。沈從文先生在《古代鏡子的藝術》一文中寫道:“八月十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定名叫‘千秋節(jié)’(又稱‘千秋金鑒節(jié)’),照社會習慣,到這一天全國都鑄造鏡子,當作禮物送人,慶祝長壽。”[6]正是因為像唐玄宗等這樣的封建帝王對壽慶的重視,才有力推動了這種禮俗的發(fā)展和繁榮。宋代之后的明清時期,用于帝王的祝壽圖像規(guī)格,遠非尋常人家的壽慶可比。僅以清代的三幅祝壽圖為例,康熙皇帝60壽慶時,宮廷畫家宋駿業(yè)、冷枚、王原祁等人為其創(chuàng)作的《萬壽盛典圖》長達50余米,有繪本和刻本傳世。文史專家鄭振鐸對這幅祝壽圖像做過這樣的評價:“《萬壽盛典圖》除寫皇室的儀仗外,并把當時北京的民間情況都串插進去了,是重要的歷史文獻。繪者盡心竭力,刻者也發(fā)揮其手眼的所長,精巧地傳達出這幅畫的意境來。在美術史上,這樣的綿綿不斷的畫卷,是空前的,其所包羅的事物景象的多種多樣,也是空前的。從山水、花卉、界畫、人物到道、釋無一不有。像這樣宏大的長卷恐怕世界上是不會有第二幅的?!鼻蹜c時的《萬壽長圖》亦有一百余頁之多,內(nèi)容涉及到宮廷生活的真實場景。而且,該祝壽圖的創(chuàng)作云集了當時畫壇高手?!吧嫌兴茫卤厣跹伞?,因此,在很多情況下用于圣壽的祝壽圖像會淪為一種帶有宣傳和粉飾太平的“工具”,像慈禧太后七十大壽時的祝壽版畫《萬國來拜圖》,看似為“忠實”記錄壽慶時真實的歷史事實,實際上意在營造漢唐時期君王壽慶時“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太平氣象。然而,此時正值西方列強瓜分中國之際,清廷其時已氣數(shù)將盡,這類祝壽圖本身就有出于對慈禧仁定四海、八方來朝的虛假政治宣傳需要,同時也含有統(tǒng)治階層安定民心和粉飾太平的考慮,而且祝壽圖像中刻意渲染大國情懷,也能見出慈禧奢侈驕逸、狂妄自大的性格,對于那些負責督辦的官員來說,也借壽誕之機表恩頌德,以此向主子獻媚邀寵。

就文化表現(xiàn)來看,考察祝壽圖“類”的變化和等級制度下的文化應用,可以見微知著,從中了解到社會風俗的變化,統(tǒng)治者的禮儀文化制度、社會經(jīng)濟狀況以及工藝發(fā)展水平等。例如,在一定的歷史時期,統(tǒng)治者大多對于中古以來的隱士遺風是嘉許的,對于他們的退隱江湖也多是不加干涉。唐、五代、宋、元都可以隱居,甚至在宋代,隱逸還被統(tǒng)治者所鼓勵。但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要求士必須為國家所用,所以在明代,尤其是明代早期反映隱意的祝壽圖(如《商山四皓圖》、《香山九老圖》)和宋代相比就很少了。清代異族入主中原后,便沿襲漢族的很多文化制度,尤其是人生禮俗方面,部分是有過而唯恐不及,特別是康熙和乾隆的80大壽,都有舉國慶壽的勢頭,不僅有來自全國的“千叟宴”,還繪制大量的《萬壽圖》。另外,還有諸如燒制出書寫有一萬壽字的青花萬壽尊(高76.7厘米)和刺繡有萬個壽字壽幛的奢侈行為,這些皆是“壽”字空前的集大成之“產(chǎn)物”,在一定程度上說是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費。

圖1 清 青花萬壽瓶

事實上,一萬個“壽”字中實際上真正可以被廣泛推行和具有實用價值的文字并不多,主要是對君主“萬壽無疆”一種變相和扭曲的表達,其藝術思維僵化而難見新意,僅僅是臣僚曲意迎逢討好君主一種不高明的政治伎倆,絕大多數(shù)“壽”字本身也沒有實際應用價值和文化推廣價值,充其量僅可以視為皇室祝壽文化中奢靡的“附屬物”和等級制度下的畸形文化現(xiàn)象。正是這種特殊規(guī)格的祝壽,讓制作者們殫精竭慮、費盡心機,使一些所謂的“壽”字得到前所未有的“開發(fā)”,這只能說是壽文化中所橫逸出的一枝另類“花朵”,是漢字豐富多變而且富有裝飾意味的折射,這種祝壽文化“創(chuàng)舉”,可視為世界文字史上的奇觀,對于文字學家來說也許是一種令他們頭痛不已的“資料”吧?其實,正是由于像“圣壽”等統(tǒng)治階層的祝壽行為,才極大地促進壽文化的豐富、繁縟和盛行。

圖2 萬壽圖(局部)

用于為帝王祝壽的圖像屬于宮廷藝術,其藝術特色多繁縟華麗、鋪張揚厲。除了壽圣的祝壽圖像外,還有一些是用于壽皇后等女眷的。宋代以來,用于宮廷女眷的祝壽圖像常見的就有《閬苑女仙圖》等,其中,群仙是描繪神話場景,帶有戲劇色彩和生活原型;“閬苑”是仙境,它所對應的人世間帝王所居的宮廷。因此,這類祝壽圖像的象征意義是雙重的。就作品創(chuàng)作而言,這類祝壽圖像的環(huán)境和場景布置,實際上創(chuàng)作是以皇室宮廷為藍本的。在為皇室創(chuàng)作的祝壽圖像中,很多景物都是宮廷生活的折射,例如,五代閬皓創(chuàng)作的《閬苑女仙圖》和南宋劉松年的《瑤池獻壽圖》),盡管意在表現(xiàn)“閬苑”、“瑤池”仙境,神仙府邸,西王母居所,實際上正是皇室生活的一種寫照和再現(xiàn)。在這一意義上看,宮廷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閬苑”、“瑤池”等意象,皆是皇權、君權的折射?!堕佋放蓤D》應用于宮廷祝壽場合,至少有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具有民俗應用的規(guī)范性和固定性特點。但是,宋代的《瑤池集慶圖》等瑤池系列祝壽圖主要應用于上流社會中女性壽主場合,多是描繪西王母在侍女的陪護下,端坐于瑤池宮殿之中,接受立于殿堂之外仙人的仰拜,有的還有手托仙桃的仕女,或手執(zhí)壽酒的麻姑作陪。該圖像中眾多女仙的侍奉和陪襯,一則是為了昭示壽主顯達尊貴的等級地位;二則是為了突出壽主的性別。宮廷祝壽圖在藝術風格上追求豪華雍容的富貴氣象,符合皇室貴族的審美取向,引導著宮廷祝壽圖像的審美風格,給人以感官上的華美感,實際上是宮廷文化生活在美術中的體現(xiàn)。從創(chuàng)作風格和審美特征來看,用于宮廷的祝壽圖像,大多人物俊秀,工筆細致,畫法精良,瀝粉堆金,色彩絢麗;相比較而言,民間祝壽圖像的特點則是人物造型樸拙,有一定的裝飾意味,民間情懷濃厚。

圖3 萬壽圖(局部)

圖4 慈禧太后大壽時賜“八仙壽字”刺繡給泰山

祝壽圖像的興衰與統(tǒng)治階層的態(tài)度和政策有直接關系,有時甚至是一種無形的導向。唐宋兩朝的帝王大多都有自己壽誕節(jié)的稱呼,由此也不難想見帝王們對于長壽的重視程度。王云五先生曾對古代帝王的壽誕做過梳理:“在封建社會中,皇帝的壽誕日被稱為‘圣壽節(jié)’。皇帝還為自己的壽辰制定了專門的節(jié)日,如唐玄宗的壽辰叫‘千秋節(jié)’;唐武宗壽辰叫‘慶陽節(jié)’;唐宣宗壽辰叫‘壽昌節(jié)’;唐昭宗壽辰叫‘嘉會節(jié)’;唐肅宗壽辰叫‘天成地平節(jié)’;宋太祖壽辰叫‘長春節(jié)’;宋太宗壽辰叫‘乾明節(jié)’;宋真宗壽辰叫‘奉天節(jié)’;宋仁宗壽辰叫‘乾元節(jié)’;宋英宗壽辰叫‘壽圣節(jié)’等。到了明清時期,皇帝的壽誕之日統(tǒng)稱為‘萬壽節(jié)’,皇后的壽誕則統(tǒng)稱為‘千秋節(jié)’?!保?]這些對于圣壽的不同稱謂,顯然都是君主們對于自己至上至尊的特殊身份的刻意強調(diào),也折射出他們渴望壽貴無極的現(xiàn)實功利心理?!吧闲邢滦А保y(tǒng)治者的行為會直接推動著祝壽風俗的發(fā)展,而祝壽圖像和其他祝壽藝術形式亦會隨之興起。就創(chuàng)作主體來說,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很多帝王不僅善繪,而且創(chuàng)作過祝壽圖像。明宣宗、憲宗、孝宗等皆善繪事。據(jù)《石渠寶笈初編》記載,明宣宗朱瞻基曾為其母祝壽時創(chuàng)作過《萬年松圖》。另外,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適逢夏原吉的生辰,明宣宗朱瞻基親繪《壽星圖》、《秋香》、《梅竹》圖賜與老臣,“以喻公之晚節(jié)”和作為君主為臣下賀壽的禮物?!睹魇贰は脑袀鳌份d:“帝雅善繪事,嘗親畫《壽星圖》以賜。其他圖畫、服食、器用、銀幣、玩好之賜,無虛日?!毙诨实郛媺坌钱嬎徒o重臣,無疑也能見出君臣之間的親疏程度,實際上是君王籠絡人心的一種權術。當然,這類繪畫在政治畫中更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地位。朱謀垔《畫史會要》記載:“三城康穆王藝垝,唐憲王子也。博覽群經(jīng),尤精繪事。所作《耆英》、《王母》、《九老》、《百花》諸圖,皆妙絕一時?!保?]慈禧太后于1897年創(chuàng)作祝壽圖像《瑞松圖》(也有研究者多認為是慈禧御用女畫家繆嘉惠的代筆之作),以松和靈芝為主要意象構成,及表達了祝壽的主題,又構成了壽字形狀,可謂別具匠心。這些出于最高統(tǒng)治者之手的圖像,無論是送于他人,還是用于自壽,皆是研究帝王祝壽圖像的第一手資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統(tǒng)治階層對于祝壽風俗的態(tài)度,尤其是政治干預會直接影響到祝壽圖像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的興衰。從歷史上看,并非所有的君王都重視壽慶的熱烈與隆重。在一個朝代或國家的建國之初,百廢待興,開明的統(tǒng)治階層往往注重休養(yǎng)生息,他們一般會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來干預祝壽風俗。從這個意義上說,祝壽圖像的文化史意義還體現(xiàn)在其發(fā)展狀況可以見證一定社會時期的文化政策,例如,明代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祝壽圖像不多,從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時期都是如此,這就直接與開國皇帝朱元璋厲行節(jié)儉的文化制度和明初國情有關。及至明代中后期,社會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相對繁榮,祝壽風氣又開始盛行。另外的一個頗具說服力的例子是,新中國成立后的1953年夏季,毛澤東主席在全國財經(jīng)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再次強調(diào)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六不”規(guī)定:“一曰不作壽。作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禮。至少黨內(nèi)不要送禮。三曰少敬酒。一定場合可以?!保?]很顯然,這一講話的精神對建國之初祝壽風俗的變化,以及祝壽圖像發(fā)展有直接的影響。“一葉落而知秋”,雖然祝壽圖像和祝壽風俗的變化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來自最高決策者的文化政策對祝壽風俗來說,其作用是具有導向性、調(diào)控性和制約性等作用的。

二、皇室祝壽圖像的意象構成與基本主題

(一)、王霸之氣和至尊意象

一)鷹

用于君王的祝壽圖像中,主題的確立和意象的構成,往往會考慮到帶有統(tǒng)治階層意志的某些符號性元素。鷹是猛禽,為空中霸主,有王霸之氣。在古代,鷹也經(jīng)常被喻為志存高遠,高瞻遠矚的象征。文藝作品中,常見以鷹來比擬勇猛、有才智、才能或勇武出眾的人。在祝壽圖像中,鷹的形象多為蒼鷹和白鷹,杜甫的《畫鷹》詩中寫道:“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陸游的《秋生》:“快鷹下鞲爪觜健,壯士撫劍精神生?!崩羁喽U畫鷹時說:“非松柏巨石不棲,非同族本屬而不侶;伴流云,瞻群巒,聆瀑音,屏碧嶂,英視瞵瞵,直射斗牛,振羽熠熠,反映清輝……”可見,無論在詩人,還是畫家的筆下,鷹經(jīng)常會作為非同“凡鳥”的文化喻指,也是堅韌威猛的精神指代。宋徽宗曾創(chuàng)作過《御鷹圖》,權臣蔡京在畫幅旁題寫:“萬物賦形,稟氣于八方。隨方受色,其形不同,其色亦異,莫能易也。故鵬不能移其色鴻鵠,鸞鳳不能變其文于鳧雁。烏黑鷺白,雞丹雀黃,皆自然之理。鷹,西方之禽,其性摯,其色蒼,未聞有白色者?;实郾菹碌聞犹斓?,仁及飛走,齊陰陽之化,同南北之氣,無彼疆此界之隔。羽毛動植,易形變色,以應盛德之感,為國嘉瑞。臣昨得至后菀,見大鷹立于架上,其色純素,心甚異之。伏蒙宣示鷹圖,恍然若身再到。雄姿勁翮,高鬐短頸,望之若浮云輕鷗,真所謂應誠而者至,非特羽物效祥,神筆之妙,無以復加?!保?0]上述文字可以見出當時人們對于鷹的理解,也是對其鳥類中尊位的贊頌。而蔡京在文中提到“其色蒼,未聞有白色者”,實屬陋見寡聞。

事實上,在祝壽圖中真的有白鷹存在。清雍正皇帝胤禛46歲(雍正二年,1724年10月)壽慶時,就請意大利畫家郎世寧創(chuàng)作了《嵩獻英芝圖》,畫面右側(cè)到頂部,為兩株頂天立地的千年古松占據(jù)著畫面很大的空間,如同蒼虬松身蜿蜒攀附著老藤蘿蔓,巨石和淙淙的流水寓意綿綿的福壽,而圖中的紅色靈芝也是國獻禎祥的靈物,這里同樣是為國祚祈求壽祥。畫幅偏右中上部的顯眼之處一只白鷹傲然雄踞于山石之上,機警地回視雙松的方向,環(huán)顧山河,神姿中充滿王者之氣。畫面多用平遠之勢,意境開闊遼遠,可視為疆域之無限。在漢字的民俗應用中,還因“鷹”與“英”諧音,以此可以隱喻“圣上英明”。另外,白鷹也有祝福雍正皇帝高壽之意。圖中白鷹腳下的山石上生有靈芝數(shù)簇,鷹的左下圖是以平遠手法表現(xiàn)的山石和飛瀑,共同構筑了河山入畫的美好景致。盡顯皇室美術雍容富貴的宮廷文化氣息。和當時很多祝壽圖像不同的是,畫面寫實性強,黑白色彩對比強烈,并基本是采用了西畫的透視方法,不受中國傳統(tǒng)繪畫法度約束。畫面的不足之處在于畫家對于畫面遠的處理較弱,沒有用筆、用墨、用水,無皴擦變化,而且水與山石的處理都給人以刻板和笨拙,缺乏空靈之姿和蒼茫之感,顯示出中西藝術表現(xiàn)形式和審美品味的差異。當然,作為中西合璧的祝壽圖,其基本的文化功能已經(jīng)達到。郎世寧在《嵩獻英芝圖》的創(chuàng)作中,選取的祝壽意象元素為松、芝、鷹、石,并重點取其諧音和喻意,來表達“嵩山獻壽”、“嵩獻英芝”,同時,也含有對雍正皇帝祝壽及大清王朝的頌福。在用于為統(tǒng)治者祝壽的意象中,鷹是空中霸主,更是一種至高權力和無上威嚴的象征。其實,鷹作為鳥類的霸主地位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所被認可,例如,俄羅斯的國旗就是雙頭鷹(意為國土跨越歐亞兩大洲),阿爾巴尼亞的國旗也有鷹的形象。

二)“南極老人星常在”和西王母

在《壽星圖》中,南極老人星崇拜不僅出現(xiàn)在宮廷,在民間祝壽圖像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是,圣壽圖像中,南極仙翁的出現(xiàn)應與古代君王“祭星”祈祝國運昌盛的傳統(tǒng)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在宮廷祝壽圖中,以南極仙翁為壽星題材的依然有很多。明代畫家蔣三松的《壽星圖》中題跋:“南極之精,東華之英;壽我邦家,億萬斯齡。”而對于有政治作為的君主來說,除了自身的康壽、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社稷永在之外,像“莫大乎使民富且壽也”(《家語》),也是作為君主應該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其實,不僅是祝壽圖像如此,其他相關的祈壽祝福之作,如壽詞中,也有“圣壽無極”“永作乾坤主”“圣壽無疆,兩儀并久”之類的祝辭。

從歷史上看,男權社會下的祝壽之俗主要以男性當權者為中心展開,并衍生出豐富的祝壽文化。在封建等級社會制度下,皇家女眷作為帝王的配屬也盡享尊榮,祝壽之風尚亦盛。常見的祝壽圖像有閬苑女仙,西王母等,還有作為百鳥之王的鳳凰(也有繪制鸞鳥)和百花之王的牡丹?!蹲硗跄笀D》、《群仙祝壽圖》、《瑤池祝壽圖》多見于社會上層,多來用于具有女性,尤其是用于祝頌宮廷中地位高貴的女性壽主。

(二)國獻嘉禎與江山永青的祝頌

一)靈芝

在用于宮廷的祝壽圖像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靈芝的意象。許慎的《說文解字》云:“芝,神草也”,[11]梁人顧野王《玉篇》:“芝,……瑞草?!彼我院蟮脑娢睦L畫中很多金芝意象,實際上是把靈芝與政事平安、國獻禎祥、天下康寧聯(lián)系起來了。《孫氏瑞應圖》說:“王者仁慈則芝草生;親近者省老、養(yǎng)有道,則芝實茂?!薄稘h書》記載班固《郊祀靈芝歌》云:“露寢兮產(chǎn)靈芝,象三德兮瑞應圖;延壽命兮光此都,配上帝兮象太微,參日月兮揚光輝。”《白虎通義》:“王者德至于山則芝實茂?!憋@然是帶有讖緯神學思維的痕跡?!度饝獔D》:“王者仁慈則芝草生,食之令人延年。”又云“王者寵近耆老,養(yǎng)有道,則芝莢生?!毕伤幵谶@里并非醫(yī)生處方下用于對癥治療的藥材,而是渴望長生的心理安慰和類似宗教迷狂的巫術般幻覺效果。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八月,明代嘉靖皇帝54歲壽誕時,胡宗憲進獻白龜靈芝,徐渭作的《代進白龜靈芝表》曰:“臣謹按圖牒,再紀道詮,乃知麋鹿之群,別有神仙之品,歷一千歲始化而蒼,又五百年乃更為白,自茲以往,其壽無疆……誠亦希逢,必有圣明之君躬修玄默之道,保和性命,契合始初,然后斯祥可得而致。恭惟皇上凝神溝穆,抱性清真,不言而時以行,無為而民自化,德邁羲皇之上,齡齊天地之長。臣頃者遍求靈芝,獻充御用。乃有浙民邵祥入山,覓得靈芝凡一十本,高大殊常,方掘地起芝,見一白龜蹲蟄根下……竊惟玉龜應圖,寶冊書瑞,必也時逢圣世,然后特產(chǎn)嘉休,用召至和平,應時昭顯,導引呼吸,與天久長。至于穴處山中,乃復潛蟄芝下,則史冊所未載,古今所未聞,奇而又奇,瑞而又瑞者也。恭惟皇上,道光帝堯,功邁神禹。”以白龜和靈芝的出現(xiàn)最為一種長壽、吉慶的瑞兆和國家興盛的符瑞,故而作壽表以祝頌明世宗朱厚熜:“德邁羲皇之上,齡齊天地之長”。

圖5 清 緙絲萬年青詩卷

二)萬年青

作為植物的萬年青,果紅葉綠,給人以清新簡潔的美感。清廷緙絲《萬年青詩卷》中就有乾隆的御制詩:“靈草恒青冬夏鮮,謂當有水注其邊。文徵畫合梓材語,惟曰保民欲萬年?!笨梢?,在用于圣壽的祝壽圖像中,國泰民安、家國富足、江山永固無疑是最恰當?shù)淖T浮?/p>

在封建社會中作為圣壽之用的祝壽圖像,壽國和壽君同樣重要。因此,其內(nèi)容中除了祝福君主貴壽無極的祝愿之外,往往還有對于君王所在王朝海清河晏、天下太平、江山永固、國獻嘉禎的祝愿。

祝壽圖像中常有以刺繡或繪畫形式表現(xiàn)一個高高的瓷瓶種著一簇萬年青,其寓意正是“一統(tǒng)萬年”。萬年青作為祝壽圖像中常見的元素,雖可以祝福壽主個體,但是,在封建社會中更易于成為祝福君王和王朝的政治性隱喻。二月河小說中的這段文字并非沒有民俗根據(jù),“一統(tǒng)萬年青”無疑是江山一統(tǒng)、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的吉語。類似的祝愿吉語還有“一統(tǒng)車書四海寧”之類,這些吉祥紋飾的使用,無不帶有極強的政治隱喻,喻意升平盛世、江山萬代。

總之,圣壽圖通過“萬年青”等帶有隱喻性的祝壽意象,表述的是一種政治意識和民俗信念的統(tǒng)合,盡管這類追求和想法看似荒誕不經(jīng)。這種以藝術圖像表達壽君兼?zhèn)鋲蹏?,反映了民俗藝術的多元性和延展性。即使是近現(xiàn)代社會中,這種帶有理想化色彩的壽元首兼涵壽國之意的祝頌依然有其生命力,從而反映出民俗心理的巨大慣性。例如,在1951年的國慶獻禮中,齊白石老人就繪制了一幅以“萬年青”為題材的《祖國萬歲》,以祝頌新中國的長治久安、山河永不易色。

三)松柏

用于圣壽和為國家元首祝壽的植物類祝壽意象還有松柏。《說文》曰:“松者,木之公也?!彼粌H長壽,而且被賦予了道德和人格的比附。其實,這些物象是觀念化和模式化了的“意象”,“在思維活動的過程中,象作為物象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它存在于精神活動之前,是客觀實在;另一方面它又貫穿于精神活動之中,是意著明為言詞的憑借之物?!保?2]由此可見,祝壽圖像中的意象構成是“象”因“意”而設。從本質(zhì)上講,這些意象構成元素,多是在其自然屬性的基礎上,經(jīng)過人為的想象和加工,附加上信仰內(nèi)容和神話的因素,使其與長壽的主題貼合。

在用于圣壽的祝壽圖像中,以山岳祝壽也是一重要類型。如鄭午昌創(chuàng)作過《萬松齊擁老人峰》。山岳是永恒的形象,《詩經(jīng)·小雅·南山有臺》:“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有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编嵭{釋《南山有臺》為:“人君得賢,則其德廣大堅固,如南山之有基趾?!保?3]李白《春日行》:“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碧拼鷺犯对倥e酒》:“萬國執(zhí)玉、千官奉觴。南山永固,地久天長。”其他還有太陽、大海等也是常見的意象,皆是對于統(tǒng)治者江山永固、福壽綿長的頌祝。有些元素如太陽、鷹等,更易于突出帝王高貴的身份和天下獨尊的等級地位,是為迎合統(tǒng)治者心理而設定的民俗意象,可謂“因人設意”了。其他為統(tǒng)治階層祝壽的意象,如鶴、牡丹等,在長期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演化為觀念化和象征化的“符號”,其文化應用已經(jīng)具有相對的固定性和適俗性特征。當然,用于圣壽的祝壽圖像中也有描繪壽主肖像的,有些是在頌祝主人功德的意思。

總之,應用于上層社會的祝壽圖像,其工細華麗非民間可比,往往會極力彰顯統(tǒng)治者的尊貴身份和榮耀,這是尊卑有別的等級制度在祝壽圖像中的顯現(xiàn)。像《閬苑女仙圖》、《醉王母圖》等題材在宮廷壽誕禮俗中的應用,正是反映了圖像背后權力、地位觀念的存在。同時,也體現(xiàn)出封建社會官方文化中制度化、禮儀化的象征性文化因素“在場”。

而明清以后《群仙祝壽圖》、《八仙祝壽圖》等等級色彩森嚴的色彩日趨弱化,走入平民階層,正是民俗藝術傳播過程中政治文化功能演化的見證。而且在祝壽圖像的發(fā)展過程中,其構成要素也會隨著時代和政治內(nèi)容的變化而變化。像新中國成立之后,紅太陽等作為祝壽元素成為特殊時代的政治文化表征。這也反映出傳統(tǒng)祝壽圖像不僅文化根基深厚,也有著與時俱進的適俗性,顯示出民俗藝術適應社會風俗、反映國人生活的一面。正是因為如此,諂媚和阿諛意識充斥于圣壽的祝壽圖像中,其意象構成帶有特權階層的等級意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藝術性和精神性表達。

結(jié) 語

祝壽圖像是源自于早期社會的祈壽文化傳統(tǒng),這種圖像在等級社會制度下的長期發(fā)展過程中,融入了豐富的社會風俗和禮制文化內(nèi)容,以及貴壽吉祥之意。尤其是皇權時代的圣壽圖像中,意象構成的類型化與主題的政治化等,皆能夠折射出傳統(tǒng)等級社會中政治、禮法和制度的諸多信息,我們從最高統(tǒng)治階層的祝壽圖像應用中,可以了解到皇權、君權諸多帶有等級色彩的因素對于民俗藝術的滲透與影響。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1984:4227.

[2] (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0:615.

[3] 汪圣鐸,劉坤新.從道教內(nèi)道場看宋朝的政教關系[M].史學集刊,2001(04).

[4] (元)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2681.

[5] (南宋)周密.武林舊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6] 沈從文.花花朵朵壇壇罐罐[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6:53.

[7] 王云莊.中國壽文化[J].尋根,2004(02).

[8] 潘運告.明代畫論[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6:377.

[9]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97.

[10] (清)吳榮光.辛丑消夏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49.

[11] (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81:15.

[12] 張強.從象到意再到言意之辨[J].文藝理論研究,2003 (02).

[13]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595.

The Theme and Imagery Structure of the Royal Birthday-celebration Pictures in Ancient China

CHENG Bo-tao
(College of Arts,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601)

Abstract:Birthday-celebration pictures as one of the widely applied folk arts have been applied by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for a long time and carried on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al etiquette. However,people’s comprehension of these pictures mostly are confined to the application and structure among common folk birthday-celebration pictures and the academic concern for those of the ruling class are far more adequate and thus it makes the research quite insubstantial and hard to refin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me and inherent elements of the emperors’birthdaycelebration pictures to dig out the application format and basic rules by focusing on the creation and imagery structure.

Key words:folk art;birthday-celebration picture;hierarchical society;royal family;application;structure

作者簡介:程波濤(1974—),男,安徽利辛人,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俗藝術。

項目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民俗藝術視角下的祝壽圖像研究”(項目編號:14YJC760007),安徽大學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計劃項目“安徽省民間美術教學實踐”。

收稿日期:2016-03-06

DOI:10.15958/ j.cnki.gdxbysb.2016.02.012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16)02-0077-08

猜你喜歡
構成皇室應用
當代皇室
于闐皇室與敦煌涅槃寺
于闐皇室與敦煌涅槃寺
夕為“皇室宮廷飲” 今入尋常百姓家
貴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齒輪油的構成和分類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31:56
構成藝術在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探討
探析水建筑物中水閘的構成及分類
淺析鐵路通信傳輸?shù)臉嫵杉皩崿F(xiàn)方法
GM(1,1)白化微分優(yōu)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03:12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7:01
巴南区| 吴旗县| 岑溪市| 松潘县| 文登市| 武平县| 兴山县| 安泽县| 铅山县| 德昌县| 报价| 锡林郭勒盟| 巩留县| 沐川县| 苗栗县| 囊谦县| 靖边县| 加查县| 哈密市| 富平县| 东莞市| 普陀区| 毕节市| 通榆县| 西吉县| 岱山县| 隆林| 贵港市| 红桥区| 濮阳市| 陆丰市| 布尔津县| 青阳县| 岗巴县| 石楼县| 磐安县| 双桥区| 灵川县| 绵阳市| 双牌县|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