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所突出的主要問題就是以娜拉為代表的普通婦女的生存狀態(tài),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流傳,娜拉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并且有著獨特的價值。娜拉形象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學史上的價值和文化上的價值兩方面。
【關鍵詞】《玩偶之家》;娜拉;價值
中圖分類號:I206.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258-01
一、娜拉形象在文學史上的價值
娜拉是《玩偶之家》全劇的焦點,這部作品從誕生之日起就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戲劇的結局更是頗受爭議。
首先,從選材上已經不同于歐洲以往戲劇的題材,易卜生選取小資產階級家庭為題材具有普遍意義,而娜拉就是這家庭中的女主角,易卜生借娜拉這一角色所提出的關于婦女解放問題更具有代表性,婦女問題上升到社會問題被人類普遍關注。
從思想內容來講,娜拉是一個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她性格中單純善良、熱情活潑的一面在一定意義上讓她始終處于玩偶地位,而性格中追求真理、勇敢堅強的一面讓她覺醒,做好了走出玩偶之家的準備。娜拉形象中表現出的女性應該具有獨立人格、并敢于實踐的精神,正是響應了第一次女性主義浪潮的要求。
《玩偶之家》最出乎人意料的也是讓人引發(fā)感慨而難以忘懷的就是那“砰”的一聲關門聲,結束了全劇,也震懾了當時的歐洲舞臺,震懾了無數個虛偽的“玩偶之家”,這場發(fā)生在玩偶之家的風波也鼓舞了當時眾多失去個性自由的女性毅然從家庭突圍而出另找人生道路的大膽舉動,從這個層面說,娜拉形象又更為具有現實意義。
《玩偶之家》寫了個性解放與資產階級社會、家庭的對立,不再把個人的悲劇原因歸為命運的作弄或自身的缺點,而是找到了束縛人們個性發(fā)展的社會根源。易卜生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為思想武器,滿懷激情地把希望與憧憬寄托于理想化人物娜拉身上,人不是玩偶,人要有人的價值,這是一個具有反叛精神的呼喚。在婦女解放道路的探索中,易卜生的這種嘗試無疑是可貴的??墒牵M管易卜生讓他筆下的主人公沖出了家庭,那出走后的娜拉將會怎樣?易卜生沒有回答。而中國早期偉大的作家胡適、魯迅、茅盾等都對婦女解放這一問題進行不懈的探索??梢哉f,有了娜拉形象就有了中國作品中千千萬萬個娜拉,就有了眾多在現實中為娜拉的解放作出努力的學者。
二、娜拉形象的文化價值
《玩偶之家》一經出世就注定在文學史上掀起狂風暴雨。以往的世界不論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女性的社會地位都是十分低下,尤其是工薪階層和社會底層的家庭,女性永遠被掌握著政治權力和經濟實力的男性所壓迫。西蒙·波伏娃也曾經說過:“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這種處于附屬地位的第二性,即傳統(tǒng)女性被要求要賢良淑德或者活潑開朗,但都要順從男性的意愿。
娜拉認識到要做一個人,不能完全相信書本上的話。于是,她把宗教、法律、家庭、倫理、道德仔細思索,把這些偶像,一個一個搗碎。實際上,娜拉的出走是作為一個要求與男子平等的女子向社會的公開挑戰(zhàn)。更多的人認識到了男女之間不公平的差異性,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當今的女性,在政治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即參與政治活動的權利;在社會中有了從事各種工作的權利,即有了經濟獨立的基礎;而且這些改變都是通過法律保障實現的,并且這些權利保障了女性在家庭中也有了更多的民主權利和獨立人格,而不再是男性的附庸甚至奴隸,女性可以更大程度上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而存在,這是娜拉形象的勝利,也是眾多女性主義者和女性自身共同努力的結果。
三、現實狀況與理想目標
當今的婦女解放問題雖然在近幾百年的努力中有了較大的變化,但是仍然存在多種瑕疵。很多人雖然意識到婦女較男性的處境的不平等問題,卻不能正確的理解女性主義的內涵,往往以偏概全,以點帶面。所以,我們在男女雙性的關系上,就要辯證的看待,不僅要尊重各地區(qū)各民族的差異,區(qū)別對待,也要尊重個體之間的差異,并視不同情況而具體分析。
注釋:
①唐光早.娜拉與中國現代婦女解放道路的探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4(2):2.
②[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鄭克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7.
參考文獻:
[1]易卜生.玩偶之家[M].北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鄭克魯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3]郭緒權.試論娜拉形象的塑造[J].濟南學報(2),1982.
[4]唐光早.娜拉與中國現代婦女解放道路的探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1994.
[5]任亞洲.也談娜拉及其走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3),2009.
作者簡介:
劉思佳(1991-),女,遼寧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