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業(yè)焜+吳娥嬌+李冬亮+靳宇佳+詹家綏
摘要:針對現(xiàn)行馬鈴薯晚疫病菌研究中單孢子囊分離方法操作難度大、耗時久、成功率低的問題,在已有的懸浮液分離方法的基礎(chǔ)上,利用單個孢子囊含有多個游動孢子,且每個游動孢子遺傳物質(zhì)相同的特點,分離獲得單個孢子囊后,采用低溫刺激其釋放游動孢子,形成了一套分離單個孢子囊的新方法。結(jié)果表明,改進后的方法成功率提高了近5倍,操作時間減少了50%,同時操作難度也大大降低,是病原群體研究試驗中快速、大批量分離單孢子囊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該方法成功地應(yīng)用于馬鈴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體遺傳和競爭試驗研究。
關(guān)鍵詞:馬鈴薯晚疫病菌;單孢子囊分離;孢子囊;游動孢子
中圖分類號: S435.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4-0172-02
馬鈴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具有很強的破壞力的、給馬鈴薯生產(chǎn)造成極大危害的病害[1],每年因馬鈴薯晚疫病造成的直接損失高達數(shù)10億美元[2],因此,明確馬鈴薯晚疫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進化規(guī)律,對馬鈴薯晚疫病的管控十分重要。當今研究多集中于病原菌毒力的增減,很少涉及到病原菌的生存策略[3]。在自然環(huán)境中,由于寄主資源有限,同一寄主可能會被多個病原菌侵染,病原菌之間會為了有限的資源展開競爭[4-5]。病原菌對寄主多重侵染時會采取什么樣的繁殖策略,有什么因素會對其造成影響,目前對此眾說紛紜[6-8]。本研究旨在通過探究不同基因型的病原菌侵染同一寄主時,競爭力有何變化,探討不同病原菌在有限的生存空間中采用何種生存策略。
本研究的技術(shù)路線為:(1)選取2個SSR等位基因位點有差異的自育交配型菌株;(2)兩兩單獨、兩兩混合按1 ∶1的比例接種到馬鈴薯葉片(感病品種Favorite)上,每處理重復(fù)5次;(3)接菌后第3天開始拍照,至第7天結(jié)束;(4)從2個不同菌株混合的處理中分離獲得50個孢子囊,分別培養(yǎng),提取DNA,進行SSR分析;(5)使用ASSESS[9]計算病斑大小與發(fā)病面積,檢驗不同等位基因的菌株致病力強弱。
為了得到混合侵染后不同菌株競爭力強弱的結(jié)果,必須從混合接種的葉片上分離大量的單孢子囊。而傳統(tǒng)的單孢子囊分離方法——水瓊脂平板劃線法[10]存在以下不足:(1)水瓊脂不含營養(yǎng)物質(zhì),孢子囊萌發(fā)后無法從水瓊脂上獲取營養(yǎng),往往難以長到黑麥培養(yǎng)基上;(2)鏡檢費時費力,即使操作熟練也需要花3~10 min才能完成1個單孢子囊的分離;(3)水瓊脂厚度難以控制,太厚不利于鏡檢,太薄又易碎,難以轉(zhuǎn)移到黑麥培養(yǎng)基上。由于離體的馬鈴薯葉片在被馬鈴薯晚疫病菌侵染后極易腐爛,腐爛后的葉片雜菌極多,無法進行單孢子囊分離,而傳統(tǒng)的水瓊脂平板劃線法效率低下,無法滿足試驗需要。為此,本試驗在袁軍海等的研究方法[11]基礎(chǔ)上進行改進,探尋一種能夠快速、高效,適合大批量獲取單個孢子囊的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試菌株 供試菌株分別于2010年、2011年采自云南省和貴州省安順市,根據(jù)省份和市區(qū)首寫字母依次編號命名為YN3和AS22。
1.1.2 黑麥培養(yǎng)基 黑麥培養(yǎng)基的制作借鑒Caten等的方法[12]:取50 g黑麥于燒杯中,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加入適量去離子水,室溫下浸泡15~20 h,充分研磨后于65 ℃水浴2 h,用4層紗布過濾去渣,加熱煮沸并于濾液中加入12 g瓊脂粉,待瓊脂粉充分融化后用去離子水定容至1 L,分裝,滅菌。
1.1.3 主要器材 三目生物顯微鏡、血球計數(shù)板、恒溫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皿(直徑9 cm)、玻片等。
1.2 方法
1.2.1 水瓊脂平板劃線法 先倒1層大約1 mm的水瓊脂平板,然后將孢子囊懸浮液滴在平板上,于10×10倍顯微鏡下觀察,將含有單個孢子囊的部分小心切下,用鑷子將含有孢子囊的一面朝上置于黑麥培養(yǎng)基上,封口,置于18 ℃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及時觀察其萌發(fā)情況。
1.2.2 改進后的分離方法 改進后的分離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1)用接種針從發(fā)病的馬鈴薯葉片上挑取少許菌絲,在含有200 μL無菌水的2 mL離心管中攪拌數(shù)次,待接種針上的菌絲和孢子囊混入無菌水后,用轉(zhuǎn)速為1 500 r/min的渦旋機渦旋30 s,重復(fù)2次。隨后用血球計數(shù)板調(diào)整孢子囊懸浮液濃度,將孢子囊懸浮液濃度調(diào)整到1個/2 μL。(2)于1片載玻片上放置3個已用75%乙醇滅菌的蓋玻片,分別在3個蓋玻片上滴1滴孢子囊懸浮液,然后于10×10倍顯微鏡下鏡檢,若觀測到單個孢子囊,則在液滴上加蓋1塊0.8 cm×0.8 cm 的黑麥培養(yǎng)基,隨后將其轉(zhuǎn)移至滅菌過的空培養(yǎng)皿中,封口。(3)將培養(yǎng)皿放至4 ℃冰箱中低溫處理2~3 h,刺激孢子囊釋放游動孢子[13],然后轉(zhuǎn)移到11 ℃的環(huán)境存放 16~18 h,促進游動孢子萌發(fā)[14],最后放置18 ℃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10 d。(4)待萌發(fā)的孢子囊在黑麥培養(yǎng)基塊上產(chǎn)生菌絲,在超凈工作臺中將其轉(zhuǎn)移至黑麥培養(yǎng)基平板上培養(yǎng),于18 ℃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即可得到由單個孢子囊生長而來的菌株。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單獨侵染與多重侵染病斑面積比較
接種后5 d,YN3菌株單獨侵染時相對病斑面積約為12%,AS22菌株單獨侵染時相對病斑面積約為7%,而將二者按相同的比例混合,進行多重侵染時,相對病斑面積約為24%,相對病斑面積顯著增加了近2倍。
2.2 多重侵染單孢子囊分離情況
YN3菌株所占比例為57%,大于AS22菌株所占的43%,這結(jié)果符合單獨侵染時,YN3菌株的侵染力大于AS22菌株。
2.3 單孢子囊分離結(jié)果
2種單孢子囊分離結(jié)果見表1,對同一菌株采用水瓊脂平板劃線法分離100個孢子囊,最后僅能存活12個分離物,存活率僅為12%;而采用改進后的方法分離100個孢子囊,最后能存活68個分離物,存活率達到了68%,存活率是改進前的5.7倍。
3 討論
從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來看,將2個不同基因型的馬鈴薯晚疫病菌混合接種到同一葉片上,在接種量(孢子囊數(shù)量)保持一致的條件下,混合侵染后的侵染能力明顯大于單獨侵染。單獨侵染時,YN3的相對病斑面積是AS22的 1.71 倍;混合侵染的葉片上YN3的孢子囊數(shù)量是AS22的 1.33 倍。表明單獨侵染和混合侵染時,2個菌株毒力的提高大致呈相同比例,也就是說,混合侵染使得2個菌株互相競爭,為了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二者都提高了自身的毒力,使得自身能在競爭中保持競爭力,避免資源被對方完全占據(jù)而失去生存空間。
對于混合侵染時病原物的侵染力有何變化,已有眾多學(xué)者開展了研究[6-8],前人研究結(jié)果表明,由于寄主資源有限,混合侵染會使得病原物之間的競爭加劇,從而使得病原物的侵染力提升[4-5]。然而也有一部分試驗觀察到,混合侵染不僅沒有使病原物的侵染力上升,侵染力相比單獨侵染時反而下降了[15]。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混合侵染后病原物的侵染力出現(xiàn)顯著的提升,且二者的競爭力關(guān)系沒有發(fā)生顯著的改變。有些試驗的結(jié)論[15]卻與之相反,甚至在相同病原物、相同寄主的試驗中也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3]。今后研究要增加病原物的數(shù)量,主要是增加侵染力不同的菌株之間的競爭情況,還有多重侵染時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將來計劃除了本試驗中使用的2株馬鈴薯晚疫病菌株,再增加2株侵染力相當,但是與本試驗所使用菌株有明顯差異的馬鈴薯晚疫病菌菌株,按兩兩組合、3個組合、4個組合進行混合侵染,以便得到更為豐富的試驗結(jié)果。
當前所使用的單孢子囊分離方法——水瓊脂平板劃線法明顯無法滿足如此大量的分離工作。目前,針對馬鈴薯晚疫病菌的單孢分離對象主要有2種,一是分離游動孢子;二是分離孢子囊。因為游動孢子體積極小,只有配制成懸浮液方能分離。但是配制成懸浮液后,因為游動孢子體積太小,且不斷在懸浮液中游動,鏡檢后也很難確定其位置,所以分離難度大。孢子囊相對游動孢子大得多,而且在懸浮液液滴中不易移動,容易鏡檢確定位置,便于分離。
污染率高、萌發(fā)率低是影響單孢子囊分離存活率的兩大主要問題。楊志輝等采用單游動孢子的方法分離馬鈴薯晚疫病菌,平均分離率可高達51.6%[16],如果每個游動孢子都有這樣的分離率,一個孢子囊有6個以上的游動孢子[17],完全釋放后至少能有3個游動孢子存活。根據(jù)上述思路,我們針對單個孢子囊的分離進行改進,用低溫刺激的方法促進孢子囊釋放游動孢子,進而利用游動孢子的數(shù)量來提升存活率。
改進后方法相比較于水瓊脂平板劃線法,主要改進之處是操作難度降低,工作效率和存活率提高。水瓊脂平板劃線法首先要鏡檢,要找到一處只有單個孢子囊的地方,然后還要在顯微鏡下劃線切割,該過程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把多余的孢子囊也切割下來。劃線切割完成后還要用鑷子轉(zhuǎn)移水瓊脂塊,為了方便鏡檢,水瓊脂平板一般都倒得很薄,所以鑷子很容易把水瓊脂捏碎,即轉(zhuǎn)移操作難度較大,改進后的方法克服了這一難題。同時,改進后的方法鏡檢快,只需要檢查液滴上是否有單個孢子囊。鏡檢后操作也很簡單,只需要在液滴上加蓋1塊0.8 cm×0.8 cm的黑麥培養(yǎng)基,再轉(zhuǎn)移到空的培養(yǎng)皿中即可。從實際操作時間來看,改進后的方法大大節(jié)省了操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為馬鈴薯晚疫病菌甚至致病疫霉的群體研究帶來了極大便利。
參考文獻:
[1]Akino S,Takemoto D,Hosaka K. Phytophthora infestans:a review of past and current studies on potato late blight[J]. 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2014,80(1):24-37.
[2]Nowicki M,F(xiàn)oolad M R,Nowakowska M,et al. Potato and tomato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an overview of pathology and resistance breeding[J]. Plant Disease,2012,96(1):4-17.
[3]Clement J A J,Magalon H,Glais I,et al. To be or not to be solitary:Phytophthora infestans dilemma for optimizing its reproductive fitness in multiple infections[J]. PLoS One,2012,7(6):e37838.
[4]van Baalen M,Sabelis W. M. The dynamics of multiple infec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virulence[J]. American Naturalist,1995,146(6):881-910.
[5]Brown S P,Hochberg M E,Grenfell B T. Does multiple infection select for raised virulence?[J]. Trends in Microbiology,2002,10(9):401-405.
[6]Frank S A. Models of parasite virulence[J].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96,71(1):37-78.
[7]Davies C M,F(xiàn)airbrother E,Webster J P. Mixed strain schistosome infections of snails and the evolution of parasite virulence[J]. Parasitology,2002,124(1):31-38.
[8]Staves P A,Knell R J.. Virulence and competitiveness:testing the relationship during inter-and intraspecific mixed infections[J]. Evolution,2010,64(9):2643-2652.
[9]冷偉鋒,楊 雪,劉 琦,等. 基于ASSESS圖像處理軟件的植物病害評估[J]. 中國植保導(dǎo)刊,2014,34(2):10-12.
[10]張書建,何月秋. 介紹一種簡單的真菌單孢子分離法[J]. 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2003,18(3):315-316.
[11]袁軍海,姚裕琪. 馬鈴薯晚疫病菌單孢分離技術(shù)的改進[J]. 植物保護,2002,28(2):58-58.
[12]Caten E C,Jinks J L. Spontaneous variability of single isolates of Phytophthora infestans. Ⅰ. Cultural variation[J].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y,1968,46(4):329-348.
[13]Latijnhouwers M,Munnik T,Govers F. Phospholipase D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and its role in zoospore encystment[J].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2002,15(9):939-946.
[14]Grenville-Briggs L J,Anderson V L,F(xiàn)ugelstad J,et al. Cellulose synthesis i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required for normal appressorium formation and successful infection of potato[J]. Plant Cell,2008,20(3):720-738.
[15]Ben-Ami F,Mouton L,Ebert D.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infections on the expression and evolution of virulence in a Daphnia-endoparasite system[J]. Evolution,2008,62(7):1700-1711.
[16]楊志輝,朱杰華,郭 強,等. 馬鈴薯晚疫病菌單孢分離物生物學(xué)特性的初步研究[J]. 菌物系統(tǒng),2003,22(1):148-152.
[17]Bohl W H,Hamm P B,Nolte P,et al. Managing late blight on irrigated potato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M]. University of Idaho Cooperative Extension System,2003. 胡彥江,張茹琴. 光照對花生網(wǎng)斑病菌生長、產(chǎn)孢及致病力的影響[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44(4):174-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