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巧珍
摘 要: 本文對地理項目教學的案例進行了實踐探究,闡述了新課標下項目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實施原則及具體策略,明確了它的優(yōu)勢、存在的問題及對項目教學應用的建議。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 地理教學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科學,地理學本身具有綜合性、地域性、開放性、實踐性的特點。正是由于地理學科有這樣的特點,并且文理科知識兼有,對文科學生來講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比較多,一些學生因此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導致學科成績較低。根據(jù)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引入多元化的地理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元認知能力,多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項目教學法含義
“項目式教學法”是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的工作而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皩W習是通過體驗的轉換而創(chuàng)造知識的過程”,項目學習正是在這一理論背景下產(chǎn)生的。
二、高中地理課堂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優(yōu)點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通過解決項目中的各種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和能力。這一過程都是以學生是否獲得知識為評價標準,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地位。有些項目學習可能經(jīng)歷很多困難才得到結果,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價值,感受獲得知識的成就感,逐漸形成濃厚的科學興趣、求學的意志,這是課改的核心目標。
(二)三維目標得到落實。
對比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tǒng)教學,在引導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項目式學習加強和完善了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培養(yǎng),增強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在參與項目活動的解決過程中主動認識到地理問題是如何產(chǎn)生的,對于環(huán)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
項目學習強調(diào)參與、演示、調(diào)查等,能夠有力地改變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項目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從小組的分工、計劃的實施到作品的完成都需要學生交流自主完成,從而使學生知道為了實現(xiàn)學習目標該如何獲取信息和數(shù)據(jù),獲取什么樣的資料,以及如何與人交流,如何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三、地理教學實施項目教學法的設計原則
(一)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進行設計。
學校和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校、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遇到難以講清的問題,可選擇性地開展相關有針對性的項目教學實踐或實驗。項目的難度可以相應地根據(jù)學情進行調(diào)整,例如“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一課,學生通過模擬箱子里的煙霧在冷熱間的流動完成對知識的理解,這個項目教學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完成的。如果是在地球儀上做出三圈環(huán)流的模型,難度相對較大,就需要學生之間相互幫扶才能完成。又如“流水的侵蝕與堆積作用”項目教學中,一般學生都能完成用水沖刷沙堆模擬流水的侵蝕與堆積作用,如果再要求學生調(diào)整坡度,將植被覆蓋率考慮進去,就屬于擴展項目,適合學習能力更強的學生選做。
(二)項目教學要便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
設計項目教學的問題、實踐、活動要堅持科學、簡易、可行,以確保在課堂上、互聯(lián)上或社區(qū)附近就地開展探究、調(diào)查、搜集資料,達到隨時隨地都有項目教學的設想。例如在講“山地的形成”一課中,讓學生在野外拍攝風景照片,自己理解自然景觀是如何形成的;在“城市的功能分區(qū)”一課中,通過學生對自己城市的了解、實地調(diào)查,從而掌握城市功能區(qū)的形成與布局。這些項目設計都是從身邊、從生活中挖掘地理知識,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
(三)項目的實踐活動要與理論知識相結合。
項目教學的最終目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達到課標要求。所以完成項目的時候應該完成課標要求的相關知識,并學會知識的遷移。例如:調(diào)查家族成員的人口遷移情況及遷移的原因,并寫出調(diào)查報告。這個調(diào)查過程很簡單,但是學生可以從中獲得課標要求掌握的人口遷移的特點、遷移的原因等相關知識;如“流水的侵蝕與堆積作用”項目教學中,流水作用本來是一個長期而又緩慢的過程,我們短期無法親眼目睹,侵蝕的類型、方向、結果更是難以想象,通過完成項目,學生可以自己理解這個過程的演變。
(四)項目教學與其他相關學科整合。
地理項目教學有時需要結合利用相關的其他學科設置地理問題。這樣做能拓寬知識面,幫助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有時也為其他學科創(chuàng)造橫向遷移和實踐應用的機會。例如古詩詞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反映山地垂直變化,“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表現(xiàn)天氣的變化;例如根據(jù)氣溫遞減規(guī)律計算氣溫、海拔和相對高度等,則結合數(shù)學統(tǒng)計方法;例如北緯(N)、南緯(S)、東經(jīng)(E)、西經(jīng)(W)的字母的表示應該是四個方向的英語單詞的首字母,需要讓學生強化英語單詞的記憶;例如“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一課則結合物理知識。另外有政史等與學科有密切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都可以作為創(chuàng)設項目教學的有效情境。
四、地理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具體策略
(一)設計項目,創(chuàng)設情境。
案例:觀測一天中操場旗桿的影子長短,得出太陽高度的變化。
用具準備:20米的測量卷尺、粉筆、三角板、手表、記錄本等。
時間:任意的晴天。
太陽高度及其變化的理解是比較抽象的,如何從抽象的概念走向實質的理解,這個項目教學能夠起到關鍵作用。貼近生活的教學活動,更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這個主題在實踐時學生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
(二)制訂計劃,小組分工合作。
如果是重點中學,則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分組,確定組長人選及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普通中學由教師指導分組,后進生均勻分到班上各組,避免出現(xiàn)小組間學習能力差異過大,一般小組以6至8人為宜。教師引導學生制訂任務計劃,制作相關記錄表格,學生承擔時間校對、丈量、觀測、記錄等工作。
分工以后每個學生分別承擔其中一項內(nèi)容,但對從中獲得的知識還不是理解得很透徹,于是學生自己商量重新調(diào)換崗位,重復做幾次實踐活動。對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法的吸引力主要來自實踐的真實性。學生在承擔任務和行動時,針對自己負責的工作,都是在進行真實的實踐活動,或許結果會存在一定的誤差,但他們覺得非常有意義。
(三)實踐記錄,合作探究,完成項目。
布置任務的第二天,學生就開始利用早讀、課間或課后時間,按計劃完成相關項目內(nèi)容。通過登記時間、數(shù)據(jù),繪制圖形、計算角度,查閱教輔資料等工作,整個項目的完成也有了雛形。對于困難與疑惑,小組間相互討論,并向老師求助,而老師也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指導。
項目教學法應用于地理課堂教學是靈活且具有合作性的。在利用資源、實踐工作、探究合作中學習。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既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又增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感受到團體學習與彼此幫助的樂趣。
(四)交流成果,活動評價。
分小組展示成果,成果展示形式為描繪的圖形、記錄的數(shù)據(jù)、學生的口述,注意記錄數(shù)據(jù)中有無誤差,出現(xiàn)誤差的原因在哪里,相互交流,如果誤差過大則必須重新搜集數(shù)據(jù)。最后,分三個項目評價:第一項為學生自評;第二項是由各小組組長對活動過程中的完成情況和表現(xiàn)進行小結評價;第三項是根據(jù)各小組完成項目成果進行評定。
通過此類綜合項目活動,學生不僅鞏固了有關地球運動與太陽高度等相關知識,而且應用了數(shù)學等方面知識,使學生真正體驗項目教學的樂趣。
五、項目教學在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項目教學法作為一種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模式,無論是項目的計劃與實施,還是師生的理念的轉變等,都是一種新嘗試,都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一)教學過程主體的轉變。
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學生根據(jù)項目任務的要求積極參與,產(chǎn)生學習動機。因此,教師不應該包辦課堂的所有,應設計如何讓學生學,讓學生學會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團體意識,增強責任感。
(二)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在教學職業(yè)生涯過程中只是“輔助者”,強調(diào)的不是你如何教得好,而是學生如何學得好。項目教學法結合任務理解理論,注重實踐,但并不否定理論,而是有效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三)教師職業(yè)素質的提升。
在項目教學中,教師角色發(fā)生轉變,不再是傳統(tǒng)的主導者,而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是以伙伴、朋友等角色出現(xiàn)在學生中。為此,教師不僅要設計更多項目內(nèi)容,還要保證項目教學的合理性、實踐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更好地扮演領路人。這勢必要求教師更新、接收更多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付出更多心血。
(四)完善學習的評價機制。
項目教學有時會拖延教學進度,教師可能會因此而不考慮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顯然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項目成果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辛勤勞作的結晶,因此項目完成后,教師要以鼓勵和贊揚為主進行評價,強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并非結果的準確性。
(五)存在局限性。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涉及技術方法、數(shù)理化知識、合作學習等因素的影響,有時會受到課程、能力和素材等方面制約。地理教學有部分內(nèi)容適合用項目教學法,所以實踐中不能全部取代其他教學法,而是與其他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對增強教學效果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項目教學法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知識、提高技能,促進多元智力發(fā)展。在地理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作用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地理學習方法,而從學生的成長看,是引導學生如何走求學之路。
參考文獻:
[1]蔡利云.高中地理學科開展項目體驗式學習的實踐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4).
[2]丘界貞.淺談項目教學法在旅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