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華
摘 要: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致使小學體育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小學體育教學亦將重點轉向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方面,就是為了能夠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文章基于此對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討,旨在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實現體育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體育;學習興趣;教學方式;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1;G62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8-0038-01
小學階段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啟蒙階段,此時期的教育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質量,因此,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視。然而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更是最好的老師,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對所有新鮮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此,新課改明確提出,當前教育的改革應當重點關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還原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輔以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就小學體育學科來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重在教師的動作示范與學生的模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對體育學科的學習興趣。因此,唯有切實培養(yǎng)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才能保證小學體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實現體育的價值。
一、體育教學對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作用
小學生正值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且初次踏入校園,對于校園生活的適應尚需要時日。而體育作為一項運動課程,具有著一定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開展也多以室外教學為主。對于學生來說,對體育課程的認知也大多停留在“活動課”層面上,并不能深入了解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訓練的重要性。然而就體育教學的意義來說,除了是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的課程之外,還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的重要舉措,對于學生體能的強化與頑強毅力的養(yǎng)成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課程存在的弊端已無須贅述,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因此,要想使學生保持對體育學科的學習熱情,有必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僵化格局,通過教學方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如此才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體育教學,以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
在當前教育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的新形勢下,新課改的融合度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國家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在進一步強調著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只有保證教學的實效性,才能切實實現體育教學的價值。在新課改理念的作用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只有基于理念的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教學方法的新出路,才能有效通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1)開展游戲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愛玩、好動實為天性使然,體育教學亦是通過對學生鍛煉意識與鍛煉行為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發(fā)展。傳統(tǒng)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多以硬性的身體活動指標為主,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教學法,充分調動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項目的熱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打破傳統(tǒng)教學內容的束縛,根據實際的教學指標合理設置游戲規(guī)則。比如,組織學生開展“老鷹捉小雞游戲”等,在組織過程中告知學生游戲活動的規(guī)則,使其養(yǎng)成規(guī)則意識,并在游戲進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以此方式進行教學,會使學生因感受到體育課程的樂趣而“樂此不?!?,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學生運動技能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2)開展競技式教學模式。競技體育是體育精神的重要體現形式,當前國際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在競技體育的作用下凸顯著體育精神。小學體育教學中競技式體育教學模式的開展,意義在于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競爭來促進學生對體育學科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情況安排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體育競技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有效激活學生的上進心。比如,在進行跳繩教學活動時,教師先將跳繩的基本動作和基本要領向學生全面講解并示范,在學生學會之后,將學生分組進行比賽,比賽的評判標準可以對比動作的標準程度或者在限定時間內跳繩的次數等。此種競爭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達到教學的目的,同時更能有效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并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3)開展合作式教學模式。絕大多數體育運動都屬于團體運動,通過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具有著相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應當積極開展合作式教學模式,通過任務的確立來驅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提升,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執(zhí)行力,同時更有利于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為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打好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在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提升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亦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必要舉措。對此,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才能通過理念的調整切實重視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實現體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陽.新課標下體育課評價的若干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9(30).
[2]陸寶根.小學低年級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探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