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啟容
摘 要:質(zhì)疑、提問能力是學習的重要能力。閱讀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的能力,突出學生求知熱情、主體作用、潛在動力的引導,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為學生的成長與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閱讀教學;提問能力;樂問;敢問;善問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38-01明代學者陳獻章曾說:“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這足以說明質(zhì)疑、提問在知識學習與運用中的重要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效、高效課堂的真正實現(xiàn),都離不開問題這一重要因素。能否培養(yǎng)起良好的提問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有著重要影響。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尋問題、自提問題的能力是提高其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具體而言,就是要培養(yǎng)起學生的“三問”能力,即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從而使得他們積極主動獲取知識、尋根究底、探索真理。
一、培養(yǎng)樂于提問的能力,激發(fā)學生求知的熱情
俗話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小學生而言,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都具有神秘色彩和吸引力,他們從內(nèi)心渴望了解這一切事物。教師、家長經(jīng)常能聽到孩子們“是什么”“為什么”等一連串問題,在課堂上也能夠感受到學生的求知熱情。但在現(xiàn)實教學和生活中,教師和家長對此沒有認真思考和高度重視,往往會因為孩子的問題過多,抑或是解答不上,就在敷衍中制止了孩子的提問。曾與一學生交流,她這樣說道:“我以前很愛提問的,老問這問那,得到的是老師和爸爸媽媽很不耐煩的回答,就逐漸不愛提問了,成績也差了起來。”這應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殊不知,學生能積極提問,體現(xiàn)的是他們旺盛的求知欲,教師不但要細心保護,還要大力提倡,絕不能挫傷他們提問的積極性。漢代的王充在《論衡·實知篇》中提到:“不學不成,不問不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動腦筋、多想辦法,讓學生喜歡提問,并使之成為學習中最快樂的事情,因為有了問題就有了思考,有了思考就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有好處。
二、培養(yǎng)敢于提問的能力,發(fā)揮求知的主體作用
學生不提問、只死記硬背是“填鴨式”“灌輸式”教育的產(chǎn)物,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喪失了應有的主體性,這是新課改所不容許的。怎樣才能讓學生敢于提問,充當學習的主人呢?首先,教師要有民主的思想,即平等的思想,這包括課堂平等、師生平等、交流平等。在平等的氛圍中,學生就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主體作用得到發(fā)揮。在積極思考、提問和交流中合作與探究,其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其次,教師要為學生提問創(chuàng)設(shè)條件。葉圣陶指出,不讓學生提前預習、思考,怎么能回答好問題,提出問題呢?教師要給足學生讀書、思考和提問的時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和思考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外閱讀的習慣是提升學生提問能力的重要方法。第三,要鼓勵學生提問。教師要經(jīng)常對學生說:“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fā)問的人,終身為愚人?!睂W生提問不好或者不正確都不能批評,在進行合理矯正的同時,要贊揚他們敢于提問的精神。學生得到肯定和鼓勵后,會更加積極地提出問題,還會進行深入思考,努力提高提問的水平。值得指出的是,教師要把握兒童心理特點,引導同學間的相互欣賞與鼓勵,營造提問受人尊重的良好風氣,避免因同伴的嘲笑、奚落引起學生不再發(fā)問。
三、培養(yǎng)善于提問的能力,推動求知的潛在動力
大教育家陶行知這樣說道:“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睂W生在想問、敢問的基礎(chǔ)上,要逐步學會善問。當然,這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學生剛開始只提問字音、字詞的一般問題,但只要教師認真指導,堅持訓練,他們就能提出一些緊扣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結(jié)合教學實際進行如下探索:一是全面把握,多設(shè)問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角度設(shè)置問題,比如學習一篇新課文時,大家要思考文章寫的是什么?為什么寫?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在學習《懷念母親》一課時,學生在閱讀文本后提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作者這樣描寫等有價值的問題。二是重點突破,廣泛涉獵。在教學中要倡導一課一得,突出重點問題??梢允侵攸c詞句的把握,也可以是主題思想的探討。圍繞這一重點,可以讓學生讀類似文章,結(jié)合知識點進行提問。三是緊扣課標,注重實效。教師不能只圍繞問題來教學,必須結(jié)合課程標準,這樣的質(zhì)疑、提問才是有效的,這樣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實實在在的。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樂于提問、敢于提問和善于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就能貫徹好新課程理念,引導學生學有所成,促進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宗祥.論衡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張育柳.語文閱讀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3]趙麗霞.語文閱讀理解過程中學生自我提問的探討[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8(08).
[4]王江春.語文閱讀教學提問方式舉隅[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