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 崇左 532200]
?
不幸的競爭
——論同題《自序》系列自傳的模擬書寫
⊙劉桂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廣西崇左532200]
摘要:劉峻、汪中等同題《自序》的自傳,是作者自覺模擬前人而形成的系列,具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這種模擬是個體向群體認同的產(chǎn)物。懷才不遇的個體通過向這一才德、時命兩相妨的群體的歸屬,確認自身信念的正確并維護自尊及獲得信心。而且,作者作為一個“窮者”的境遇及悲憤情感,與古人相接,向后代傳遞,從而獲得不朽。這是他們創(chuàng)作自傳的根本動力,也是他們能超越苦難執(zhí)著于文化創(chuàng)作的心理憑借。這種群體認同,使《自序》系列自傳作品的自我形象帶有比較強烈的虛構(gòu)性和抒情色彩。這是古代自傳不同于現(xiàn)代自傳的重要特點。
關(guān)鍵詞:《自序》自傳模擬不幸群體認同立言不朽
推介語
選題有重要的價值,并具有一定的新意。論文搜集文獻材料翔實,分析深入細致,結(jié)構(gòu)緊湊,討論了自傳的定義與文體屬性、自傳的基本特征、漢魏六朝自傳作品的“自我”與“展示”,作為個案典型的陶淵明的詩文的自傳性特征。其中提出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見解。
論文寫作合乎學術(shù)規(guī)范,文筆流暢,富于文學理論思辨色彩,也體現(xiàn)了作者扎實的文學基礎(chǔ)。
——鄧小軍(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學博士)
自傳理論來自西方,作者試圖通過新的詮釋,賦予自傳新的內(nèi)涵。究竟如何定義自傳,既能呈現(xiàn)自傳文體的個性,又能拓展自傳的包容性,既能打破狹義自傳理論的束縛,又不至消弭與他種文學體裁的差別,這確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作者有自己的思考,并且通過對漢魏六朝的選定和研究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樣板。作者對漢魏六朝諸多作品的解讀和理解并不流于膚泛,比較細膩,文思頗為細密。可喜的是,作者能夠跳出純文學的圈子,打破專業(yè)壁壘,采用心理學、社會學、史學等學科的理論來解析文學作品,顯示出了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的優(yōu)勢,也突顯了新一代學人敢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值得肯定。
筆者按:筆者關(guān)注古代自傳有年,博士畢業(yè)論文即以《自傳理論與漢魏六朝自傳文學》為題。曾受到嚴厲的批評,認為選題根本不能成立,因為古代并沒現(xiàn)代意義上的自傳,或者古代詩文以抒情言志為基本特征,無需專門進行自傳的研究。但認可的師長也不少。論文《自傳詩人陶淵明》曾得到中山大學彭玉平教授、暨南大學程國賦教授的較高評價,獲“廣東省第二屆中文系博士生論壇優(yōu)秀論文獎”。博士論文外審專家首都師大的鄧小軍教授、蘇州大學馬亞中教授也給予較高的肯定,評為“優(yōu)秀”等級。本專欄的五篇論文,有新寫的,有根據(jù)舊作用心加以修改的,但總體是在原來思路的基礎(chǔ)上努力地加以拓展與深化,大方面并沒改變。故將鄧小軍、馬亞中教授的評語轉(zhuǎn)錄如上。
筆者愚鈍,如果在治學方面有所進步,首先要感謝師長及其他專家的批評與教育。關(guān)于古代自傳的看法,能夠比較完整的介紹給學界,也必須感謝《名作欣賞》提供發(fā)表的機會,尤其是編輯康慧老師,她的敬業(yè)和練達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馬亞中(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中國近代文哲研究所所長)
模擬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具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遠遠不止是能反映作者的師承淵源、創(chuàng)新程度而已。下面以東漢馮衍、南朝梁劉峻、唐劉知幾及清汪中的幾篇同題《自序》自傳作品為例,結(jié)合社會認同理論與傳統(tǒng)的“立言”不朽觀念,討論古代自傳中模擬書寫的豐富內(nèi)蘊,并進而探討古代自傳的一些重要特征。
這幾篇作品,均有自覺的模擬意識。劉峻自比馮衍作《自序》,有“三同”“四異”。劉知幾《自敘》:“昔梁征士劉孝標作《敘傳》,其自比于馮敬通者有三。而予輒不自揆,亦竊比于揚子云者有四焉……懼不似揚雄者有一焉。”①汪中《自序》:“昔劉孝標自序平生,以為比跡敬通,三同四異,后世言誦其言而悲之。嘗綜平原之遺軌,喻我生之靡樂。異同之故,猶可言焉?!雹谕糁凶员葎⒕小八耐薄拔瀹悺?。
劉峻自比馮衍之“三同”,即二人均氣節(jié)堅貞慷慨、遇治世明君而遭棄置、妻子善妨悍橫。“四異”是:
敬通當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躍馬食肉。余自少迄長,戚戚無歡,此一異也。敬通有一子仲文,官成名立。余禍同伯道,永無血胤。此二異也。敬通膂力方剛,老而益壯。余有犬馬之疾,溘死無時,此三異也。敬通雖芝殘蕙焚,終填溝壑,而為名賢所慕,其風流郁烈芬芳,久而彌盛。余聲塵寂漠,世不吾知,魂魄一去,將同秋草,此四異也。所以自力為敘,遺之好事云。③
劉峻“三同”中,有“兩同”是著眼于共同的不幸,而“四異”則從仕宦、子嗣、健康狀況及身后名譽四方面重點突出自己更悲哀的景況。這種以量化比較的方式凸顯自己比之于古人更悲慘的命運,成為這類作品的模式。劉知幾自比揚雄有“四同”?!皭u于文士得名,期于述者自命”,此一同;揚雄著《太玄》,自己著《史通》,均被認為是徒勞愚蠢的行為,此二同;二人均撰文反駁他人的譏嘲,此三同;早年以辭章文采得盛譽,后來轉(zhuǎn)入探賾鉤深的學術(shù)著述,反而名譽減損,此四同?!耙徊凰啤奔础妒吠ā凡荒芟瘛短纺菢佑来共恍?。
汪中自比劉峻有“四同”,即幼年極其坎坷貧賤,飽受饑寒之苦;妻子不淑,家庭矛盾嚴重;終身汲汲無一點歡樂可言;一生重病纏身,充滿著對死亡的焦慮恐懼。所謂“五異”是:劉峻宗族強盛,能受到庇護,而“余衰宗零替,顧影無儔,白屋藜羹,饋而不祭。此一異”;劉峻尚能曳裾王侯之門,而“余簪筆傭書,倡優(yōu)同畜,百里之長,再命之士,苞苴禮絕,問訊不通。此二異”;劉峻隱逸而得全身保性,而“余卑棲塵俗,降志辱身,乞食餓鴟之馀,寄命東陵之上,生重義輕,望實交隕。此三異”;劉峻學識著述為時人所推崇,而“余著書五車,數(shù)窮覆瓿,長卿恨不同時,子云見知后世,昔聞其語,今無其事。此四異”;劉峻“履道貞吉,不干世議;余天讒司命,赤口燒城。笑齒啼顏,盡成罪狀,跬步才蹈,荊棘已生。此五異”。汪中“四同”“五異”,數(shù)量比之前諸作都多,中心在于傾訴自己比前人更加的貧賤困頓。這一主旨,汪中說得非常明白:“嘗綜平原之遺軌,喻我生之靡樂”,“嗟乎敬通,窮矣孝標!比之則加酷焉。余于孝標,抑又不逮。是知九淵之下,尚有天衢;秋荼之甘,或云如薺”。汪中把文士悼貧訴屈這一主題發(fā)揮得幾乎是題無剩義,再加上情感沉郁、文采斐然,實則成為這一同題自傳作品的頂峰。隨后擬作,如李慈銘《四十自序》(見《越縵堂駢體文》卷三)、李詳《自序》(見《學制齋駢文》)、黃侃《自序》(見《黃季剛詩文鈔》,皆不能出其范圍。
此類作品的主題都是悲悼窮困,作者所著力之處在于凸顯自己的窮困程度比之前人更甚,可以說是在“誰更為不幸”的認定方面展開的競爭。但作者真的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不幸嗎?比他所比擬的前人更不幸嗎?其實未必。揚雄文采學術(shù)出類拔萃,但大半生為郎,晚年雖以資歷為大夫,不過是一校書天祿閣的冗散官員。甚至無罪而受讖緯案牽連,投閣自盡,連王葬都認為揚雄性情淡泊,絕不可能參與到政治角逐之中。揚雄投閣雖幸得不死,卻也因此成為整個長安城人盡皆知的笑話。當時有歌謠對之加以刻薄的諷刺。唐時設(shè)史館修史,館員待遇甚為優(yōu)渥,而劉知幾掌知國史,首尾二十余年,多所撰述,甚為當時所稱,又以修《武則天實錄》,封居巢縣子。劉知幾兒子六人,均知名于時。又劉知幾因為兄弟六人俱以進士及第、文學知名,鄉(xiāng)人改其鄉(xiāng)里為高陽里居巢里。劉知幾比之揚雄,其實是幸甚至哉。劉峻幼時母子為胡人掠奪販賣,后母子無法自存而俱出家為僧,方茍全于亂世。汪中雖幼年不幸,但未必能比劉峻更甚。古人視無后為最大的不孝,劉峻無子而汪中尚有子嗣。汪中是當時著名學者,甚獲時譽。觀其逝世后當時諸名流大儒為其所作的傳狀序跋可見。④
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是,作者何以固執(zhí)于自己的不幸?這究竟包含著什么意蘊?
樂于夸大自己的不幸似乎是人根深蒂固的自憐情緒,通過強調(diào)自己的不幸來為自己的失敗提供合理化的論證,當然,造成不幸原因的并不是個人的道德或才能有問題,而是因為客觀的原因,一般是不可猜測而又力量強大的“時”或“命”。只有在不損害自尊的前提下,自訴不幸才有可能。劉知幾所要辯解的意思相當明確,造成自身不幸的根源,正是自己深刻獨到、與眾不同的史學見解,正是自己對抗流俗的執(zhí)著勇氣。汪中《自序》在鋪陳“四同”“五異”之前,不無得意地提道:“夫亮節(jié)慷慨,率性而行,博極群書,文藻秀出,斯惟天至,非由人力。雖情符曩哲,未足多矜。余玄發(fā)未艾,野性難馴;麋鹿同游,不嫌擯斥。商瞿生子,一經(jīng)可遺。凡此四科,無勞舉例?!奔热蛔约壕哂羞@“四科”美質(zhì),則“四同”“五異”所展示的不幸,自然而然地可以歸結(jié)為“我辰安在?實命不同”。
中國古代有著源遠流長的士不遇的悲怨文學傳統(tǒng),有才無命、有德遭棄成為一個反復被吟詠的主題?!蹲孕颉纷詡飨盗惺菍@一主題的承襲,但更深層次的是文人有選擇性的群體認同而塑造出來的原型形象。
從一般文章創(chuàng)作的角度,《自序》系列的作者對前作的模擬,包括主旨等內(nèi)容要素和技巧、結(jié)構(gòu)等形式要素。但絕不能忽視的是,《自序》系列是自傳,前作對后者提供的不僅僅是或內(nèi)容或形式的要素,而是一種借以反省自我的對象和分析框架。因此,這種自我與對象的相似以及在相似前提下的差異比較,其實是群體認同意義上的自我范疇化?!白晕曳懂牷^程的結(jié)果是自我與其他內(nèi)群成員相似性的增強以及自我與其他外群成員相異性的增強”,“自我范疇化使自我感知和自我定義更加需要參照個體對群體或群體原型的定義性特征的再現(xiàn)|表征(representation)”⑤?!蹲孕颉废盗械氖甲髻刚邠P雄、馮衍都是才德兼?zhèn)涠\困頓坎坷的代表人物,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一群體的定義性特征。后續(xù)的作者正是參照著這一群體原型而進行自我定義和自我描繪。在這個自我范疇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模擬者與被模擬者都是才德、時命兩相妨的相似形象,差異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模擬者為了突出這種相似性,總有一種把這相似性最大化的趨勢。比如劉知幾的“四同”,一是著《史通》的動機是“恥為文士,期以述者自命”,二、三是著述過程中受人嘲諷,撰文自辯,四是《史通》成書后名聲大損。最后深深憂懼于《史通》會得不到他人賞識而不能傳世。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比較瑣碎的分類對比,是因為劉知幾試圖在不同的維度上盡可能地加以分析證明。另一方面,模擬者強化了與世俗群體的差異性。馮衍是“惟吾志之所庶兮,固與俗其不同”,劉知幾著《史通》是“郁怏孤憤”有所寄托,“以見其志”?!蹲孕颉废盗欣锩娴摹爱悺钡谋容^,表面是在模擬者與被模擬者之間進行,其實是拿世俗群體對被模擬者與對模擬者的態(tài)度進行比較。汪中羨慕劉峻尚得曳裾王侯之門而自己卻被稍有地位之人視為倡優(yōu),劉峻著述為人所重而自己作品卻被棄若破履,劉峻不受他人譏嘲而自己動輒得咎,這些“異”,重點不在與劉峻的“異”,而是自己與世俗的“異”。
所謂社會認同,意指“個體知曉他|她歸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而且他|她所獲得的群體資格(group membership)會賦予其某種情感和價值意義?!雹蕖蹲孕颉废盗凶髌返氖甲髻刚吆我砸V說自己的不幸?模擬者從這一不幸的群體中究竟獲得什么樣的情感和價值意義呢?
不幸是作者具有美好品性的最好證明,不幸的程度與作者所具有的美質(zhì)成反比。這是作者竭力訴說不幸的積極意義與動力。馮衍的《自序》雖然逸失,但從其自傳色彩極其強烈的《顯志賦》也可間接推知。其謂:“顧嘗好倜儻之策,時莫能聽用其謀,喟然長嘆,自傷不遭。久棲遲于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歷位食祿二十余年,而財產(chǎn)益狹,居處益貧。惟夫君子之仕,行其道也。慮時務(wù)者不能興其德,為身求者不能成其功。去而歸家,復羈旅于州郡,身愈據(jù)職,家彌窮困,卒離饑寒之災,有喪元子之痛?!雹唏T衍所要說明的是,他之所以仕宦不達,是因為在位者不能采納他的倜儻謀略;他之所以物質(zhì)極其匱乏,是因為他仕宦是為了行君子之道;他最終決定隱居,雖“家彌窮困”,但那是為了興德修身??傊谑嘶挛镔|(zhì)方面的失敗,是他杰出謀才、篤志行道、嚴于修身的結(jié)果,當然,也是這些美質(zhì)的最好證明。馮衍作為一個懷才不遇的典型,在南朝已經(jīng)確立。范曄雖然指出其“負能而遺行”的一面,但重點在于批評光武帝缺乏容人之量:“豈非反妒情易,而恕義情難。光武雖得之于鮑永,猶失之于馮衍。夫然,義直所以見屈于既往,守節(jié)故亦彌阻于來情?!雹嘤仲澰唬骸埃ɑ福┳T非讖術(shù),衍晚委質(zhì)。道不相謀,詭時同失。體兼上才,榮微下秩。”⑨范曄所指的“義直”“守節(jié)”指的是馮衍擁護更始帝而不歸附劉秀之事。范曄行事放蕩不拘,非常欣賞大丈夫氣概,而作《后漢書》時,又適逢其得罪劉義康而被外放宣城不得志之時,所以對馮衍的遭遇非常同情,也借馮衍寄寓感慨。江淹名賦《恨賦》深入地表現(xiàn)了馮衍的赍志而歿,更擴大了馮衍作為一個懷才不遇典型的影響。劉峻《自序》自比馮衍也是這種情況。
訴說自己的不幸,歸屬于這一歷代才德、時命兩相妨的群體系列,作者確認自己的信仰、觀念和能力的真實性,以對它們抱有信心。又因為這一群體才德已經(jīng)得到歷來的公認,故而歸屬于這一群體,給作者帶來安慰,同時也提升了自我價值和尊嚴。更重要的是,對這一有才無命的群體歸屬,是同“立言不朽”的觀念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立言不朽是一個自先秦便產(chǎn)生的重要文化概念,自此后成為支撐文人不懈著述的價值觀念。這個觀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日益根深蒂固,而作家引發(fā)的焦慮也日益嚴重,而所立之“言”的內(nèi)容和形式也發(fā)生了相應(yīng)的變化。先秦諸子與西漢諸儒,在立言不朽方面有自覺與不自覺的區(qū)別,但所謂之“言”都偏重于社會政治思想。隨后,立言的范圍擴大到子書、史書、文集?!稓J定四庫全書總目·子部總敘》:“夫?qū)W者研理于經(jīng),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敗,余皆雜學也。”⑩所謂“言”,最具價值的是能判定天下是非的“理”以及能“明古今成敗”的“事”,但自傳作為不朽的“言”,卻有其獨特的意義。
模擬者與前人作比較,“古事今情,雖不同物,若于異中求同,同中見異,融會異同,混合古今,別造一同異俱冥,今古同流之幻覺”?。當這些作者敘述他們的形象時,我們并不能特別確切地了解他的情事,我們從他們的《自序》所了解的,所感覺的,也不單單局限于單個作者,而是一“同異俱冥、今古合流之幻覺”。甚至可以說,他們所最注重的并非自己確切的情事,而是作者作為一個“窮者”的境遇及悲憤情感的傳遞。這種境遇和情感是他們理解馮衍、劉峻的前提,也是其繼續(xù)存在于后代人心中的關(guān)鍵。正如汪中所說的,“劉孝標自序平生”,“后世誦其言而悲之”,他當然有理由相信后代也會因為誦己言而悲,所以他“綜平原之遺軌,喻己生之靡樂”。這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觀念。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非常自覺地意識到這一點并給予深刻的表達:“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王羲之由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閱讀與古人發(fā)生強烈共鳴,因而領(lǐng)悟到“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即貫穿古今、現(xiàn)在與未來的,使今人能夠活在后人心中的因素:對于生命瞬息性的哀愁。這種哀愁超越“取舍萬殊”(價值選擇的差異)、“靜躁不同”(個性不同),也超越“世殊事異”。高友工指出:“中國文化中人物要留‘名’,立‘名’,傳‘名’,若釋為‘名譽’(reputation,fame)都有失深度。至少在中國的各階層中,這‘名’都可能作為個人全體人格的表現(xiàn)。在一個不以宗教信仰為中心的文化傳統(tǒng)中,‘不朽’的問題始終是一個難題。但‘名’的觀念的建立是使無宗教信仰者有一個精神不朽的寄托。即是說,如‘心境’之存在為人生之價值,那么此‘心境’能在其他人的‘心境’中繼續(xù)存在,則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一種理想,可以與‘立功、立德’相比擬?!?
劉峻、汪中等同題《自序》,是作者自覺模擬前人而形成的系列,具有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這種模擬是個體向群體認同的產(chǎn)物。懷才不遇的個體通過向這一才德、時命兩相妨的群體的歸屬,確認自身信念的正確,維護自尊及獲得信心。并且,讓作者作為一個“窮者”的境遇及悲憤情感,與古人相接,向后代傳遞,從而獲得不朽。這是他們創(chuàng)作自傳的根本動力,也是他們能超越苦難執(zhí)著于文化創(chuàng)作的心理憑借。這種對有才無命的群體的認同,也使《自序》系列自傳作品的自我形象帶有比較強烈的虛構(gòu)色彩以及抒情色彩。這也是古代自傳不同于現(xiàn)代自傳的一個重要特點。
①劉知幾著、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273頁。
②汪中著、李金松校箋:《述學校箋》,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559頁。
③姚思廉:《梁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707頁。
④李金松:《〈述學〉校箋》附錄一“傳記資料”及附錄二“序跋書后”。
⑤⑥邁克爾·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會認同過程》,高明華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頁,第9頁。
⑦⑧⑨范曄:《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985頁,第1005頁,第1005頁。
⑩《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1190頁。
?這里借用陳寅恪論庾信用典功能之語。見其《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234頁。
?嚴可均:《全晉文》,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版,第258頁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版,第81—82頁。
作者:劉桂鑫,文學博士,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漢魏六朝文學與文化。
編輯: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