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珠
摘要:農村初中的生物教學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農村自然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生物 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247-01
新課程下的農村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活力,生動有趣的生物課堂,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喚起學生追求真理而掌握知識的強烈欲望,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改變現(xiàn)有課堂教學中常見的見書不見人、學生圍著書本轉的局面,提高興趣教學尤為重要。
1.新課程農村初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1.1師資分布不合理、隊伍不穩(wěn)定。大部分農村初中合格生物教師不足,條件較差的農村初中學校、尤其是山區(qū)初中合格生物教師更是奇缺,學非所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農村初中生物教師的專業(yè)達標率不到30%,雖說有些其它專業(yè)的教師也勉強能把初中生物課本的部分知識"啃"下來,但在實驗知識、實驗教學的技能方面和專業(yè)教師相比還有相當差距,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能力及綜合素質。農村初中師資不足,導致用人一般是"寧多要'主課'教師,不要'副科'教師",生物教師受不到應有的重視。農村中學教師的流動性大, 其結果是農村教師隊伍呈現(xiàn)男性化、鄉(xiāng)土化、老年化和青年化。
1.2思想觀念落后,教學方法手段陳舊。農村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本應既現(xiàn)實,又具有豐富的內容。然而實際的教學卻極其狹窄,實驗教學最多限于課本和大綱,而且過分重視實驗目標而不重視實驗過程,課堂內容干癟、膚淺,過分重視學生記憶課文上的東西,使學生的觀察局限在老師預設的范疇之內,缺乏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
1.3實驗硬件建設跟不上,課程資源的開發(fā)不足。農村初中硬件在新課程面臨著日益突出的新困難,相當一部分農村學校缺少足夠數量的獨立實驗室和必配儀器,理化生合用儀器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生物實驗器材遭到極度腐蝕。而新課程提倡讓學生動手、動腦,要求教師應指導學生自主探索與實踐。加之由于經費緊張,部分學校的生物儀器裝備標準低,特別是新課程實驗的儀器更是缺口很大,已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課程資源開發(fā)可分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綜合實踐課程開發(fā)等部分。教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課程資源可供利用、選擇、開發(fā);必須要有充分的知識庫來讓教師獲取"營養(yǎng)"。
2.新課程農村初中生物興趣教學策略
2.1設置懸念,引發(fā)激情。就是有意設置障礙、懸念,造成疑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勵解決。特別是抽象枯燥的知識。如講高等植物的有性生殖時,通過多媒體播放花海如潮的校園,美麗、芳香四溢的花朵引來許多蜜蜂。漫漫地,花凋謝了,形成了許多果實,而有些花凋謝了卻沒結出果實。觀看后提出問題:植物將它最美麗的一面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難道植物開花就是為了美化環(huán)境嗎?每每開花的時候,我們總是看到蜜蜂在花叢中忙碌著,蜜蜂對于花來說有什么重要意義呢?花開一段時間后,會凋謝,而花的基部膨大而成果實,這其中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為什么向日葵有的瓜子是癟的?為什么里面沒有瓜子仁?有同學種過黃瓜嗎?種過黃瓜的同學都知道,有的黃瓜下面能結出黃瓜,而有的花不結,這是怎么回事?通過學生積極地討論、交流后,教師再加以總結。
2.2激發(fā)興趣,引發(fā)激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研究學生的學習欲望、需要,創(chuàng)設興趣盎然的課堂情境,往往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產生巨大的學習熱情,表現(xiàn)為求知欲強、精神飽滿、思想活躍。學生在生動形象、風趣幽默的課堂中掌握知識、學會方法的效果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2.3妙用詩詞添興趣。例如,物質出入細胞膜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可形象地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可形象地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講到生物的保護色時,引用楊萬里的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4趣聞軼事助興致。例如,在介紹"遺傳"時,先給學生講了一個小故事:美國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絕了許多風流瀟灑的公子哥們的追求,卻寫信向長相普通,不修邊幅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求愛。她寫道:"如果我們結婚,我相信我們的后代一定會像您那樣的聰明,像我一樣的漂亮。"請問:"如果他們結了婚,她能夢想成真,遂其心愿嗎?"同學們議論紛紛,雖回答不全,但對此都產生了濃厚興趣。趁此時機,我再由淺入深,層層分析基因組合的特點和結果,同學們聽來饒有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5科幻聯(lián)想添情趣。如:光反應式adp+pi→atp若能科學利用意義更大。如果我們能制造模擬綠葉的綠色衣服穿在我們身上,通過特殊的導管把綠葉光合作用制造的atp運到我們的體內,那么,我們一個月只需要吃幾頓飯就足以維持我們身體生長的需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就讓綠色衣服來盡情制造吧!非洲難民再也不必為糧食太少而發(fā)愁,人類從此再也沒有糧食危機了!
2.6化繁為簡輕松愉快。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許多教師感到概念和理論的教學枯燥、抽象。其實,只要具有幽默感,用風趣的語言、材料和與眾不同的思維,就能將繁重沉悶化為輕松活躍。
3.明確生物學習的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初中學習進程中,許多學生錯誤地認為學習生物只不過是應付考試的必要程序,因此對生物學科的精力投入比其他科目相對有限,無法引起充分重視。面對這一現(xiàn)象,初中生物教師應在整體教學進程中有目的性地滲透生物學習的重要意義。例如,在講授環(huán)境與生物課程內容時,合理引導學生只有正確明晰二者關系,才能有效解決社會面臨的嚴峻環(huán)境問題,并最終創(chuàng)設和諧共處氛圍,實現(xiàn)長久發(fā)展。
4.導入新課豐富有趣
新課導入能否引人入勝,新穎,富于趣味性,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我們應由學生熟悉,能夠引起其產生強烈思想共鳴的事物入手,首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令其產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講授DNA課程內容時,我們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說一說你所認識的朋友中是否有雙胞胎、他們的特征是怎樣的、你與父親母親的相似之處都有哪些?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問題令其消除對新課程的陌生感,并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新課程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采用引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激勵學生敢于質疑、善于動腦的精神,進而形成主動學習熱情、創(chuàng)新學習思維,通過與教師的問題式互動形成良好共進提升目標。同時,基于生物課程的貼近生活性,我們應在實踐教學中善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不能一味開展唯書本式教學,應通過貼近生活性拓展令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光合作用一課時,我們可首先向學生發(fā)問,到底是清晨適宜鍛煉還是傍晚適宜鍛煉、臥室是否應該大量養(yǎng)花,學生則會依據生活常識踴躍積極回答,進而為后續(xù)課程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總之,農村初中的生物教學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農村自然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同時只要我們熱愛學生,樂于奉獻,在平時的工作中勤于鉆研,初中生物課定會是生動有趣的,學生樂學,老師樂教的一門課。
參考文獻:
[1]王凱.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實施,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