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莉花
摘 要: 本文以《詩經(jīng)》、《周易》、《逸周書》中的已被證實確實為西周所作的篇章為語料,對西周“從”的義項進(jìn)行詳細(xì)的分類。西周時期“從”的基本義項是“跟隨”和“聽從”義。在此基礎(chǔ)上出現(xiàn)了很多引申義項。
關(guān)鍵詞: 西周 從 義項
1.文獻(xiàn)的選擇
傳世《詩經(jīng)》一共有305篇,分為風(fēng)、雅、頌三大類。對《詩經(jīng)》的創(chuàng)作年代,目前學(xué)者的看法是,《周頌》為西周早期或前半期的作品;《大雅》的創(chuàng)作時代為西周;《小雅》的創(chuàng)作時代為西周晚期,可能兼有春秋時作品;《國風(fēng)》產(chǎn)生于春秋時代,可能兼有西周時期的作品;《魯頌》、《商頌》則屬于春秋①。本文對西周“從”的研古籍以《詩經(jīng)》中的《周頌》、《大雅》、《小雅》為材料。
傳世《周易》一種看法是周文王所做,認(rèn)為是周文王把八卦演化成六十四卦,并寫出了卦辭和爻辭??梢詳喽ā吨芤住烦蓵谖髦埽虼丝梢宰鳛檠芯课髦堋皬摹钡恼Z料。
傳世《逸周書》很多人認(rèn)為是戰(zhàn)國時期或者戰(zhàn)國至秦國之間成書的。但是通過與出土文獻(xiàn)的對比認(rèn)為《逸周書》中有可靠的西周文獻(xiàn)。楊寬認(rèn)為《世俘》、《商逝》、《度邑》、《皇門》、《嘗麥》、《祭公》、《芮良夫》、《克殷》、《作雛》是西周作品。因此,在以《逸周書》研究西周“從”的過程中以楊寬的九篇文章為研究材料。
研究西周“從”的語料以傳世《詩經(jīng)》、傳世《周易》、傳世《逸周書》中的以被確認(rèn)的西周文獻(xiàn)為研究材料。
2.“從”的義項
《說文》對“從”的解釋是:“相聽也?!睂Α皬摹钡慕忉屖恰半S行也”?!皬摹焙汀皬摹睘楣沤褡???梢哉J(rèn)為“從”的基本義項是“跟隨”和“聽從”兩個義項,在此基礎(chǔ)又引申出很多義項目。“從”在句子結(jié)構(gòu)中主要是作謂語和述語。
2.1從“跟隨”義引申出的義項
“從”的“跟隨”義是它的基本義,引申出的義項有“追隨”、“追趕”、“接著”等義項。
2.1.1“跟隨”義
①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兑捉?jīng)·坤卦》
②或從王事,無成?!兑捉?jīng)·訟卦》
③我不見兮,言從之邁?!对娊?jīng)·小雅·都人士》
④二人從行,誰為此禍?《詩經(jīng)·小雅·何人斯》
⑤諸娣從之,祁祁如云。《詩經(jīng)·大雅·韓奕》
⑥昔爾出居,誰從作爾室!《詩經(jīng)·小雅·雨無正》
⑦群臣畢從毛叔鄭奉明水,衛(wèi)叔傅禮?!兑葜軙た艘蟆?/p>
⑧作策執(zhí)策,從中宰坐尊中于大正之前。《逸周書·嘗麥》
表示“跟隨”義的共有8個語料。這些語料中的“從”是典型的動詞用法。例①②的意思是“跟隨君王做事”。例②的意思是“我想跟隨她一起走”。例④的意思是“二人跟隨他走”。例⑥的意思是“誰跟隨你們?nèi)ソǚ课??”??梢钥闯觫佗冖邰堍薅际沁B動句。例⑤的意思是“諸位娣女跟隨她”。這里“從”做“之”的謂語,所以是主謂式。例⑦的意思是“史官跟隨在大宰之后”?!爱叀弊鳡钫Z修飾“從”。所以是偏正式??梢钥闯霰硎尽案S”義的“從”主要以連動句為主,兼有主謂式和偏正式。
2.1.2“追隨”義
⑨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兑捉?jīng)·隨掛》
⑩志我其惡,專從殷王紂?!兑葜軙ざ纫亍?/p>
表示“追隨”義的一共有2個語料。例⑨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命運(yùn)同追隨的人系在一起”,這里的“從”和“維”構(gòu)成連動句。例⑩的意思是“要記住我們厭惡的那些殷王惡臣及頑民,使他們追隨殷王紂而去”,可以看出這里的“從”表示“使……”,因此例⑩為使動用法。從語義上可以看出⑨⑩中“從”的賓語代表動作的受事。
2.1.3“追趕”義
{11}升彼大阜,從其群丑。《詩經(jīng)·小雅·吉日》
{12}漆沮之從,天子之所。《詩經(jīng)·小雅·吉日》
表示“追趕”義的一共有2個語料。例{11}的意思是“驅(qū)車登上大坡,追趕成群野獸”,“從”是“群丑”的謂語,所以是主謂結(jié)構(gòu)。例{12}的意思是“在漆沮水域追趕禽獸,至天子狩獵場”?!皬摹背洚?dāng)謂語,所以是主謂結(jié)構(gòu)。
2.1.4“接著”義
{13}周車三百五十乘,陳于牧野,帝辛從?!兑葜軙た艘蟆?/p>
表示“接著”義只有1個語料。這里“從”的意思為“周人的戰(zhàn)車三百五十輛,列陣在牧野。商王紂緊接著率兵對陣”。所以這里的“從”也為動賓結(jié)構(gòu)。
2.2從“聽從”義引申出的義項
“從”的“聽從”義是它的第二個基本義項,引申義有“順從”、“依從”“從事”和與“聽從”相反的“放縱”義。
2.2.1“聽從”義
{14}謀臧不從,不臧覆用。《詩經(jīng)·小雅·小旻》
{15}伊誰云從?維暴之云?!对娊?jīng)·小雅·何人斯》
{16}式勿從謂,無俾大怠。《詩經(jīng)·小雅·賓之初筵》
表示“聽從”義的一共有3個語料。例{14}的意思是“好的謀略你不聽從”,“從”是隱含主語的謂語成分,所以是主謂結(jié)構(gòu)。例{15}的意思是“他是聽從什么人的話?”,“誰”是“從”的賓語。這句話中疑問代詞賓語前置,所以為動賓結(jié)構(gòu)。例{16}的意思是“不要聽從別人去勸酒”。這里的“謂”通“為”為動詞,所以此句為聯(lián)動結(jié)構(gòu)。
2.2.2“順從”義
{17}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兑捉?jīng)·咸卦》
{18}平平左右,亦是率從。《詩經(jīng)·小雅·采菽》
表示“順從”義的共有3個語料。例{17}的意思是“互相接觸往來,朋友才會順從您的意愿”,“爾”是“從”的賓語,所以是主謂結(jié)構(gòu)。例{18}的意思是“善于治理附屬國,于是他們都順從君命”,這里的“從”和“率”都表示“順從”的意思。此句為主謂結(jié)構(gòu)。
2.2.3“依從”義
{19}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兑捉?jīng)·益卦》
這里的“告”作“公”的謂語,“公”作“從”的主語,所以此句為兼語句。意思為“告急于王公,使其依從支持,利用這種依從和支持為依靠,完成遷都大業(yè)”。
2.2.4“做(事)”義
{20}黽勉從事,不敢告勞?!对娊?jīng)·小雅·十月之交》
{21}偕偕士子,朝夕從事。《詩經(jīng)·小雅·北山》
{22}大夫不均,我從事獨(dú)賢?!对娊?jīng)·小雅·北山》
表示“做(事)”義的共有3個語料。例{20}的意思是“我盡心盡力做事,不敢說辛苦”。例{21}的意思是“健壯的士子,早上到晚上一直要做事”,{22}的意思是“大夫分派的勞逸不均勻,我獨(dú)自辛苦地做事情”。這些句子中的“從”都可以譯成“做”。
2.2.5“放縱”義
下面例句中的“從”都通“縱”為“放縱”的意思。
{23}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兇。《易經(jīng)·小過掛》
{24}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对娊?jīng)·大雅·蕩》
{25}女雖湛樂從,弗念厥紹?!对娊?jīng)·大雅·抑》
表示“放縱”義的一共有3個語料。例{23}的意思是“沒有防備,放縱自己,或許會有殺身之禍”。例{24}的意思是“上天沒有讓你沉迷于酒中,不該放縱自己這樣做”。例{25}的意思是“你只放縱自己在飲酒中尋求快樂,不繼承先人的傳統(tǒng)”。這里“從”的結(jié)構(gòu)都為動賓結(jié)果。
2.3“從”的其他義項
“從”除了“跟隨”和“聽從”兩個基本意及引申義之外,還有“加上”和方位介詞這兩個義項。
2.3.1“加上”義
{26}祭以清酒,從以騂牡,享于祖考。《詩經(jīng)·小雅·信南山》
{27}厘爾女士,從以孫子?!对娊?jīng)·大雅·既醉》
表示“加上”義的一共有2個語料。例{26}的意思是“祭祀用的是清酒,加上一頭紅毛牛,清酒牛肉敬祖考”。{27}的意思是“給你有德好的女子,加上賢明的子孫”。兩個句子中的“從”都表示添加,都為動賓結(jié)構(gòu)。
2.3.2處所介詞“獲得”
{28}哀我人斯,于何從祿?《詩經(jīng)·小雅·正月》
這里“從”為“獲得”義,意思為“我這個人真是悲哀呀,從什么地方獲得俸祿?”?!皬摹弊鳌暗摗钡闹^語,所以也是動賓結(jié)構(gòu)。
三、結(jié)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周易》中共出現(xiàn)“從”6次?!对娊?jīng)》大雅中出現(xiàn)“從”4次?!对娊?jīng)》小雅中出現(xiàn)“從”14次?!对娊?jīng)》周頌中沒有出現(xiàn)“從”的用法?!兑葜軙分谐霈F(xiàn)“從”的4次用法??梢钥闯鑫髦軙r期“從”是典型的動詞。賓語可以是指人的賓語,也可以是指物的賓語,以及指處所的賓語?!对娊?jīng)》小雅的成書時期基本可以認(rèn)定為是西周晚期。從統(tǒng)計表中可以看出,西周晚期從的使用率有所提高?!皬摹钡牧x項由基本義“跟隨”和“聽從”引申到“追趕”義和“從事”義,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例介詞用法??梢酝扑愠鑫髦苣┢谝呀?jīng)出現(xiàn)動詞的語法化現(xiàn)象。
注釋:
①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M].中華書局,2006.
參考文獻(xiàn):
[1]崔云忠,何洪峰.“從”的介詞化及其發(fā)展[J].殷都學(xué)刊,2014,(3).
[2]郭彧.周易[M].北京:中華書局,2010.
[3]黃懷信.逸周書校補(bǔ)注釋[M].西安:西北大學(xué)出版社.1996.
[4]楊威.《詩經(jīng)》動詞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碩士論文,2013.
[5]袁愈荌.詩經(jīng)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6]張芳彥.儒道釋經(jīng)典譯注[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
[7]曾儀菲.漢語“從”的語法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xué)碩士論文,2012.
[8]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6.
[9]周振普.詩經(jīng)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