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娟
現(xiàn)行譯林版初中英語每個單元的Reading版塊是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課內(nèi)閱讀教學最主要的載體,如何將Reading教學開展好一直是英語教科研工作者和廣大一線教師們研討的話題,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區(qū)域性地推進了Reading兩課時的教學模式,即ReadingⅠ和Reading Ⅱ。ReadingⅠ的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閱讀和梳理文本信息,并在教學中滲透各種閱讀技巧和策略,以提升學生閱讀英語文本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而通過Reading Ⅱ的教學,則是要引導學生深層次解讀文本,既要學習和訓練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的用法,又要剖析文本想要傳遞出來的現(xiàn)實文化意義以及需要學生發(fā)展起來的情感意識。然而一直以來,常態(tài)下的ReadingⅡ課堂教學一般都是知識、技能本位,忽略學生語言習得的過程與方法以及由此生成的情感層面的價值。《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英語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也就是說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更要讓學生形成運用英語來交際和思維的能力,而且英語課程本身還承載著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幫助其形成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任務。因此,筆者通過觀摩和試行,發(fā)現(xiàn)通過設置情境,將ReadingⅡ中所要求學生掌握的語言知識自然融合,能很好地體現(xiàn) “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統(tǒng)一。下面筆者就通過對比“知識本位”與“情境創(chuàng)新”兩種不同方式的教學實例,闡述如何優(yōu)化ReadingⅡ的課堂教學,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語言、思維和情感的發(fā)展。
1. 精準的教學目標是成功課堂教學的風向標
以八年級上冊《Unit 6 Bird watching》 ReadingⅡ教學為例,在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會為學生設定這樣的目標,如:(1) To 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new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2) To analyze the sentence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3)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wetlands and nature reserves.仔細閱讀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目標很“單純”,過于簡單,不能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交際作用和跨語言移植情感的人文作用。在關注到這一點之后,筆者有所反思,教學目標的設定一定要賦予語言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于是,作了如下調(diào)整:(1)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cle and key phrases through reviewing. (2) To use the key phrases to make sentences by themselves in real-life situation. (3) To use the key phrases to invite friends to watch birds by completing an article. (4)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wetlands and nature reserves and take action to protect birds. 過程與方法以及預期生成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達成目標在每一個小目標中都有所滲透,這樣學生不僅知道要學習什么,還知道了怎樣學,更關鍵的是知道了學習這些知識在什么情境下可以運用以及這些情境所要教育我們什么。
2. 連貫的教學流程使得學習過程更為自然流暢
在設定了教學目標之后,我們便要緊扣這一風向標設計出以達成目標為終點的教學流程。時下盛行的ReadingⅡ教學流程大同小異,一般分成三個步驟:Part 1: Revision of the text,以問答形式幫助學生復習Reading文本內(nèi)容。Part 2: Usage of language points,主要是解釋和訓練重點單詞、短語和句型的用法。Part 3: Exercises,以習題形式檢測課堂學習效果。如此簡單明了的設計,也算緊扣教學目標,但未免過于應試和功利,步驟與步驟之間涇渭分明,相互獨立存在,教學顯得如何刻意。為了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為自然流暢,環(huán)環(huán)相扣,我們就應該設計出過渡自然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我們將整個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成一次觀鳥體驗,一共參與四個活動:Activity 1: Where can we go bird watching?復習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以及各種鳥類的相關知識,并拓展出其他自然保護區(qū)以及我們身邊相關的鳥類的庇護所。Activity 2: What problems do the birds have? 和學生一起探討鳥類在自然環(huán)境中所遇到的生存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Activity 3: What can you do while going bird watching? 講述作為愛鳥成員應該在觀鳥時為鳥類做些什么。Activity 4: Write a letter to invite your e-friend Jack to watch birds in Changjiang Town.以邀請朋友來家鄉(xiāng)長江鎮(zhèn)觀鳥為引子,讓學生將本課時所學知識活學活用,讓英語的學習回歸到“用英語來做事情”的初衷當中。這樣的教學設計渾然一體,教學步驟之間相輔相成,學生的學習回歸自然,課堂氛圍也會輕松和諧,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總能產(chǎn)生更多的課堂生成。
3. 創(chuàng)設細節(jié)情境,讓學生的語言學習身臨其境
同樣的語言點教學,不同的處理方法,會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效果產(chǎn)生質(zhì)的不同。例如:進行“provide”一詞的教學時,知識本位的教師會像這樣處理:從觀察例句中歸納:為某人(某事)提供某物有兩種表示方法,接著用習題鞏固,如①The government _______ lots of money _______ water project. ②The city government _______ every house _______ gas. 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會再加上一個“中考鏈接”,用中考原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直接而機械,典型的應試做法,沒有更多衍生和生成。然而,利用情境教學的教師會有類似的設計:There is a bird flying around in the sky. I think it may be from Zhalong. Boys and girls, what can you provide for it and why? 讓學生兩人或三人一組,在對話中實踐“provide”的用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掌握詞匯用法,還能讓他們身處問題之中,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對其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和思維的發(fā)展遠勝于應試的識記和習題訓練??上攵瑥恼n堂氛圍和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來講,后者也更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因為這讓他們覺得英語學來是有用的。從長遠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來講,創(chuàng)設細節(jié)情境進行英語語言知識教學無非更有利于學生語言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4. 增加課堂的語言輸入,為語言的輸出搭建平臺
精彩的情境設置能讓學生輕松愉悅的學習,同時情境本身也是一種語言素材,能夠拓寬學生視野,是很好的語言輸入過程。在知識本位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呈現(xiàn)的語言內(nèi)容主要是枯燥的講解和習題,而教師用得較多的課堂用語可能就是“Next, lets see how to use…”或“Then, lets learn something about…”等諸如此類的指令用語,表達直接,缺乏感情色彩,長此以往,學生不用思考也能理解教師固定的課堂用語,思維懶惰現(xiàn)象便會由此而產(chǎn)生。如果能在不同內(nèi)容的ReadingⅡ教學中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那么,每節(jié)ReadingⅡ的課堂教學都將新意十足,學生們不知道教師會將他們引領到哪兒,他們會對這樣的教學充滿期待,思維會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運用情景教學,既開闊了學生語言視野,又豐富了他們的文化閱歷,更重要的是當教師在增加語言輸入的同時,為學生的語言輸出提供了更多鮮活的素材,同時也搭建了語言輸出的平臺,即學以致用、活學活用。例如在Bird watching的ReadingⅡ教學中,教師不僅向?qū)W生介紹了Qinghai Lake Nature Reserve的相關知識,還介紹了自己的家鄉(xiāng):Our hometown, Changjiang Town, is also a shelter for some wild birds, such as swallows, sparrows, egrets and pigeons. So, we should call on more people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and take actions to protect the birds. 給學生輸入了這樣與生活貼近的語言信息,為最后一個任務(邀請筆友來家鄉(xiāng)觀鳥)的語言輸出提供了素材,也搭建的可行的操作平臺。由此可見,學生語言的輸出數(shù)量和廣度絕對與語言輸入的數(shù)量和廣度成正比,要想提高英語課堂的效度,我們就必須為學生輸入足夠開發(fā)其發(fā)散思維的元素。
總之,我們在反復實踐中對比ReadingⅡ“以知識為本”和“以情境為主線”的兩種教學方式,通過不斷反思和優(yōu)化,總結出:以情境為主線進行ReadingⅡ課時的教學,相對于傳統(tǒng)的應試性的講練結合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運用技巧,還能讓學生形成英語交際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在開闊學生視野、豐富英語文化生活的同時形成跨文化意識,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為繼續(xù)學習英語及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石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