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吟舟
摘 要: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文學的代表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文學在其逝世80年后的今天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際性作家”。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芥川龍之介文學的國際化,可以從芥川文學國際化的具體表現(xiàn)入手,深刻剖析芥川的博學、芥川文學的特色和芥川文學所具有的極高的藝術性,從而使學生理解芥川龍之介文學國際化的積淀、條件和必然。
關鍵詞:芥川龍之介;芥川龍之介文學;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I10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6)07-0097-03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是日本大正時代(1912—1926)的代表作家。芥川文學的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短篇小說方面。他那富于機智的構思,形式多樣的探索以及結構嚴整的文體,正可以稱得上是大正期文學的代表性的存在[1]。在日本,以芥川龍之介命名的著名的“芥川文學獎”一直是日本獎勵青年優(yōu)秀作家的最高文學獎。芥川不僅在日本享有盛名,其作品還被翻譯成多國文字,深受世界許多國家讀者的歡迎。芥川龍之介文學的國際化早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一、芥川龍之介文學國際化的具體表現(xiàn)
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作品不僅在日本家喻戶曉,而且他的大量文學作品被翻譯成中、韓、英、俄等多國文字,從而享譽世界。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在中國深受歡迎。他取材古典于故事并加工而成的奇異的《羅生門》《鼻子》等,在我國廣為人知。1921年,魯迅把芥川龍之介的《鼻子》和《羅生門》翻譯到中國,之后,芥川龍之介漸漸被我國廣大讀者所熟悉。近年來,芥川文學備受青睞。2015年,出版了中文版的《芥川龍之介全集》,這是日本文學家全集的中文版首次在國內刊行。這套中文版的《芥川龍之介全集》,不僅包含了小說和隨筆,還包含了詩歌、書評、劇評以及書簡。這是在世界上第一次出版的芥川全集的外文版本。此外,《羅生門》《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集》《芥川龍之介中短篇小說集》也相繼出現(xiàn)在書店中。最近,許多芥川的新版作品集以“保存版”“經典版”“普及版”“插圖版”的形式出版。另外,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譯者不同的兩種譯本的《中國游記》的出版。譯者分別為:陳生保、張青平(2006年的譯本)和秦剛(2007年的譯本)。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芥川龍之介逝世80年后,在寧波大學召開了國際芥川龍之介學會的第二次學術研討會。由此可見,芥川龍之介文學的國際化在中國正在得以實現(xiàn)。
進入新世紀后,芥川龍之介文學在世界各國的翻譯更加繁榮。在韓國,除《羅生門》《蜘蛛絲》外,還有十余冊芥川小說的譯本集;在英國,著名的英國企鵝出版社于2006年刊行了《〈羅生門〉等17篇》;在俄羅斯出版了《芥川龍之介作品集》。如今,芥川的文學已成為被世界40多個國家所譯介的世界文學。芥川龍之介文學在國際上讀者群的擴大,意味著國際上對于芥川文學研究的擴大。芥川文學以及芥川文學的研究已經迎來了嶄新的時代。這標志著芥川龍之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性作家”。
在日本文學教學中,學生常不解地問,芥川龍之介的文學為何能在其逝世80年后的今天還魅力四射、享譽世界?根據筆者多年對芥川文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從芥川龍之介的博學、芥川文學的特色及芥川文學所具有的極高藝術性為切入點,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問題。
二、融通日、漢、洋的博學是芥川龍之介文學國際化必不可少的積淀日本文學評論家吉田精一在評論芥川龍之介的文學時說:“芥川文學可以看作是大正時期小市民知識階層的良心、感覺、神經、趣味等經過提煉而獲得的結晶。芥川的創(chuàng)作是他學識與才華的化身。他那融通日、漢、洋的博學與深邃的理解力可以說是后無來者?!盵2]芥川龍之介的這種博學和深邃的理解力,是芥川文學國際化的積淀。
1日本古代典籍為芥川龍之介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
芥川龍之介前期的作品幾乎都取材于日本古代典籍,然后改寫、擴充而成。奇異的題材只有經過芥川精心的技巧加工才能為人們所接受。據吉田精一《芥川文學的材源》一文統(tǒng)計,芥川龍之介取材于日本的古典或者準古典的有36篇,如:《羅生門》《鼻子》《叢林中》《龍》《俊寬》等。吉田精一指出,日本古典文學中,“有些寶貴的東西,如果不被芥川發(fā)現(xiàn)或許將要永眠地下?!盵3]吉田精一贊頌芥川的這種發(fā)現(xiàn),是天賦所賜。吉田精一又以《今昔物語》為例,說:“若沒有芥川之引導,日本文學者還難以覺察到其中蘊含著的野性之美。”比如《地獄變》在《宇治拾遺物語》原書中只有一頁原稿紙的篇幅,而在芥川筆下,它已構成70余頁長度的文章,對于善寫短篇的作者來說已堪稱為“巨篇”了。芥川龍之介不是單純地停留在發(fā)現(xiàn)古典文學中的寶貴東西,而是進一步地充實,使其藝術化,賦予其獨特的意義,借助歷史題材闡釋作者的人生感悟,這些才是芥川作品的背景或主題的核心所在。中村真一郎在《芥川文學入門》一文中指出,芥川的文學創(chuàng)作在日本的近代文學史上開拓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域。這種極高的贊譽,芥川龍之介是當之無愧的。
2漢文化素養(yǎng)、西洋文學素養(yǎng)使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作品錦上添花
菊池寬在評論芥川龍之介的文學創(chuàng)作時說過:“像他那樣兼?zhèn)浜芨叩慕甜B(yǎng)和高雅的趣味,并且集日、漢、洋的學問于一身的作家,今后將不會再有。從他集悠久的日、漢傳統(tǒng)與趣味及歐洲的學問與趣味于一身的意義而言,該是過渡期日本的代表性作家。因為在以后的時代,將不會有日、漢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和趣味表現(xiàn)在文藝中?!盵4]芥川龍之介自幼受到中、日古典文學的熏陶,精通漢文。
芥川龍之介對中國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幼少時便接受了漢文化啟蒙,接觸到了《日本外史》等漢文史籍,喜歡讀中國的《三國志》《水滸傳》等著作。中學時代,他已在漢文方面出類拔萃,對漢詩也饒有興趣。上初中后,芥川深受歐洲文藝思潮的影響,開始廣泛地涉獵西洋文化的書籍。大學期間,芥川傾心于中國小說,從這時起他立志要成為漢文學家或英文學家。
在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中時常會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氣息。芥川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yǎng),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作,抒發(fā)著他個人的人生感悟和藝術情懷。在短暫的12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芥川龍之介寫了148篇小說,在芥川一生創(chuàng)作的148篇小說中,與中國有關的作品不下20篇。據陸曉光的《略論芥川龍之介的漢文學觀》一文記載,在芥川的文學作品中,直接從中國古典文學取材進行創(chuàng)作的有:《酒蟲》《仙人》《秋山圖》《杜子春》《奇遇》等。此外,直接或間接把中國作為背景而構思的作品有:《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饒舌》《將軍》《馬腳》等。由此可見,中國古典文學和中國的文化背景是芥川小說的重要構成部分[5],豐厚的中國文學素養(yǎng)成就了芥川漢文化題材的經典作品。尤其在《中國游記》中,根據小說情節(jié)芥川很恰當地引用中國的古典故事或詩人的詩句。 對于杭州西湖的描寫、對于李白的聯(lián)想及《水滸傳》人物的登場,為作品增添了新鮮的氣息,中國讀者讀后極具親切感。筆者認為這是芥川龍之介文學在中國受歡迎的很重要的因素。
芥川龍之介博古通今,融東西方文化于一身,不但漢文化的造詣在同時代的作家里是屈指可數的,而且具有極深的西學素養(yǎng)。正如吉田精一在評價芥川時所說的:“在表現(xiàn)技巧上,他掌握了西方短篇小說手法,它做成的精品小說,其精巧程度令人矚目。在吃透西方小說要訣上不曾有人超過他的歷史小說?!鄙詈竦奈鲗W素養(yǎng)使芥川創(chuàng)作了許多與西方文化相關的作品。從西方文學得到靈感進行創(chuàng)作的有:《猴子》《兩封信件》《舞會》《山鷸》《神秘的島嶼》等。另外,還創(chuàng)作了《煙草與魔鬼》《尾形了齋備忘錄》《眾神的微笑》《報恩記》《西方之人》等與基督教有關的文學作品。
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就了芥川別具一格的文學風格及獨特魅力。融通日、漢、洋的博學與深邃的理解力,讓芥川可以充分地從日、漢、洋的歷史和典籍中獲取創(chuàng)作素材或得到啟發(fā),這不僅使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源不斷,而且促使芥川的文學創(chuàng)作激情爆發(fā)。由此,使芥川的作品達到了一種令人難以企及的至高的人文深度,從而使芥川龍之介擁有了享譽全球的文學藝術成就。
從日、漢、洋的文學中取材或得到啟發(fā),若沒有豐厚的學識是很難做到的。由此可見,融通了日、漢、洋的博學與深邃的理解力,成就了擁有世界廣泛讀者的優(yōu)秀的芥川龍之介文學。
為了紀念芥川龍之介在文學上的成就,日本在1935年設立了以芥川命名的“芥川文學獎”。這一文學獎一直是日本獎勵青年優(yōu)秀作家的最高文學獎,并且被視作新進作家入主文壇的“龍門”。
三、芥川龍之介文學的特色是芥川文學國際化的條件芥川龍之介是日本新思潮派的重要人物。其文學活動主要是在大正期。大正期可以稱得上是日本近代文學的成熟期。這一時期,曾經盛行于明治(1868—1912)后期的自然主義文學思潮已經衰退,失去了主導地位。大正文學的主流應該說是倡導理想主義與人道主義、主張尊重自我與個性的白樺派,以及深受西方世紀末思潮影響而崇尚感官享樂的唯美主義。但大正中后期登上文壇的新思潮派(或稱為新理智主義、新技巧派)由于他們以冷峻與理智的態(tài)度思考人性,對人生與現(xiàn)實進行獨自的解釋,而為人們所矚目。技巧至上和時代煩惱的反映是芥川文學的主要特色。
1技巧至上
芥川的文學作品技巧至上,以技巧取勝。他一生的精力可以說是全耗在手法的雕琢上了?!敖娲堉榈摹侗亲印窞槭澷p,在他一個又一個所改寫故事的技巧之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深藏著具有嘲諷、機智的鬼才作家?!盵6]以及在改寫故事中體現(xiàn)出的機智、銳敏的才思,這是對其創(chuàng)作方法的贊許。關于芥川的文學創(chuàng)作技巧,形式主義的“陌生化”理論研究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處理,使其變得陌生、反常,獨具魅力?!吨┲虢z》這一寓言故事中,地獄底的血池就是一種“陌生化”的處理方式。
2時代煩惱的反映
“他(芥川龍之介——作者注)以敏銳的神經,感受到時代的煩惱。作為一個深感苦悶的代表性的作家,他可以被視為大正時代文學的肖像畫,而被永久記憶?!盵7]這是對芥川龍之介的文學創(chuàng)作內容的概括——時代煩惱的反映。
為什么說芥川的文學創(chuàng)作是他所處時代煩惱的反映呢?芥川文學作品的內容籠罩著不安和煩擾。這種不安和煩擾貫穿了芥川文學和芥川的一生。根據“原型理論”,可以分析芥川的這一文學創(chuàng)作的心理動機。芥川從事文學活動的20年代前后,世界上相繼發(fā)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俄國十月革命及日本搶米風潮,社會環(huán)境處于劇烈變動的狀態(tài)。芥川的不幸童年及其生活所處的動蕩時代,這些深深地積淀在芥川心靈深處的不安的事實,激活了潛在的集體無意識,進入到芥川的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外化為芥川的文本形象,充滿不安與煩惱是芥川文學的顯著特色。芥川在35歲時,終于無法擺脫對于前途的“茫然的不安”,自殺了。由此可見,芥川的創(chuàng)作不只是在寫故事,也是在寫他本人的心境。
芥川的文學創(chuàng)作為用世界前沿的文學理論研究日本文學提供了有力的素材,使日本文學研究與世界文學理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可以理解為是芥川文學走向世界的一個有利的因素。筆者認為,芥川文學的特色是芥川文學國際化的條件。
四、芥川龍之介文學所具有的極高的藝術性使芥川文學國際化成為一種必然1像工藝品一樣的文學作品
芥川龍之介的每一部文學作品都是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芥川的短篇小說好像精細的工藝品,篇篇珠玉,剔透玲瓏。
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作品因特點鮮明而備受稱贊。對于芥川龍之介,許多名家從不吝嗇贊美之詞?!跋窆に嚻芬粯拥亩唐!盵8]中村真一郎的這一評價,道出了芥川文學所具有的極高的藝術性。筆者認為,芥川龍之介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極高的藝術性是其魅力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芥川為“每一部作品都準備了不同的素材、背景、構成和文體”。通過像制作精美的工藝品一樣去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芥川創(chuàng)作出了“像由五彩斑斕的石片組合而成的拼花工藝品一樣的”短篇集。
《羅生門》雖然短小,卻起(避雨)、承(登樓)、轉(遇老太婆)、合(仆人逃遁)全都具備;首尾相貫(黃昏時分始,黑洞洞夜晚終);節(jié)奏急緩相配(樓下,緩;樓上,急);動靜分明,明暗對照?!吨┲虢z》雖然是一篇小品,卻也是分布精當。荷塘周圍的景象色彩鮮艷,一幅天堂模樣:蓮花如珠玉般潔白;金色的花蕊散發(fā)著芳香。天國的美景正是為地獄的苦難做陪襯的。僅從這兩個作品中,芥川龍之介的藝術苦心便能管窺到一斑。
2難以更改一字一句的嚴謹的創(chuàng)作作風
從日本文學界對于作為藝術家的芥川龍之介所給予的高度評價,也能體會到芥川文學的藝術性。中村真一郎評價道:“每一部作品都顯示出不同的特點,這是芥川作為藝術家的自豪。至少不想讓讀者看到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相同的主題和相同的背景。芥川的這種創(chuàng)作態(tài)度體現(xiàn)了他的頑強精神?!奔锞灰苍u價道:“基于真摯的藝術良心而推敲文字,以至于難以更改一字一句的作風,給予文壇以警示作用?!苯跍o在評論芥川龍之介的文學時說:“僅就具有熾熱的藝術良心這一點或在不寫無用的一言一字一行一句這一點上,對他的作品都可奉上十分的敬意?!盵9]
技巧至上、精雕細刻如工藝品一樣的作品,以及“難以更改一字一句”的嚴謹的創(chuàng)作作風,使芥川龍之介文學具有了極高的藝術性,即使在他逝世后80年的今天,芥川文學仍然能夠成為具有世界性魅力的文學而存在。因此,芥川文學的藝術性使芥川龍之介文學國際化成為必然。
通過上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深刻剖析,為學生理解芥川融通日、漢、洋的博學奠定了其文學國際化的堅實基礎,顯著的文學特色是芥川文學國際化的條件,極高的藝術性是芥川文學國際化的必然。至此,學生對芥川龍之介文學國際化的理解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參考文獻:
[1][日]森本修.日本文學史辭典[K].京都:京都書房,1982.
[2][日]吉田精一.芥川龍之介的一生[M].東京:河出書房,1956.
[3][日]吉田精一.芥川文學的材源[M].東京:河出書房,1956.
[4][日]菊池寬.無名作家的日記[M].東京:巖波書店,2008.
[5]曉光.略論芥川龍之介的漢文學觀[J].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四輯)——中國文論的常與變,2006.
[6][日]吉田精一.日本文學概説[M].東京:有精堂,1984.
[7][日]吉田精一.日本文學小辭典[K].東京:新潮社,1979.
[8][日]中村真一郎.芥川文學入門[J].芥川龍之介讀本,1956.
[9][日]江口渙.關于處女短篇集羅生門[J].文藝:臨時增刊號,1956.
(責任編輯:劉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