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燕
摘 要: 班會作為小學課程重點獨立的一門課程的提出,是教育行政部門以“指令性教學計劃”的形式發(fā)揮班主任進行班級教育職能所提供的教育時段??涩F(xiàn)實是,班會課的價值和作用并沒有被很多班主任意識到,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了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不要再讓班會形同虛設。
關鍵詞: 班級管理 民主管理 班會課
一、案例描述
近日,班級內(nèi)男生們對一種塔羅牌特別癡迷。下課鈴響后,一分鐘之內(nèi)班級內(nèi)一個男生影子都沒有,包括平日比較乖的男生。只見他們?nèi)宄扇旱鼐墼谝黄鹜嬷?,忘記上廁所,忘記課前準備。原本想制止,但是轉(zhuǎn)念一想,愛玩是男孩的天性,再說平日要求下課不能追逐打鬧,這下不正合我意嗎?再說也沒有制止的正當理由啊,對于三年級的孩子,僅靠老師的權(quán)威來對待,這是我不愿意的。
一星期后,事情發(fā)展的嚴重性后果出現(xiàn)了:兩位男生為了擠出時間玩牌,午飯一口沒吃,直接倒掉;三人在音樂課玩牌被老師沒收;發(fā)生兩起因為玩牌引起的矛盾;課堂作業(yè)直到放學前還有一半男生沒寫完,部分寫完的不是正確率很低,就是字跡非常潦草……經(jīng)過一番了解,這一系列現(xiàn)象背后都指向一個原因——為牌癡迷。不能任其肆意發(fā)展下去了,必須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思考一番之后,我決定利用周三下午的班會課。
周三下午,全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為《我該如何玩好游戲》的班會課。一開始,以幾張偷拍的男生課間玩牌照片導入,接著女生表演了一個男生課間玩牌真實場景再現(xiàn)的情景劇,是事先和女生溝通好,讓她們自編自演的,主要找男生談感受、說想法。接著,讓玩牌的人說說玩這種牌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吸引你。最后,經(jīng)過四人小組討論,尤其是在聽取了男生的意見之后,關于玩牌,全班達成了以下共識:1.玩牌時間:課間時段,而且前提是已經(jīng)做好課前準備,確保該做和該交的作業(yè)已經(jīng)完成。2.玩牌后果:不因為玩牌影響學習,包括上課時段堅決不玩牌,不因玩牌作業(yè)不寫或馬虎應付;不因為玩牌造成同學矛盾。3.獎懲措施:一旦因為玩牌造成同學矛盾、作業(yè)不完成、上課偷玩,超過兩次取消玩牌資格。這類現(xiàn)象發(fā)生人數(shù)超過10人,取消這項游戲。一直到現(xiàn)在,班級管理中我再也沒有因為學生為牌癡迷而煩惱。相反,班級紀律、學生自覺性比以前更好了。我覺得這節(jié)班會課的意義不僅僅是解決了班級中的玩牌問題,相信今后在面臨其他游戲時他們也知道怎么面對和正確處理了,為他們的持續(xù)發(fā)展服務。嘗到了這次的甜頭,后來的很多次班級問題都是及時開展有針對性的班會課,全班一起商量,共同解決。我越來越感覺到借助主題班會課,對于促進班級管理作用重大。
二、案例分析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男孩子更加明顯。他們喜歡與伙伴共同游戲、學習,因此一開始我并不反對。與此同時,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有了一些主見,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而不像以前那樣隨意插入大人的談話,敢嘗試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聽從權(quán)威,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經(jīng)過正確引導,孩子就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的時期,綜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xiàn)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轉(zhuǎn)折,從此踏上成功之路?;趯W生這樣的心理特點,我并沒有利用老師的權(quán)威強制取消或者要求學生怎么做,而是考慮尊重學生,與他們一起商量、探討,最終解決與他們自身有關的問題。
其次,長期以來,班主任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親、苦口婆心、終日瑣事纏事、疲憊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視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把原本屬于他們自己的事代勞,剝奪了學生經(jīng)歷磨煉的機會。如何擺脫這局面,班主任應改變觀念,轉(zhuǎn)換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識,一定要敢于讓學生摸索,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承擔責任。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班級凝聚力,而且可以讓學生獲得班級管理主人的積極體驗,從而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并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
班會課作為小學課程重點獨立的一門課程的提出,是教育行政部門以“指令性教學計劃”的形式發(fā)揮班主任進行班級教育職能所提供的教育時段。班會課具有及時性和時效性,班會課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助解決班級發(fā)展過程中或?qū)W生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學生成長到一定階段,為其繼續(xù)成長提供所需,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我在班級管理中巧用主題班會課,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我管理和約束能力,還和諧了師生關系,極大地促進了班級管理。同時,很好地執(zhí)行和豐富了課程計劃,不再為班會課上什么而煩惱,并借此反過來為班級管理服務。最后,還為班主任工作積累了很多素材和案例,讓我在班主任論文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獲,真可謂“一箭三雕”。
參考文獻:
[1]王志海.班級共同體建設:學校德育優(yōu)化的有效途徑[D].江西師范大學,2011.
[2]何雙泉.信息時代下中小學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的探究與培養(yǎng)[D].上海師范大學,2011.
[3]孟春燕.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