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翔
一
老子為我們講了一個妙不可言、“玄之又玄”的“道”,那我們一般人有沒有可能理解、感悟到這個“道”呢?如果有這個可能,那是怎樣做到的?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說: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后世的悟道者、研究者都把這一章作為悟道、修道的綱領,特別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在“虛”(極)、“靜”(篤)的基礎上,再加一個“觀”,透露出老子參悟大道的秘密,被后人奉若至寶,詳加揣摩、體味。馮友蘭說:“老子所講的‘為學’的方法,主要的是‘觀’。它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觀’要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要受情感欲望的影響,所以說‘致虛極,守靜篤’。這就是說,必須保持內(nèi)心的安靜,才能認識事物的真相?!盵1]
我們再來欣賞一個場景,這個場景是莊子提供的?!肚f子·外篇田子方第二一》中有這樣一段描寫[2]。
孔子見老聃,老聃新沐,方將被發(fā)而干,慹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見,曰:“丘也眩與?其信然與?向者先生形體掘若槁木,似遺物離人而立于獨也。”
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p>
孔子曰:“何謂邪?”
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嘗為汝議乎其將?!?/p>
這段話說的是,有一次孔子去見老子,正趕上老子剛剛洗過頭,在那兒晾頭發(fā),那蟄伏不動的樣子,根本不像一個活人??鬃佣阍谝贿吥托牡氐却?,過了一會兒,兩人見了面。孔子說:“剛才是我眼花了呢,還是確有實事?剛才先生的樣子,仿佛就像一截枯木,完全把天地萬物都遺忘了,全神貫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崩献诱f:“我神游在萬物未生的混沌虛空的境界里。”孔子問:“這是指什么呢?”老子說:“心有所感,覺得困惑而無法理解;嘴張開了,卻講不出話來。我來為你說個大概吧?!?/p>
這一段文字,把老子體悟大道、進入大道的狀態(tài)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形體掘若槁木”“游心于物之初”“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這些都是圣人的內(nèi)心與宇宙本體(道)相感應的形態(tài)?!暗馈睕]有時間性,圣人悟道的內(nèi)心也沒有時間性,它可以讓千千萬萬年的時間及此間變化多端的萬物,坍縮成一個虛空,所以才可以“游心于物之初”。
這個故事沒有講完,下面還有這樣一段對話。
孔子曰:“夫子德配天地,而猶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脫焉?”
老聃曰:“不然。夫水之于汋也,無為而才自然矣;至人之于德也,不修而物不能離焉。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孔子說:“先生,您的德行與天地般配,還要借助那些經(jīng)典的言說來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古時的君子,誰能超過您呢?”
老子說:“不是這樣的。你看水那么清澈,那是因為它無所作為,才會自然顯現(xiàn)的;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不是修出來的,它本來就在那里,不會遺失。這就像天自然高、地自然厚、日月自然明亮一樣,哪里需要修呢?”
上面莊子描寫的這段場景,給我們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感悟“道”呢?我們需要針對自己做(修)些什么,還是不需要做(修)些什么?
二
周圍一些朋友在學道悟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進行各種“修行”,這當然是很好的事情。他們有這樣的愿心和踐行,難能可貴,我們應該向他們表示敬重和祝福。
修行是什么?修自己的心靈和行為。在社會風氣渾濁的時代,任何抱怨、悲觀、厭棄、攻擊……都只會增加社會進一步的“濁”;修行是很好的選擇,它能把心力返回自己,檢討自己會減少濁氣,逐漸增加社會的清凈。這是修行的時代機緣。
但是看看朋友修行的結果,感覺是有三種情況:修好的;沒有太大變化的;甚至還不如以前未修的。第三種情況(沒有修好)的表現(xiàn)主要是:似乎比以前更傲慢自負,更容易生氣,更愛攻擊人,更著我執(zhí)法執(zhí),更著相等。所以,我們要對“修”本身做一下檢討,了解“修”的所以然。當我們知道了“修”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才能選擇修還是不修,才能修(或不修)出一個好結果。
有這樣一種說法:中國禪宗是老子思想與佛陀思想的結合體。我認為,甚有道理。關于“修”(和不修),中國禪宗歷史上有個膾炙人口的公案很能說明這個問題,那就是六祖慧能和他的師哥神秀的呈偈競選。神秀的呈偈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被勰艿馁首邮牵骸捌刑岜緹o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按照神秀的意思,當然要修!我們無始以來不斷染污造業(yè),如何能不修?不僅要修,而且要勤奮、精進,要“時時勤拂拭”。這對不對?對!神秀后來為“兩京法主、三帝門師”,創(chuàng)“漸修”法門,成為北宗禪創(chuàng)始人,哪里是徒有虛名?肯定有他的道理。
但按慧能的意思,“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連一物都沒有,哪里有些許塵埃可沾?既然沒有塵埃,何必“時時勤拂拭”呢?純屬頭上安頭、自尋煩惱嘛!這對不對?對著呢!慧能后來成為禪宗六祖,開創(chuàng)中國“頓悟式”禪宗的宗脈而連綿后世,他的言說成為“經(jīng)”(《六祖壇經(jīng)》),這哪里是偶然的呢?肯定也有他的道理。
所以,我們判斷,第一,他們都有道理。第二,他們的道理都不是一般的道理,而是宇宙人生極好、極深的道理。那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第三,他們的道理各自講出了宇宙人生不同方面的真諦,分別屬于第一義諦和第二義諦,也就是本體和(現(xiàn)象界)啟用的差異。第四,這樣,他們的道理可能適合不同的人、不同的根器,也可以說適用于不同的修行階段。
我們從第一義諦和第二義諦的關系來比較慧能和神秀,就比較容易明白了。佛學上經(jīng)常講這樣的道理:“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實際理地不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下,無盡剎土自他不隔毫端”……說的都是本體和(現(xiàn)象界)啟用的關系,也就是第一義諦和第二義諦的關系。慧能講的是“第一義諦”,即本體的道理。本體是如如不動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所以沒有什么可修的。你想修什么?修什么,怎么修,都是多余的。
其實,中國禪宗經(jīng)常講“不修”的道理,“不修”是中國禪宗的主基調(diào)。較早一點,如志公禪師(與達摩、傅大士并稱“梁朝三大士”。據(jù)說“即心即佛”最早就是由他提出的,后經(jīng)傅大士、慧能、馬祖等而發(fā)揚光大)就認為“苦行無益”“道不假修,但息知解”。此外,他還對“持戒”提出意見:“律師持律自縛,自縛亦能縛他。外作威儀恬靜,心內(nèi)恰如洪波。不駕生死船筏,如何度得愛河?”對于“坐禪”,他認為:“一切無非佛事,何須攝念坐禪?妄想本來空寂,不用斷除攀緣。”又云:“聲聞執(zhí)法坐禪,如蠶吐絲自縛。”“三毒本來解脫,何須攝念禪觀?”
后來,三祖僧璨在《信心銘》中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薄傲鶋m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薄疤撁髯哉?,不勞心力。”講的都是一個意思:本體清靜,何需人為?他還這樣問:“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再后來,馬祖道一明確提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痹谒懊妫心显缿炎尩摹澳ゴu作鏡”的示范;在他后面,有黃檗禪師的“無心是道”的命題,都是對本體第一義諦的宣解。
說了這么多,都是講“不修”的道理,那為什么《佛經(jīng)》中講了那么多修行的法門?《楞嚴經(jīng)》里二十五圓通,哪個不是講修行的?為什么古往今來,我們成千上萬的人還在那里修呀修的?
修,是“第二義諦”,是講如何通過人生現(xiàn)象界的努力,洗凈污染,回到本體,回到“第一義諦”。我們從本體啟用以來(這當然是無始劫),因為根本無明的關系,我們一步步地迷癡、染污、扭曲、變質(zhì),忘記自己的真身世、真面目,成為被妄念分割的本體——“我”和被囚禁的本體——“物”。在分割和囚禁中,我們本有的智慧在墮落。所以要修,為什么?要修回去,打回老家去!
所以,從本體上講,不修是對的——自性圓滿具足,何必床上疊床,頭上安頭?從啟用和現(xiàn)象界上講,修是對的——要回到本體,回歸自性,不修如何可能?都是對的。
如何選擇,一是要看你是何種根器;二是要看你在何處發(fā)心。你是大根器,一悟即通,一通百通,你就不用修;你不是那么利的根器,不能一悟即通,那你就需要修。這都跟個體差異、“循業(yè)發(fā)現(xiàn)”有關。當然,實際情況遠不是二分這么簡單??v然是大根器,也應該悟后起修,修你的福德,才能福慧雙至,達到進一步證悟,何況理上悟雖然很好,但畢竟不是“事理無礙、事事無礙”。反過來,即使是小根器,你也要邊修邊悟;有修而無悟,肯定是不行的,那可能就是修出毛病了??偟膩碚f,“頓悟”和“漸修”,有一個以何為主的問題,還有一個如何融合的問題。
如果要做一個比較,我認為頓悟是空間性的,非時間性的,是“點”的爆炸,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一樣,炸點體積極小而密度極大,是悟道者對啟用(大爆炸)后的一個整體性的回應(回復),一個徹底的“反”。這樣,悟道者從分裂的狀態(tài)、囚禁的狀態(tài)又回到完整的總體上。
而漸修是時間性的,是在時間隧道里的逆向爬行?!暗馈钡膯⒂茫瑒?chuàng)造出了無數(shù)的時間隧道,使不同的物質(zhì)得以演化。漸修就是在這樣的隧道里逆向爬行,雖然逆向,卻是爬行。時間隧道本身就是分別、囚禁的狀態(tài),面對千萬年來的大迷局,如果沒有悟,僅在這里爬行,很難明心見性。
因此,頓悟與漸修在回到整體的作用上的能量級別是不同的。關鍵要看何處發(fā)心,是“因地”還是“果地”。因地,是第一義。因地發(fā)心,是發(fā)無為法的心,發(fā)無所求、無所用、無所謂之心,就是發(fā)起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本來覺性,萬緣放下,卻自然跟萬法萬行在一起。你不是想做成什么、達到什么、實現(xiàn)什么,甚至悟道的愿望都沒有!我們有些人說自己修行是為了“度人”,幫助別人解脫,這當然很好,但前提是自己已經(jīng)覺悟。你要“度人”的目的心,其實影響你因地發(fā)心。如果你是“果地發(fā)心”,發(fā)有為法的心,一心想著做成這個做成那個,就可能是夢幻泡影了。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當然,你會說可以在“度人”中“度己”,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覺悟。話雖那么說,但可能性很小,概率很低,而自誤誤人的概率卻很高。
三
我的主張是“修不修”,或者說是“不修而修,修而不修”,雙破雙立。我們由“修”認識到“不修”,再認識到“修不修”,就在“修”上得到了自由。修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本體“不變”、修無可修的道理,故此,修就不要用力,不要太著相、太有所圖;不修的時候,我們要知道啟用隨緣、修能歸性的道理,不要太放逸、太松懈。兩個道理都了解了,同時起作用,雙破雙立,我們可以不執(zhí)著于一端,怎么都好辦。
修行者可以這樣測試一下自己:“我能不能什么事也不做,什么念頭也沒有,傻呆呆地待一天,而感覺非常滿足,非常安寧,非常平靜?”也就是說,能不能在無為無欲中感覺幸福、滿足?這個世界,這個人生,不可能“再”怎么樣、“更”怎么樣了!沒有“再”,沒有“更”,一切都好到頭了!已經(jīng)擁有了一切!這就是頓悟的感覺——在無限本體中的圓滿具足。當然,頓悟后的日子還要繼續(xù),所有的日子都只是本來具足的無限本體(道)的不同演示(可道)。
如果沒有這種無為無欲卻本來具足的感覺,我們的“修行”可能是人為的造作,是躁動的一部分,是八萬四千煩惱中的一部分,只不過是轉移的煩惱、變相的煩惱而已。
當下社會比較浮躁,只見現(xiàn)象不見本體,能在無為無欲中感覺寧靜和幸福的人很少。大多數(shù)人的“滿足感”“成功感”源于有為,源于不斷的刺激,源于不停地動。不動,刺激停止了,就會感覺空虛,感覺時間被浪費、生命被辜負了。這是幻象里的遷流作用。我們的所有感官和大腦,我們的七情六欲,早已被幻象的遷流控制,念念相續(xù)。所謂“修”,就是要停止這種刺激和躁動,修的是“止”,修的是“致虛極,守靜篤”,而不是更多的刺激和躁動。因此,不要讓“修”本身成為污染。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修訂增補本)[M]. 北京:中華書局,1984:122.
[2]安繼民,高秀昌注釋.莊子[M].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84,285.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教育學博士,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