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泱
【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本應是趣味橫生、充滿魅力和激情的,但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語文在學生的主次選擇中被拋到了次要地位,加之當前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固有問題,使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氣氛奄奄一息,缺少趣味性,阻礙了教學的有效性。以下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對如何開展趣味性語文教學提出幾點看法,以期改進語文教學方式,激活語文魅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 趣味性 魅力
一、現(xiàn)狀
在高一年級開學第一堂課,我向學生提了三個問題:“過去九年在語文學習中有哪些困惑?”“學習語文是為什么?”“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很多人都說“對學語文沒有興趣”,“怕語文,尤其是怕作文”。這里當然有學生自身的問題,更主要的原因是語文教學方式的陳舊、落后。
為了適應考試,小學語文從二三年級開始,就讓學生花大量時間背孤立的詞語解釋,挖空心思地造句,機械地抄寫。到了五六年級,又要做所謂的“閱讀分析”。學生既沒有積累足夠的語言信息,形成語感,又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只能死記標準答案。到了初中,學生仍然是整天泡在莫名其秒的分析里,閱讀量少之又少。如果高中三年那么美好的時光大部分都花在做一些無聊的習題中,教師把已經(jīng)嚼得毫無滋味的東西喂給學生,就會把學生害了。
二、轉變
觀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觀念轉變的程度就是發(fā)展的速度。
在二十多年的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各地涌現(xiàn)出很多風格各異、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可謂碩果累累,異彩紛呈。而最突出的成就乃是沖破了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的陳舊觀念的束縛,改變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刻板模式,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科學的教學觀念,肯定了“啟發(fā)式”、“導讀式”等活潑的教學課型。
“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把學生看成是和自己一樣具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不小看學生,不輕視學生,把知識獲取、能力培養(yǎng)的優(yōu)先權、主動權交與學生。“以教師為主導”,要求教師把自己只看成是教學活動的主持者和教學方向的引導者,不居高臨下,不目中無人,把服務于學生會學能做的職責和義務留給自己。如果一個教師總是唯我獨尊,動不動就板起面孔訓斥學生,總認為學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對學生放心不下,放手不得,甚至越俎代庖;總喜歡過把癮似地唱“獨角戲”,一講到底,“滿堂灌”,而不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情感取向和接受能力,就會削弱乃至剝奪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應有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滋生自卑和厭煩情緒,形成惰性和依賴性,即使學生在一兩次考試中成績尚算不錯,也是以綜合素質的失落和潛在能力的埋沒作為沉重代價的。
學生愛讀書、會讀書,養(yǎng)成終生與書為伴的習慣,教師的教學就成功了一半。教師教的東西,最多就是一杯水、一桶水,為什么不讓他們自己到大江大海里去游泳呢?教師要讓學生最終明白:學語文的主要途徑是靠自己讀書,靠自己作文,靠自己領悟,靠自己修煉。
三、活力
語文教學關鍵在于一個“活”字。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講活了。要讓學生喜歡語文,學好語文,課堂是重要的陣地,而“活”則是占領這個陣地的有力武器。那么怎樣才算“活”呢?課堂活躍熱鬧就是“活”嗎?其實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實質。只有靈活機動地駕馭教材和使用教材,才能使課堂正真“活”起來。教材是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師如果能站在學科知識體系的高度,全面熟練地駕馭教材和使用教材,語文課堂教學就會活起來。否則,教材就會變成死板的說教材料,讓人生厭,使課堂沉寂。中學語文教師在使用教材上須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1.制定好中學語文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追求的預期結果在主觀上的超前反映。語文教學目標決定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向、過程、內容和方式方法,關系到語文課堂教學的全局,是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的先決條件。教師應先理解大綱要求,站在語文學科知識體系的高度,明確高考對本部分知識和能力有何要求,然后制定出科學的語文教學目標。
2.設計好板書
板書的設計,是教師在原文基礎上的一種再創(chuàng)造。教師必須依照大綱要求,深鉆教材,抓住重點,融語文教育與美術為一體,設計出精要、醒目、美觀、形象的板書。如《黃鸝》板書設計:
黃 時 四 戰(zhàn)爭年代初見黃鸝
鸝 間 次 養(yǎng)病之時護衛(wèi)黃鸝
線 順 會 逛鳥市見籠中黃鸝
索 序 面 江南之春再見黃鸝
主題:只有在一定環(huán)境里,才能發(fā)揮極致。
3.處理好兩種關系
第一,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整體觀念,認真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和部分是相對而言的。如一個單元可視為一冊書的部分,相對單元中的每篇課文而言,又可將單元視為一個整體,其中的每篇課文又成為單元的部分。我們在講授一篇篇課文時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弄清這篇課文在整個知識序列中的位置,明白這篇課文在能力培養(yǎng)和訓練鏈條上所起的作用。只有立足于整體處理部分,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深厚的興趣,也只有這樣,才能挖掘出文章的內蘊,教出各篇不同的特色,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活”起來。
第二,處理好疏與密的關系。所謂密就是細膩、稠密,疏就是粗略、稀疏,在語文教學中疏與密的關系即教學內容中重點與非重點的關系。凡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就教得細些密些,力求講深講透;對非重點、難點內容,要教得粗些疏些,有的甚至略加提示即可。如果篇篇課文都一個腔調、一個模式講下去,一味貪多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輕重疏密,久了,學生就會厭煩,教師也會乏味。因此,教師必須善于篩選課文中最主要的內容,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處理好疏密關系,使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四、結合
要讓高中語文富有魅力,就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讀書,喜歡讀書。教師要讓學生感受裝訂成冊的紙張的無窮魅力;讓學生明白語文不僅僅是字詞、語法,更是讀書和做人;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使感情更豐富,具備更強烈的愛憎、更強烈的責任感。學生有了較為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必要的語文能力,才能從容地面對高考和各種考驗,并取得佳績。只有將趣味與效果結合,高中語文才能魅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