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史料教學的意義在于師生用探究的方式運用史料,讓學生懂得如何鑒別和闡釋相關的證據(jù),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學習方法以及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第一,引用史料,看似增加了難度,實質上是簡化了教材內容。
例如,講述西漢的王國問題,引用晁錯關于“削藩”的建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這段話僅22個字,卻把削藩的必要性闡述得既深且透,把西漢王國“尾大不掉”、分裂割據(jù)的情形凸顯在學生面前,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再如,在《海峽兩岸的交往》這課教學中,我選取了“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之一高秉涵的事跡(視頻資料)。作為一名臺灣老兵,在兩岸開放后,他開始奔波于大陸和臺灣之間,義務為臺灣老兵尋親提供支持,20多年間,先后抱回了54個老兵的骨灰罐,幫助他們完成遺愿,回歸故鄉(xiāng)的懷抱。學生感悟到這位人物的一生凝聚了所有臺灣老兵的坎坷與艱辛,同時也見證了兩岸從隔絕到溝通的一段歷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二,史料教學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
歷史知識最根本的特點就是“過去性”,中學生理解歷史、領悟歷史的能力較差,嚴重制約了歷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史料能比較生動地反映歷史的本來面貌,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幫助學生領悟歷史,從而培養(yǎng)思維能力。
如講述近代英國對印度的掠奪,可引用殖民頭子克萊武在英國議會的講話作為史料??巳R武說:“富庶的城市在我們腳下,強大的國家在我的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開了充滿金條銀錠、珍珠寶石的寶庫。我統(tǒng)共取了20萬英鎊,諸位先生,直到現(xiàn)在,我還奇怪自己為什么那樣客氣呢。”克萊武的這一“自供”,當然十分無恥,但可以使學生深刻地認識殖民主義的殘酷,有助于對殖民主義的理解和領悟。
第三,引進史料,有助于學生感知歷史,進行歷史思維。
在講授《君主集權的強化》這課后,同事們在討論時我在思考:這節(jié)課難道就是讓學生了解“清朝是一個君主集權強化的朝代”這個知識點嗎?能不能讓學生自己談談呢?學生能說出來嗎?帶著疑問,我在接下來的課上最后設計了一個“印象清朝”的環(huán)節(jié),先出示了名人眼中的清朝——
滿洲人仿效明王朝的模式,建立了一個絕對專制的集權體制,……而清政府為中國增加的領土,超過從明王朝承襲下來的中國領土的四倍。(歷史學家柏楊)
文字獄的血跡已經(jīng)消失,滿洲人的兇焰已經(jīng)緩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魯迅)
……總之清代在制度上,實在也沒有幾項值得我們今天之再稱道。(近代國學家、歷史學家錢穆)
然后提出問題“說說你眼中的清朝”,問題提出后并沒有出現(xiàn)冷場的局面,學生反而很積極地發(fā)言,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提升了對教材的認知,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通過對史料的閱讀,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又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三高級中學文昌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