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彬
摘 要: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上有提高,有進步,有收獲。它既關注學生當前的發(fā)展,又關注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fā)展。
關鍵詞: 創(chuàng)設情境 數學課堂教學 思維能力 師生雙邊活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yè)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的認識上,從不懂到懂、從不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下面我談幾點自己的做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喜歡上你的課
教師要從各方面來完善自己,比如師德修養(yǎng)、文體方面等,讓學生從內心尊重你,和學生結交成各方面的朋友,從而使他們喜歡你的同時,也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1.故事導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
成功地導課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渴望學習的訓練狀態(tài),為整節(jié)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認識分數(分一分)時,我是這樣導課的。師:“今天我們班可真熱鬧!你們看,老師還把誰帶來了?”課件出示藍貓。藍貓:“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朋友藍貓,今天我想帶你們一起去冒險島尋寶,想去嗎?”一看到熟悉的藍貓要帶自己去尋寶,學生的興趣立即就被激發(fā)起來了。接著我安排他們在與藍貓出發(fā)的路上,碰到啄木鳥大哥分餅引起大家的不滿的情節(jié),創(chuàng)設這一問題:要怎么分才能兩人一樣多,才公平。你有什么辦法?有學生回答:平均分,一人一半。師: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一半嗎?學生在被問住的同時,學習興趣因此而被激發(fā)出來,求知欲望也增強。
2.創(chuàng)設操作性情節(jié),調動學習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以學生活動為主,對一些實際問題通過自己動手測量、演示或操作,使學生通過動手動腦獲得學習成效,既能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我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六冊認識分數(分一分)時,我安排了兩個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樹葉、衣服、六邊形紙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圓、長方形、正方形紙片,通過折一折、涂一涂創(chuàng)造出其他的分數,使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才能,增強實踐探究的欲望,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索,變“學會”為“會學”。
3.營造“競爭”情境,激趣樂學。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我經常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競爭的情境,引入競爭機制,面向大多數學生,恰當開展一些游戲競賽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競爭和成功的機會。例如,在學習100以內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中,我讓一部分學生當售貨員,一部分學生當買東西的顧客,讓他們從實際出發(fā),從一買一賣中得到樂趣,更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更讓學生懂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二、激發(fā)思維火花,開拓思維能力升華興趣
“學起于思,思起于源思”。心理學認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維也就應運而生。例如:我在教學中,經常會問: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樣?通過換位思考,改變以前學生被動學習的境況,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讓學生產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學習的開始。疑問使學生萌發(fā)出求知的欲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對新知識的探求。
學習數學是一項艱苦而又細致的勞動。學習的直接興趣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學生在刻苦學習、認真鉆研的學習活動中得到發(fā)展升華的。一個懶于學習、不愿思考的學生,很難對數學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大膽發(fā)表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培養(yǎng)學生善于獨立思考的習慣,要求學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豐富想象,開拓思維。這樣對升華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其次,課堂上組織學生討論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興趣的一種好辦法。因此,教師可采用同桌、小組、全班等討論形式,組織學生對某個問題進行開放式討論,讓學生思維的火花互相觸發(fā),交流各自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概括。利用這個方法的目的是激起更深入地鉆研某些問題的更高興趣。
三、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樹立數學的自信心
師生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學生自然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如教學一年級數學上冊分類一課時,在教學生明確什么是分類知識之后,我有意識地放手讓學生主動實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將3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的鉛筆打亂放在一起,讓學生分類,看誰分得合理。學生爭先恐后搶著分類:有按顏色分類的;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帶有或者不帶有橡皮頭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再找學生說明這樣分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指導,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主動實踐。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抱有想學、樂學、會學的態(tài)度。
幫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如我班一位女生,數學基礎差,學習態(tài)度不明確,很要面子,別人幫助她學習她還不愿意,認為很沒面子。問她懂了嗎,都是說懂的,作業(yè)往往又是錯的,看得出做作業(yè)時很急躁。我從寫字開始,要求她把字寫端正,允許作業(yè)少做,要求做一題對一題,不會做的重新做,做對了繼續(xù),讓她認識到她也能做對,慢慢地樹立學習的信心,發(fā)現優(yōu)點及時大力表揚,使她嘗到成功的喜悅,并且認識到學習需要腳踏實的一步一步,不能有任何虛假的行為。漸漸的,她對數學有些信心了,字寫端正了,成績也提高了。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從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多種形式,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樂趣。在民主教學中,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掌握數學的方法,而且能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參考文獻:
[1]周玉仁主編.小學數學教學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羅增儒,李文銘.數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