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吳寶成,宋春鳳,劉啟新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蘇 南京210014)
?
中國柯屬(殼斗科)植物資源與開發(fā)利用
周 偉,吳寶成,宋春鳳,劉啟新*
(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江蘇 南京210014)
對中國殼斗科柯屬植物的開發(fā)利用情況進行了研究。通過對該屬植物資源的調(diào)查,篩選出國內(nèi)具有較高開發(fā)價值的7種柯屬植物,分析了該屬開發(f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資源現(xiàn)狀提出相關(guān)建議,為柯屬種質(zhì)資源的收集、保護和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殼斗科;柯屬;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
殼斗科(Fagaceae)植物作為廣泛分布于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森林的一個大科,是針闊混交林和常綠闊葉林的重要成分。柯屬(石櫟屬)(LithocarpusBl.)作為殼斗科中的大屬,共有300余種,主要分布于亞洲東南部,是我國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而且常是建群種之一。該屬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和經(jīng)濟價值,然而由于多種原因,該屬一直未得到應有的關(guān)注。保護和開發(fā)柯屬植物資源, 對于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持續(xù)發(fā)展、保護地方生態(tài)和發(fā)展經(jīng)濟, 均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我國是世界柯屬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共有柯屬植物123種1亞種13變種,其中69種為我國特有[1]。該屬植物在我國主要分布于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分布北限在陜西南部文縣地區(qū)。秦嶺淮河以北的9省區(qū)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新疆、內(nèi)蒙、青海、寧夏、山西及南部的澳門無柯屬植物分布。各省以云南、廣東、廣西和海南種類較多,其中云南以47種占第一位。由于我國熱帶、亞熱帶、溫帶連續(xù)不間斷分布,相比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其他國家,有一些靠近溫帶的耐寒性較好種類,如子彈柯(L. glaber)、短尾柯(L. brevicaudatus)、硬殼柯(L. hancei)等。這些種類可以忍受短時間的零下低溫,屬常綠耐寒樹種,有更大的推廣范圍。
柯屬植物的莖、葉、花、果都具有開發(fā)價值,具體可以分為食用、造林、藥用和觀賞等四個方面。
2.1食用價值
2.1.1果樹資源
柯屬部分種的果仁無澀味,這些種類為可開發(fā)為果樹[2]。目前已確定可食用的種有包果柯(L. cleistocarpus)、煙斗柯(L. corneus)、紫玉盤柯(L. uvarifolius)、厚鱗柯(L. pachylepis)。據(jù)《中國植物志》[3]記載“果壁厚角質(zhì)或硬木質(zhì)的種類,其種仁煮熟后無澀味,可食用”,則與煙斗柯近緣的10余種如密脈柯(L. fordianus)、櫟葉柯(L. quercifolius)、檳榔柯(L. areca)和長果柯(L. longinus)等皆有潛在的食用價值。后2種果仁較大,如能開發(fā)為新的堅果必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2.1.2淀粉資源
殼斗科植物種仁含有淀粉,可供食用或釀酒,是重要的淀粉資源。據(jù)測定,栗屬和柯屬種仁淀粉在殼斗科中含量最高,可達60%~80%[4]。相比其他屬,柯屬植物的種仁淀粉還有其他優(yōu)點。第一,產(chǎn)量更大。柯屬植物結(jié)果量遠高于殼斗科其他屬,像犁耙柯(L.silviclarum)、勐???L.menghaiensis),一個果序上可以結(jié)20~30個果。第二,原料更容易收集。與殼斗科其他屬堅果單獨脫落不同,柯屬植物果實成熟時果序整體脫落,果實多保留在果序上,可整體采集。第三,單寧含量更低。謝碧霞等[4]測量了9種柯屬植物的單寧含量,均低于4%,而櫟屬植物種仁的單寧含量平均為10%。浙江義烏、磐安、東陽等地常用子彈柯、麻櫟(Quercusacutissima)或青岡(Cyclobalanopsisglauca)的種仁磨粉做成類似涼粉的食品,統(tǒng)稱為橡子豆腐。其中用子彈柯種仁做的特稱為“擇子豆腐”,其澀味小、口感最好,深受當?shù)厝罕娤矏?,是一種值得開發(fā)的食品。
2.2造林價值
2.2.1用材林
近年來我國南方地區(qū)營造了大量的桉樹用材林,作為外來樹種桉樹一直受到爭議,而原生植被的破壞也的確對當?shù)厣鷳B(tài)造成了負面影響。從在當?shù)胤植嫉目聦僦参镏羞x擇材質(zhì)優(yōu)良的樹種進行造林,既適地適樹,有利于生態(tài)恢復,也可以帶來經(jīng)濟效益。
柯屬植物中材質(zhì)優(yōu)良、有較高的木材開發(fā)價值的代表種有紅柯(L.fenzelianus),白柯[5](L.dealbatus),金毛柯[6](L.chrysocomus) 等。這些樹種的材質(zhì)堅重、結(jié)構(gòu)致密、韌性強、耐濕腐,木材均屬于優(yōu)質(zhì)材,缺點是生長速度較慢。但厚斗柯(L.elizabethae)材質(zhì)較好還具有速生的特性,其早期生長速度超過杉木,且后期胸徑生長潛力大[7]。該種在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和福建都有分布,適應性好,是南方建造速生林的良好樹種。
2.2.2生態(tài)林
柯屬部分種在條件惡劣的石漠化地區(qū)可正常生長,其中白柯已被證明是石漠化地區(qū)恢復造林的優(yōu)良樹種[8-9]。我們在野外調(diào)查時發(fā)現(xiàn),龍州柯在石灰?guī)r山頂部可正常開花結(jié)果,也是石漠化地區(qū)綠化值得應用的樹種。此外,包果柯、硬殼柯和多變柯(L.variolosus)等是南方山地水源林的主要樹種,目前這些樹種仍處于自生自滅狀態(tài),對其進行撫育更新,可更好的保護水源。
2.3藥用價值
柯屬植物中不少種具有藥用價值,短尾柯的果實可治濕熱痢疾;厚斗柯的樹皮可治痢疾、燙火傷;白柯的雄花序可治食積腹脹、蟲積腹痛[10],葉還具有抗HIV功效[11]。木姜葉柯(L.litseifolius)的藥用價值最高,該種葉片有甜味,又名甜茶。研究表明其甜味成分屬黃酮類物質(zhì)[12],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及抗過敏和抗炎等多種作用[13-16]。對木姜葉柯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提取和安全性評價都已做過系統(tǒng)研究,各項毒理試驗均為陰性[17],目前已有相關(guān)的藥物膠囊試制[18]。如對木姜葉柯進行更深入的開發(fā),必能帶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4觀賞價值
殼斗科植物一般用于觀葉或觀果,而柯屬植物由于雄花序直立密集、且花期較長,為殼斗科中少見的可以賞花的種類。例如短尾柯、港柯(L.harlandii),具頂生的大型圓錐花序,適合作為園林綠化樹種。前者一年開花兩次(6—7月和9—10月)花期正值夏秋,其他植物開花較少,觀賞效果好。子彈柯作為我國柯屬中分布最廣泛的種,耐干旱、瘠薄更有耐酸雨的特性[19],是良好的行道樹備選樹種。此外截果柯(L.truncantus)的新葉紅色,金毛柯的葉背金黃色,也具有觀賞價值。
表1 推薦開發(fā)的柯屬植物
通過對柯屬植物價值和適應推廣地區(qū)的綜合評價,我們篩選出7種具有較高開發(fā)價值的柯屬植物推薦開發(fā)應用(表1)。
(1)宣傳和保護力度不夠。我國柯屬植物123種,無一列入保護樹種。在上海佘山、天馬山地區(qū)原記載有短尾柯野生分布[20],為該種自然分布的最北端,但近年來的幾次調(diào)查均未發(fā)現(xiàn)該種;煙斗柯和厚鱗柯的果實在網(wǎng)上常被當做壯陽類保健品出售,肆意采集、收購嚴重破壞了自然更新。
(2)基礎(chǔ)研究缺乏??聦僦参锏姆诸悓W研究較為欠缺,相近種的利用未得到深入挖掘。如煙斗柯果實可食,堅果可做工藝品,二者不可兼得。實際煙斗柯含原變種及5個變種,有的變種結(jié)果少、果壁厚且果仁小,有的變種結(jié)果多、果壁薄且果仁飽滿,區(qū)分利用可獲得更好的效益。
(3)開發(fā)力度不夠,深加工仍欠缺。有藥用價值的種,除其藥用成分多數(shù)未進行深入研究,只是粗淺利用。木姜葉柯為該屬中開發(fā)潛力最大的種,目前開發(fā)多數(shù)還停留在用其葉作甜茶上,知名度不高;子彈柯制作的“擇子豆腐”受原料和工藝限制,至今仍以手工小作坊式生產(chǎn)為主,僅在浙江地區(qū)小范圍銷售。
為更好的開發(fā)利用柯屬植物資源,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進行野外調(diào)查,對重點樹種的野外分布狀況進行摸底調(diào)查,劃入保護范圍,并采取措施改善更新。
(2) 收集種子育苗并同時利用扦插進行繁殖。對同種(如木姜葉柯)從不同產(chǎn)地選擇優(yōu)良株系,進行人工繁育。
(3)加大支持力度,對有較高開發(fā)價值的種調(diào)撥專項資金支持,進行全面深入開發(fā)。
[1]HUANG Chengjiu, ZHANG Yongtian, BARTHOLOMEW B. Fagaceae in Flora of China: Vol. 4[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2]張福平. 粵東野生殼斗科果樹資源[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06, 25(3): 29-31.
[3]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22卷[M] .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98: 1-332.
[4]謝碧霞, 謝濤. 我國橡實資源的開發(fā)利用[J]. 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2, 22(3): 37-41.
[5]端木炘. 四川殼斗科木材分類的研究[J]. 四川林業(yè)科技, 1988, 9(2): 12-16.
[6]繆勉之. 青剛櫟、細葉青剛、石櫟、金毛柯、湖南石櫧[J]. 湖南林業(yè)科技, 1979: 36-38.
[7]楊治國, 黃紅蘭. 九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貴州石櫟的生長過程研究[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2, 40(23): 11718-11720.
[8]甘家生, 楊衛(wèi)明, 陸斌,等. 昆明地區(qū)荒山造林樹種選擇試驗研究[J]. 云南林業(yè)科技, 1996, 74: 3-13.
[9]黃永祥, 成克武, 楊文云,等. 滇中地區(qū)滇石櫟灌叢植被恢復改造技術(shù)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08, 36(35): 15456-15459.
[10]何順志, 徐文芬. 貴州中草藥資源研究[M]. 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2007: 219.
[11]劉云華, 殷彩霞, 張仙,等. 五種抗HIV活性中草藥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J].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2011, 18(10): 44-48.
[12]周文華, 水谷健二, 田中治. 湖南甜茶的甜味成分研究[J]. 食品科學, 1992(4): 17-19.
[13]江蘇中醫(yī)學院. 中藥大辭典: 上冊[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942.
[14]董華強, 寧正祥,于立靜,等. 多穗柯黃酮根皮苷對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血脂效果[J]. 食品科學, 2006, 27(12): 714-717.
[15]蘇學素. 我國常見食物及其成分的抗過敏作用研究[J]. 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00, 22(1): 77-80.
[16]李勝華, 伍賢進, 向曉軍. 多穗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抑菌效果研究[J]. 食品科學, 2010, 35(3): 211-214.
[17]劉燦明, 王日偉, 王富之,等.湖南甜茶成分分析與安全性評價[J].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4, 30(3): 261-263.
[18]蔣珍藕, 陸國壽, 高微,等. 木姜葉柯總黃酮膠囊的成型工藝[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1, 15: 52-54.
[19]余樹全, 蔡夢莎, 伊力塔,等. 模擬酸雨對石櫟(Lithocarpusglabra)生長及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J].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2, 43(11): 81-86.
[20]上海科學院. 上海植物志: 上卷[M]. 上海: 上??茖W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 1999: 81-82.
Resources and Exploitation ofLithocarpus(Fagaceae) in China
Zhou Wei, Wu Baocheng, Song Chunfeng, Liu Qixin*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AdetailedsurveyaboutLithocarpusofallprovincesinChinawasconductedforthefirsttime.From123speciesofLithocarpusinChina,sevenspecieswithhighvaluewerechosen.ProblemsexistedinthepresentdevelopmentofLithocarpusareanalyzedandsomestrategiesareputforward,whichwillhelptodeveloptheresourcesindepthandeffectively.
Fagaceae; Lithocarpus;plantresource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
10.3969/j.issn.1006-9690.2016.04.016
2016-01-18
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青年基金 (201203)。
周偉(1982—),男,博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分類學及資源開發(fā)利用研究。E-mail: zhouweigreen111@163.com
劉啟新,研究員。E-mail: naslqx@aliyun.com
S792.99
A
1006-9690(2016)04-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