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視角

2016-11-03 05:57:08郇昌鵬
當代外語研究 2016年5期
關(guān)鍵詞:語料庫框架價值

郇昌鵬

(上海交通大學(xué),上海,200240)

?

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視角

郇昌鵬

(上海交通大學(xué),上海,200240)

本文介紹國外學(xué)界最新發(fā)展的研究新聞價值的話語分析框架。該話語分析框架從語言學(xué)角度分析新聞從業(yè)者如何通過語言資源建構(gòu)新聞價值,是對新聞傳播學(xué)和社會學(xué)視閾下新聞價值研究的有益補充,解決了新聞價值是如何建構(gòu)的問題,彌補了學(xué)界對此研究的不足。通過兩個案例分析,本文簡要介紹了如何在話語分析視角下基于語料庫和人工文本分析研究新聞價值,揭示了新聞價值研究話語分析視角的有效性,也指出了其局限。

新聞價值,話語分析,語料庫

1.引言

新聞價值(news values)也稱新聞性,其研究在新聞傳播學(xué)和社會學(xué)領(lǐng)域中由來已久。它最初起源于Galtung和Ruge(1965)對挪威報紙中影響報道剛果、古巴和塞浦路斯危機因素的分析。自此之后,學(xué)者對他們提出的新聞價值12因素進行了不斷發(fā)展(如Bednarek & Caple 2012a,2014;Bell 1991;Brighton & Foy 2007;Caple & Bednarek 2015;Cotter 2010;Gans 2004;Harcup & O’Neill 2001;Harrison 2006;Machin & Niblock 2006;Montgomery 2007;Richardson 2007;Schulz 1982;van Dijk 1988)。雖然學(xué)界對新聞價值的研究不斷加強,但是對新聞價值的構(gòu)成要素并沒有達成一致,甚至對新聞價值的定義目前還存在爭議(Bednarek & Caple 2012a:40)。鑒于此,本文旨在梳理當今新聞價值研究的主要方法,指出其優(yōu)勢與不足,著重介紹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新視角。眾所周知,新聞通過語言呈現(xiàn)給受眾,但是現(xiàn)有研究忽略了新聞價值研究的語言學(xué)視角,無法解釋新聞價值是如何在新聞話語中建構(gòu)的問題。本文引介的新聞價值研究的語言學(xué)視角不是用來取代其他方法,而是對其他研究方法的有益補充。同時,本文將通過兩個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從話語研究角度利用語料庫對新聞價值進行量化研究,指出了該方法的局限,尤其是在漢語新聞研究中的局限。通過第二個案例分析,本文簡要說明了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的質(zhì)化研究在揭示新聞報道的主觀性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價值。

2.新聞價值研究綜述

總的來說,新聞價值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對新聞價值分類的具體介紹,詳見 Caple & Bednarek 2013)。下文將逐一介紹這四種研究方法,并探討其區(qū)別,比較其優(yōu)劣。

第一種研究方法把新聞價值看作是新聞事件本身固有的價值(如Bell 1991;Galtung & Ruge 1965;Schultz 2007),新聞記者根據(jù)新聞事件本身的價值來判斷哪些事件有報道價值。新聞價值獨立于新聞記者之外,有其自身的特征與規(guī)律(Conley & Lamble 2006:42)。如果這個研究方法的假設(shè)成立,也就是說如果新聞價值是由新聞事件本身決定而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話,那么同一個新聞事件在不同社會和傳媒中應(yīng)該體現(xiàn)相同的新聞價值。換句話說,新聞價值在所有社會和新聞媒介中將是一成不變的,因為新聞事件本身是既成的事實無法改變。然而,本文的第二個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中西方媒體在報道同一個新聞事件時強調(diào)的新聞價值迥異。由此可見,新聞價值并非由新聞事件本身決定,這種研究范式不能解釋為什么一些事件會成為新聞,而另外一些類似事件卻不是(Harcup & O’Neill 2001)。因此,這種研究方法忽略了影響新聞報道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因素。

第二種研究方法,即社會文化視角研究,彌補了第一種方法的不足。這一方法探討選擇新聞報道背后的原因,關(guān)注影響新聞事件報道的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原因(如Allern 2002;Brighton & Foy 2007;Donsbach 2004;Gans 2004;Herman & Chomsky 1988;Machin & Niblock 2006)。社會文化視角關(guān)注新聞報道與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關(guān)系(如Hall 1980;Hall,et al.2000;Hartley 1982),在該研究視角下,新聞價值由社會文化環(huán)境決定,并具有多樣性、動態(tài)性和獨特性。然而,即使是在相同社會文化背景下,新聞價值在不同媒介中也會不同,這種方法顯然忽略了新聞價值在社會生活中的差異,忽略了新聞記者的主觀能動性在決定新聞價值中的作用。正如Cotter(2010: 86)所說,“沒有對新聞生產(chǎn)過程的深刻文化理解,沒有‘內(nèi)行人’的視角,任何對新聞?wù)Z篇的研究及判斷都是表面的”。此外,這種研究方法不探討新聞如何重構(gòu)意識形態(tài),而把意識形態(tài)作為新聞報道固有的、理所當然的影響因素,忽視了意識形態(tài)也需要通過行為和語言進行重構(gòu),因此無法提供一個可以分析如何建構(gòu)意識形態(tài)的框架。

這兩種研究方法雖然對新聞價值的認識不同,但是都認為新聞價值是由新聞事件本身或者政治經(jīng)濟因素所決定的,沒有意識到新聞價值是對新聞事件的重構(gòu),也因此忽略了新聞生產(chǎn)者在生產(chǎn)新聞時的能動性。這一點在第三種研究方法中得到了足夠的重視。第三種研究方法把新聞價值當作新聞從業(yè)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或者認知。這種研究方法重視新聞從業(yè)者對新聞價值的理解與看法,它通常采用實地調(diào)研或訪談來研究新聞從業(yè)者和新聞出版機構(gòu)如何判斷新聞價值(如Fowler 1991;Gans 2004;van Dijk 1988)。 具體而言,它研究新聞機構(gòu)及其主要管理人員和新聞記者如何根據(jù)報社要求選取合適的新聞。與第一種研究方法把新聞看成對事實的客觀描述相比,第三種方法則認為新聞是新聞從業(yè)者依據(jù)當前社會和新聞機構(gòu)主流價值觀對新聞事件的闡述和重構(gòu)。因此,在第三種研究視角下,新聞事件不是被動地等待記者去報道(Harcup & O’Neill 2001;McQuail 1994),而是記者生產(chǎn)新聞并重構(gòu)事實(Cotter 2010)。當然,新聞從業(yè)者主觀能動性也不能過分夸大,影響新聞價值的社會文化與政治經(jīng)濟因素也同樣重要。與下面要介紹的新聞價值的話語分析框架相比,第三種研究視角雖然也強調(diào)新聞記者對新聞價值的重構(gòu),但是它更關(guān)注新聞從業(yè)者對新聞價值的認知和判斷,并不關(guān)注他們?nèi)绾瓮ㄟ^語言重構(gòu)新聞價值。

以上三種研究方法都認為不同新聞事件具有不同新聞價值,不同社會凸顯不同新聞價值,不同新聞從業(yè)者對新聞價值的認知不大相同。它們忽略一個共同的問題——新聞價值是如何通過語言重構(gòu)的。 我們需要承認新聞記者可以通過語言凸顯事件的某些新聞價值。第四種研究方法就重點探討新聞記者如何在新聞話語中通過語言重構(gòu)新聞價值。我們把它稱為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方法(discursive approach)。下面我們著重介紹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

3.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

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由 Bednarek和Caple于2012年最先提出并發(fā)展(Bednarek & Caple 2012a,2012b,2014;Caple & Bednarek 2013,2015;Potts et al.2015)。她們的框架受Bell(1991:156-160)對新聞價值分類的影響,但同時又與后者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Bell(1991)把新聞價值分為:(1)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中的價值(news values in news actors and events);(2)新聞生產(chǎn)/選擇過程中的價值(news values in news selection process);(3)新聞文本的價值(news values in news texts)。

新聞文本的價值包括三個方面:(1)內(nèi)容清楚(clarity);(2)內(nèi)容簡明扼要(brevity);(3)內(nèi)容易懂(colour)(Bell 1991:160)。Bednarek和Caple(2012a: 40)認為這三個方面屬于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新聞的價值。

新聞生產(chǎn)過程中的價值包括表1中列出的六個方面。Bednarek和Caple(2012a: 40-41)認為這些因素應(yīng)歸為“新聞生產(chǎn)過程/市場因素”(news cycle/market factors)。比如,一個預(yù)知的重大新聞事件由于某種原因被推遲,過了報紙最后定版清樣的時間,這樣這個新聞雖然具有價值卻不能次日見報。如Cotter(2010: 80)所說,這些因素并非新聞價值,而是影響新聞生產(chǎn)過程的因素而已。

表1 新聞生產(chǎn)過程中的新聞價值(Bell 1991: 159)

Bednarek和Caple(2012a:42)認為真正的新聞價值應(yīng)該指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本身的價值。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關(guān)注新聞從業(yè)者如何通過語言和其他資源在新聞話語中建構(gòu)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價值。具體的框架如表2所示,基于文獻(Harcup & O’Neil 2001,2016; Schulz 1982) 和作者的前期研究(Huan 2016),表2添加了“正面”。

表2 新聞事件或人物的價值(Bednarek & Caple 2012a: 41)

新聞價值研究話語分析框架的核心是關(guān)注新聞事件本身的價值(news values on the level of events per se),而非新聞報道的價值(news values on the level of the published news story)。這個區(qū)分是非常有必要同時也是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與其他分析框架的根本區(qū)別。比如,“平民”在新聞事件層面指的是新聞事件涉及普通百姓和他們的生活,而在新聞報道或者新聞故事(news story)層面指的是事件對讀者有吸引力。簡言之,新聞故事中的價值無法通過研究新聞?wù)Z言獲知,而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價值是通過語言建構(gòu)的,因此也就能通過研究新聞?wù)Z言獲知。

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的理論意義在于,它為從微觀層面具體分析新聞價值如何通過語言建構(gòu)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框架,從語言學(xué)角度為新聞價值研究提供新視角。新聞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必然有它的社會性,也受新聞記者認知的影響,更受新聞事件本身的影響,但是無論如何新聞最終都必須通過語言(或其他符號)呈現(xiàn)給讀者。因此,通過語言重構(gòu)新聞價值也就變得非常重要。這說明通過語言重構(gòu)的新聞價值受新聞生產(chǎn)的社會、認知和新聞事實的影響,同時在語言重構(gòu)過程中再次生產(chǎn)這些價值。研究新聞價值話語分析框架的意義也就在于通過分析語言重構(gòu)的新聞價值來理解和分析新聞生產(chǎn)背后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認知因素。從研究方法的貢獻而言,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分析框架可以為研究新聞價值提供更為精細和翔實的語言學(xué)證據(jù),從而搭建微觀語言分析和宏觀社會學(xué)分析的橋梁。

4.案例分析

該部分將通過兩個案例分析介紹如何對新聞價值進行量化和質(zhì)化研究,同時簡要說明新聞價值的話語分析框架的研究意義。量化研究基于一個自建的英文小型特殊語料庫,包含158篇澳大利亞森林火災(zāi)新聞報道,共計63996形符(6051類符)。該語料庫是作者所建立的一個雙語對比語料庫的子庫,有三層標注:基于CLAWS 4的詞性標注(part-of-speech,簡稱POS) (http://ucrel.lancs.ac.uk/claws/)、基于USAS的語義標注(http://ucrel.lancs.ac.uk/usas/)和基于評價系統(tǒng)(appraisal framework)的記者態(tài)度立場標注(Martin & White 2005)。前兩層標注使用W-Matrix (http://ucrel.lancs.ac.uk/wmatrix/)自動標注,后一層是部分手動標注。限于篇幅,量化分析著重探討如何利用前兩種標注研究新聞價值。質(zhì)化分析展示新聞價值研究的話語視角在揭示報紙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作用。

4.1案例1:基于語料庫的新聞價值研究

為了避免羅列語料庫研究發(fā)現(xiàn),該部分重點討論如何通過基本的高頻詞性來分析新聞價值。表3中列出了小型語料庫中前20個高頻關(guān)鍵詞性(key POS tags)。關(guān)鍵詞性指與英國國家語料庫(British National Corpus—BNC)相比在我們小型語料庫中出現(xiàn)更頻繁的詞性。O1一列代表該詞性在我們的小型語料庫中的觀察頻率(observed frequency),O2代表該詞性在BNC語料庫中的觀察頻率,%1和%2值代表該詞性分別在小型語料庫和BNC語料庫中的相對頻率,+代表該詞性在我們的小型語料庫中比它在BNC中出現(xiàn)更為頻繁。LL是對數(shù)似然估計函數(shù)值(log-likelihood value),它的值越高代表該詞性在我們的小型語料庫中比它在BNC中出現(xiàn)越頻繁。表3中的頻率排序就是根據(jù)這個值得來的。其中的數(shù)字本身是無法體現(xiàn)新聞價值,我們需要查看這些語義在語料庫中的索引(concordance)才能知道。下面我們探討這些高頻詞性是如何建構(gòu)新聞價值的。

表3 與BNC書面子庫相比的澳大利亞森林火災(zāi)語料庫中的20個最高頻詞性

表3的NPD1、RA、NPM1和VVG分別表示單數(shù)星期名詞(NPD1)、名詞性中心后出現(xiàn)的副詞(RA)、單數(shù)月份名詞(NPM1)和動詞的現(xiàn)在分詞(VVG)。它們都指向新聞發(fā)生的時間,或具體到幾點,或具體到星期幾,具體日期,又或是表明動作正在發(fā)生。因此,它們共同體現(xiàn)了新聞價值的時效,說明報道的森林火災(zāi)在時間上與讀者密切相關(guān)。比如圖1中舉例列出的單數(shù)星期名詞(NPD1)。

表3的ND1和NNL1分別表示方向性單數(shù)名詞和地點單數(shù)名詞。圖2中舉例列出了十個高頻方向性單數(shù)名詞。這些詞都指向發(fā)生在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zāi)地點,而這些語言和新聞價值落地相關(guān),說明報道中森林火災(zāi)發(fā)生的地點是在澳大利亞的某一個地方,或者讀者應(yīng)該避免去這些地點。

圖1 十個高頻單數(shù)星期名詞NPD1

圖2 十個高頻方向單數(shù)名詞 ND1

圖3 十個高頻復(fù)數(shù)測量單位詞 NNU2

圖4 十個高頻后飾比較級DAR

圖3和圖4分別列舉了復(fù)數(shù)測量單位詞(NNU2)和后飾比較級(DAR)。這些詞都涉及森林火災(zāi)的嚴重性,比如它們說明多少公頃的土地和森林受到火災(zāi)影響、有數(shù)量巨大的消防員投入滅火行動中。因此,這些語言直接指向新聞價值的重大和影響力。此外,從另一方面來講,嚴重的火災(zāi)還涉及新聞的負面性。限于篇幅,本文在此不一一列出其他通過關(guān)鍵詞性和高頻語義標示所建構(gòu)的新聞價值。

需要澄清的是,語言資源與其體現(xiàn)的新聞價值之間并沒有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比如圖5中列舉的普通名詞復(fù)數(shù)(NN2)既能體現(xiàn)新聞事件中的社會精英(如firefighters,authorities)又能體現(xiàn)重大性,因為它一方面涉及政府人物(如消防員、政府當局),另一方面當這些語言資源與數(shù)詞搭配時(如extra 300 firefighters to help fight the blazes)還能體現(xiàn)事件重大性。

圖5 十個高頻普通名詞復(fù)數(shù)NN2

用上述方法對新聞價值進行研究首先需要對語料庫進行詞性和語義的標注,并且借助語料庫軟件計算出詞性和語義的出現(xiàn)頻率。但該方法在研究漢語新聞?wù)Z篇中的新聞價值方面有很大的局限,因為目前尚沒有可靠的漢語語義標注軟件,因此暫時不能計算出關(guān)鍵詞性。但是,這一局限性不是新聞價值的話語分析框架造成的,并且可以在語篇數(shù)量不太多的情況下通過人工分析進行彌補。此外,基于語料庫分析新聞價值通常是為了尋找此類新聞事件中共同和突出的新聞價值,目的是為了尋找共性。也就是說,基于語料庫的新聞價值分析無法窮盡一篇新聞報道中所有通過話語建構(gòu)的新聞價值,這需要對文本進行詳盡的人工分析以了解其差異性(Potts et al.2015)。

4.2案例2:新聞價值與社會價值

如果把案例1看作是對新聞價值的量化分析,第二個案例則可以用來說明如何對新聞價值進行質(zhì)化分析。同時,我們還將揭示新聞價值如何與記者的態(tài)度立場和報紙的意識形態(tài)緊密相關(guān),以期為新聞話語分析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受篇幅和版權(quán)限制,我們截取The Guardian和China Daily在相近時間內(nèi)對“東方之星”事故的部分報道并進行簡要分析。在下面的分析中,我們用下劃線表示兩篇報道中涉及的情感詞(affect)和態(tài)度詞(judgement),用斜體表示其中的新聞消息源。

Bereaved families allege authorities are spying on them as they voice growing doubts about official reason for sinking of now-recovered ferry.

“Is it necessary to treat the common people,one by one,as if you are facing some kind of formidable foe?” Xia,from the city of Qingdao,shouted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on Friday,according to Reuters (The Guardian 2015).

With wind at around three to four grade (about 12-28km/h) on the Beaufort scale,the captain tried to steer the ship but was unable to control the vessel and it capsized,according to a Xinhua report.

Zhang Shunwen said as the wind was coming from the South,he first tried to steer the ship northward on the leeside in an effort to counter it with the vessel’s speed (China Daily 2015).

分析發(fā)現(xiàn),在情感和態(tài)度詞的使用方面The Guardian傾向于使用消極的情感詞表達遇難者家屬的負面情緒,使用消極的態(tài)度詞表達對中國政府行為的負面評判,而 China Daily則傾向于使用積極的態(tài)度詞評價船長(Zhang Shunwen)試圖挽救災(zāi)難的舉動。由于船長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的代表,China Daily也就實現(xiàn)了對中國政府的積極評判。在消息源的使用方面,The Guardian引用遇難者家屬的話語和國外媒體路透社的報道,而China Daily則引用船長的話語和中國政府官方機構(gòu)新華社的報道。這些顯然與兩個媒體各自強調(diào)和踐行的新聞價值密不可分。The Guardian明顯地突出“東方之星”事故中新聞價值的負面和平民,而China Daily則突出其中的正面和精英。對同一事件踐行不同的新聞價值體現(xiàn)了新聞報道的社會性。The Guardian踐行的新聞價值體現(xiàn)了西方媒體對涉華事件報道的負面性,從話語分析的角度來看,西方媒體宣稱的新聞事件客觀報道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其報道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社會固有價值觀、偏見和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新聞價值話語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及其對新聞話語分析提供的新視角。

5.結(jié)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分析新聞話語中新聞價值的語言學(xué)方法。這種方法著重分析新聞從業(yè)者如何通過語言資源構(gòu)建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的價值 。本文強調(diào),新聞價值分析的話語視角不能替代其他分析方法,因為它并不能解釋為什么新聞媒體會踐行特定的新聞價值,不能解釋新聞價值背后的社會文化、政治經(jīng)濟影響因素。但是,話語視角或許可以為新聞價值研究和新聞話語分析提供一個新思路,能夠有效連接新聞話語分析、新聞傳媒分析和新聞生產(chǎn)的社會學(xué)分析。

通過兩個案例分析,本文簡要介紹了如何對建構(gòu)新聞價值的語言資源進行量化和質(zhì)化分析。兩種分析辦法各有優(yōu)劣,量化研究可以探尋共性,卻無法窮盡一個新聞事件中體現(xiàn)的所有新聞價值;質(zhì)化研究能夠詳細全面探討新聞事件中體現(xiàn)的新聞價值,但無法處理大量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的取舍當然取決于研究目的和研究文本的數(shù)量。本文未介紹建構(gòu)新聞價值的多媒體資源(比如圖片或聲音),也僅探討了紙媒這一種媒介。本文在此拋磚引玉,期望后續(xù)研究可以在本文介紹的話語分析視角下從跨媒介、跨文化對比領(lǐng)域?qū)π侣剝r值分析做出更多有意義的研究。

Allern,S.2002.Journalistic and commercial news values [J].Nordicom Review 23(1-2): 137-152.

Bednarek,M.& H.Caple.2012a.News Discourse [M].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Bednarek,M.& H.Caple.2012b.‘Value added’: Language,image and news values [J].Discourse,Context & Media 1(2): 103-113.

Bednarek,M.& H.Caple.2014.Why do news values matter? Towards a new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news discourse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beyond [J].Discourse & Society 25(2): 135-158.

Bell,A.1991.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M].Oxford/Cambridge MA: Blackwell.

Brighton,P.& D.Foy.2007.News Values [M].London: Sage.

Caple,H.& M.Bednarek.2013.Delving into the discourse: Approaches to news values in journalism studies and beyond [R].University of Oxford: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

Caple,H.& M.Bednarek.2015.Rethinking news values: What a discursive approach can tell u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s discourse and news photography [J].Journalism 17(4): 435-455 .

China Daily.2015.Survivors recall moments of horror [N/OL].[2015-06-04].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5-06/04/content_20901076.htm.

Conley,D.& S.Lamble.2006.The Daily Miracle: An 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 (3rd edn.) [M].Melbo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tter,C.2010.News Talk: Investigating the Language of Journalism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nsbach,W.2004.Psychology of news decisions: Factors behind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 behavior [J].Journalism 5(2): 131-157.

Fowler,R.1991.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Galtung,J.& M.H.Ruge.1965.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ongo,Cuba and Cyprus crises in four Norwegian newspapers [J].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1): 64-90.

Gans,H.J.2004.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NBC Nightly News,Newsweek,and Time [M].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Hall,S.1980.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gms [J].Media,Culture & Society 2(1): 57-72.

Hall,S.,C.Critcher,T.Jefferson,J.Clarke & B.Roberts.2000.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news [A].In P.Marris & S.Thornham (eds.).Media Studies: A Reader [C].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645-652.

Harcup,T.& D.O’Neill.2001.What is news? Galtung and ruge revisited [J].Journalism Studies 2(2): 261-280.

Harcup,T.& D.O’Neill.2016.What is news? News values revisited [J/OL].Journalism Studies.[2016-03-01].http://dx.doi.org/10.1080/1461670X.2016.1150193.

Harrison,J.2006.News [M].London: Routledge.

Hartley,J.1982.Understanding News [M].London: Methuen.

Herman,E.S.& N.Chomsky.1988.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M].New York: Pantheon.

Huan,C.2016.Leaders or readers,whom to please? News values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Chinese press.Discourse,Context and Media [J/OL].[2016-05-20].http://dx.doi.org/10.1016/j.dcm.2016.05.005i

Machin,D.& S.Niblock.2006.News Prod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M].London: Routledge.

Martin,J.R.& P.R.R.White.2005.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M].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McQuail,D.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M].London: Sage.

Montgomery,M.2007.Discourse of Broadcast News: A Linguistic Approach [M].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Potts,A.,M.Bednarek & H.Caple.2015.How can computer-based methods help researchers to investigate news values in large datasets? A corpus linguistic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sworthiness in the reporting on Hurricane Katrina [J].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9(2): 149-172.

Richardson,J.E.2007.Analysing Newspapers: An Approach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M].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Schultz,I.2007.The journalistic gut feeling [J].Journalism Practice 1(2): 190-207.

Schulz,W.F.1982.News structure and people’s awareness of political events [J].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 30(3): 139-153.

The Guardian.2015.China cruise disaster: death toll passes 100 as relatives complain of harassment [N/OL].[2015-06-05].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5/jun/05/china-cruise-disaster-eastern-star-relatives-decry-inhumane-treatment.

van Dijk,T.A.1988.News as Discourse [M].Hillsdale: L.Erlbaum Associates.

(責任編輯吳詩玉)

郇昌鵬,博士,上海交通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話語分析、語料庫語言學(xué)。電子郵箱:huanchangpeng@sjtu.edu.cn

*本文受“上海交通大學(xué)人文社科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文化專項”項目(編號16JCWH13)的資助。

H319

A

1674-8921-(2016)05-0045-07

編碼] 10.3969/j.issn.1674-8921.2016.05.005

猜你喜歡
語料庫框架價值
框架
廣義框架的不相交性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xué)》評介
把課文的優(yōu)美表達存進語料庫
WTO框架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06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一種基于OpenStack的云應(yīng)用開發(fā)框架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fā)與實現(xiàn)
語言與翻譯(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語料庫語言學(xué)未來發(fā)展趨勢
黄浦区| 长寿区| 凉城县| 葵青区| 宁乡县| 安多县| 东方市| 南昌市| 德阳市| 佛教| 苏尼特右旗| 娄烦县| 临武县| 定州市| 蒙阴县| 合川市| 赤水市| 曲麻莱县| 固安县| 贵南县| 宁陕县| 云龙县| 玉门市| 土默特右旗| 扶沟县| 南昌市| 买车| 南丰县| 蚌埠市| 富川| 洛宁县| 通江县| 灵台县| 宝清县| 会东县| 嫩江县| 湘阴县| 海淀区| 南靖县| 临邑县|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