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想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就需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模式常變常新,幫助學生通過新的教學方法拓展知識,不斷進步。因此,本文將探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的優(yōu)勢、不足及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多元化教學;優(yōu)勢;不足
語文相比初中其他幾門科目,在教學方面既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簡單,是因為語文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廣,學生從牙牙學語時便開始接觸文字發(fā)音,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情感,這都為語文教學奠定了良好基礎。而最難是因為語文是一門感性思維占主導的課程,需要學生在課文學習過程中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性認識周圍事物。這就需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而多元化教學正是從多角度、多維度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多元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1.增加師生互動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以講授為主,不注重學生感悟,在課文教授完畢后代替學生總結課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這種做法雖然能讓學生在考試時利用模板迅速寫出答案,但是缺乏自主思考,不利于語文課程以后的學習,教師也不能直觀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在多元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內容衍生出一些教學活動,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課文,結合課文內容會有很多新感受。通過與教師討論,或是將這些思想表達在寫作中,都能使教師積極掌握學生動態(tài),了解課文學習對學生有哪些影響,從而在以后的教學中更好地找到側重點。
2.豐富課程內容
教師在教課過程中,利用多元化教學思想,從多個角度展示課文魅力,利用多媒體為學生補充知識。如在學習魯迅《阿長與山海經》時,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為學生介紹文學巨匠魯迅的生平經歷、思想主張與主要作品,使學生腦海中的作家形象更為立體。
3.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學會從多個方面去分析,從多角度去觀察,從而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啟發(fā),與實踐生活相聯(lián)系,學生更加深刻體會書中道理。在一些小說學習中,教師尋找相關影視資料,通過觀看電影讓學生將文字轉化為影像,更能體會到作者人物刻畫功底與背景渲染手段,通過借鑒提高語文寫作能力。
二、多元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學活動單一
教師在多元化教學應用中一般采用多媒體教學,設置多媒體課件,但要依據課文內容設置相配套的課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學習《中國石拱橋》時,觀看配套課件,可讓學生充分領略到各類石橋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但學習魯迅先生《阿長與山海經》時,很難通過課件讓學生將一位“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文學戰(zhàn)士,與坐著站著都想要《山海經》的小少爺聯(lián)系起來,而且課文本身與魯迅后來的思想主張也無太大聯(lián)系,不會加深學生對魯迅文學知識的積累。單一的教學活動,不能適應豐富多彩的課文內容,課文資源不能很好地被學生利用。
2.教師自身問題
教師需要在課前花心思準備課件。一些教師認為準備好課件就達到了多元化教學目的,在課件教授完畢后,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這種做法只是將多元化教學流于表面,將板書變?yōu)殡娮影?,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水平。
三、多元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建議
1.豐富課件內容
教師應依據不同的課文內容,設置不同的課件,結合學生的興趣與課本需要,為學生擴充內容。同樣是魯迅先生的《阿長與山海經》,教師在介紹過魯迅背景資料后,可以為學生介紹《山海經》相關內容?!渡胶=洝肥窍惹匚牡?,記錄了許多有趣的神話傳說與上古生物及神仙,如鳳凰、麒麟、西王母等,可以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明白為什么作者心心念念想要一本“帶畫兒的山海經”,而阿長為什么與《山海經》有關。通過課文內容設置課件背景知識,學生更易融入課文情境,提高學習質量。
2.增加課外活動
除了利用課件幫助學生學習外,教師還可以設置其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積累。如課前,要求學生在黑板上寫一些古詩文名句,加強作文素材積累?;蚴桥c美術、音樂課結合,引導學生尋找音樂、美術中的語文意象,充分感受語文魅力。
3.教師應注重與學生交流
在課文講授后,組織課堂活動,積極與學生交流。比如在學習《祝?!泛?,詢問學生哪些因素導致了祥林嫂的悲劇;在學習《背影》后,鼓勵學生講述自己與父母的點滴,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內容,并積極訓練自我表達能力,提高寫作能力。
語文綜合性高,要從多個角度提升語文能力。多元化教學模式很好地幫助學生學習語文,同時提升能力,但也存在一定問題。通過改進這些問題,課文人物形象更為豐滿,學生也可以通過課文與作者對話,加深語文學習興趣,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霞.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文理導航(上旬),2014(12):99.
[2]張愛芳.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6(7):51.
作者簡介:張濤(1981— ),河南永城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