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簫書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宣教在改善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以及治療依從性方面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1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根據入院順序編號奇偶性分組,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實施健康宣教。以不良情緒焦慮、抑郁、以及治療依從性為觀察指標,對比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焦慮評分量表(SAS)、抑郁評分量表(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AS、SDS量表評分分別為(29.5±1.6)分、(31.5±1.8)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依從率為94.64%(53/56),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因此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心內科;健康宣教;不良情緒;治療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3.0.02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心內科各類疾病的發(fā)病率正逐年上升,且患者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不佳的遵醫(yī)效果也直接對治療產生了影響[1]。如何從護理角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已成為備受醫(yī)務工作者關注的課題之一[2-3]。為評價健康宣教在改善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以及治療依從性方面的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心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患者經隨機分組后展開對照研究,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1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編號奇偶性分組,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6例。對照組中,男31例,女25例,年齡43~85歲,平均年齡(59.3±2.7)歲,冠心病32例,高血壓1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14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40~83歲,平均年齡(58.1±1.6)歲,冠心病30例,高血壓11例,慢性心功能不全15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護理措施有:①入院環(huán)境介紹;②疾病基礎護理;③用藥指導;④運動干預;⑤飲食干預。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實施健康宣教。具體護理措施有:①基礎知識指導。護理人員以集中培訓加個別指導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宣教患者所患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治療現狀,發(fā)病原因,護理措施等,對患者施加周全的用藥指導,詳細告知患者在用藥治療前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與副作用,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在用藥病出現不良反應后及時聯系醫(yī)務人員,以消除患者對用藥治療的顧慮,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用藥依從性,以促進患者恢復,減少心血管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②改善生活方式。向患者宣教改善生活方式對促進疾病康復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在適當時間展開適度運動,遵循循序漸進的選擇,合理提高運動強度、延長運動時間。同時,注意引導患者認識到戒煙戒酒、低鹽低脂飲食在疾病康復中的重要性,鼓勵患者能夠自覺攝入新鮮蔬果,為疾病康復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③心理指導。護理人員應當以溫柔且耐心的態(tài)度向患者進行介紹,為患者營造安逸舒適的環(huán)境,取得患者信任,通過放松療法、暗示催眠、聽音樂等心理療法提高患者應激能力,維持身心狀態(tài)的平衡。
1.3 觀察指標[4-5]
以不良情緒焦慮、抑郁、以及治療依從性為觀察指標,對比評價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差異。SAS量表,SDS量表,評分結果與不良情緒程度呈反相反關系;治療依從性根據患者遵循醫(yī)囑、堅持規(guī)范治療進行評估,共劃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三個等級??傄缽穆?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4 統計學方法
錄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良情緒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SAS、SDS量表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AS、SDS量表評分分別為(29.5±1.6)分、(31.5±1.8)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依從率為94.64%(53/56),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心內科疾病常見冠心病、高血壓、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均屬于慢性終身性疾病,患者多出于對病情的擔心而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除此以外,由于患者缺乏對心內科相關疾病的正確認識,對自身所患疾病病因、危害、治療方式的了解程度不夠高,因此難以嚴格遵循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治療,最終對病情的治療與轉歸有不良影響[6]。
現代護理學研究視角下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展開護理工作,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下要求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全面、系統的溝通,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愛與呵護。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不單單體現在護理理念的人本性之上,還對緩解緊張的護患關系,構建護患和諧溝通模式有重要意義與價值。本研究中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基礎之上聯合應用健康教育措施干預,干預結果顯示健康教育在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方面有重要意義。分析認為,通過實施健康教育的方式,患者能夠掌握更加全面與系統的疾病知識,從而促進自身不良生活方式的改進,增加健康知識的傳播,以自覺且嚴格的遵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達到促進疾病轉歸的效果。
綜上分析可得出結論為:健康教育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改善心內科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因此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鄭 榮.健康宣教對50例心內科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5,24(4):120,122.
[2] 吳慧君.心內科老年患者跌倒墜床的防范及健康宣教[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7):387-388.
[3] 羅曉輝.人性化理念提升心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0):116-118.
[4] 裘 璟,俞文敏.口頭宣教與書面宣教在心內科病人健康教育中效果的對比研究[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4):162-163.
[5] 陳 蕾,丁 敏,鄧麗娟,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住院高血壓患者對健康宣教知曉率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535-535,536.
[6] 韓 璐,劉艷梅.階梯式健康宣教結合PDCA循環(huán)管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4,(23):84-86,90.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