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上運用小組使小組學生全體參與并開展學習的一種有效學習方式。隨著新課改的步伐,小組合作學習受到了許多教師和學生的青睞。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與合作的精神。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小組合作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入手,對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展開討論,旨在提高小學課堂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參與度;合作意愿
蕭伯納曾經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彪S著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chuàng)新教育地不斷深入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下面我從小組合作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入手,對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展開討論。
一、小學生小組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在教學中未考慮學生特點隨意分組,無論什么課都使用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沒有計劃性,討論時間給的不夠,合作學習顯得倉促,沒有實質性的討論,學習效果不夠明顯。
2.小組學生參與度不高。由于小組成員的成績都不太一樣,學習的能力也不盡相同,小組合作慢慢成了好學生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而學習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就成了小組討論中的聽眾,往往由于缺乏自信而得不到獨立思考與表現(xiàn)的機會,直接被好發(fā)言的學生的觀點給影響了。
3.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合作討論的價值。在教學過程中 ,很多問題過于簡單或難度太大,這樣就失去了討論的價值。
4.討論中缺乏目標性。教師給出討論的問題 ,但是有時學生不知從哪里入手,教師只是觀望,不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結果而注重過程,缺乏必要的指導,讓學生盲目地去討論,放任自流,達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作小組的分組
1.學生自己的意愿。讓學生寫一份自己的理想同桌的標準,教師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參考。
2.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認知程度。每個學生的認知程度不同,在分組時如果不考慮到,會影響小組的討論效果。
3.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
4.性別考慮。
5.考慮學生的特殊情況,例如,有視力、聽力障礙以及身高偏低等個別學生。
6.排好座位后試行一周,在一周內如果有特殊情況的再調動,如果沒有就確定合作小組。
7.各小組商量確定自己小組的口號與目標。
8.合作小組衛(wèi)生工作安排:衛(wèi)生任務安排到小組,小組長安排衛(wèi)生細節(jié),小組成員必須按時有質量地完成衛(wèi)生,如果有消極勞動或不勞動的同學,由班主任安排額外勞動任務。
三、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1.分組后對展開小組長會議、各組組內會議。對于小組合作的各種規(guī)范,比如預習、展示、交流中的各種要求不急于求成,應分階段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培養(yǎng)小組合作意識,增強小組合作意愿。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是學生不善合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能力:(1)學會組織、主持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分工明確、團結協(xié)作。 (2)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努力掌握別人發(fā)言的要點,對別人發(fā)言作出評價。(3)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對方的觀點,這樣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 (4)學會討論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質疑,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
教師對有疑問的個別同學以及后進生進行單獨談話,鼓勵后進生積極參與,掃清一切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障礙。
3.訓練小組合作學習技能。教師訓練小組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
四、合理設計小組合作討論問題
討論的問題要體現(xiàn)課堂的基本知識,要促使學生思考,而不是簡單明了的問題。討論的問題必須有意義,使學生感興趣。通過討論問題能夠給學生一些做人、做事等方面的啟發(fā),能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包括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方面。
五、有效評價小組合作
1.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
2.教師應該對學生展示中特別有新意和創(chuàng)新想法的做法給予最中肯的表揚,教師的激勵是任何加分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一種有效手段。但是教師的表揚必須態(tài)度中肯,表揚的時候必須對學生的做法做出具體說明,好在什么地方,不足又在何處,使學生有明確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伏虹.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
[2]詹麗.小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探索[J].成才,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