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盼爾雅
內(nèi)容摘要:本文主要探索雕塑藝術與詩意人生之間的關聯(lián)。通過內(nèi)與外的學問、加與減的藝術、粗與細的哲學三個方面,將雕塑與人生進行比對,闡述雕塑藝術給人生帶來的改變和提升。運用人生的雕塑法,引導人們走向詩意人生。
關鍵詞:雕塑藝術、詩意、人生
關于雕塑,它就是種由各種材質(zhì)形成的、凝固著的、供人欣賞和品鑒的物件嗎?眾多關于雕塑的釋義,條理清晰地訴說了雕塑從何而來、由何而成,分何種類、有何功能等。雕塑以種仿佛是貼滿了詮釋標簽的形象出現(xiàn)在視線中,我們運用審美的眼光去理解雕塑,然而卻無法清晰地認識到它的完整性。
從女媧摶土造人的上古傳說中,可以瞥見雕塑的影子,但這僅僅是個傳說,塑造的重點在于其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生命。這個具備生命力的結(jié)果甚至使這則傳說變得神秘、生動和令人神往。
那么,存活于浩淼世界的狹小隅,在永恒流動的時間里偷取個靜止的瞬間——天是屏息的天,地是安靜的地,天地間是凝固的人與物。這樣的個瞬間是不是由若干個雕塑組成的呢?而下個瞬間又是另組雕塑,這種感覺是奇妙的。如果這樣去認識雕塑,將雕塑家們精心打造的那些形象看成是個凝固的瞬間,進而去探索這個瞬間在這座雕塑身上、身邊所發(fā)生的切。
雕塑的奇妙,豈止于同拍照留影的興致,又豈止于成為館藏品被無限猜測與神圣化的趣味。雕塑,無論是從雕塑的作品而言,還是從雕塑的過程而言,都應從人生的角度去感恬各式材質(zhì)下鼓動著的脈搏。
一內(nèi)與外的學問
1.雕塑如是
雕塑的立體性意味著它不僅要有構(gòu)成平面的上、下、左,右,還需構(gòu)成形體的內(nèi)與外。這里所指的雕塑的內(nèi)與外的學問,有兩層含義。
其,雕塑的內(nèi),體現(xiàn)在基本型;外,即是我們?nèi)庋劭捎^的外表。基本型與外表的關系為因內(nèi)而外、因外而內(nèi),這種互為因果的關系,不僅使得雕塑所表達的思想體現(xiàn)得更為精準,還多了絲微妙的禪意。其二,內(nèi)與外的學問還在于雕塑的內(nèi)涵與表象,從這層含義來談,則“內(nèi)”成就了“外”,而“外”表達了“內(nèi)”。至于成就與表達的方式,則與雕塑家的思想與風格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nèi)與外的存在,使得雕塑的形象不僅僅是在形體上變得立體,而且同時有了深度。這讓我們在面對雕塑時,在與雕塑對話時,能夠感受到雕塑身體里的溫度。就拿距離我們的時代最為遙遠的舊石器時期來說,作為生活在先進的科技文明中的當代人類,也許根本無法了解那個遠古,陌生的時期,但在時間的長河中,我們打撈出了大量的屬于原始人類的小物件。那些用陶土、石頭、骨頭雕刻的造型,無不是貫通史今的橋梁,我們靠這座橋梁感知那個時期的溫度。
外,是表象;內(nèi),是真相。一座沒有真相徒有表象的雕塑,則沒有靈魂;一座擁有真相,不具表象的雕塑,是不存在的。雕塑家將真相藏在表象之下,而我們則應從表象看出真相,感知真相,方能與之對話,與之為友。
2,人生如是
雕塑與人生,這本是不同屬性的詞卻互為因果——雕塑是可抒人生的,人生是可被雕塑的。雕塑,需要把握內(nèi)與外,雕塑人生,更得把握內(nèi)與外。雕塑的內(nèi)與外使得雕塑立體,而人生的內(nèi)與外使得人生飽滿。恰如雕塑,人生的內(nèi),是人生的基本型,是本質(zhì)和真相,人生的外,是人生的外表,是包裝和表象。
因內(nèi)而外、因外而內(nèi)的因果關系同樣適用于人生。但相較于雕塑,人生稍加復雜,從內(nèi)而外,夾雜著“橫七豎八”的因素,導致從外而內(nèi),我們的視線無法長驅(qū)直入而是“九曲八拐”。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人生的“內(nèi)”通過種種障礙,必然會抵達人生的“外”,當我們的視線由“外”穿透層層霧靄,必然會抵達人生的“內(nèi)”,所以內(nèi)與外的因與果是必然聯(lián)系的,只是從因到果和從果到因的連線過程復雜了些而已。
從人具備生命之時,就已開始了人生的雕塑工程,這時的父母是創(chuàng)作者;而從人出生時與人生初見起,父母變成了輔助者,而揮舞著粗短四肢的肉團小人兒,成為了人生的雕塑者。
那么,怎樣從內(nèi)至外,才能使得人生這尊”雕塑”是具有意義的、富含價值的、值得尊敬的和沾染詩意的呢?
人生是漫長、多端、詭秘、神妙的。人們在這樣的人生里,做出了諸多設想與計劃,諸如我要用什么樣的工具、方式去達到、完成、實現(xiàn)某個狀態(tài)、目標、結(jié)果,這就是在雕塑人生。在雕塑人生的過程中看清本質(zhì)、認出真實、遇見初心,修得珍貴的“內(nèi)”,并在漫長時間的洗練里,多端事件的變換中,未知因素的坎坷下,運用已知條件去推測、摸索、實踐時,固守本質(zhì),堅持真實、不忘初心,在達到了預想的境地后,仍時念本質(zhì)、葆有真實,唯記初心,此時方煉得閃亮的“外”。
二加與減的藝術
1.雕塑如是
雕塑藝術通過對材料的堆砌、塑造完成作品,是做加法的過程,如泥塑。而通過對材料的雕琢、篆刻完成作品,則是做減法的過程,如木雕。
技術是理性范疇,而藝術是感性范疇。雕塑需要理性的技術,以達到幾何學上的成立,也需要感性的藝術,以達到心靈上的撞擊。出于技術的加與減,會使得雕塑十分規(guī)范,而出于感性的加與減,會使得雕塑深入人心。所以雕塑終究是門藝術,帶給人美麗與感動,而非嚴苛與刻板。而我更傾向于建立在技術基礎上的藝術發(fā)揮,將加與減視為具有情感的藝術加減法,在雕與塑之間做圖畫,而非做公式。
雕塑的加與減,為雕塑帶來了復雜的選擇性——哪些加,減,如何加、減,加、減多少,這為其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可能性。我認為,科學僅允許邏輯必須嚴密,而藝術可允許邏輯合理脫離。所以,這些可能性在必然發(fā)生的基礎上,應該發(fā)生些意外的偶然,才能讓藝術進發(fā)火花。
在個大體的范圍里,軟性的材料更多被用于塑造,而稍硬性的材料更多被用于雕刻。當我在城市的景區(qū)、公園里見到同材質(zhì)的環(huán)境雕塑,除卻那些造型獨特的,幾乎不會產(chǎn)生新鮮的感覺。這就是必然,當加與減形成了定的公式以后,總是會得出那個標準的答案,這會促進種風格,模式的形成、興盛,也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重復與乏味。但是近些年出現(xiàn)的些新型的雕塑材料、形式,雖然有悖傳統(tǒng),卻令人耳目
新。這就是偶然性造就出的不平凡。
雕塑的藝術加減法要用模糊的算式才能得出精準的答案。模糊所謂的標準,不去想這邊應該刻幾刀,那邊應該添幾克泥,甚至不去想方與圓,不去想美與丑,不去想像與不像,用這樣的感覺,精準地撞擊人類心靈里的某個點,精準地按下那個情感觸發(fā)器。唯有藝術,使得雕塑間,一減加間,不等于無,而等于無窮。
2.人生如是
雕塑,是加與減的藝術,那么雕塑人生,也應該使用加與減的藝術。人生在世,在世事中浮沉,不少人都曾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做過成為人生贏家的夢。于是,我有了一個猜想:不斷的加法,加到最后會得出人生贏家的結(jié)果嗎?那么,一尊人生贏家的雕塑應該是什么樣的呢?
這個命題讓我回到雕塑人生的藝術加減法,它如同雕塑,卻又稍有不同。加,是獲取,是累積;減,是舍棄,是放下;加與減的藝術是平衡的藝術,是中和的藝術。在雕塑人生的過程中,擁有部分后,必然會面對失去另部分,這是人生的法則。我們每天都在成長,但是每天也在老去,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就雕塑而言,是不可能直做加法的,因為在塑形的過程中避免不了去掉堆砌過多的部分,那么就人生而言,直做加法也是不現(xiàn)實的。真正的人生贏家,絕不是擁有最多的人生,而是擁有“近乎平衡”的人生。
雕塑人生的加減法藝術,難在普遍人類都會有的占有欲與貪欲,這種永不滿足的潛意識會將人生塑造得亂七八糟,也許我們應該停下來好好想想,自己究竟想要雕塑尊怎樣的人生,然后拿起刻刀,刮去人生這尊雕塑上面原本不需要的東西,再用適合的材料補上需要的東西。
三細與粗的哲學
1,雕塑如是
雕塑的細與粗,指的是雕塑造型外觀表面處理的精細與粗糙。在我看來,這類感受對于理解雕塑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鮮少引起我們的關注。
以奧古斯特·羅丹的作品《吻》為例,從雕塑表面的處理結(jié)果上可得到了這樣些感受:粗糙的巖石將精細的人體烘托而出,這是畫面的對比;巖石的粗糙給人以硬實的感覺,而人體的精細給人以溫軟的感覺,這是質(zhì)感的對比;粗糙的巖石是沉重的,精細的人體是輕靈的,這是分量的對比。這尊雕塑給予我的直觀感受,實際上是矛盾的,但是這矛盾又是十分必要而又合理的。這時雕塑的細與精便成為了雕塑意義的體現(xiàn)方式:極端的對比。粗糙的巖石烘托精細的人體,粗糙恰恰會給人種伸出無數(shù)觸角的感覺,這些觸角捆綁著平滑的擁吻著的男女。此時,將“烘托”一詞換種說法,便是深嵌或是深陷,這個吻——深嵌于你我,深陷于情欲;硬實的粗糙巖石是寒涼僵硬的,溫軟的精細人體是炙熱柔軟的,這剛好是冷酷的現(xiàn)實與燃燒的人性,這個吻——是人性的愛,困在漠然的現(xiàn)實中;沉重的巖石是把枷鎖,輕靈的人體是飄然的心,這個吻——是在渴求自由與愛,卻囿于束縛。
處處是矛盾,處處是爭鋒,這樣的體會,僅僅用了我對細與粗的感受,而這又是雕塑的其它細節(jié)無法做到的,原因很微妙:細與粗是雕塑中非常細致的細節(jié),卻同時是雕塑中非常容易忽略的粗糙。它是組對比詞,但是我要這樣精細而又粗糙地表述:它是對互相包含的對比詞。這也正是它哲學意味的體現(xiàn)之處。完成雕塑的過程是精細的,但是對雕塑整體的把握是粗糙的。無數(shù)次精細的揉捏、雕刻后,才能達到那個粗糙的相似的感覺。由細致到粗糙,不是不好的結(jié)果,而是意境的上升。
2人生如是
人們對于粗與細的認識似乎稍有偏頗。普遍人們對于細與粗的初印象是細好過于粗,然而事實上這很難斷定出一個結(jié)果。
雕塑人生的粗與細的第層,指的是過程。
人們不可能在人生的初始階段對未來的設想只是個大致的目標,這是粗化的,但向著粗化目標前行的每步,卻又是細化的。而到達了個又個小的目標,對自我人生的把控技術愈加熟練后,設定的目標會越來越細致準確,因為此時人們對人生已經(jīng)有了個大致的概念,這個概念又回歸了粗的狀態(tài)。所以雕塑人生不是只細不粗,也不是只粗不細。如果個人的每步都精打細算,結(jié)果定會迷失方向,因為缺少了對整個空間的粗化的把控。而個人的每步都隨心所欲,結(jié)果也會摸不著頭腦,因為缺少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第二層,就要談到雕塑過程中粗為何用,細為何用——統(tǒng)稱為做事的方法。粗是模糊法,細是精細法。
許多人追求完美,做每件事情都力求將細發(fā)揮到極致,終究會導致生活刻板、乏味。與此相反,許多人將粗發(fā)揮到極致,
輩子過著混沌的生活。所以,在雕塑人生這個過程中,要中和天性,不能味使用精細法,也不能味使用模糊法,而是視情況而定。
因此雕塑人生也就是在人生中漂泊的過程,處世為人,待人接物,便是粗與細的處世哲學。粗與細,是人生的左與右,用久了左手,會累,自然就想起了右手;粗與細,是人生的松與緊,腰帶勒緊了,會不舒服,自然就想要松開褲頭;粗與細,不是其他,就是人生的粗與細,粗糙而樸實,細致而精美,粗糙,有粗糙的細致;細致,也有細致的粗糙。
雕塑人生,就是在內(nèi)與外,加與減、粗與細、對與錨、黑與白、善與惡等關系之中起伏、搖擺,才得以調(diào)試。這才是常態(tài),一點兒也不奇怪,更是雕塑人生的趣味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