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平錦
摘 要:小學生作文是大家一致認為的“困難戶”,小學生的思維跳脫,需要用不間斷的引導與修正來提升小學生的作文能力,在設計課堂教學情景體驗中來相互協(xié)作,讓孩子們共同進步!
關鍵詞:小學 作文 情景體驗 教學
一、課題的提出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困惑學生及其家長和老師的一大難題。
1.是學生無話可寫
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偏多,有意注意偏少,每天經歷的事物雖說很多,但往往是一閃而過,并未去仔細觀察和思考,這樣,本來有限的人生經歷能提供給他們寫作的內容就更加貧乏。
2.是對寫作的目標不大明確
一般的小學生總認為一定要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去寫,才能寫出價值和趣味等;又總認為家長和老師要求他們完成的作文肯定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隱隱約約好象非常遙遠,甚至于難于登月,因此望而生畏。
3.是無“欲”而寫
小學生做事,都是重在一個“趣”字,有了前面兩個“攔路虎”,他們自然覺得寫作是一種無趣的事情,從而很不情愿去做,因此其作文總是難免“干巴”,毫無生趣,全不像他們平時游戲娛樂中生動活潑的神情相貌。
因為無話可寫,無“欲”而寫,加之寫作目標不大明確,因此學生是談“作”色變,望“文”生畏。
和許多科目的教學一樣,長期以來,作文教學重模式,輕個性;重灌輸,輕自主;重接受,輕探究;重課內,輕課外等,甚至個別教師強制學生背作文選以應付考試……長此以往,學生的考分或許上來了,但學生的個性被抹殺,激情被澆滅,幻想被扼殺……因此,大大小小的語文考試中,我們經常看到千篇一律、萬文一腔的“雷同文”,即使沒有雷同,也大多是沒有真情實感的假話、套話、空話,全不見少年兒童真實生活中的五彩斑斕和無邊遐想等。
(1)內容空乏,童真缺乏,真情貧乏;
(2)語言成人化,材料雷同化,結構單一化;
(3)想像干枯,技巧笨拙,主題平庸。
……
無源之水終將成為死水,無本之木終將成為朽木。對于上述問題我們應當從根本上著手,只有當學生有了表達的內容和欲望,才為我們培養(yǎng)學生表達和寫作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因此,我們提出通過情景體驗,攝取學生生活中的某一片段或某一景物,引導學生變平時的“跑馬觀花”為“牽”馬觀花,甚至“丟”馬觀花,從而使他們覺得其實這個世界每日每時都是那么的有趣,每樁每件都是那么耐人尋味,從而覺得有趣而作,有話可寫。自然而然,他們會覺得作文原來只不過是如此而已。從而我們的作文課堂就能滋潤起來、鮮活起來。一個孩子剛剛嘗試寫作無異于在尋找神話傳說中的“蟠桃”,與其讓他那么徒勞無功地反復求索以至幾欲灰心喪氣,我們無妨讓他仔細品味每天就在他眼前的、那地道的杏桃蘋梨等,讓他知道人間美味到處都是,讓他知道眼前的山河冰雪就是人間仙境。
二、課題概念
情景,亦名“情境”,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其構詞方式為聯(lián)合式:情+景。而所謂情景作文,可以理解為某種具體的情形、景象、境地等,激活作者聯(lián)想和想象寫下的文章。
體驗,是親身經歷、聯(lián)系自身的體味。它具有親歷性、內發(fā)性和獨特性,是通過學生的自身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的過程。
情景體驗或再現(xiàn)生活的某一片段,或移植自然造物的一個細節(jié)……是喚醒學生靈動記憶的過程,是加深學生對生活的觀察、發(fā)現(xiàn)及其認識的過程,是調動學生興趣的過程,是激發(fā)學生漫天想像的過程,是學生反復體驗成功的過程……
情景體驗的作文教學是遵循反映論的原理,充分利用形象,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引導他們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情景體驗的作文教學以觀察情境為基礎,激發(fā)情趣為核心;以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喚起學生曾經的生活體驗,或使學生曾經的體驗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觀察情境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寫作,它把作文教學與語言表達、思維發(fā)展、智力開發(fā)、性情陶冶、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從課堂到課外,從封閉到開放,引導學生樹立大作文思想,用心靈去感受,去體會寫作情境,寫出有個性的作文。
三、課題理論
新大綱、新課標為“情景體驗”的教學提供最為直接的依據。新課程標準對小學三至五年級提出的寫作要求是:關心周圍的人、事、物,逐步養(yǎng)成觀察事物的習慣,及時記錄下所見所聞所感;寫熟悉的人、事、物,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感情,能依據生活和知識的積累展開想象,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也強調: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觀察、思考、表現(xiàn)、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理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
布魯克斯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必須主動“投入學習”。死記硬背的知識是“無用知識”。學生必須在情境脈絡下與問題互動才能真正理解。學生必須積極建構意義,通過內在對話與思考過程,與他人互動,來理解脈絡與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情景體驗的作文教學特別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需要,符合文藝的基本原理,符合課程改革的新思想。
四、課題目標
1.讓作文成為學生的樂事
情景體驗的作文教學,其內容來自學生的生活,每次寫作追求‘語言的自然生成。學生無須去考慮教師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達什么,就表達什么,想怎么表達就怎么表達,表達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思想,而不是為了給教師評分,接受老師的圈圈點點。學生們享受到酣暢淋漓的屬于自己的快樂,努力使學生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學生不用老師布置就能自覺地寫起主題作文,讓作文真正成為學生的需要。
2.真正實現(xiàn)個性化的表達
在一個自然情景的體驗下,真正實現(xiàn)“自然生成”、“自然表達”。學生由此能悟到作文真諦,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一次“主題式作文教學”,許多同學能寫三篇以上的習作,從其個人來看,前后作文能沒有一篇相同。就全班來說,每一次幾十篇作文竟然找不到雷同的痕跡。每篇習作都是一個鮮活的思想,每篇習作都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每篇習作都躍動著個性的靈光。
五、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同學們一樣,是參與者,是聽眾,是讀者。只須認真傾聽,平等對話,于不經意中點撥寫作技法,把評改的時間還給學生,這樣教師就不會感覺教作文很累。相反,學生們充滿個性和真情實感的表達能使教師們更了解學生,走近學生的心靈,使教作文成為一種快樂的享受,在享受中發(fā)散思維提升寫作
能力!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