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玉
摘 要: 當今中學生不合理使用手機影響了學習、危害了身心健康,因此給校園手機立規(guī)矩,讓學生合理限時使用手機迫在眉睫。教師應引導學生自我管理手機,并進行適當監(jiān)管,讓學生學會合理限時使用手機。
關鍵詞: 手機立規(guī)矩 使用 管理
一、手機的使用現(xiàn)狀分析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學生會因為著迷于游戲荒廢學業(yè),21世紀初的學生沉迷于網(wǎng)吧自暴自棄,而如今的學生沉迷于智能機影響了學習、危害了身心健康。
在信息通訊蒸蒸日上的今天,擁有一部手機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我校80%的走讀生都擁有手機,90%的寄宿生都擁有手機。上學期間為什么要使用手機呢?學生給出的理由“遇到急事,方便與家長聯(lián)系”。然而,真正經(jīng)常跟家長聯(lián)系的學生并不多,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每天與家長聯(lián)系,近一半的寄宿生一周只與家長聯(lián)系2—3次,還有四分之一的學生幾乎不會主動聯(lián)系家長。大部分學生手機不離身,他們帶手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發(fā)短信、玩游戲、瀏覽娛樂網(wǎng)頁、看午夜電影、考試利用手機作弊等。
有些家長反映“孩子上廁所都拿著手機看小說,放學回家很少和家人溝通,有時做作業(yè)答不上問題就上網(wǎng)搜索答案,借此機會玩手機”。老師的反映是手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大部分玩手機的同學上課容易走神或犯困。學生上課偷偷玩手機,老師獲知后只能加以勸阻,學校也沒有明文規(guī)定學生禁止使用及攜帶手機,老師們更多的是無奈。
二、給學生手機立規(guī)矩
學生使用手機,真正有自制力,只是為了與家長聯(lián)系的最多占20%,大部分學生并不是為了與家長聯(lián)系。
筆者所帶的第一屆學生(2010屆),初一入學時擁有智能手機的同學并不多,到初三時有一半學生使用智能機,學習自覺的同學雷石土曾告訴筆者他玩手機上癮沒有心思讀書,這么自覺的學生竟然也無法抵制智能機的誘惑,好在這個學生能及時反省,筆者替他保管手機,使其安心讀書,后來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本校高中。
筆者所帶的第二屆學生(2013屆),2010年初一新生入學時,筆者就著重抓學生的學習及習慣養(yǎng)成,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都形成了共同的意識“知識改變命運”,領會到勤奮學習的重要性??稍谛畔r代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從初一下就抵制不住各種手機誘惑,或許因為學習基礎薄弱跟不上大部隊而對學習感到困倦;或許因為周末校園生活過于單調(diào);漸漸地,部分學生迷上了智能機,沉迷于虛幻的網(wǎng)絡世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筆者急得焦頭爛額,立班規(guī)禁止上課及晚自習期間玩手機,學生幾乎做到了,可其他課余時間呢?初二時的一次晚自習前半小時,筆者來了個突擊,結果看到這樣的一幕:除五六個學生在班上自習之外,其余的二十多個寄宿生都坐在走廊上玩手機,有的學生還發(fā)出激動的叫聲,筆者在走廊整整待了10分鐘,“低頭族們”居然都沒有發(fā)現(xiàn)。傍晚校園里見不到他們讀書的身影,閱覽室也沒有他們的足跡,讓筆者感到十分心寒。筆者心急如焚、絞盡腦汁決心戒他們的“手機癮”,勵志班會課、各種思想動員,但效果不大理想,最后筆者只好采取干預手段,限制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效果明顯好轉(zhuǎn)。但可能由于初二下才開始限時使用手機,部分有個性的學生并不大配合,加上學生蹭網(wǎng)玩手機的大環(huán)境,導致沒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制力。
本屆學生(2016屆),有了前車之鑒,初一新生入學時,筆者就開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智能機的弊端,家長和筆者達成共識,盡量讓學生使用非智能機。在筆者的建議下,班上約20個學生初中三年始終使用非智能機,可還有一大部分學生使用智能機,因此筆者便采用“限時使用手機”,開始時每天只要求學生晚上熄燈時將手機交給寢室長保管,第二天早上六點半歸還手機,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學生的“手機癮”還是很深,早上六點半領回手機之后還玩半個小時,個別學生還擁有2部智能機……于是,筆者再一次限制學生使用手機的時間,每天晚自修之前,統(tǒng)一將手機交至講臺桌的固定紙盒里由督導同學統(tǒng)一保管,下自習之后歸還學生,熄燈之前將手機統(tǒng)一保管到第二天中午12點歸還手機,同學們都很支持這一做法,經(jīng)過一年多的跟蹤,許多學生的手機癮大大減弱,并且有十來個同學自己提出將自己的手機置換成非智能機,還有幾個同學將手機放寢室長處周六晚上才領回,看到同學的變化,筆者深感欣慰。
三、讓學生放下智能手機
中學生以學業(yè)為首要任務,該不該擁有一部智能機?筆者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家長普遍認為孩子缺少自制力,帶手機會影響學習,很多家長流露出特別的無奈:“孩子從小寵慣,現(xiàn)在不聽從管教,一不順心,幾天不跟你搭一句話?!奔议L認為老師說話管用,把責任推給學校。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帶著手機確實方便,但不知手機是否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解決手機問題需要學校、家庭多方合作。
如何讓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值得教師們思考?手機是科技、信息進步的產(chǎn)物,作為學校方,無法拒絕它走進中學生的生活。光靠堵無法阻擋手機進入我們生活的步伐,堵則潰,疏則通。完全禁止學生帶手機是不合實際的,生活中,怎樣才能讓手機、電腦這些現(xiàn)代的科技產(chǎn)品對中學生的成長起到積極作用,值得我們深思。中學生應加強自制力,家長給予配合,學校給予合理的引導,設置合理的規(guī)定,給學生一個正確使用手機的可行性的方案。
1.讓學生自我管理手機
本校寄宿生占60%以上,他們合理使用手機的管理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班主任要落實學生手機限時使用情況,每個班級、宿舍可設相關的公約。班主任要求學生晚上熄燈之前必須將手機交給寢室長統(tǒng)一保管,每個宿舍可以留一部手機便于應急使用,其他手機由寢室長統(tǒng)一保管,班主任做到每天過問此事。當學生已養(yǎng)成良好習慣時,班主任可以三天或一周過問一次,遇到手機管理中問題應及時解決,盡量不特殊化,個別思想頑固的學生可以進行疏導,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都遵守約定,同時應得到生管組的支持和配合,真正讓學生做到手機只是與家長聯(lián)系的通信工具。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家長監(jiān)督,在家就將手機交給家長保管,特別晚上做作業(yè)之前必須將手機上交家長,學生使用手機需要家長的配合。
2.教師監(jiān)管學生手機
限時使用智能機的監(jiān)督僅靠班主任是遠遠不夠的,全體教師應共同督促學生限時使用手機,手機使用管理應該上升到學校行為,讓全體師生都意識到學生限時使用手機的重要性。學校可以考慮在學生行為規(guī)范中,對此做出限時使用的規(guī)定;以倡議書的形式要求學生及家長配合管理手機,建議學生盡量使用非智能機。學校應加大宣傳力度,可以每個學年在新生入學后開展“限時或杜絕使用智能機”的宣誓活動;開展“中學生能否使用智能機手機”的辯論賽,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使用智能機存在的利弊,合理限時使用智能機的必要性。
3.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
建議學校發(fā)揮圖書館及閱覽室的功能,圖書館的環(huán)境可以更舒適一些,多購買些適合中學生看的好書刊、雜志;購一些簡單的外文著作;讓學生下載美劇、英劇在周末的時間觀看;讓寄宿生的周末時間安排合理豐富,讓精力旺盛的學生從手機中解放出來,利用更多的空余時間看書,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閱讀能力,增加知識面,讓他們在民中這肥沃的土壤中吸收更多的陽光雨露,從而更加茁壯成長。
總而言之,對手機合理使用和管理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不僅需要學校和家長引導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使用手機的方法,還需多管齊下,對于學校來說,這是一個探索性實驗,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思考,并不是全盤地否定,而是引導學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手機,做到避害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