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
?
□政治學研究
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當代解讀
王 晶
自馬克思恩格斯的遺著《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全文正式出版以來,國外學者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研究形成一股強勁熱潮。但是,由于理論家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因此產生了理論主題各不相同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代學者有喬治·馬爾庫什、喬治·拉瑞恩、比克胡·帕雷克和戴維·麥克萊倫,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歸到馬克思的文本之中,力圖廓清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相關問題,從而使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在被接受和再闡釋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和拓展,他們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當代解讀和研究成果為我國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借鑒和有益啟示。
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概念;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
馬克思恩格斯的遺著《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全文于1932年正式出版之后,國外學者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研究高峰。然而,各位學者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選取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來分析“意識形態(tài)”概念,由此導致不同學者之間的觀點存在較大分歧。正因如此,研究這些學者的理論成果,借鑒他們的思想觀點,對豐富和發(fā)展我國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將起到重要作用。
澳大利亞學者喬治·馬爾庫什(Gyorgy Markus)是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成果代表了東歐馬克思主義思潮在理論上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種重要回應。其觀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他于20世紀80年代所發(fā)表的一系列論文中,主要包括《意識形態(tài)的意識形態(tài):盧卡奇和戈德曼評康德》《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三種含義》《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和矛盾:答拉雷恩》《關于意識形態(tài)批判的批判》。馬爾庫什立足于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重新解讀,以其獨特的理論研究特點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
在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進行重新解讀的基礎之上,馬爾庫什形成了他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其基本觀點集中體現(xiàn)在《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三種含義》一文中。馬爾庫什指出,馬克思對“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使用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種含義。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第一種含義幾乎都是出于一種批判的、直接論戰(zhàn)的方式,這是對歷史唯心主義的揭示和否定。盡管馬克思在相關的論戰(zhàn)性的篇章中似乎也采用了“意識形態(tài)”的廣義概念,即指“所有那些與超歷史的、永恒的一般原則有關的文化方面客體化的東西”。[1]15但是,從根本上看,馬克思對“意識形態(tài)”做出如此闡釋的目的,就是要對把精神解釋為歷史最終決定因素的任何企圖進行徹底的批判。在此意義上,“意識形態(tài)”這一概念是對哲學史上形形色色的歷史唯心主義進行論戰(zhàn)的思想武器。
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第二種含義不具有批判的性質,而是對相應的社會存在進行系統(tǒng)的解釋。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不是指一種特定的、該受到批判的社會哲學理論,而是人類活動的一個相當廣闊的范圍:“一定‘文化生產’(精神生產)的部門及其產品,以及相應的社會相互作用和沖突的層次”。[1]16馬克思運用這一解釋性的、功能性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試圖回答其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所提出來的一個問題:在存在剝削和不平等的社會中,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制度合法化如何可能?在馬克思看來,占統(tǒng)治地位的社會制度實現(xiàn)自身合理、合法化的途徑是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體系。而完成這種任務的社會機構就是教會,以及教會支配的學校系統(tǒng)和各種政治和法律設施,而為這些社會機構提供服務的人就是“統(tǒng)治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階層”。
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第三種含義可以稱之為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哲學意識。根據馬爾庫什的觀點,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沒有明確地表達這一含義,他所表明的不過是一種總的文化形態(tài),是對文化客體化對應的具體存在的一種理解方式。在這個意義上,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自我意識的一種異化形式,它使社會意識到可以通過把社會沖突演變成純粹的理論問題,從而在思想領域去解決這些歷史性的沖突問題。于是,必須在實踐活動中才能解決這些沖突的可能性就以永恒性問題的形式出現(xiàn)了,而最終解決這些永恒的社會問題的方案只能在宗教、哲學和藝術領域中才能尋找到。按照這種含義,對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就是對這樣一種社會存在的批判,就是對與受壓制的大多數(shù)人毫無關系、實現(xiàn)不了的價值觀念和理念信仰的批判。
馬爾庫什以馬克思的全部理論著作為研究范本,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他區(qū)分和重新界定了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深刻內涵;在此基礎上,他把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歸結為主要研究特定文化結構的功能和意義、剖析意識形態(tài)消除社會對抗的歷史可能性和選擇性的機制的社會批判理論。從根本上說,在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理解方面,馬爾庫什與西方馬克思主義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他們都是從人本主義的立場出發(fā),在此基礎上肯定了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功能性價值。而馬爾庫什最突出的貢獻就在于面對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中對“意識形態(tài)”概念理解的巨大分歧,他選擇了回到馬克思浩如煙海的著作中尋求答案,重新梳理并合理歸納了在馬克思那里既彼此區(qū)別又緊密聯(lián)系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
喬治·拉瑞恩(Jorge Larrain)是英國伯明翰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主要著作有《意識形態(tài)的概念》《馬克思與意識形態(tài)》《重構歷史唯物主義》《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身份:現(xiàn)代性與第三世界的在場》等。拉瑞恩始終將意識形態(tài)觀念置于其理論研究的中心,其理論具有鮮明的批判立場。他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演變和發(fā)展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并試圖立足于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思想,構建一種研究視域更加寬廣、包容性更強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
拉瑞恩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研究集中體現(xiàn)在1983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與意識形態(tài)》一書中。在該書中,他指出盡管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闡述是分散的、不系統(tǒng)的,有時甚至是模棱兩可的,但是這個概念在馬克思的論述中卻自始至終體現(xiàn)出一種批判性和否定性的含義。[2]根據拉瑞恩的觀點,可以將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發(fā)展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哲學階段,時間上可以追溯到從馬克思的早期著作開始直到1844年為止。在哲學階段,盡管馬克思并沒有使用“意識形態(tài)”這一術語,但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已經存在,也就是馬克思在對宗教的批判和對黑格爾國家概念的批判過程中所表達的意識形態(tài)的否定性內容,即試圖掩蓋事物真實本質的思想顛倒。
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是歷史唯物主義建構階段,時間上從1845年與費爾巴哈決裂延續(xù)到1857年。在這個階段,馬克思首次提出了“意識形態(tài)”概念。在這一概念的形成過程中有三個因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馬克思在闡述觀念的形成這一問題時,將“意識形態(tài)”概念作為其中一部分進行論述;第二,馬克思在對德國哲學進行批判的過程中逐漸使“意識形態(tài)”概念明晰化;第三,“實踐”概念的確立在“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形成中發(fā)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由此拉瑞恩指出,馬克思在這一階段從理論上確立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具有否定性和限制性的特征。
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發(fā)展的第三階段是他對資本主義社會關系進行批判的階段,時間上從1858年馬克思重讀黑格爾的《邏輯學》開始到《資本論》的出版。根據拉瑞恩的觀點,在這一階段,馬克思的關注點逐漸從意識形態(tài)的哲學或理論形式,轉向更加注重源于日常生活實踐的、由自發(fā)意識引起的意識形態(tài)形式。在這一階段,馬克思強調意識形態(tài)的基本內容就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關系的掩蓋和顛倒。盡管在這一階段,馬克思將意識形態(tài)看作是對內在本質關系的顛倒,但其也是有著深刻的社會基礎,即馬克思在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找到了克服意識形態(tài)的可能性。
根據拉瑞恩本人的論述,他之所以詳細地闡釋馬克思思想發(fā)展的各階段及其特征,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起這些主要階段與“意識形態(tài)”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在馬克思關于意識形態(tài)的分散的、不系統(tǒng)的論述中,準確地把握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真實涵義。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拉瑞恩通過回歸馬克思的經典文本,試圖嚴格按照馬克思本人的思想發(fā)展來把握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但是就其理論前提而言,拉瑞恩解讀的預設性假設是馬克思的批判精神自始至終貫穿于其“意識形態(tài)”概念,從而體現(xiàn)為一種否定性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因此,在文本的選取方面,拉瑞恩更加側重于關注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否定意義,而對于《<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關于“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的經典論述卻很少提及,這就導致了他在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理解的完整性上有失偏頗。對拉瑞恩而言,將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一般特征從總體上概括為否定性的意識形態(tài),這種理解是否符合馬克思的本意這一問題更加值得他做進一步的思考。
比克胡·帕雷克(Bhikhu Parekh)是當代英國著名的政治哲學家、馬克思學家。他最重要的理論成就是從政治哲學的視角深度解讀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其代表作《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英語世界中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帕雷克在《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一書中認為,馬克思對“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運用具有非常密切的相關性,即一種唯心主義的和辯護性的思想體系。這兩種含義共同構成了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馬克思終其一生都是在這兩種意義上使用“意識形態(tài)”這一術語。[3]帕雷克進一步指出,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及其此前的早期著作中主要是在第一種意義上使用“意識形態(tài)”概念,而他在其晚期著作中主要傾向于在第二種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
根據帕雷克的觀點,從第一種意義來看,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指的是關于意識性質的唯心主義觀點。也就是說,在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中,唯心主義構成了其理論展開的邏輯起點。帕雷克認為,馬克思并非在一般的意義上使用“唯心主義”一詞,其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具有特殊的含義。在馬克思那里,“唯心主義”不是指一種關于知識本質的學說,而是研究人與社會關系的一般理論,重在強調人的意識或精神的先在性或優(yōu)先性。馬克思批判唯心主義理論把意識看作是可以脫離具體實在的人類主體的觀點,反對唯心主義理論對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做出“意識決定論”的解釋,他強調人類意識是具體的社會存在的概念化表達。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通過論述唯心主義的本質特征及其在現(xiàn)實生活領域中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闡明了唯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是對現(xiàn)實的顛倒,無法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的解釋。在帕雷克看來,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對青年黑格爾派(主要是施蒂納)和社會主義者的批判,在《哲學的貧困》和1846年寫給巴·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對蒲魯東的批判,在《剩余價值理論》中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批判,主要是針對他們所持有的唯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展開的。
帕雷克指出,在第二種意義上,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指的是思想體系的辯護性,這構成了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邏輯結果。這種辯護性體現(xiàn)在馬克思將所有的意識形態(tài)都看作是為了特定的社會集團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種普遍化的帶有偏見的思想體系。作為辯護體系的意識形態(tài)具有雙重屬性:一是經驗性的偏見;二是規(guī)范性。這就表明,意識形態(tài)的辯護性是針對于具體的特定對象來說的。對于某一特定的社會集團來說,一種意識形態(tài)可能是“事實”;而對于其他不同的社會集團來說,這種意識形態(tài)可能就是“理想”或者“應然”。與此同時,既得利益集團就會向另一集團的成員展開“勸說”或者“道德上的說教”。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辯護體系的意識形態(tài)具有了“經驗性的偏見”和“規(guī)范性”這雙重屬性。帕雷克強調,所有的意識形態(tài)辯護工作都是在這樣的事實與規(guī)范之間,也即在不同的利益集團之間的相互沖突和矛盾中不斷地進行變換,這就構成了階級社會中人與社會關系的主要內容。
帕雷克是從兩個層面上來解讀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也就是說,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在他那里一方面指的是關于意識性質的唯心主義觀點,另一方面指的是思想體系的辯護性。他在這兩層含義之間建立起了一種邏輯聯(lián)系,即關于意識性質的唯心主義觀點是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邏輯出發(fā)點,而思想體系的辯護性是其邏輯結果。盡管如此,我們從帕雷克的解讀中仍然可以看出,他與喬治·拉瑞恩解讀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立場基本相同,即都傾向于把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納入德國哲學傳統(tǒng)或是歷史主義的傳統(tǒng),也就是說,他們的理論前提都是斷定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體現(xiàn)為一種否定性的批判精神。
戴維·麥克萊倫(David Mclellan)是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界享有盛譽的學者,以研究馬克思的生平及其學說獲得了廣泛的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其有影響的代表作有《馬克思主義以前的馬克思》《馬克思的生平與思想》《馬克思以后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思想導論》《馬克思傳》等。麥克萊倫主要在《馬克思思想導論》一書中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進行了重構。
麥克萊倫在《馬克思思想導論》一書中指出,盡管馬克思在其著作中并沒有提出一種連貫的明確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但是從他對意識形態(tài)的評論中仍然可以概括出其基本內涵。從總體上來看,馬克思是在否定的意義上運用“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4]麥克萊倫認為,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對宗教和國家概念的分析奠定了他后來考察“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理論基礎。此后,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進一步否定了從人的意識出發(fā)并由此推演出物質現(xiàn)實的研究路徑。馬克思此時的基本觀點是:必須從物質活動來解釋意識形態(tài)。麥克萊倫強調,馬克思并沒有將所有的觀念都看作是意識形態(tài),只有那些掩蓋了社會和經濟關系的沖突性質的思想觀念才稱之為意識形態(tài)。造成這些沖突的根本原因在于兩個因素:一是分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劃分產生了分配上的不平等;二是私有財產,私有財產的存在促使個人利益和共同體利益不再一致。意識形態(tài)為社會中的不平等的分配現(xiàn)象進行辯護,從而掩蓋了真實的經濟關系和社會矛盾。
根據麥克萊倫的觀點,馬克思在后期的著作中,特別是在《資本論》中,仍然沿用其在早期著作中的用法,將意識形態(tài)視為服務于掩蓋和顛倒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系的工具。此外,他還特別強調要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表象形式與構成其基礎的本質關系進行區(qū)分,從而使意識形態(tài)具有了這樣的含義,即意識形態(tài)是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商品交換中的自由交換的表象,這一表象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固有的剝削和不平等現(xiàn)象。馬克思的這一“意識形態(tài)”概念涉及的核心問題是工人階級是否擁有一種意識形態(tài)?麥克萊倫認為,之所以會出現(xiàn)上述問題是因為馬克思有時把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性質與一切社會意識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的觀點混為一談。特別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表述給人留下了這一印象,即“人們是自己的觀念、思想等等的生產者,但這里所說的人們是現(xiàn)實的、從事活動的人們,他們受自己的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與這種發(fā)展相適應的交往的制約。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過程”。[5]此外,在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那段經典論述也是如此,即“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qū)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fā)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借以意識到這個沖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tài)的形式”。[6]馬克思的表述通常被認為隱含了這樣一層含義,即所有的社會意識包括社會主義觀念都是意識形態(tài)。麥克萊倫對這種觀點持反對態(tài)度,他認為馬克思并沒有在觀念的社會規(guī)定和意識形態(tài)之間設定界限,也就是說,馬克思并沒有明確指出意識形態(tài)思維是由哪種社會規(guī)定引起的,這足可以證明馬克思并沒有將所有的社會意識都歸為意識形態(tài)。
縱觀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發(fā)展,由于理論家們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由此出現(xiàn)了這樣的局面,即盡管每一個有代表性的理論流派都是在同一理論框架內對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加以闡釋,但是他們的理論主題卻是各具特色,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出現(xiàn)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馬克思本人沒有對其意識形態(tài)理論加以明確闡釋,從而為后人的解讀留下了產生歧義的空間;另一方面,更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理論家們對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理解上的差異和分歧。為了規(guī)范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多元化解釋,上述幾位思想家都不約而同地回歸到馬克思的文本之中,以馬克思的全部理論著作為研究范本,實際考察了馬克思在所有著作中對于意識形態(tài)問題的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力圖廓清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內涵,從而使馬克思的“意識形態(tài)”概念在被接受和再闡釋的過程中不斷得到豐富和拓展,這也為豐富和發(fā)展我國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理論提供了借鑒和有益啟示。
[1] G·馬爾庫斯.馬克思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三種含義[J].閔家胤,譯.國外社會科學,1984(1).
[2] Jorge Larrain.Marxism and ideology[M].London:Macmillan,1983:156.
[3] Bhikhu Parekh.Marx’s theory of ideology[M].London:Croom Hehn,1982:174-176.
[4] 麥克萊倫.馬克思思想導論[M].鄭一明,陳喜貴,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17.
[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責任編輯 于蓬蓬】
Contemporary on Marx’ s Concept of Ideology
Wang Jing
(PartySchooloftheCPCChangpingDistrictCommittee,Beijing102200,China)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foreign scholars have developed a strong upsurge in the study of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However,the theorist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Marx’s concept of ideology,so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 with different theoretical themes has been produced.Among the theoreticians,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scholars are Gyorgy Markus,Jorge Larrain,Bhikhu Parekh and David Mclellan.They invariably return to Marx’s text and try to clarify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and related issues,so that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has been continuously enriched and expanded in the process of being accepted and reinterpreted.And their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in China.
Marx;Ideology;Concept of ideology;Western Marxism;Political philosophy
A811;B036
A
1009-5101(2016)06-0051-05
2016-10-15
王晶,中共北京市昌平區(qū)委黨校副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黨的理論與前沿問題研究。(北京 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