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科學事實與價值——以朱熹的科學研究為例

2016-12-17 05:08張丹丹
貴州社會科學 2016年12期
關鍵詞:格物科學研究朱熹

黃 昊 張丹丹

(1.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2.河南應用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科學事實與價值
——以朱熹的科學研究為例

黃 昊1張丹丹2*

(1.貴州省社會科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2.河南應用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休莫問題的重要觀點之一是道德的根源不是理性,事實和道德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即是與應該是有區(qū)別的。數(shù)百年來人們對此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但還沒有能很好的解決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科學研究卻為解決科學事實與價值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極其有益的探索方向,并取得積極的成就。

科學事實;價值;朱熹;科學研究

在《人性論》中休謨闡述他所遇到的命題的連詞不再是通常的“是”與“不是”,而是“應該”與“不應該”,這種變化盡管靜悄悄的、很難讓人發(fā)覺但卻有重大的意義。注意這個細節(jié)會推翻相關的道德體系。并指出區(qū)別惡與德不是簡單地建立在對象關系上、也并非僅被理性所查知[1]。休謨提出了從“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事實命題能否推導出來“應該怎樣或不應該怎樣”的價值命題的問題,“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與“應該怎樣或不應該怎樣”是不同的問題,詳細點說就是對事實的描述“是”中無法推導出規(guī)范性陳述“應該”來。

一、事實與價值關系變遷

實際上在古代哲學家大多認為真善美是統(tǒng)一的、是公理、是不證自明的。到了近代隨著自然科學的興起,事實與價值問題的統(tǒng)一性受到質(zhì)疑,人們較多的認同事實與價值是相互分離的,特別是牛頓經(jīng)典力學確立后,伴隨的是機械自然觀的確立。事實多認為是科學應該研究的問題,是可以用科學方法鑒別真?zhèn)蔚模抢硇缘囊彩强陀^的。價值多認為應該是人本主義哲學家研究的問題,是意識的,是情感的對象,其研究方法和科學方法是不同的,是主觀的也是形而上的。上世紀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科學進入大科學時代,科技的運用帶來了眾多的社會問題,人們開始思考科學的問題不僅是“是什么”的問題了,也需要“應當怎樣”來全面的評估,也就是科學事實需要價值的引導,事實和價值這一對從未分離的范疇又開始了邁向結(jié)合的第一步。也就是事實和價值之間經(jīng)歷了以下的歷程(圖1):

雖然有眾多的學者試圖從不同的視角、運用不同的理論來說明“是”與“應當”的關系問題,也是事實與價值的問題,但是目前還沒有人能真正合乎邏輯的、令人信服的、從事實推導出價值來。也就是休謨?nèi)俣嗄昵疤岢龅摹笆恰迸c“應該”的關系問題現(xiàn)在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解答。但八百多年前朱熹在其重建理學的過程中卻對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進行了有益研究,特別是科學事實與價值的關系問題,可為今天對事實與價值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圖1 事實與價值關系變遷

二、朱熹哲學中有關的科學事實和價值

朱熹以前的儒家哲學對事實和價值是不分的。儒家倫理學不但將事實與價值混淆在一起,還將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混為一團,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的缺陷。事實與價值在同一論述中糾纏在一起的案例在中國古代儒家典籍中很容易見到。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不僅有外部客觀世界信念基礎,還具有內(nèi)在的精神基礎[2]。但是朱熹重建儒學時,自覺不自覺的將事實和價值向區(qū)分的方向前進一步,不像從前那樣混淆。這種前進只是一小步,但是意義是巨大的。特別是朱熹在科學事實與價值之間的關系方面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見解。

(一)朱熹進行科學研究的哲學基礎

1.理與氣

在朱熹的哲學中最高的范疇是理,“和天地萬物而言,只是一個理。”[3]114在朱熹的理學中的理是抽象的理,是邏輯上的質(zhì)的規(guī)定性,是對事物本質(zhì)的規(guī)定,且此理具有超時空性,永恒性,不會隨著某些具體事物的生滅而變化。但是在朱熹的哲學中基于理的范疇又引入了氣的概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fā)育萬物?!盵3]114有了氣便化育萬物,萬物皆有氣流行而成?!坝惺抢磲嵘菤??!盵3]114“先有個天理了,卻有氣。”[3]114“或問‘理在先,氣在後’。曰:‘理輿氣本無先後之可言。但推上去時,卻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3]115-116“問:‘先有理,抑先有氣?’曰‘理未嘗離乎氣。然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豈無先後。理無形,氣有粗,有渣滓?!??!盵3]115“或問:‘必有是理,然後有是氣,如何?’曰:‘此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從來,則須説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爲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是氣,則是理亦掛搭處。氣則為金木水火,理則爲仁義禮智?!藗??!盵3]115“‘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銖?!盵3]114從以上的表述可以看出在理氣關系是一種形上和形下的關系,理在氣先,但理氣又相依。這里理在氣先是指一種邏輯上的先後。陳來認為邏輯在先論是合適的、恰當?shù)?。朱熹說“推上去”“推其所從來”,從邏輯上可以說理在氣先,理在氣先的結(jié)論只是一種邏輯關系,這種邏輯關系是廣義上、理論上的聯(lián)系,不是狹義的某種形式邏輯關系。理在氣先不具有時間延續(xù)上的先后性,也就是理在時間上不先于氣。陳來指出朱熹認為“理氣不分”說明理與氣實際上、事實上是無所謂先與后[4]。“問理與氣。曰:‘伊川説得好,曰:理一分殊。合天地萬物而言,只是一個理;及在人,則又各有一個理?!鐚O?!盵3]114在朱熹的理學中又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觀念就是理一分殊,理一分殊的思想是朱熹理學重要的命題之一,該思想賦予朱熹哲學思想極大的豐富的內(nèi)涵。理一分殊的關系可以用“月印萬川”來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如同一個月亮在天上,但是散照在眾多的江河湖泊的月亮有數(shù)千萬個之多的月亮。

2.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jīng)典《大學》,但是在《大學》中沒有對格物致知作解釋,導致后世不同的人對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歷代的儒學名家也對格物致知有不同的理解和詮釋,但在眾多的詮釋中,以朱熹對格物致知的詮釋影響最為深遠。朱熹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其中的格物致知論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朱熹汲取了程頤格致說的相關思想。在《補格物致知傳》中,朱熹詳盡的闡釋了自己的格致思想與理論?!案?,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薄坝覀髦逭拢w釋格物致知之義,而今亡矣。閑嘗竊取程子之意補之。日: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盵5]以上一段話不僅精煉的表達了其認識論,也表達了其方法論?!啊隙鵁o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的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著逐一件與他理會過。’道夫。”[6]477根據(jù)朱熹的觀點,一草一木皆有理,從宇觀到微觀都應該努力的追求明白每一事物的道理,這和后世的追求真知和知識雖然所用的語詞不同,但是語義卻是驚人的相似?!啊裎铮侵鹞锔駥⑷?;致知,則是推得漸廣?!n。剡伯問格物、致知。‘格物,是物物上窮其至理;致知,是吾心無所不知。格物,是零細説;致知,是全體説?!瘯r舉?!盵6]471從朱熹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格物是要達到致知的層面,但是要達到致知的層面必須要格物,也就是說格物是致知的充分必要條件。朱熹説的致知也沒有給出其概念具體的內(nèi)涵和外延,根據(jù)大多數(shù)人的理解,這里的致知包括自然科學知識也包括倫理的知識等,主要以倫理的知識為主。很明顯的是沒有區(qū)分科學事實之知和價值之知,這不能說是一個重大的缺陷,但是在朱熹生活的年代能意識到致知包括科學事實之知和價值之知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盡管沒有能具體的區(qū)分它們。

朱熹的格物所要關注的首先是在道德層面,但是他格物中的物沒有排除自然事物和現(xiàn)象,因而他的格物中確實是有研究和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之意。

同時格物也是成為圣人的充分必要條件?!肮胖髅鞯蚂短煜抡?,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盵7]其間的邏輯結(jié)構(gòu)如下(圖2):

圖2 格物邏輯結(jié)構(gòu)

朱熹科學研究的哲學基礎可以用下面的圖形來表示(圖3):

從朱熹科學研究的哲學基礎看,萬物各具一理,為了明理必然要格物,格物本身就具有科學研究之意,事實上也是如此,同時格物本身就具有講求實學、實理,格物當然要實地的觀察,格物當然也要認識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格物到一定的程度導致了致知,致知內(nèi)容之一包括科學之知和科學事實。格物致知只不過是明天理的一種手段,朱熹進行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明天理,朱熹的科學研究不過是明天理的一個必要的步驟。也即是說朱熹的科學研究不是為科學本身,而是追求明天理過程中的不得不涉及的關鍵一步,科學研究中所得到的科學事實也是明天理過程中所得到的一些有意或無意成果而已,但這是明天理所必須的。

圖3 朱熹科學研究的哲學基礎

(二)朱熹的科學研究

朱熹生活的年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最為繁榮的時期,該時期的科學研究屬于自然哲學范疇,或者說該時期的科學研究和自然哲學就是一回事,當然該時期的科學研究也具有自然哲學的思辨特色。朱熹進行科學研究除了以上的哲學基礎外,還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因素,通過格物來探究自然世界的規(guī)律與秩序,進而揭開自然世界背后隱藏的道德上的秩序[8]2。為道德論提供基于自然觀基礎上的宇宙論,這種自然觀基礎上的宇宙圖景也是人們安生立命之本?!坝捎诔填U和朱熹的倡導,‘道’和‘理’逐漸脫離了當時文人一向視為源泉的文化傳統(tǒng),變成了獨立的存在,而其得到確認是由于自然的進程而非文化的記錄。確切地說,這一變動的主要結(jié)果,便是對道德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視逐漸勝過了在文學和文化上的造詣,同時也使人們對天地自然地興趣與日俱增?!盵8]2

朱熹的科學研究涉及的領域較廣,本文只能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科學研究作為研究的文本材料,來論證本文的觀點。

在宇宙生成論方面研究:“某自五六歲便煩惱道:‘天地四邊之外,是什么事物?’見人說四方無邊,某思量也須有個盡處。如這壁相似,壁后也須有什么物事。其思量得幾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池本作‘天外’。夔孫録作‘四邊’。是何物?!盵9]從以上一段話可以看出朱熹小時候就對宇宙的本體問題有很濃厚的興趣,也說明朱熹從小就會提出問題和發(fā)現(xiàn)問題,和科學哲學家波普爾的論斷 “科學始于問題”契合。愛因斯坦認為提出問題更重要,相對于解決問題,提出新問題、從新的視角看待事物、對事物發(fā)展提出新的可能性,需要創(chuàng)新性的靈感與想象力,這才是真正的科學進步之所在。解決問題可能僅僅是實驗上的技能、數(shù)學上的技巧而已。朱熹說:“‘天地初間只是陰陽之氣。這一個氣運行,磨來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許多渣滓;里面無處出,便結(jié)成個地在中央。氣之清者便為天,為日月,為星辰,只在外,常周環(huán)運轉(zhuǎn)。地便只在中央不動,不是在下?!尽!鍎傉邽樘?,重濁者為地。’道夫。”[3]119在朱熹看來宇宙起源于陰陽之氣,陰陽之氣相互之間的摩擦運動,隨著運動的速度加快,密度不同的就開始分化,密度大的渣滓沒有辦法出去在中央就形成了地,即重濁者為地;而密度小的則在地的周圍形成了天,即清剛者為天。從朱熹對宇宙起源的認識看,朱熹的宇宙起源說有地心說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朱熹認為宇宙是有陰陽不同的氣團摩擦而生成的,這比古代中國乃至于古代世界關于宇宙起源的說法更具有科學性,也更接近科學事實。這也在一定意義上與科學哲學中的一種觀點,即我們無法達到科學真理,但是我們可以無限接近科學真理是相符合的。同時僅僅有宇宙的形成還是不夠的,根據(jù)常識重濁者為地,清剛者為天,那么重濁者會往下降的,就像一塊石頭在水中,由于密度大就會往水下沉,但是根據(jù)常識,地好像沒有向下沉。朱熹也根據(jù)思辨和研究給出了解釋?!熬盘熘H,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shù)?放,上聲。屬,音注。數(shù),所句反?!鹁盘?,即所謂圜則九重者。際,邊也。放,至也。屬,附也。隅,角也?!鹩胰铝鶈?,今答之曰:或問乎邵子曰:‘天何依?’曰:‘依乎地?!睾胃剑俊唬骸胶跆??!斓睾嗡栏??’曰:‘自相依附。天依形,地附氣。其形也有涯,其氣也無涯。’詳味此言,屈子所問,昭然若發(fā)矇矣。┈┈地則氣之渣滓聚成形質(zhì)者,但以其束於勁風旋轉(zhuǎn)之中,故得以兀然浮空,甚久而不墜耳。黃帝問于岐伯曰:‘地有憑乎?’歧伯曰:‘大氣舉之?!嘀^此也?!盵10]從以上朱熹對楚辭的注釋中可以看出來,朱熹對天與地相互依存的關系,以及天繞地運動原因都是有所解釋的。使朱熹關于宇宙起源的學說更完整和全面。下面朱熹關于天繞地運動有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解釋:“天運不息,晝夜輥轉(zhuǎn),故地傕在中間。使天有一息之停,則地須陷下。為天運轉(zhuǎn)之急,故凝結(jié)得許多渣滓在中間。地者,氣之渣滓也,所以道‘清輕者為天,重濁者為地?!婪??!煲詺舛赖刂危匾孕味教熘畾?。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之一物爾。天以氣而運乎外,故地傕在中間,隤然不動。使天之運有一息停,則地須陷下?!婪??!盵3]119

朱熹這種關于宇宙起源的學說是出現(xiàn)在十二世紀。西方關于宇宙起源的學說是十八世紀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說。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于1755年出版了他的《宇宙發(fā)展史概論》。康德認為太陽系起源于—片原始星云,且星云是不均勻地擴散在空間,由于粒子的質(zhì)量不一,粒子間有引力也有斥力,質(zhì)量大的粒子具有較大的引力,該引力大于小粒子的斥力,使得附近的小粒子向它們靠攏,慢慢的就形成一些中心天體。質(zhì)量不同的粒子碰撞、吸引和排斥作用使天體開始轉(zhuǎn)動和運動,就形成了以太陽為中心,附近的小粒子匯聚成為行星,在一個橢圓軌道繞太陽旋轉(zhuǎn)起來。這解決牛頓的一個難題,牛頓的物理學解決了現(xiàn)在天體運動的原因,即物體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但是牛頓經(jīng)典力學沒有解釋太陽系最開始的運動是什么樣的?牛頓也一直為這個問題所困惑,最后牛頓認為這個運動的初始的原因為上帝,這也是牛頓在其研究的后期轉(zhuǎn)向宗教神學的原因之一。1796年,法國人拉普拉斯發(fā)表《宇宙體系淪》,拉普拉斯提出和康德了類似的觀點,使康德的觀點直到時隔近半個世紀才受到重視。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說不僅回答了太陽系的起源,也回答了太陽系的初始的遠動的原因。盡管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說不完美,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卻是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起點?!霸诖撕笾钡浇裉?,共出現(xiàn)了20多種星云假說,仍遵循著康德、拉普拉斯的基本思想?!盵11]我們把朱熹關于宇宙起源的學說和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說對比一下,從理論上兩種學說基本相近或相似;從時間上朱熹關于宇宙起源的學說是在十二世紀,但是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說是在十八世紀,時間上相差約六個世紀;在此不得不為朱熹關于宇宙起源的學說感到欽佩,目前學界基本認同朱熹不是科學家,但是他做的工作一點也不比科學家差,朱熹具有科學家所具有的科學素養(yǎng),他取得了無與倫比的科學成果。對于朱熹關于宇宙生成及其初始運動的科學思想,后世的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梅森指出朱熹認為在太初,宇宙是一團混沌物質(zhì),且這混沌物質(zhì)進行渦旋式的運動,運動導致重濁的物質(zhì)趨向渦旋的中心,形成大地;清剛的物質(zhì)趨向上而成為天。大旋流的中心是不運動的,渦旋形成的大地也是不運動的,進而成為宇宙的中心。渦旋式的運動形成的天繞著地晝夜不停的旋轉(zhuǎn),若天的運動停留一息會導致地陷的結(jié)果。朱熹認為天體由于‘剛風’[朱熹說過,道家有‘高處有萬里剛風’之說]而不斷地運動,每一天體都有其自身的‘風’,這些‘風’分別形成宇宙漩渦中的一層或一重。認為朱熹在天文學領域的研究發(fā)展出來自己的自然哲學[12]?!扒宕鷣砦覈拿绹鴤鹘淌慷№t良于1888年說,朱熹的理論傳到歐洲,曾對笛卡爾(公元1596-1650年)提出天體演化的漩渦假說起了影響?!盵13]杜石然也認為朱熹提出的宇宙起源說“提出了一個處于不停頓的旋轉(zhuǎn)運動中的、由陰陽二氣組成的龐大氣團,由于摩擦和碰撞的作用、旋轉(zhuǎn)而引起的‘渣滓’向中心聚攏的機制以及清濁的差異原因所造成以地球為中心,在其周圍形成天和日月星辰的天地生成說,從而給張載的聚散說提供一個比較具體的說明,使之增添了力學的性質(zhì)。這些推測雖然還只是猜想的、思辨性的,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一種有價值的見解?!盵14]席澤宗指出朱熹認為初始混沌未分時只是一團氣,這團氣做快速旋轉(zhuǎn)運動使重濁者在中部沉淀形成地、清輕者形成日月星辰并在周圍運動。水與火是朱熹設想原初的物質(zhì),地組成中有水的渣滓,理由是朱熹聯(lián)系并參考了地上山脈的形狀。席澤宗認為朱熹的天體演化學說相較于前人考慮到離心力而具有力學性、不同于《淮南子·天文訓》《靈憲》中認為天地未形成前是從虛無中產(chǎn)生的一團混沌狀態(tài)的氣而具有物質(zhì)性和聯(lián)系地質(zhì)現(xiàn)象的特征,這是重大的進步。并推測康德的星云假說受到朱熹天體演化學說的影響[15]。

三、結(jié)論

通過對朱熹科學研究中的科學事實與價值的相關關系研究,不難發(fā)現(xiàn)朱熹認為科學事實與價值之間不是沒有關系的,正相反,科學事實與價值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在朱熹那里是有邏輯,即從小到一草一木,一禽一獸,大到宇宙皆有理;所以要格物,格物要一件一件的格,一物一物的格,要“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眻猿植恍傅母?;由此可以得到見聞之知,也可以得到德行之知,但是本階段主要是獲得較低層面的“物理”,即較多的科學事實。用力持久,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zhì)變,達到臨界點就會呈現(xiàn)一旦豁然貫通的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會有兩種境界,第一層境界是眾物表里精粗無不到,第二層境界是吾心全體大用無不明。最終獲得的是較高層面的“天理”,即價值。也就是在朱熹那里,科學事實是獲得價值的前提,或者把價值奠定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之上。

在朱熹集成理學的形而下層面科學研究及獲得的科學事實較多,科學內(nèi)容或自然哲學內(nèi)涵明顯,將精湛思辨與敏銳觀察結(jié)合獲得的科研成果代表了當時的最優(yōu)秀、最高的科技成就;理學的形而上層面沒有科學的位置與內(nèi)容。但是朱熹集成理學形而上的層面的結(jié)果是立足于科學研究得到的大量科學事實基礎之上,就使得理學的形而上的內(nèi)容與結(jié)論的得出不可避免的受到科學思想、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思維方式的影響,這樣得到的理學形而上的內(nèi)容更容易獲得人們的理解、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南宋時吸收最新時代科學成果的理學,又影響同時期的科技發(fā)展,使宋元時取得的科技成就令同時期西方望塵莫及。

作為一種學術(shù)思想的理學,由于朱熹將價值的邏輯起點放在科學事實上,使理學不可避免的具有科學文化的因子,盡管這種科學文化的因子還剛剛處于一種極端弱小的端倪狀態(tài),但也正是這種處于弱小的端倪狀態(tài)科學文化因子使理學達到一種新的高度,在南宋中后期與其他學術(shù)流派的思想交鋒中立于不敗之地,并一度作為官方哲學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響整個東方儒家文化圈數(shù)百年,并將作為一種思想繼續(xù)存在并影響人們。

[1] (英)休謨.人性論:下冊[M].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509-510.

[2] (美)孟旦.事實與價值的混淆:儒家倫理學的一個缺點[J].哲學研究,1999(3):77.

[3]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十四冊·朱子語類·卷一·理氣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25-26.

[5]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3:6-7.

[6]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十四冊·朱子語類·卷十五·大學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六冊·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7.

[8] (韓)金永植.朱熹的自然哲學[M].潘文國,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9]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十七冊·朱子語類·卷九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29-3130.

[10]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十九冊·楚辭集注·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6.

[11] 王鴻生.世界科學技術(shù)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127.

[12] (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學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75.

[13] 鄭文光,席澤宗.中國歷史上的宇宙理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9-130.

[14] 杜石然,等.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稿: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106.

[15] 席澤宗.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科學思想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

[責任編輯:黃 昇]

貴州省2016年度社科規(guī)劃一般項目“王陽明的朱子學研究”(16GZYB59);貴州省社會科學院2016招標課題(省領導圈示)“貴州瑞士山地文化之路徑比較研究”(QSYB2016011)。

黃昊,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副研究員,科學技術(shù)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史、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和科學文化;張丹丹,河南應用技術(shù)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數(shù)據(jù)庫及信息系統(tǒng)。

B244

A

1002-6924(2016)12-035-040

猜你喜歡
格物科學研究朱熹
歡迎訂閱《林業(yè)科學研究》
歡迎訂閱《紡織科學研究》
紡織科學研究
從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義”論的新進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與“動情”的演繹
紡織科學研究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護探析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人格物繼承法律問題研究
吉隆县| 陇川县| 沭阳县| 临朐县| 高安市| 永和县| 阿坝县| 镇江市| 布尔津县| 济源市| 淮安市| 白玉县| 和田县| 磴口县| 峡江县| 治县。| 白河县| 买车| 清水河县| 鹤岗市| 宿迁市| 泰来县| 汽车| 申扎县| 普宁市| 宣恩县| 齐河县| 舒兰市| 宣武区| 揭西县| 漠河县| 阿勒泰市| 肥城市| 虎林市| 自治县| 江西省| 棋牌| 大余县| 江门市| 华蓥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