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進力
摘 要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整個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在新課程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真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實施科教策略來指導學生閱讀,讓他們在適宜的課堂教學中燃起閱讀的激情,樂于投入精力去閱讀,能夠體會閱讀材料中各種美,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 閱讀 科教 創(chuàng)新教育 成效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3-0109-01
語文閱讀課堂是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為所有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作為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策略,科學構建新型閱讀課堂,在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人文情懷,讓文章閱讀溢滿生命的激情,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探索語文知識所獲、所悟、所感的情緒得到充分的展示、盡情地交流,使學生在快樂的閱讀過程中體會文章的美感,從而提高閱讀能力。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施教呢?
一、在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上做好層次定位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是教師設定好教學目標,牽引著學生去完成,這樣的閱讀課學生是被動的。為了達成目標,教師就會過多地包辦代替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感知,一節(jié)課下來??此仆瓿闪私虒W目標,實際上學生收效甚微:閱讀是學生深入文本后的感知、體驗和升華,教師應在閱讀教學的目標上做好設計:既要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又要發(fā)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分層設計閱讀教學目標可分成兩個環(huán)節(jié)實施: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制訂初步閱讀目標,然后讓學生獨立閱讀,初步達成目標。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出示進一步的閱讀目標,讓學生在小組的合作探究中達成目標,然后小組之間進行 競答、探討、質疑、評價,整個閱讀是學生不斷深入理解的過程,在目標的達成中,既有獨立思考的愉快,也有合作探究的愉快,讓閱讀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事,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感受“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
二、恰當運用文體知識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接觸到一種新的文體,教師喜歡把這種文體的相關知識一股腦地先灌輸給學生,讓學生了解這種文體的相關知識以及分析要點,其實這樣的做法效果是不好的。因為學生還沒有接觸文章,就抽象地接觸文體知識,機械記憶,會對文體產生畏難情緒,容易落入為了分析文章而閱讀文章的死穴:筆者發(fā)現(xiàn),在教學新的文體時,先讓學生閱讀文章,當學生對文章的特點迷惘時,再利用文體知識來輔助,效果比較好。如教學《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在學生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如下題目:(1)請你用一句話概括這個事件;(2)請你用一段話概括這個事件;(3)請你用幾段話介紹這個事件。結合學生的思考理解,教師再講新聞的標題、導語、主體,學生就具體地認識了這種文體,分析新聞的結構就變得簡單了。
三、注重閱讀中生成性的提升
文學作品的閱讀,不能為了做題而閱讀,而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情感,在陶冶中豐厚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在和文本的交流中提升人格的價值。在閱讀中感受生活,感受語文課的人文魅力。如小說《變色龍》,應在閱讀中體會角色的性格特點,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世界,在閱讀中感受沙皇的腐敗,讀小說,看世界,讀現(xiàn)在,看未來,學生的認知層次就提升了。在生成性的提升中,學生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文學作品閱讀課,師生的感受都會是如沐春風。
四、適時合理地運用好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評價單一,平時只是教師對學生主課堂上的回答簡單評價,考試以分數(shù)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而平時的閱讀又往往和考試脫節(jié),面對考卷,學生是想到什么就答什么,沒有清晰的審定,失分過多。閱讀教學應適時地進行評價,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評價中增強自信心,調動參與的積極性,產生閱讀的動力。而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上學生面對考卷的閱讀分析胸有成竹、得心應手,還依賴于平時測試性的評價。一篇文章限時閱讀,當堂評改,這種實戰(zhàn)訓練,學生能快速掌握閱讀技巧,在競爭角逐中體會快樂,教師注意測試性評價和語言的激勵性評價相結合,激勵學生去攀越。閱讀既是學生與文本的交流,也是和作者情感的之流,閱讀的過程是學生不斷生成不斷提升的過程,閱讀課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文字的魅力。高效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有賴于老師不斷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進行理論的學習和技巧的探討。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