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大量新的教學方法被廣泛運用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研究及實踐,筆者認為任務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任務教學法關注在語言意義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和交際能力。本文就該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應遵循的原則以及主要運用環(huán)節(jié)進行論述。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高中英語;作用;案例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7-0067
一、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 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自信心。由于任務型教學一般都目的明確、可操作性強,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很容易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習動機;同時為了更好地參與、完成任務,學生會花更多時間去收集相關信息,這樣學生就會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調整學習方式、途徑與策略,從而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而且,由于任務設計的難易程度不同,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完成設計的任務都很容易看到成績、體驗成功、增加學習自信心;同時在完成遞進式難度的任務時,學生能感受到自我的不足之處,有利于激發(fā)自我完善的欲望,啟動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
2.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可操作的、貼近學生實際的任務來引導學生常常使用多種技能或多種語言知識進行表達、協(xié)商、溝通、交流等多種語言活動來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因此,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學有助于語言綜合能力與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3. 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任務型教學從一開始就把有知識差距、能力差距、技能差距、信息差距和文化差距的帶著真實目的的任務交給學生,學生是任務的研究者和探索者。為了完成任務,學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能動性,圍繞任務去收集大量的有關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最終解決問題。
4. 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各種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在每一個任務中,每個學生都分擔一定的責任,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使用所學語言知識與他人交流信息、詢問意見、溝通感情,在小組合作中學會了與他人共處,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發(fā)展了運用交際策略的能力。
二、任務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實際課堂應用中,任務型教學使學生能夠切實融入課堂,身臨其境,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真正獲得情感體驗。同時,通過參與任務時所反映出的實際問題,可以適時的調整學習策略,從而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然而,任務型課堂教學強調以任務為核心,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之處在于所設計任務的質量。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的過程中,應當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目的和導向,從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考慮,分析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切實了解學生想做什么、會做什么、該做什么,從而設計出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以意義為中心的可行性任務,真正做到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所以,教師在使用任務型教學法設計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 任務應有明確目的
通常,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設計的任務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的各種難易程度的任務的只要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如:Listen and answer, Read and understand, Read to fill the table,Retell the story, Composition等,一定要以能夠回答聽力后的問題、閱讀并理解文章大意、能夠完成閱讀后填空或能夠復述課文等。另外,任務本身要達到的非教學目的,比如在分工與合作中學會與人相處的方式、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等,因此設計任務時要明確目標。
2. 任務應具有真實的意義
即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任務設計要接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例如,在學習訓練有關購物場景的英語聽說課堂上,為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這樣設計角色扮演(Role Play)任務:把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學生扮演店員(shop assistant),一組扮演顧客(customer)。要求扮演店員的學生要努力銷售自己的物品,以成為第一個賣完物品又掙最多錢的人;扮演顧客的學生每人有50元,他們要向不同的店員詢問價格并砍價,看誰能用最多的折扣(discount)買到要求的物品。然后轉換角色再進行一次。這樣的任務設計符合學生的生活常識和認知,他們在進行交流時就不會有被迫學習的感覺,呈現(xiàn)的情景對話也就具有生活氣息和真實性。事實上,當學生發(fā)現(xiàn)課堂上所學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可以用于應對英語學習中的交際問題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將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完成所安排任務的熱情高漲,并很容易從中獲得成就感。但是,同樣是角色扮演活動,如果討論的話題是關于暑假英語夏令營活動,對于本校農村高中實際來說就很難開展了。因為農村高中的學生很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暑期基本都是在農村跟爺爺奶奶一起度過,要不就是去城市父母打工的地方,然而父母都很忙,沒錢也沒時間讓他們去參加,甚至有些父母連夏令營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有機會參加英語夏令營活動的是鳳毛麟角。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進行語言交際,而交際的核心就是互動。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某一交際和語言項目的需要,設計出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jīng)歷和社會交際的活動,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在交流、溝通、表達中形成語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達到掌握語言交際的目的。這樣,學生才能把握住大量的信息輸入和語言輸出的機會,將全部注意力放在意義的表達和信息的理解上,從而進行語言加工。
3. 任務要有梯度性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大部分課堂時間應是他們參與各種活動、表達思想進行交流的時間。而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風格都不盡相同,因此任務的設計應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的原則,以適應不同能力的學生,并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的不同需求。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設計的任務時才能看到成績、體驗成功,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完成遞進式難度的任務時,更容易能感受到自我的不足之處,有利于激發(fā)自我完善的欲望,啟動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主要應用環(huán)節(jié)
1. 前期任務(pre-task)
即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將任務介紹給學生,目的是要激活并提示學生原有的與主題相關的詞匯儲備以及背景知識,幫助學生熟悉主題,明確任務方向,降低任務的認知難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增強學生完成任務的自信心。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設計的導入要與任務密切相關,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主題相關材料、詞匯和詞語的分類、情景設疑等活動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做好閱讀前的準備活動。在這個階段中,教師的作用是就是任務的導入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思維與情景相互交融,從而達到生動課堂的效果。
2. 任務環(huán)(task-cycle)
即任務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是任務型課堂教學所特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實施任務型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教師把自己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設計安排的任務向同學們展示出來,學生在明確了要完成的任務之后,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在任務的驅動下(task-driven)去學習語言知識,進行技能訓練。此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通過配對或小組等形式進行討論、交流、辯論等來完成任務,然后學生可以口頭報告、書面報告等形式報告任務的完成情況。在豐富多彩的任務驅動下,學生就能運用自己的思維,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去學習英語,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任務中來,真正做到“從做中學”,自始至終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務情景的氛圍中。這樣有利于強化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處于一種主動、積極的能力狀態(tài),觸發(fā)學生完成任務的迫切需要,并從中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jīng)驗,感受成功的喜悅。
3. 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
這是任務型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包括語言分析(analysis)和練習活動(practice)。教師對重點語言項目進行歸納和總結,根據(jù)語言分析活動中的項目進行操練。其目的是培養(yǎng)句法、詞組搭配、詞匯等方面的意識,使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轉化成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1)語言分析(analysis),通常所指的語言知識教學,學習的內容可以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進行,但任務型教學強調知識教學與任務相關,即知識本身應該是完成任務所必需的而學生在此前所缺乏的。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對新知進行梳理、理解并掌握,可由師生共同合作,結合任務進行對話、交流和講座,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學生只有對新知識達到熟練程度之后,才有可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練習活動(practice),是任務型教學程序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即任務完成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形成知識遷移,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既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任務,又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要求設計一些與他們生活、學習貼近的活動情景,目的是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在該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生在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學生共同分析,并指導學生對語言形式的關注,使學生內化語言知識,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理論和二語習得理論為基礎的,它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于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目的和真實的人際交往之中,讓學生做的事情與學生的利益、關注、需求息息相關。學生能夠從中感覺到自己會用英語做事和工作,有看得見的成果和進步。要當農村中學學生的好教師,就要有創(chuàng)造性、有創(chuàng)新能力。任務教學法就是一種值得推崇的、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英語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型教學方法。如能較好地實施該教學方法,將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發(fā)展和經(jīng)濟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