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澤艷
摘要:隨著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在英語的新課標中,對英語的寫、聽、讀、說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均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此,新課程背景下,在對初中的英語進行教學時,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其進行學習是對新課標進行實踐的主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英語教學;說寫結合;小組合作;模式分析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額主要方式之一,它的發(fā)展與運用得益于人們的不斷交流。英語作為我國的主要外語課程,在對其進行教學時,一些老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其進行滿堂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語法知識進行生搬硬套,對單詞和一些有規(guī)律的知識點進行使死記硬背。這就使得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與英語表達能力都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該學習模式的作用
說寫能力不僅是語言表達能力中的核心內容,而且它還是鍛煉、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對初中英語教學實施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式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其理論知識來指導,把英語的寫作教學與口語教學融合和在一起,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的合作來進行英語的“說”、“寫”練習,以便于提升他們的書面表達以及口語交流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滿足初中英語新課標的前提條件下,開展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目前,我國大多初中的英語教學都是大班制教學,在英語課堂上,絕大部分學生很少有機會來練習“說”英語的機會,只有少數較為活躍的學生會參與到英語的對話中來。由于英語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每個班級的學生太多,老師就只能對寫作的要點以及要求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獨自練習。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問題,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英語實踐機會。
2、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基本上只是英語成績優(yōu)異者的樂園,他們在英語課堂上可以得到大量的表現機會,而絕大部分的學生只是一群緘口不言的配角。小組合作學習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此類情況的發(fā)生,利用分層次分組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樣既可以為每個學生都提供展現自己的機會,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同時還可以讓每個學生都養(yǎng)成積極發(fā)言、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3、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寫作教學與口語教學時相對獨立的,寫作教學僅限于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而口語教學則只是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這兩種教學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學生在進行英語交流的過程中,既為英語寫作提供了素材于思想,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口頭交流能力。
4、培養(yǎng)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分享成果、討論問題交流經驗,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實行說寫結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
1、設計小組活動。為了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表達以及鍛煉英語的機會,老師在對小組活動進行安排前,務必要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學習鍛煉英語的機會,以此來實現小組合作教學的目標。在對小組活動進行設計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對活動的步驟、任務、目標進行詳細的說明,使活動的任務具體化;②活動的難度和內容一定要在初中生的能力范圍類,不能設置難度過高的問題;③活動的設置一定要有探究性以及趣味性,因為設置具有探究性、時尚性以及生活化的內容是最容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式。
2、對所有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老師在對活動的內容以及任務進行確定后,就必須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來對其進行分組。在英語教學的寫作與口語教學分組的活動中,每個小組的人數為4到6人,分組過程中的細節(jié)情況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學的目標與內容來決定分組的方式。具體的分組方式有:第一,根據就近原則,對相鄰的學生進行自然組合,這種組合的方式比較易于操作。不過這種方法的不能完全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因此,這種分組的方法不能用在較為大型的活動中,例如寫小短文、對話練習。
第二,學生之間的只有組合,這種分組方式是建立在較為牢固的友誼上面的,它可以為小組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較為良好的氛圍,同時還可以避免學生的焦慮、緊張的心理。這種組合的壞處就是學生之間容易聊到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人問題。
第三,以學生的性格、能力、知識水平為依據來對其進行分組。在對學生實行這種分組方式時,一定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來對其進行劃分。從而形成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取長補短、互相競爭的學習氛圍。
3、收集與查找活動有關的資料。在初中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寫作以及口語的教學是影響教學成果的關鍵因素。為了讓小組活動的內容更豐富,效果更好,在進行活動前,小組長一定要對每個組員的性格、能力、知識水平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然后再分配相應的任務給每個組員,讓他們分頭行動,通過多方的資料收集最終形成自己的意見。
4、小組的討論交流。小組成員在收集完資料后,大家可以集中在一起,對每個組員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交流、討論,每個組員可以盡情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對其它組員的觀點進行修正。最后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觀點與寫作提綱。
5、小組的寫作和修改。在完成交流、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后,各小組便可以進行分工寫作。寫作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分工合作。完成后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交換閱讀,并對他人的寫作內容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
6、老師的綜合評定。小組寫作完成后,老師就可以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定,其評定的內容主要有以下的兩個方面。①對各個小組活動中的最終結果進行講評;②對各個小組活動的過程進行評講,其評價的內容包括合作學習的效果、學習的能力、學習的效果以及學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
總之,作為新課程理念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技能,結合學生特點,遵循學生實際,探尋科學而合理的小組合作方法,大面積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馬占花.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5).
[2] 周文娟.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