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盈穎
摘要: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帶動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近年來,我國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等逐步與世界其他各國的優(yōu)秀理念和模式相接軌,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已在各大高校廣泛應用。該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拓展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文章主要探討將微課應用到翻轉課堂中的具體框架和流程,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對象,分析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堂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使該教學模式發(fā)揮出其巨大作用。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研究
1 問題的提出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學習計算機的基礎課程,是為學生日后學習、開展與計算機相關學習活動、內容奠定基礎的學科。主要內容包括Windows,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計算機網絡應用等。
2 教學現(xiàn)狀研究
2.1 學生計算機基礎參差不齊
該課程的主要教學對象是大一新生。由于高校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學生對計算機的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很難把握教學的進度與深度,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2.2 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方法滯后
我國高校的計算機教學多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進行統(tǒng)一講解和演示,再安排學生上機操作。上機操作時間有限,且學生數(shù)量較多,教師無法一一輔導,大大地降低了學生的上機操作質量。部分學生本身對計算機學習熱情不高,再加上上機操作時處于無監(jiān)管狀態(tài),就會應用上機時間做其他事情導致教學效果差。
2.3 教學反思催生教學新模式
面對很簡單的教學內容,學生卻學不好這樣的問題引起了筆者的反思,這不能怪學生,是做老師的應該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育。能不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教育,讓學生學得多,老師教的少?經過教學反思和理論學習,筆者覺得實施翻轉課堂,實現(xiàn)先學后教,先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內容,并把這些內容的知識點、要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手機或電腦上先學,到了課堂上再讓學生間合作學習,最后展示,老師總結評價。這種模式經過實踐檢驗,效果很好。
3 翻轉課堂的基本流程及其意義
微課是一種新型課堂教學方式,具有時間短、精度高、可以移動學習等優(yōu)點??萍嫉目焖侔l(fā)展使智能手機廣泛普及,為微課的應用帶來了硬件基礎。微課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將知識點高度提煉,以短視頻的形式推送到學生手機上,讓學生能夠移動學習、自主學習。
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同,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就將所要學習的知識通過微課、PPT等形式進行學習,在課堂中教師只需對學生存在的疑點以及難點進行針對性講解,學生之間再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對其進行深度探討分析。
3.1 基本流程
翻轉課堂的主要實施步驟如圖1所示,即五步教學。
3.2 模式的意義
3.2.1 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課堂教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充分講解,學生被動地理解接受,雖然教學中包含教師個性化輔導等環(huán)節(jié),但教師仍處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最大的優(yōu)點是學生可以在課下應用教師提供的微課進行自主學習,積極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3.2.2 微課可以關照到學困生
職業(yè)學校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是參差不齊的,有的學生計算機基礎很差,課堂上因為時間的限制沒有辦法照顧到計算機基礎差的學生。有了微課之后,這些學困生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反復學習、觀看視頻,一直到看懂學會。即便是少數(shù)學生還有不太理解的知識點,也可以記錄下來,在課堂上向小組的同學或教師請教。這樣,老師的教學就真正做到了面向全體,教學質量自然會大面積提高。
3.2.3 微課可以在課前給學生提供豐富課程資源
豐富的教學資源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首要前提。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應用課堂時間將所有與課堂內容有關的知識點全部講授給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學生接受知識的廣度?;诜D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知識點優(yōu)化并制作成視頻、PPT等學習資源,再上傳給學生,學生課前就可以學習到豐富的教學資源,高質量地完成課前自主學習。
4 運用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運用的研究
4.1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1)對教學任務進行有效分解?!坝嬎銠C應用基礎”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基礎理論、Word2010,Excel2010,Word2010、PowerPoint2010以及計算機網絡應用5個部分。教師在對這5個部分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再對每一部分進行深一層分解,例如在進行word2010這一部分教學時,教師可將具體的教學內容細分為文檔編輯與排版、圖形繪制、圖片插入、外部對象的引入等詳細內容,再依次展開教學。(2)微課制作。在微課制作之前,要對學習任務進行設計,將學習任務制作成一個詳細的學習任務清單,包括學習目標、學習任務、學習導向、合作探究的問題、課堂上展示環(huán)節(jié)要展示的內容等。學習任務設計好了之后,接下來進入微課制作。微課制作具有以下4個要求:①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把握好難點與重點,對重點部分要詳細講解;②教師依照教學任務有目的性地應用多種渠道進行素材搜索,確保素材的針對性、可用性;③把控好微課的時長,一般情況下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這樣就可以確保學生精力集中,若時間過長,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分散,并且失去對微課學習的興趣;④把握好整體設計架構,即在設計時需要把握設計精度。在微課開始部分一定要設計出能夠吸引學生的課題,其次要把握好整體的連貫性,線索明確,再次要將結尾設計的干練快捷。⑤微課中的練習設計要少而精,微課教學屬于課前預習內容,練習過多的話很容易給學生帶來壓力,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3)教師對學生學習微課的要求。要保證微課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一個高效的管理模式。首先,在開展微課學習之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即將計算機基礎好的學生和基礎差的學生進行互補分組,并在每一小組都設立一個組長,組長將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向教師及時匯報,幫助教師對微課內容進行優(yōu)化。學生在進行微課學習時嚴格按照教師設計的學習表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地點,并且記錄好自己在觀看微課或者做練習時遇到的問題或者疑點,再與教師或者同學在課堂上進行探討交流。(4)課堂要求?!坝嬎銠C應用基礎”以練習為主,因此主要難點在上機操作上。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先詢問學生在觀看微課時遇到的具體問題,一一解決并將需要操作的問題進行現(xiàn)場示范。再組織學生對所學問題進行獨立或分組操作訓練,并組織學生開展問題探究、成果展示等活動。例如在學習PowerPoint2010這一單元時,超鏈接的設計、動圖插入等都是教學難點,教師在進課堂教學時重點講解此類問題,再安排學生進行上機練習,在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掌握之后安排成果展示、課堂交流等活動。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課堂的輔助者,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主動性的同時提高了學習效果。
4.2 實踐效果反應
作者將學生分為實驗班和普通班,對實踐班的學生進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對普通班學生進行傳統(tǒng)模式教學,具體的實踐效果如下所示。
該實驗共實施一個學期,對比學生期末上機實踐成績后可明顯看出,實踐班學生的實踐能力明顯優(yōu)于普通班級。通過對實驗班的學生調查后發(fā)現(xiàn),94.6%的學生對翻轉課堂持予積極肯定的態(tài)度。學校的其他計算機教師也認為該教學模式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加強了課堂的進度,值得被廣泛推廣到學校的各個科目教學中。部分學生認為翻轉課堂帶動了其學習積極性,并且增加了上機操作時間,便于其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但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觀念,不會主動對教師推送的微課進行下載學習,在教師課堂教學中,這些同學跟不上教師的課程進度,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授課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其次,部分微課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5 結語
作者將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證明了在學習能力強、操作性強的大學學生群體中是切實可行的。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機操作主動性,將教學的主體由教師轉變至學生,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關系。但該模式的應用時間過短,在實際應用中還有一些環(huán)節(jié)需要優(yōu)化,通過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完善,相信這種模式會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學生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