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鳳
摘要: 情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教育方法,如何在教學工程中,運用和滲透情感教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做了相關(guān)探討。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情感教育;探討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作為教師,只要能讓學生“親其師”,就容易使學生“信其道”了。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那是博得學生親其師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師取得教學成效的重要保障。現(xiàn)就我個人在十多年英語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經(jīng)驗與廣大同仁們分享,以期拋磚引玉。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
良好的教學過程,一定有師生雙向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通過溝通和交流,既能增強師生情感交融,又能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yīng)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guān)系,創(chuàng)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感、親近感產(chǎn)、親切感。教師可輕松愉快地通過英語教學上的藝術(shù)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語教材本身的魅力,達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學生剛上初一時,先教學生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如見面、道別、致謝、道歉、家庭成員的稱謂、時間、年齡、性別等。鼓勵他們在適時地適當?shù)厥褂眠@些日常用語,甚至當學生半中文、半英語夾雜著與我對話時,我也非常有耐心地與他們交流,消除他們對學習英語的恐懼感,打消他們的顧慮,讓學生們感覺我與他們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師”,所以很快這些學生就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重言傳,更重身教,用細微的身教體傳遞感教育
陽光開朗、健康熱情的教師形象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先決條件。教師教育學生不僅要靠口耳相傳,更要注意言傳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感染性。試想一位整天死氣沉沉、老氣橫秋面孔的教師,學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說讓他們和你一起走入課堂內(nèi)容,積極思考和解答問題;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師,把本職工作當作苦差事來應(yīng)付,學生更不可能與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讓學生以主動進取的心態(tài)去投入學習中。每當我步入學校走進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種責任感和神圣感,發(fā)自內(nèi)心地自覺遵循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一絲不茍地教讀每一個音節(jié),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耐心細致地解答每一個疑難問題;自始自終熱情飽滿,從而不知不覺地感染著每一個學生,鼓舞著每一個學生。在細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課堂中師生舉手投足便能心領(lǐng)神會,和諧相處,在這種教學氛圍中,教學成績逐年上升。
三、用無私的愛心表露情感教育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情感教育必須以“愛”為核心。在英語教學中,整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參差不齊,這是許多教師都不可回避的一個現(xiàn)實。教師的愛心不僅體現(xiàn)在優(yōu)秀學生身上,更要傾注在學習困難的“學困生”身上。在2012級12(1)班,黃朝汗、農(nóng)林露等同學在初二上期在英語學習上掉了隊,我為他們幾位同學專門制定了適合他們程度的學習方法,并相應(yīng)調(diào)整我的教學設(shè)計,在教學中立足“抓中間,促兩頭”,使各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收獲,從而避免了進入初三后英語成績的兩極分化和大面積滑波現(xiàn)象。
四、在課堂教學之余擴展情感教育
教師的情感教育主要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和輸灌,但課堂上師生交流時間畢竟有限,對個體的情感教育不易進行。因此,課外的情感投入至關(guān)重要。通過與學生或者學生家長的共同交流,常常產(chǎn)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2012級(5)班的呂英梅同學,由于小學時就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興趣,因而提前學過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進入初中后,剛開始對英語學習興趣很濃,上課積極回答問題,書寫工整,屢屢受到好評。但半期之后,英語成績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計厭背書,認為是“死記硬背”;我了解她的真實想法以后,約談她的的家長進行溝通,針對她的“觀點”,允許她將背書改為每課默寫單詞和句子。一段時間后,她自己覺得背書可以幫助她形成良好“語感”,于是,她又自覺地找到我要求背書。由于她自身有了切實感受,她的英語成績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見,課堂教學之外擴展情感教育,是對教學的充實和幫助,也實實在在取得了不菲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