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
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成因分析
蘭蘭
目的 研究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成因。方法 20例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患者作為觀察組,選擇同期20例初產婦作為對照組。分析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出血量以及出血原因。結果 對照組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1例(5.0%),出血量為510~620 ml,平均出血量為(544.9±126.9)ml;觀察組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6例(30.0%),出血量在530~1100 ml,平均出血量為(873.4±164.7)ml。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手術的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率以及出血量均高于初產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1例出血產婦,出血原因為宮縮乏力;觀察組6例出血產婦中,出血原因為胎盤因素2例(33.33%)、宮縮乏力4例(66.67%)。結論 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發(fā)生出血的可能性明顯上升,對產婦的健康威脅巨大。臨床中應重視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的治療,做好圍生期保健,降低出血發(fā)生率和出血量。
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成因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生理過程,受到社會、生理、心理以及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居高不下,育齡期女性在生產之前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比例也有一定的提高,導致再次剖宮產的瘢痕子宮數量增加。產后出血指的是胎兒娩出之后產婦在24 h內的陰道出血量>500 ml或者剖宮產時出血量>1000 ml[1],屬于典型的分娩期嚴重并發(fā)癥,也是造成我國孕產婦死亡的首位因素,瘢痕子宮再行剖宮產的出血可能性增加,對產婦健康構成較的威脅。因此,臨床醫(yī)護人員應當加強對于瘢痕子宮的認識,做好圍生期的保健護理,減少出血的發(fā)生率。本文主要對20例瘢痕子宮再行剖宮產的產婦進行分析,探討產后出血發(fā)生率及出血的原因,以期能夠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0例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患者作為觀察組,產婦年齡最小22歲、最大39歲,平均年齡(26.8±4.2)歲;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8.0±1.4)周。選擇同期來院生產的20例初產婦作為對照組,產婦年齡最小20歲、最大41歲,平均年齡(27.4±4.1)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7.3±1.6)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產婦在入院后完善各個方面的檢查,采取聯合麻醉后行剖宮產,新生兒娩出之后關閉切口。使用容積法對產婦產后出血量進行評估,具體為使用專門的接血容器將收集得到的血液放入量杯中進行測量;同時應用面積法對無法使用容積法測量的血液體積進行計算,按照接血紗布被血液浸濕的面積進行評估。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產后出血率及出血量情況 對照組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1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為5.0%,出血量為510~620 ml,平均出血量為(544.9±126.9)ml;觀察組產婦中發(fā)生產后出血6例,產后出血發(fā)生率為30.0%,出血量在530~1100 ml,平均出血量為(873.4±164.7)ml。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手術的產婦產后出血發(fā)生率以及出血量均高于初產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成因 對照組1例出血產婦,出血原因為宮縮乏力;觀察組6例出血產婦中,出血原因為胎盤因素2例(33.33%)、宮縮乏力4例(66.67%)。
產后出血是臨床中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產后出血的可能性明顯高于非瘢痕子宮產婦。而分析造成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①胎盤因素:胎盤因素是本組中造成產后出血的首位因素,占62.5%。主要包括胎盤粘連、前置胎盤和胎盤植入等。以胎盤植入為例,一旦發(fā)生產后出血,出血量可能達到3000~5000 ml,病死率>10%[3-8],引起臨床工作者的廣泛重視。針對剖宮產產后出血的胎盤因素,應當采取以下預防手段:a.做好產前的診斷,產婦在生產前做好B超診斷,了解胎盤粘連、植入的情況,預測分娩過程中的風險,尤其是后壁胎盤患者應該做好充分的檢查,分析分娩中的風險因素[9-12];b.做好術前準備,在手術前告知患者及家屬可能出現的風險,例如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有可能需要切除子宮并損傷周圍臟器。提早糾正貧血癥狀,提前準備好血液制品、縮宮素等藥物;c.做好術中及術后處理,產婦的分娩應當由經驗豐富的產科醫(yī)生進行,必要的情況下對患者應用全身麻醉,建立多條靜脈通道。子宮切開時候快速將胎兒取出,必要的情況下行子宮切除術,減少大量出血的可能性。胎盤植入面積較小,渴望保守治療的患者應用保守止血方式,如常規(guī)的宮腔填塞、動脈栓塞、手術中和手術后肌內注射甲氨蝶呤或是“8”字縫合術等[13-17]。②子宮收縮乏力:宮縮乏力也是造成產后出血的常見原因,在雙胎妊娠產婦、巨大兒產婦、羊水過多產婦中的發(fā)生率較高,由于各種因素造成產婦的子宮過度膨脹,瘢痕子宮產婦大多為擇期手術治療,縮宮素受體分泌不佳[4,18-20],對藥物不敏感。這樣的情況胎頭娩出之后立刻在子宮壁注射縮宮素,同時靜脈滴注縮宮素,效果不佳時將藥物加倍,對子宮進行按摩促進其收縮。應用前列腺素制劑無效的情況下使用改良B-Lynch縫線術進行治療[5]。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的出血率較高,造成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盤因素、子宮收縮乏力,臨床醫(yī)護工作人員應當深入了解產后出血的發(fā)生原因和機制,針對產婦的情況做好產前、產中和產后的處理,從而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降低出血量,保證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產婦的生命健康。
[1]付志剛,張曉磷,余成新,等.子宮切口憩室伴反復陰道大出血介入治療一例并文獻復習.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12): 1092-1094.
[2]陳毅,謝春明,楊敏玲,等.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治療中的應用.介入放射學雜志,2012,21(5):410-413.
[3]劉青,張華,劉繼娟,等.宮腔放置水囊聯合腹腔鏡下子宮病灶切除在搶救剖宮產瘢痕妊娠初治出血中的應用.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4,14(3):273-275.
[4]廖燕芬,黃新可,黃麗莉,等.一例瘢痕妊娠行子宮動脈栓塞術后即行清宮術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2,27(8):743-744.
[5]武欣,何以豐,吳學浙,等.剖宮產切口瘢痕妊娠(CSP)子宮動脈栓塞(UAE)后宮腹腔鏡聯合手術和刮宮術的比較.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40(4):447-454.
[6]王丹.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成因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7):101-102.
[7]李琴贊,司倩,劉敬.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因素臨床分析.河北醫(yī)藥,2014(9):1338-1339.
[8]孫啟新.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因素的臨床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7):133.
[9]孫娜,許小莉.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15):2335-2338.
[10]夏亭娥,朱恢玫.瘢痕子宮妊娠再次剖宮產術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91.
[11]李超華.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中出血相關原因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1(4):90-91.
[12]蔡力紅.瘢痕子宮剖宮產術中出血原因分析及止血操作.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4,24(11):102-104.
[13]譚桂香.瘢痕子宮對再次剖宮產術及第三次剖宮產術的影響分析.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9):1704-1705.
[14]湯冠莉.瘢痕子宮剖宮產術中出血原因分析及止血操作.首都醫(yī)藥,2014(24):102-104.
[15]劉梅麗.145例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中出血情況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1):65-67.
[16]胡秋霞.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60例臨床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74-75.
[17]吳迪.瘢痕子宮與非瘢痕子宮患者剖宮產術后的對比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18-19.
[18]劉楠.瘢痕子宮再次妊娠剖宮產術臨床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5):59-60.
[19]王明.120例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手術臨床分析.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5(4):464-465.
[20]賈麗.157例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中出血情況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1):48-4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4.097
2017-01-18]
112300 開原市中心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