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 要】寫作的意義在于為情而發(fā),情感是一篇文章的靈魂,也是引導學生去寫作的動力,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引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下去享受成功的樂趣,讓作文教學擁有活力。因此,作文教學必須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以此為目標,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寫作 情感 培養(yǎng)
這么多年以來,作文教學一直都是中學語文中的難點和重點,而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師都著重于訓練學生的選材、篇幅布局、用詞造句等方面的能力,卻忽視了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教師如果能把美好的情感帶給學生,就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激發(fā)他們寫作的熱情,讓他們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讓他們的心靈在生活中激發(fā)出美的火花,在寫作中健康發(fā)展。
一、認識情感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人在客觀觀察事物時,并不是停留在單純的認識事物上,而是在認識事物的同時,伴隨著情感的體驗,寫作經(jīng)驗告訴我們,作者只有去深入生活,對事物有了深刻的體驗和自己的看法,才能寫出具有真實情感的文章。曹雪芹如果沒有自己不幸的精力,就寫不出《紅樓夢》這樣的巨著,杜甫如果沒有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就寫不出《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樣經(jīng)典的詩篇。歷史上許多的文學家的輝煌成果,都凝聚著深厚的感情。因此,教師對此要要深刻的認識,“下水垂范”以健康而強烈的情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二、借助語文教材培養(yǎng)寫作情感
在初中的語文教材里,有很多反映生活,融入了滿腔情感的文學佳作。而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在教師閱讀分析課文時,給學生埋下情感的底蘊,例如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故鄉(xiāng)》中的一段: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后輩還是一氣,宏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愿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愿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jīng)生活過的?!?/p>
教師可以去引導學生通過語句形式的比較替換,讓學生沉醉于這種真摯而樸實的情感,在命題作文時,要求學生用不同的寫作手法去反映同樣的情感內(nèi)容,這樣會有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就可以要求習作《我的故鄉(xiāng)》,學生可以通過敘述家鄉(xiāng)的奇聞異事,或將某位小伙伴刻畫為主角,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情感充分的抒發(fā)出來,在這樣的基礎上,就會更加容易的寫出帶有真摯情感的文章。
三、課堂上動情執(zhí)教,發(fā)揮主導作用
“要散播陽光在他人心中,總要自己心中有陽光?!苯處熞宰约旱那楦袨榧~帶,用真情實意去感染學生。
例如,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學生》里有這樣一個段落:“母親突然很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早晚會回來重新拖累我們的?,F(xiàn)在把錢交給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蠣錢付清。已經(jīng)夠倒霉的了,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她說完就站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p>
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有著非凡的意義,也是整篇課文的重點。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自己要深入的去鉆研教材,體會文章中的感情,這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才能表達個人的情感和看法,對于事物的是非美丑,愛與憎的鮮明態(tài)度才能感染到學生,學生通過教師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有真切實際的感受。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道,慢慢的喜愛寫作。
四、給學生自由、輕松的寫作空間
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上,應該盡可能的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寫作空間。讓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感興趣的話題與事物,或是寫自己憧憬或向往的一切,以此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因為有想象才會有創(chuàng)新,給學生一個發(fā)揮自己寫作才能的天地,這是作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去為學生創(chuàng)造情境去引導他們發(fā)揮想象,以此去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五、培養(yǎng)寫作興趣,從而激發(fā)情感
興趣可以讓人愉快,主動的去研究或是去做某事,它是推動學生寫作的直接動力,讓學生具有寫作的自覺性。寫作興趣通常都是通過學生自身情感而體現(xiàn)的,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是通過情感迸發(fā)的。
1.作文命題
作文命題是作文教學中及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好的作文命題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還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要選擇符合學生特點的命題,熟悉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心理情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fā)。其實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認識新事物的過程,教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組織開展一些課外活動,例如:參觀、游覽等等,讓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以此陶冶學生的情感。
2.作文評改
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能否持之以恒,和教師的鼓勵與認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通過了自身艱苦勞動換得的成果,一定會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認真的反饋。因此,評價、批改作文的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所以教師一定要特別重視作文的批改,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里的亮點,給予鼓勵,從而讓學生對寫作更有信心和興趣。另外,要善于點播、有啟發(fā)性,對于有創(chuàng)造力、相對獨特的文章,要給予特別的評語和鼓勵。
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不僅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求。把情感引入作文教學,再從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做人,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才能使學生所寫的一切,活起來,有自己的感情。教師要用感情去培養(yǎng)感情,讓學生不管在寫作時,還是在生活中,都用最大的熱情去對待。
【參考文獻】
【1】柳倩.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3)
【2】楊曉娟.初中作文教學中寫作情感培養(yǎng)淺談【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