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萍
故事發(fā)展的過程是一條看得見的“明線”,但真正能牽動人心的卻是藏在故事里的“暗線”,這條“暗線”就是“情感線”。如果我們能在敘事過程中將這兩條“線”牽引好,像一個優(yōu)秀的“繡女”那樣將明線暗線交織在一起,自然就能“繡”出活靈活現(xiàn)的畫面!如何牽好這兩條“線”呢?先來看看下面這篇習作吧,你一定會有別樣的發(fā)現(xiàn)。
憶
唯有失去過,才懂得珍惜。
——題記
我從來沒有這么想念過母親。
在讀了《懷念母親》這篇文章后,我對母親的思念達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程度。季羨林先生的筆墨像一支鋒利的矛,可以刺穿我內(nèi)心建立起的“忙碌”盾牌,直插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接著又溫柔地化開,使我僅有的一點兒空閑在思念中度過。
母親開了一家小店。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點到家,根本沒時間照顧我。父親遠在外地上班,爺爺和奶奶待了一段時間后也回了老家。他們走后,我的心里空蕩蕩的,正如這房子一樣。
晨光透過紗窗,桂花的香味將我從夢中拉回現(xiàn)實。燒水、做飯,時間很緊,一發(fā)呆,它就如流水,一去不回頭。想起母親以前每天早晨的嘮叨:“快起床,要遲到了!”“早飯多吃點兒,現(xiàn)在可是長身體的時候!”“多穿點兒,今天有冷空氣!”不經(jīng)意間,我淚眼婆娑……
華燈初上,夜幕準時降下,將我的周圍全部裹進黑暗,唯有那盞小小的燈,有一絲光亮,如母親。樓下的嬉戲聲總是將我的思緒扯遠。我又不由自主地回憶起母親與我打羽毛球的場景:母親的球每次都會發(fā)歪,導致她每次都要彎腰去撿,我常常看到母親一下子直不起腰的樣子,卻總是視而不見。偶爾有一只球貼著發(fā)梢擦過,樓下回蕩著我耍賴的聲音:“不算,不算,重來!”
終于抵不住思念,我拿起了電話,撥出了那串爛熟于心的號碼。等到的卻是:“寶貝怎么啦?沒事不要打過來了,現(xiàn)在正忙著呢!”電話外傳來:“老板娘,來碗面!”我默默掛了電話。
如今才醒悟之前的自己有多么愚蠢。那么珍貴的幸福,為什么不好好珍惜?平靜的心湖,被這一想法投進去之后,波光粼粼。當初的自己那么愛惹母親生氣,常常跟
她賭氣到半夜。她的身影頻來入夢,有正在做飯的,有正在為我輔導作業(yè)的,還有為我蓋被子的……她每一次都會對我說:“我愛你!”
帶著甜味的凄涼糊住了我的內(nèi)心,自嘲地笑笑,眼角掛著淚。望著窗外的黑夜,思念那張熟悉的臉龐。
淚,無聲地滑落在地。在淚光中,我回憶起了母親對我的百般好……
錦囊悄悄看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美國熱劇《行尸走肉》?那里面有不少只有“肉體”會行動,但是卻沒有自我意識的尸體。它們絕不是“人類”,因為人類是需要有“意識”的。就像優(yōu)秀的文章,只是有“情節(jié)”那是遠遠不夠的。真正優(yōu)秀的文章還需要“情感植入”。這就需要我們將情感捻成線,編入文章中。
“穿針引線計”第一步:根據(jù)情感選擇表達方式
針對同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的情感表達方式:有的人喜歡大聲說出來,有的人喜歡暗自藏于心中。感情表達的方式?jīng)]有好壞,只是我們在表達情感時要注意采用適當?shù)姆绞?,并?jù)此安排素材。
例文中,我想念母親。但事實上并不是“我”永遠見不到母親了,而是因為母親太忙,沒有時間陪伴,“我”因此想起了母親曾經(jīng)陪伴“我”的日子,所以暗自傷神。說白了,這只是“我”的小情緒而已!既然是小情緒,而且是要表達這種淡淡的、有著悔意的“思念”之情,我們在安排素材時,就不必將情節(jié)安排得過于緊湊、激烈了。
“穿針引線計”第二步:以細節(jié)為針
你見過將油倒入冷水中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嗎?油和水是不相溶的,所以油會浮在水的表面。這和寫文章有什么關(guān)系呢?關(guān)系可大啦!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容易,可在敘事過程中,要將“情感”與“內(nèi)容”融為一體,可就難了!這就需要我們選取一些看似平凡、接地氣的細節(jié)當作“針”,牽引著情感在文中流動。
例文中,小作者運用了細節(jié)描寫,如母親清晨的嘮叨、母親撿球時直不起腰來……細節(jié)雖小,但卻非常接地氣,也更能打動人心。而小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就暗藏在這些與母親一起經(jīng)歷的過往中,直擊讀者靈魂的最深處。
“穿針引線計”第三步:“情”貫全文
“穿針引線”一定要有始有終,才能繡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我們?nèi)绻梢詫ⅰ扒楦芯€”從一開頭就埋好伏筆,在敘述的過程中再有計劃地暗流涌動,在文章的最后,聯(lián)系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就可以將“情感”推向高潮,讓人回味無窮。
例文中,小作者一開始就寫道:“我從來沒有這么想念過母親?!遍_門見山,直抒胸臆。直接的表達,已經(jīng)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暗暗埋下了種子。情感的種子要在具體“事例”中才能生根發(fā)芽,小作者所回憶的事例中,母親對“我”的點滴照顧,“我”曾經(jīng)的不在意,以及現(xiàn)在的恍然大悟,都暗藏著“情感線”的感情變化。小作者在最后寫道:“淚,無聲地滑落在地。”其實不就是將情感推向了高潮嗎?
按照這三步寫一篇敘事的文章,將情感之線埋于事例之中,最后再來個情感爆發(fā),讓讀者興味盎然,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