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古詩文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中國歷史語言的奇妙變化,一方面學生能品讀到精煉生動的語言,另一方面,學生能在詩歌中體會到清新深遠的意境,優(yōu)美和諧的韻律,這樣一來,學生就更加容易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然而由于文言文距今時代較遠,語言晦澀難懂,學生的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因此為今之計需要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將對此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興趣
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多年來,文言文是難度最大的教學內(nèi)容,也是令師生都感覺到頭疼的問題。那么如何突破這一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首先要從源頭解決,讓學生對古詩文產(chǎn)生興趣。
一、情境激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知識產(chǎn)生興趣,他們才愿意主動的參與,才愿意跟著老師講的內(nèi)容走。所以作為老師,要通過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我沒有直接引入,而是為學生播放了一首歌曲——王菲演唱的《明月幾時有》。在音樂所創(chuàng)設的優(yōu)美情境中,學生領略了旋律的優(yōu)美動聽,也了解了歌詞的意味深長。在學生沉浸在這樣的情境中時,我為學生引入了《水調(diào)歌頭》這首詞,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這首詞的興趣。
二、想象激趣
初中生的想象力、好奇心、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比較強的,要想課堂有趣,有效率,就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引導他們思考文中的內(nèi)容,引導他們把單調(diào)的文字符號變成豐富的畫面,讓遠古的畫面映入到學生腦中。若以現(xiàn)代人的思想去評價古人古文,會變得非常有趣,比如可以改寫或者續(xù)寫古詩文,給古代人物注入現(xiàn)代的思想,這樣一來,學生就會覺得很新穎,激發(fā)他們探索的興趣。如教沈復的《童趣》時,有一句“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讓學生加以想象。學生在質(zhì)疑中大膽想像,分析討論得出答案:所謂的“鞭子”應該只是“細樹枝”,作者并非要打死癩蛤蟆,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而這一行為或許只是替兩只小蟲出氣罷了,了解這個“鞭”后,幼年的沈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就躍然紙上了。
三、誦讀激趣
文言文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朗讀是學好文言文最基礎的一步,反復讀來讀去,字詞句都能映入到大腦中,雖然沒有“活”的語言環(huán)境,但是讀熟了,對之后內(nèi)容的理解很有幫助,也能促進學生吸收課堂知識。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是很有道理的,自己悟得的,比老師教、被動記效果要好得多。在讀過幾遍之后,若仍有部分詞句不理解,可查閱詞典、字典,或請教他人,這時,學生想要知道這些知識,就會格外用心,記憶也會格外深刻,就像人餓了吃什么都香一樣。文言文誦讀利于知識的積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有很多種文言文朗讀的方式可以運用到教學上中,比如師生配對朗讀、分組齊讀、小組賽讀、角色扮演等,形式多種多樣才不會讓學生喪失興趣。在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學生可以分角色對話,體會人物的性格。在教學《岳陽樓記》時,學生可以反復朗讀體會洞庭湖,岳陽樓各種情景的勝景,從畫面中對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感同身受。
學生通過朗讀,把課文熟記在心,記住的課文越多,就能了解到更多的文言文知識,就能更快地提高文言文的水平。所以,平時應該讓學生多朗讀課文,由一知十,由十知百,讓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讀著名的文章,這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語感,幫助他們積累文言文字詞。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一個人……訓練語感更是基本的準備,有了這種準備,才可以通過文字的橋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币蚨鳛槔蠋熞獛椭鷮W生反復誦讀,提高他們語感,讓他們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四、表演激趣
中學生的表現(xiàn)愿望比較強,所以在課堂種,老師可以邀請學生通過表演的方式來演繹文字的內(nèi)容,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和畫面感,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更精確地掌握課本的內(nèi)容,另一方面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點,可以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以《石壕吏》為例,我采用模擬情境、上臺表演的形式組織教學:請五名學生分別扮演老嫗、老翁、兩位差吏、文中的“我”。學生生動地再現(xiàn)了歷史故事,加深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并添加了對人物性格的獨特理解,入木三分地展現(xiàn)了人物的個性,揭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五、結(jié)語
以上,我們從情境激趣、想象激趣、誦讀激趣、表演激趣四個方面就文言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展開了研究。更多的激發(fā)興趣的方法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探索和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趙春花.探究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2,(06).
[2]李靜.揚起興趣之帆徜徉學習之?!岣咧袑W文言文閱讀教學效率之我見[J].學周刊,2011,(07).
[3]肖建紅.初中學生文言文學習興趣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4]莊豐石.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研究與實踐思考[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劉曉兵 江西省于都縣寬田中學 342318)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