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狄爾泰與馬克思:在生命之思中相遇*
——基于精神科學與歷史科學的比較研究

2017-01-24 21:00陸玉瑤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17年2期
關鍵詞:對象性馬克思哲學

陸玉瑤

(吉首大學哲學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狄爾泰與馬克思:在生命之思中相遇*
——基于精神科學與歷史科學的比較研究

陸玉瑤

(吉首大學哲學研究所 湖南 吉首 416000)

狄爾泰的生命之思集中體現在精神科學之中,馬克思的生命之思集中體現在歷史科學之中。精神科學的基礎是“體驗”,歷史科學的基礎是“對象性活動”,兩者并非截然獨立,而是共同表達了人的歷史性與現實性存在。精神科學中的體驗有其對象性的意蘊,相應地,歷史科學中的對象性活動亦有其體驗性的內涵。在精神科學中,理解生命的基本原則是“生命的世界化”,在歷史科學中,解釋世界的目的是“世界的生命化”。精神科學通過反對傳統形而上學來表達一種生命之思,同樣反對傳統形而上學的歷史科學也體現了深刻的人文關懷,而非誤解者所謂的“經濟決定論”、“階級斗爭工具論”或“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論”等。

生命之思;狄爾泰;馬克思;精神科學;歷史科學

馬克思的學說中究竟有沒有“生命之思”,這一問題指向了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維度。毫無疑問,出于對人類命運和存在的關懷,馬克思最為關注的就是人的解放——政治解放、自然解放、感性解放等。狄爾泰的生命解釋學就是他的生命之思,生命之思的前提在狄爾泰那里就是“體驗的人”與“歷史的人”,而馬克思哲學的前提是“從事實際活動的人”與“感性對象性的人”,即實踐的人。但是對于“實踐”又有不同的看法,教條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實踐就是對自然科學規(guī)律——外部世界的因果律——的把握,[1]而生命哲學的馬克思主義則主張實踐是人的自由生命本質的對象性活動,是對自身歷史的“構造”,是向“全面精神生活”的復歸。生命哲學的馬克思主義指向人的感性存在與感性解放,或者說人的身體存在與身體解放,這里的“感性”與“身體”皆被賦予了某種“本體論”或“存在論”的意義。

一、生命體驗與對象性活動

(一) 生命體驗的對象性意蘊

體驗構成了狄爾泰生命之思的基本原則。在狄爾泰看來,生命先在于概念性思維和知識,思維的界限便是對生命的解釋與分析,在我們試圖從知識論上“認識”生命之前,我們已經深深地“沉浸”于生命之中,與此同時,這種內在于生命的先決條件也就成了我們“認識”生命的重要前提。即便生命是瞬息多變的,但依舊表現出相對穩(wěn)定的連貫性和結構,并且這種連貫性和結構可以經由分析被闡明。“精神客體的全部知識建立在體驗的基礎之上?!盵2]與其說生命之為生命是因為它“存在”(being),不如說生命之為生命是因為它“生成”(becoming)。[3]生命的本質在于“生成”,這就是人的本質。關于人的本質,馬克思的表述是:“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盵4]所謂“改造世界的過程”,不就是狄爾泰所謂的“體驗”嗎?

狄爾泰區(qū)分了“體驗”(lived experience)和“經驗”(experience)。在他看來,“經驗”是以往歷史哲學和社會科學的范疇,然而它們都將“經驗”視作理所當然地、不加反思地事實,認為關于人的知識可以完全地、確切地來自經驗,殊不知我們在表達“經驗”的時候已經先在地擁有了用來“表達”的抽象范疇,以往的歷史哲學與社會科學只是試圖讓“經驗”符合范疇,而始終沒有切近使得這些東西成為可能的那個先于經驗和范疇的東西本身,即體驗或生命體驗??傊?,以往歷史哲學與社會科學都沒有把握到真正的對象——生命本身。狄爾泰的知識論與歷史觀在馬克思那里的表述就是:“不是意識決定生活,而是生活決定意識”,[5]在狄爾泰那里,傳統歷史哲學和社會科學用來解釋人的生命的抽象范疇不就是馬克思所批判的決定生活的意識嗎?同樣的,馬克思所謂的決定意識的生活,不就是狄爾泰那里決定歷史知識的“體驗”嗎?狄爾泰認為:“歷史世界的基本單元就是體驗,在這種體驗中,主體處于自身所在的環(huán)境中,并通過生產性的‘生命關聯’來發(fā)現自身?!盵6]

如果我們要真正地理解狄爾泰生命之思中的“體驗”,則必須將其置于一種“存在論”或“本體論”的地位。在存在論的意義上,“體驗”內涵最樸素的表達應該是:體驗是對人的本真存在的最直接把握,存在即體驗。人的存在首先是對自己生命的內在“體驗”,以及對他人生命的體驗式“重構”,然后才有理解生命和表達生命——即一切科學的形式——的可能性。無論我們是從“共時性”和“歷時性”來理解狄爾泰的“體驗”,[7]還是從“個體性與社會性”、“時間性”以及“直接的給定性”來剖解“體驗”,[8]這些對“體驗”的分析式理解都無可厚非,但是這些理解都將重心放在“體驗”的具體內容或者特征上面,而“體驗”的基本“形式”或基本原則應該是一種“對象性活動”,“無論這些體驗所包含的是什么,每一種體驗都表現出‘某物有內容’這一‘意識的確定模式’,這種意識模式就是我們所定義的‘對象性’(gegenst?ndliche,objective)?!盵9]狄爾泰在這里使用了“gegenst?ndliche”(對象性)這一德文詞語,同樣的詞語出現在馬克思的著作《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一條中,并且在第二條中這一德文詞又被翻譯為“客觀的”。[10]馬克思所尋求的是“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并最終將這種客觀性訴諸人的感性實踐和對象性活動;而狄爾泰所尋求的是“關于對象的意識模式”,即“客觀性理解”或“對象性理解”(gegenst?ndliches Auffassen,objective apprehension),[11]并最終將理解的客觀性和現實性基礎訴諸體驗,“關于體驗的概念奠基于理解,反過來,這種理解也基于體驗。”[12]馬克思和狄爾泰關于思維或意識的客觀性的見解何其相似,這種相似性背后所表明的是二人擁有類似的哲學觀。

體驗所表達的是人的現實存在——對象性的存在。在精神科學中,“擁有知識的主體就是一個擁有對象的存在物,這適用于主體對象性活動的所有階段。”但是狄爾泰并未就此止步,緊接著他提出:“通過這種方式,如果我們承認人類精神世界的對象性(客觀性)是由主體創(chuàng)造的,那么這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解決一般知識論問題呢?”[13]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確證在體驗中所理解之對象的現實性。”[14]對象的現實性只有在理解的客觀性這里才能得到最終的證實,理解的客觀性不在于“主體間性”,在狄爾泰看來“主體間性”至多是“范疇間性”與“概念間性”,這跟自然科學沒有什么區(qū)別,理解的客觀性乃在于“身體間性”,“在身體的基礎上,精神生命表達自身,這體現了世界上最高的進化階段。自然科學發(fā)現身體(物質)現象的合法秩序,并為精神生命的顯現提供基礎。身體顯現于其它身體之中——身體之間是一種‘現象’的關系,但是身體與體驗之間有一種不能被進一步規(guī)定的特殊關系。通過體驗,我們從身體的現象世界進入精神的現實領域,也就是精神科學的對象領域。這一領域的知識論價值完全取決于對身體這一條件的研究。精神世界的知識來源于體驗之間的協作、對他人的理解、對共同體(歷史的對象)之歷史的理解,最終來源于對象性精神。體驗是這些的根本前提,從而我們(才能)要求它所實現的功能?!盵15]

(二) 對象性活動的體驗性內涵

關于人的現實存在,在馬克思那里的表述是“對象性活動”,“對象性的存在物進行對象性活動,如果它的本質中不包含對象性的東西,它就不進行對象性活動。它所以創(chuàng)造或設定對象,只是因為它是被對象設定的,因為它本來就是自然界。”[16]而“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種非現實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來的存在物,是抽象的東西?!盵17]

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原則是實踐,同樣的意思還可以被表述為:“感性活動”、“從事實際活動的人”或“對象性活動”等。馬克思批判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在于:“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活動?!盵18]在馬克思這里,真正的“客觀性”最終要訴諸“人的活動本身”,而不是抽象的理論,“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對象性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對象性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19]知識和思維的重大問題不是它的思辨性,而是它的現實性和此岸性,馬克思無疑道出了“傳統知識論”想要實現而未能實現的真實目的。

如果我們認可將“從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到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學說”稱為“傳統知識論”的話,[20]那么站在生存實踐論的立場來看,作為一種哲學的“傳統知識論”無法完成自己的根本任務——面向事物本身,或者借用海德格爾的話說,即“闡明存在的意義”。海德格爾的方式是追問“存在者的存在”,即先于存在者的“此在”,同樣的方式體現在狄爾泰那里,他追問先于概念和范疇的生命體驗本身。無獨有偶,我們在《反杜林論》中也發(fā)現了類似的表述,恩格斯說:“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fā)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歷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這是對事物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21]“唯一唯物主義的觀點”就是歷史科學的觀點。對比狄爾泰、馬克思與海德格爾的哲學觀,如果我們暫時懸置他們所追問的具體內容,我們將發(fā)現他們的“追問方式”是何其相似,似乎可以說生命之思、歷史科學與存在主義之間有著“家族相似”的淵源。

海德格爾在晚期三天討論班中引用了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的一句話:“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情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焙5赂駹柌⒉粚ⅠR克思的這一命題理解為政治命題,而是理解為“形而上學命題”,這個命題只有“放到費爾巴哈所做的對黑格爾形而上學顛倒這個境遇中”才能被真正地理解。海德格爾對馬克思做出的形而上學解釋,按照海德格爾自己的話說就是“向著存在而思,向著存在送出自己的方式而思。從這個觀點和角度來看,我可以說,馬克思達到了虛無主義的極致。”[22]馬克思在虛無主義的極致中把握到了人的整體存在的基本結構,對這種“整體存在的基本結構”的社會學和經濟學表達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政治學表達是“無產階級”,歷史科學的表達則是“實踐”、“改造世界”或“對象性活動”,進一步,如果以生命之思的立場來表達,則是“體驗”。因為實踐與對象性活動無不關乎“有血有肉的人”,[23]無不是人的感性身體,而感性身體的對象性活動所要開顯的則是一個體驗的生活世界與體驗的時代,無怪乎有論者早已宣稱自二十世紀中后期的哲學運動以來,我們的哲學已經進入了“體驗的時代”。[24]

二、理解生命與解釋世界

(一) 理解生命:生命的世界化

理解生命的最終目的在于認識整個歷史世界和精神世界。個體的生命可以通過“自傳”被他人理解,自傳體現了個體的生命歷程和“生命史”,自傳是對個體生命最徹底的解釋。“而限制自傳的因素,同時也是其特殊意義的來源,就是在體驗的基礎上,使得自己以及與世界的關聯成為可理解的?!盵25]可見,對生命的理解并不局限于個體的范圍內,只有將個體與群體通達起來,對生命的理解才能是有效的,在狄爾泰看來,自傳恰恰就是這種通達個體與群體的媒介,因為自傳既可以是對個體生命歷程的表達,也可以在解釋的過程中逐步擴展為歷史性敘事。個體所處于其中的世界總是與他人共在的世界,對個體生命的理解不可能脫離個體與群體的交互作用,“基于體驗和自我理解,以及兩者之間恒定的交互關系,就產生了對他人及其生命表達的理解?!盵26]對他人的理解有助于形成歷史的知識,歷史的知識而非自然科學的知識,意味著生命的世界化與普遍化,這也是精神科學所追求的目標。

“世界”在狄爾泰這里具有特殊的意義,它不是自然科學所描述和闡釋的經驗世界——在其中生命經由自然科學被抽象化,而是精神生命所處于其中的“歷史的世界”,“世界化”在這里所要表達的就是理解生命的基本原則,我們要把生命置于它的“世界”中,也就是說緊緊圍繞著體驗來理解生命,理解的目的就是讓體驗成為普遍化的歷史性存在。理解和體驗是密不可分的,離開了理解的體驗是不可知的,脫離了體驗的理解是抽象和空洞的;不僅如此,理解生命還意味著體驗與理解之間應該有一種“協同”的關系,“體驗和理解構成了一個邏輯過程中相互加強的兩個方面”,[27]“體驗與理解的基本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進一步而言,在兩種事實(體驗與理解)恒定的交互關系中,這種(相互依存的)基本關系是逐漸清晰起來的?!盵28]如果說體驗是理解的基本前提,那么理解就是闡明體驗的意義,如果說體驗是人的精神存在的基本事實,那么闡明了體驗的意義就同時也闡明了人類精神生命的意義,“通過體驗和理解,我們所把握到的是包括整個人類的生命?!盵29]體驗經由理解具有了歷史知識的普遍性,對生命的理解也就具有了世界歷史的意義,這就是生命的世界化過程。

理解的方式是表達,表達所依據的是范疇,即狄爾泰所謂的“生命范疇”,在所有的生命范疇之中,狄爾泰尤其關注的是“結構”與“發(fā)展”。[30]“如果說‘一致性’是歸于變化的規(guī)律,相較而言,‘結構’就是通過內在關聯同他人聯系起來的精神事態(tài)?!盵31]何謂內在關聯?只能被體驗和顯現,而不能被定義。狄爾泰甚至認為屬于描述心理學的結構理論為精神科學提供了基礎。[32]在狄爾泰看來,“所有生命和歷史的范疇都可以普遍適用于精神科學領域”。[33]他人之所以能夠被理解,只有通過這種精神結構中的內在關聯,通過這種普遍適用是生命范疇才能最終實現。理解生命的實質和目的是生命的世界化,而只有將生命“世界化”處理后,即通過“生命范疇”的普遍表達后,才能去真正理解它。

(二) 解釋世界:世界的生命化

基于對生命的世界化與生命范疇的初步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馬克思用來解釋世界的生命范疇,那就是實踐、生產或對象性活動。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最后一條,馬克思寫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34]但是否可以理解為馬克思不注重甚至完全拋棄掉對世界的解釋呢,海德格爾認為并非如此,在海德格爾看來,“馬克思有一個關于人的理論想法,一個相當確切的想法,這個想法作為基礎包含在黑格爾的哲學之中?!盵35]如果說馬克思顛倒了黑格爾的哲學,用感性的人替代了抽象的人,這是馬克思與黑格爾決裂的地方,他們關于人有不同的“想法”,那么馬克思與黑格爾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們關于人都“有”一個“理論想法”,即使他們所承諾的“本體”極為不同,但他們對于人都有一個“本體論承諾”??赡苓@就是海德格爾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他強調說:“如果沒有黑格爾,馬克思是不可能改變世界的?!盵36]

可以肯定的是,馬克思并不是要徹底拋棄掉對世界的解釋,馬克思的意思可能是:以往的哲學家“只是”停留在解釋世界的活動中,這種“解釋”至多是用來自意識的抽象概念來描述世界,令世界符合意識,以致將意識中的世界當做存在的本真狀態(tài),而對于哲學更為重要的是將存在的初始狀態(tài)訴諸人的實踐活動,將“改變世界”作為意識的基礎和前提。馬克思與以往哲學家之間并不是全盤否定和尖銳對立的關系,他同樣作出了關于人的“本體論承諾”,只不過他所承諾的是感性的生活世界,而非超感性的神話世界,馬克思與以往哲學家的真實關系應該是“批判繼承”的關系。[37]在馬克思這里,“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關系,“改變世界”直接地就是人的生存本身,只有從“改變世界”亦即人的生存本身出發(fā),意識的活動即解釋世界才成為可能,而對世界的解釋又進一步影響著人們的實踐行為?!案淖兪澜纭睂τ凇敖忉屖澜纭庇兄壿嬙谙鹊幕A性地位,任何對世界的解釋都不能是意識的自我運動,而只有從“改變世界”這一現實出發(fā),“解釋世界”才能自證其有效性與正當性。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的“實踐解釋學思想”才是可能的。

在狄爾泰的生命解釋學與生命之思那里,解釋的前提不是解釋者已有的范疇,而是作者自身的歷史性存在,以及解釋者對這種歷史性存在天才般的“重構”,這種態(tài)度在馬克思那里有著相似的表達。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馬克思認為“對現實的描述會使獨立的哲學失去生存環(huán)境,能夠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過是從對人類歷史發(fā)展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概括”。[38]這種“一般化的概括”在馬克思看來,“只能對整理歷史資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歷史資料的各個層次的順序。”[39]但如果將這些抽象的概括當做哲學思考的出發(fā)點和前提,那就誤解了,理解歷史與解釋世界的真正前提“只能從對每個時代的個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和活動的研究中產生?!盵40]只有人的現實生命與實踐活動才是理解和解釋活動的基礎,“不是從觀念出發(fā)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fā)來解釋各種觀念的形態(tài)”,[41]不僅如此,所有解釋和理解活動最終也指向并服務于現實的實踐活動,解釋世界的前提是實踐,即現實的生命活動,而解釋世界的目的是為了使世界充滿人性,而非冷冰冰的“自然本真性”。

三、精神科學與歷史科學

(一) 精神科學的反傳統形而上學傾向

狄爾泰畢生致力于精神科學的建構工作,他通過對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的嚴格區(qū)分來凸顯精神科學的人文關懷。同所有哲學家的基本觀點一樣,狄爾泰認為真正的科學首先應該關注人的問題,關于人的首要問題是對人的真實存在的把握,而人的真實存在總是歷史性的存在,“就我可以探索自己的奧秘而言,我是一個歷史性存在”。[42]“人類只有在歷史中才能認識自身,而非反省”,[43]這里的反省即以抽象范疇直接把握生命,也就是自然科學和經驗主義的方式。在自然科學和經驗主義那里,先驗的范疇體系是不容置疑的,一切感性的雜多只有經過先驗范疇的整理才能成為客觀的、有效的知識,知識的客觀性標準取決于邏輯和意識的“反省”,而感性的生命就在這個過程中被簡化為邏輯和意識,這恰恰是狄爾泰所要批判的,“經驗主義和思辨性思想一樣,都完全是抽象的”。[44]精神科學與此不同,它始終以人的精神性存在為出發(fā)點,在精神科學被明確建構之前,人的精神性存在尚未被系統地構建起來,精神性的生命存在甚至拒絕邏輯的干擾,它先于一切邏輯的東西,它構成了邏輯的極限。

由于“精神科學”這一術語的特殊性,我們需要對其作出進一步的解釋,“精神”在這里并不是“自我意識”的意思,恰恰相反,狄爾泰通過精神科學所要批判的正是基于“自我意識”的傳統哲學與自然科學,因而不能照其字面意思將“精神科學”簡單理解為唯心主義和樸素唯物主義。精神科學是一種新的唯物主義,它以人的現實生命以及生存現實為前提,“精神科學基于體驗、表達與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45]精神科學的前提已經透露出一種反形而上學的傾向。如果說傳統形而上學構造世界的基本單位是還原論所謂的“原子”或者“單子”,那么在精神科學中,構造世界的基本單位則是體驗,體驗不是物理狀態(tài)下的孤立的事物,體驗不是點狀的和線狀的,而是歷史狀態(tài)下塊狀的“事情”或“事態(tài)”,這種塊狀的基本單位在狄爾泰那里就是“精神結構”。

拋棄一切形而上學是不可能的。狄爾泰雖然批判了基于傳統形而上學的自然科學、經驗主義和歷史哲學等,但并非要主張一種“無形而上學”的精神科學。我們應對“形而上學”(metaphysics)這一哲學史上爭議頗多的詞語作出一種普遍化的理解,這種普遍化的理解在尼采那里被表述為“虛無主義”,尼采摒棄了“以往的最高價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奠基于“世界本身”的“新的價值”,“新的價值”意味著“對以往一切價值的重估”,這種“重估”并非簡單地取代,而是一種徹底的批判與顛倒。無論哪一種價值,在海德格爾看來最終都歸于虛無主義,“尼采也還把新的價值設定成為虛無主義”,[46]只不過由強力意志所設定的虛無主義是一種“完全的、完成了的、因而是經典的虛無主義”。[47]從尼采那里,海德格爾意識到虛無主義這個名稱是“歧義”的,[48]這種“歧義”就來自于虛無主義多種多樣的具體現象中,在本質上而言,“虛無主義”這一名稱本身所要表達的就是普遍意義上的“形而上學”。除此之外,普遍意義上的“形而上學”還可以被表述為“基礎主義”、“關于存在的問題”(海德格爾)、“可說與不可說之分”(維特根斯坦)、“本體論承諾”(蒯因)等。

因此,當狄爾泰強調精神科學的獨立性時,濃墨重彩地論述歷史知識的堅實基礎時,嚴格區(qū)分精神科學與自然科學、區(qū)分內在體驗與外部經驗時,為精神科學尋找確定性的前提時,不遺余力地論述“體驗”、“表達”與“理解”之間的關系時,他所要表達的無非是精神科學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形而上學,精神科學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存在論基礎?!靶味蠈W”這一名稱的“歧義”就這樣出現了,一方面,狄爾泰批判傳統形而上學,另一方面又試圖發(fā)現新的形而上學領域。如果我們不加區(qū)分地使用“形而上學”這一名稱,那么只能得出精神科學“處于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之間”的悖論性結論。其實,在現代哲學中,人們所一直批判和反思的“形而上學”其完整的表述應該是“傳統形而上學”,相應地,人們所一直熱衷和試探的“反形而上學”其完整的表述應該是“反傳統形而上學”,在這種區(qū)分下,人們對現代哲學中各種“轉向”的討論才是有意義的。我們大可不必拋棄掉“一切形而上學”,因為我們在拋棄形而上學的時候所用的方法,只不過是一種新的形而上學。我們始終對世界和人的存在持有某種“本體論承諾”,無怪乎海德格爾說:“只消我們生存,我們就總是已經處于形而上學之中的?!盵49]

(二) 歷史科學的人文關懷維度

狄爾泰之所以要批判自然科學和經驗主義,乃是要發(fā)現“真正的人”,要發(fā)現生命本身的范疇,他的精神科學、生命解釋學、生命之思與歷史哲學最終都指向了生命本身,在精神科學中,“生命(自身主動地)把握生命”。[50]這一生命之思的基本“公式”在馬克思那里的表述就是:“人改造自然”和“人改造人”,[51]并且,前者也應該歸屬于后者,因為“自然”在本質上是“人化”的自然。歷史科學的前提就是“從現實的、有生命的個人本身出發(fā)?!盵52]在馬克思看來,只有現實的人才是歷史的前提,“人們?yōu)榱四軌颉畡?chuàng)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53]現實的人“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tài)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54]馬克思認為只要描繪出現實的人的生存過程,關于人的歷史就可以擺脫“抽象的經驗主義者”和“僵死的唯心主義者”所認為的那種“想象的主體的想象活動”。[55]狄爾泰在闡述生命之思時所批判的對象是抽象的經驗主義和自然科學,以及借用自然科學方法和范疇的社會科學;無獨有偶,馬克思在闡述他的“生命之思”時也是從批判抽象的經驗主義和唯心主義開始的,二者的哲學都蘊含了濃厚的人文關懷。

如果說生命之思的的基本視域在狄爾泰那里是“精神科學”,那么在馬克思這里就是“歷史科學”。歷史科學不僅是一種歷史觀,而且是一種哲學觀,是一種不同于傳統哲學的“新的哲學觀”,“它不是在每個時代中尋找某種范疇,而是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fā)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fā)來解釋各種觀念形態(tài)?!盵56]歷史科學的“實踐”不是一種認識論上的活動——對必然性的自然規(guī)律的把握,而是人的存在本身,“實踐”是一種存在論意義上的表達,它具體表現為“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57]它不僅是歷史由以形成的基礎,而且是“每個個人和每一代所遭到的現成的東西”,[58]也就是說,是每個個人和每一代所“存在于其中的現成的世界”。歷史科學揭開了“人的本質”的神秘面紗,傳統形而上學無不試圖把握或描述人的存在,并試圖據此展開對整個世界的領會,然而傳統形而上學卻陷入“邏各斯”的抽象之中無法自拔,因而人的現實存在就被神化為“實體”和“人的本質屬性——理性”,在歷史科學看來,這些抽象根本無法“接近事情本身”,而只能產生一種“接近事情本身”的幻覺,最終導致“整個世界都淹沒在抽象世界之中,即淹沒在邏輯范疇的世界之中”。[59]歷史科學重新界定人的“偶性”——身體,而在傳統形而上學中,人的偶性是被排除在人的存在與本質之外的,歷史科學將人的偶性——身體——還給人本身,區(qū)分開“人的本質屬性”與“人的全面本質”,前者只是一個傳統知識論意義上的描述,只有后者才能切近關于人的存在論問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0]所謂“人本身”就包括人的“本質屬性”與人的“偶性”——身體,但是不同于傳統形而上學中的“身心二元論”,在歷史科學中,“人本身”就是生命本身,只有將這個命題置于存在論視域中加以理解,才能克服傳統知識論遺留下的“二元論”宿命,歷史科學就是這個理解“人本身”亦即生命本身的存在論視域,在存在論的意義上理解歷史科學的生命之思,恰恰闡明了它的人文關懷維度,揭示了它的當代性意義。

四、結語

其實,國內學術界很早便開始關注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維度,一開始人們從認識論的角度來探討馬克思的實踐觀,后來擴展到人學、生存論等,直到世紀之交,學術界明確提出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這一問題。[61]近年來學術界紛紛展開對“回到馬克思”、“重新理解馬克思”、“重新解釋歷史科學”、“感性存在論”等論題的探討,這些論題無不指向馬克思哲學的人文關懷。馬克思早在《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中便論述過人的“感性存在”、“私有財產”以及“勞動異化”等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無不關乎人的存在與解放,無不是揭露了人的根本與生命的根本,難怪有論者早已將《手稿》解釋為“生命哲學的啟示錄”。[62]歷史科學蘊含了豐富的生命之思,這是一個有待繼續(xù)深入的重大課題,狄爾泰的生命之思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啟示,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歷史科學中的“實踐”就是精神科學中的“體驗”。

[1][37]俞吾金.實踐詮釋學:重新解讀馬克思哲學與一般哲學理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156、77.

[2][6][9][11][12][13][14][15][25][26][27][28][29][31][32][33][42][43][45][50]Wilhelm Dilthey.Selected Works,Volume Ⅲ:The formation of the historical world in the human sciences[M].edited by Rudolf A.Makkreel and Frithjof Rodi.Princeton and Oxfor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246.274.46.46.49、213.214.217-218、225.226.245.167、153.35-36.37、224.298、298、153.153.

[3]Suh M S.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and Old Testament Hermeneutics[J].Korean Journal of Christian Studies,2008,57(1):25-39.

[4][5][10][18][19][34][38][39][40][41][51][52][53][54][55][56][57][58][59][6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152.133-134.133.134.140、153.153.153.172.153.153.158、153.153.172.173.173.219、10.

[7][30][荷]穆爾.有限性的悲劇:狄爾泰的生命釋義學[M].呂和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242-258、182.

[8]謝地坤.走向精神科學之路:狄爾泰哲學思想研究[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59-64.

[16][17][2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9、211.152.

[20]俞吾金.從傳統知識論到生存實踐論[A].文史哲編輯部編.知識論與后形而上學:西方哲學新趨向[C].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2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0.

[22][35][36][法]F.費迪耶等.晚期海德格爾的三天討論班紀要[J].丁耘譯,哲學譯叢,2001,(3).

[24]孫利天.21世紀哲學:體驗的時代[J].長白學刊,2001,(2).

[44][德]狄爾泰.精神科學引論(第一卷)[M].艾彥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168.

[46][47][48][49][德]海德格爾.海德格爾存在哲學[M].孫周興等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318、320、318、78.

[61]李群山.馬克思實踐觀的人文關懷研究述評[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2).

[62]張曙光.生命哲學的啟示錄——重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J].中州學刊,1999,(2).

(責任編輯:木 杉)

2016年吉首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項目號JGY201633);2015年湖南省差異與和諧社會研究基地項目(項目號15jdzb047);2016年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號CX2016B621)。

2017-02-26

陸玉瑤(1990- ),女,甘肅武威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

B083

A

1672-1071(2017)02-0005-07

猜你喜歡
對象性馬克思哲學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乘法概念的二重性及其教學啟示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菱的哲學
在馬克思故鄉(xiāng)探討環(huán)保立法
大健康觀的哲學思考
淺析馬克思對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的研究
論恩格斯環(huán)境觀的對象性活動總原則
探析餐飲業(yè)服務人員素質框架的構建
汤阴县| 神农架林区| 贺州市| 全州县| 长岛县| 资溪县| 甘泉县| 合肥市| 万山特区| 武陟县| 偏关县| 彭山县| 安新县| 蒙阴县| 共和县| 阿勒泰市| 辽阳市| 资溪县| 凤台县| 定远县| 醴陵市| 邹城市| 广昌县| 虎林市| 阿拉善右旗| 静安区| 卓资县| 麟游县| 许昌县| 抚宁县| 梧州市| 塘沽区| 美姑县| 迁西县| 永修县| 昭通市| 洛宁县| 冕宁县| 富源县| 西宁市|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