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有效教學的描述
我們約定俗成的有效教學實際上是人們在特定價值觀支配下,針對教學中低效、無效現(xiàn)象,依據(jù)教育研究的成果所描述出來的一種理想的教學狀態(tài)。有效教學有理想的教學效率。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實施有效教學,一是引起學生學習的意向,即教師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是在學生"想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的;二是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nèi)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到什么程度以及學什么,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qū)W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參與;三是采用易于學生理解和參與的方式構(gòu)建生本課堂,這是有效教學達成的途徑。如果教師在講課時不具備這些條件,那么即使教師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有效教學。因此,有效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念。就是一個人具有的準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
二、構(gòu)建生本課堂
在《初中英語新課標》中有如下要求: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需要我們努力構(gòu)建生本課堂。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關注學生的情感需要,關注學生的認知需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體驗和發(fā)展,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構(gòu)建生本課堂的基本要求。
1. 創(chuàng)建寬松的學生能夠掌控的學習環(huán)境
在閱讀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核心,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學生,賞識和信任每一個學生,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要特別關注學生參與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所謂廣度,是指學生是否都參與了閱讀教學各環(huán)節(jié);深度是指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探究,并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只有學習者感到安全,知道不會受嘲笑和指責,他們才會主動暴露自己的問題,才會主動地參與討論、探究和體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活動中。才能是我們的閱讀教學做到有效。
2.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要
我們在閱讀教學的起始階段要“觸動”或“喚醒”學生。與學生共建學習目標。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即受其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制約,更受其學習心向和學習動力的影響,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有效的喚醒學生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前提。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興趣的生成、責任的擔當、期待的內(nèi)化、懲戒的善用等途徑“喚醒”學生。
3. 實施有效互動
有效互動就是克服傳統(tǒng)課堂中的單一和枯燥的教學行為,打破課堂的沉悶和焦慮,讓學生在一種愉悅和亢奮的狀態(tài)中學習,積極思維。追求教學的生命活力,面向全體,關注學生的整體提升,全面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選擇互動方式的依據(jù)主要有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學生準備程度、時間和教師自身素養(yǎng)等?;有袨槭菫槟繕朔盏模裁礃拥哪繕藳Q定用什么樣的互動行為。同樣,教學內(nèi)容也對互動行為有制約作用,學生準備程度主要是指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動機準備與知識準備。要求教師在選擇教學互動行為時,還要研究學生的準備程度。選擇主要教學互動行為時,教師應該根據(jù)自己的特點,盡可能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彌補自己的不足。要想使課堂互動有效,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課上要保持平等,對話與交流,用興趣激發(fā)學生真實互動。
4. 實施包容性的、回應式的學習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各種教學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等。教學評價包括評價的方法、標準等。由于各種教學模式在目標、操作程序、策略方法上各不相同,因而評價的方法和標準也存在著差異,閱讀教學應該具有適合自己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互幫互助,并且給予他們最適當?shù)脑u價,這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的上進心,挖掘他們的潛能,也才能讓學生在語言、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三、布置有效閱讀任務
真正的閱讀過程是讀者和讀物( 或作者) 之間的對話過程。意義不附于語言形式表層, 讀者必須利用多方面的知識, 通過預測、推理等積極思維才能獲取意義, 理解讀物。初中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布置英語閱讀任務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在科學理解閱讀過程的前提下, 設計出符合閱讀規(guī)律的課堂閱讀任務, 引導學生在實際閱讀中提高綜合閱讀技能, 逐步培養(yǎng)學生成為高效閱讀者。閱讀的任務要適應學生的需要,切合他們的知識與能力準備,既不過難過深也不缺乏挑戰(zhàn)性和新穎性。
1. 布置讀前任務
讀前任務的目的是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激活背景知識, 預測閱讀內(nèi)容, 為閱讀做準備?,F(xiàn)代閱讀理論認為, 閱讀過程是讀者頭腦中的背景知識(圖式)與語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當頭腦中的圖式與語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相融時, 就能獲得作者所要傳遞的意義, 達到讀者與作者互相交流的目的, 閱讀成功。否則, 閱讀失敗。因此, 閱讀前背景知識的激活是讀前任務的核心。頭腦風暴是常見的讀前任務, 教師提出閱讀主題, 學生展開討論, 在頭腦中搜尋以前的知識圖式, 教師以各種表格網(wǎng)絡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現(xiàn)。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實物教具等有效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預測閱讀內(nèi)容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策略。在閱讀前, 學生觀察插圖、看課文標題及課文出處、寫作時間、開頭與結(jié)尾, 然后根據(jù)獲得的信息預測課文內(nèi)容。預測中的“懸念”, 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愿望, 很快將學生帶入情景, 順利進行閱讀教學。訓練學生發(fā)展預測策略, 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成為成功的閱讀者, 亦可使得閱讀教學趣味無窮。
2. 布置讀中任務
閱讀中是學生運用各種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深入理解作者, 發(fā)展閱讀技能, 最終成為策略型、批判型閱讀者的過程, 是整個閱讀過程的核心部位。在信息獲取階段,學生利用略讀和查讀策略獲取相關信息。略讀( skimming) 是指讀者快速瀏覽文本( 速度是正常閱讀速度的兩至三倍) , 了解文本中心內(nèi)容的過程。閱讀重心放在“找到”而非“讀懂”上, 訓練的是速度而非深度。這時的閱讀任務布置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迅速查找信息的能力。 在深層理解階段,學生利用各種閱讀技巧獲得必要信息僅僅是閱讀的一個側(cè)面?,F(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閱讀還要求讀者很細致地了解細節(jié), 進而真正理解作者通過文字所表達的真實含義。如, 說了什么?為什么說?怎樣說的?說得對嗎?我同意嗎?等。因此, 培養(yǎng)學生成為認知型、反思型、批判型的閱讀者是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一個重點。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引導學生獲得一定量的信息后, 進一步設計閱讀任務, 幫助學生完成對文本的深層理解。本階段布置閱讀任務不僅要照顧學生對課文整體的理解也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細節(jié)的能力。
3. 布置讀后任務
現(xiàn)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往往存在一個致命的誤區(qū):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遍又一遍地閱讀課文, 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閱讀任務, 表面上數(shù)量很多, 學生進行了多次閱讀, 鍛煉了閱讀技巧, 提高了閱讀能力。但深思以后發(fā)現(xiàn): 首先, 多次閱讀是無效的閱讀, 許多閱讀任務一次閱讀即可完成; 其次, 任務的設計重復, 無目的, 無法有效地與閱讀策略掛鉤; 再次, 整個閱讀課堂的任務設計停留在淺層信息的查找階段, 無法推進閱讀進入深層理解階段; 最后, 閱讀教學僅注意了信息的獲取, 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處理和使用。讀后任務應指導學生在深層理解作者觀點及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 用批判的目光整理信息、內(nèi)化信息、輸出信息并利用信息解決真正的問題。這時我經(jīng)常為學生布置一些信息應用任務。 信息應用任務是指,閱讀獲取信息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所獲取信息分析、處理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因此, 在完成對文章文本信息的反饋后, 一定要布置信息應用的任務。有效的信息應用任務應涵蓋信息的加工、利用和擴充。
總之,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關系著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只有教師注意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問題才能使閱讀教學達到有效。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我們只有不斷的研究、探索、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把素質(zhì)教育進一步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