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穎
摘 要:數學與實際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而要想使學生可以準確、靈活地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或者是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總結出更豐富的數學知識,學生就必須要擁有較強的數學應用能力,而模型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就能夠有效實現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模型思想;滲透探究
模型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科學、靈活的滲透,不僅有利于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掌握數學問題內涵,并將其準確、靈活地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也能夠進一步提升解題效率,所以,該思想的產生與滲透,也獲得了越來越多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一、數學模型思想內涵
數學模型思想主要是指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合理地轉化為相應的數學理論,并采用已學知識尋找實際量和數學理論量之間的關系,然后再運用相關數學概念、定理和性質等數學知識,建立相應的模型,之后再利用數學模型來妥善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新課程改革強調在指導學生學習、探究相關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適當強化對學生實踐性應用能力的指導,促進學生在實踐學習、探究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而將模型思想科學、靈活地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夠通過指導學生建立、完善數學模型來促進其數學感知、空間思維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也在不斷優(yōu)化學生數學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數學知識結構體系,也為其未來的學習、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從整體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模型思想的滲透
1.構建生活情景,增強學生建模興趣
數序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很多實際生活問題也需要采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所以,每一個數學模型都擁有與之相適應的“生活模型”,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全面激發(fā)小學生的建模興趣,就必須要注重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機整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構建恰當的生活情景,通過對相關情景的模擬,引導學生科學運用數學建模的來解決相關問題。比如:在講解“統(tǒng)計”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為其創(chuàng)建一個生活中小學生去商店購買商品的情景。如,“小紅買了1瓶果汁、2袋糖果和1個面包,請同學們計算出小紅一共買了幾份食品?”等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逐步喜歡采用數學模型思想來思考、解決相關問題,并促進其形成相應的“統(tǒng)計”模型結構,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活躍教學氛圍。
2.加強課堂指導,培養(yǎng)學生建模習慣
在課堂教學中,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建模習慣,以及數學模型思維結構,從而引導其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將其準確、靈活地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比如:在講解“平行和相交”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兩條直線永遠都不會相交”等問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自主探究當中,并通過設計、組織比較判斷、畫圖操作等思維活動,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科學地運用到問題解答過程中,進而實現從思考到構建完整模型的過程,促進學生建模能力的不斷提升。
3.重視實踐拓展,發(fā)展學生建模能力
在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探究活動進行科學指導和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和所學數學知識相關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為其提供更多發(fā)現、建立數學模型的機會。在實踐教學中,面對各種數學問題,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模型思想去分析、解決,進而在不斷優(yōu)化、提升學生思考與建模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其逐漸形成良好的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若具備相應條件,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超市參觀學習,在遇到價格計算、統(tǒng)計等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采用模型思想來妥善解決其問題,并在分析、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過程中,進一步優(yōu)化自身的理論知識結構,將所學知識科學、靈活地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而非被動、機械地掌握相關知識,也為小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正確認識到加強模型思想的滲透,對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數學思維和綜合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鉆研,準確把握模型思想的滲透契機,從而為學生構建出更加生動、愉快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徐友新.合理定位有效滲透: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河北教育(教學版),2013(10):15-17.
[2]童義清.感受、建立、運用:小學數學教學中模型思想的滲透[J].遼寧教育,2016(5):62-64.
[3]胡露廷.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模型思想的思考:《確定位置》教學案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2):182-183.
編輯 溫雪蓮